农村老人说“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么意思,这话有啥道理?

新大风歌


农村老人这句话和另外一句话有相似之处,另一句老话是:宁愿嫁老头不要嫁小猴。

意思特别明显,在以前农村,夫妻俩最佳的年龄就是男人比女人大,大多少合适呢?当然是最大不超过七岁,再大的话就有代沟了,而且形象也不太搭,女人如果比男人哪怕只大一岁也不是最好的婚姻。

夫妻之间总得有一个像家长,事事负责,而家庭户口本几乎全部是户主一栏填写男人的名字,假如男人比女人大几岁的话,他会不由自主担起一家之主的重担,会有很强的保护欲,护着比他小的老婆和孩子。

而女人如果比男人年纪大了,哪怕只大一岁,男人会对女人产生依赖性,像依赖母亲或者姐姐一样去依赖自己老婆,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比老婆小,老婆应该照顾自己。

这些说法,这样的认为其实只是在过去,现在社会根本不是很论这些,比如现在流行的姐弟恋,电影明星不是多了去吗?那些小男人疼媳妇不比老头还疼的慌啊。

以前只有男人比女人大十几岁的,还被人们嫌弃差距太大了,而现在的婚姻,女人比男人大好几岁的也有很多,只不过他们幸福吗?



我们村里有这样一户人家,弟兄有四个,但弟兄四个都是在四十几岁时得病去世,留下老婆孩子还得过日子,多亏村里有矿山,在矿山打工的外地民工有不少因为贫穷没有媳妇的。

于是这家四个媳妇全部入赘了四个外地民工男人进门,老大媳妇如今六十多了,她找的男人比她少八九岁,而且两人生了一个闺女,如今那闺女也有二十岁了,也就是说老大媳妇找了的男人在我们村过了有二十多年。

但这对夫妻表面看着还算和睦,有知情人说,那小男人在家里就是一甩手掌柜的,老婆每天要小心伺候着,哪怕是上班半夜回来。大媳妇也是要起来给小女婿做饭吃的,那媳妇活的很委屈。

我们村二十几年前没有嫁到外村的姑娘都是嫁给同村比自己小的男人,因为当时地方政府规定的登记年龄是女人比男人大两岁,因此那时候女人嫁给比自己小一两岁的多了去,甚至还有老话罩着:女大三抱金砖。

但那种有点跟过去男女定亲年龄不一样的年代如今不多了,最好的婚配男女还是男大七,男人比女人大七岁之内最合适。



悠然见东山


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意思是丈夫大妻子七岁都不要紧,但妻子大丈夫一岁都不行。

这话是在封建时代特定的男权思想意识下人们的普遍认知,古人说男人三十立父志,意思是男人到了三十岁就应该立父亲之志,成为家庭的主宰,也就是三十而立的真正含义。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状态中男人成熟将更晚,享受宠溺的时间更长。

女人则从小就被洗脑三从四德,贤良淑德是做女人的根本,在很小时就学做家务,做女工,侍奉家里所有的人。女儿想过得舒服一点,必须学会察颜观色,在如此环境之下,女人自然早熟一些。你想当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娶一个成熟世故的大女人时,那该是一种什么状况?如果女人天性善良倒还罢了,要是刁钻阴狠那一家人都会遭到迫害。当人们见到了大女人小男人的情况下,男人及家人被欺压,男权被剥夺之后,就总结出来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只有这样男人才能掌控全局,适应潮流。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当一个娇生惯养完全不知世务的小男人,娶了一个诚实善良持家有方的大女人后,家庭兴旺,令人羡慕时,又有人总结为女大三,抱金砖。

夫妻之道,贵在适合,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相包容才是王道,与年龄并无实质性的关联。但与社会背景是有一定关系,在当下的社会,男孩大多被宠溺而自我,倒是女大三抱金砖更贴切应景实用一些。





农在天涯


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我想,各地方各乡俗吧!我家在冀东平原呀!倒是有许多男大七,坏运气!女大一,抱金鸡!日子越过越出息啊!女人大一岁,真正好夫妻!女大五,赛老母!女人现在么,不要说大三岁,五岁,还有大十几岁的呢!只要人家乐意!

夫妻恩爱,不在乎相差一岁,还是七岁呀!如果正常情况下,相差一两岁,是同龄人,会更有共同语言啊!也更能举案齐眉,比翼双飞啊!不然,一个五六十岁了,己经跑不动了!另一个才二十几岁,真的无法培养感情了!


金色阳光温暖


我这里有村里老人说:“女大一,哭啼啼”,又说“女大三,抱金砖”。什么情况?搞得人晕头转向,到底要娶什么样的女人合适呢?

欢迎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三农的高度】,一起探讨更多关于乡村的事儿!


“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娶女人要大就三岁以上吗?这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观念,老传统,老思想,在当时还是有一定道理。



“宁可男大七”: 意思很明显了,就是说嫁给年龄大一些的男人比较好。大七岁的男人生活阅历丰富一些,懂得照顾女方的感情需求,可以包容自己的小女人,撒娇生气等等之类,比较宠着她,让她觉得幸福感满满,日子过得和谐,家庭才幸福。

“不可女大一”: 有人会说,为啥呢?我们是真心相爱,没什么忌讳避讳的事!这里说的是,两口子耳鬓厮磨,如同舌头和牙齿的关系,在一起的难免会有“咬”到的时候。女人是感性动物,大多数都喜欢撒娇。而小一岁的男人会认为,你是姐姐,心智比我成熟,需要照顾我等因素。就会造成家庭矛盾,家不和万事不兴啊!其实本质上来说,这样的年龄关系,生活中遇到一些事,大家互不“妥协”,才会有如此说法!


每个家庭,夫妻之间,结婚以后,过了“激情”期,会有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在决定谁是家庭未来的“主导”。一般情况下,明是女性当家,其实是男性做主。最好的情况是,有事情,夫妻之间商量着来。但是有两个强势性格的人遇到一起,会出现婚姻的不和谐,特别是不懂得互相退让的年轻人,这种情况也是造成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这些问题。和女大一岁,或者男人大七岁,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看两个的性格合拍吗?如果性格,兴趣、爱好等等比较合拍,只要双方年龄不相差太悬殊,最好不要超过七岁,结合在一起也是幸福美满的生活。


三农的高度


自古以来,我国家庭关系都被看得很重,一个家庭是否和睦,往往也决定着这个家庭能否人丁兴旺,而夫妻关系是否和谐,又决定了整个家庭的氛围。所以在过去结婚择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而“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就是一句关于择偶的俗语。

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要分情况。在过去人们结婚普遍偏早,男人作为一个家庭的中坚力量,他所要承担的责任更多一些,如果这个男人年纪偏小,心智尚不成熟。而同龄的女人往往更加成熟稳重些,这样两个人结婚,难免在婚姻生活中矛盾不断,影响家庭和睦。所以“宁可男大七”这句话一直都被人们所认可,男子比女人大七岁,在心智和做事方面都更加成熟稳重,少了些许玩心,多了几分事业心,这样的男人才是有担当有责任的。

不过在过去也确实如此,年纪大的男人往往更懂得呵护女子,而且过去男女结婚普遍都在十几岁,两个人都还是孩子,若找一个比自己大一些的女人结婚,男人玩心太重,夫妻矛盾频发,自然也会导致家庭矛盾激化。

即便是在现在的农村,这种观念依然存在,在我小时候村里的男女都在十八九岁都结婚了,这种年纪基本上男孩、女孩都处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年纪,没有撑起一个家庭的担当,如果男子年纪大一些还能更好的呵护妻子,维护家庭和睦。如果是女子比男子大一些,那么像嫁给了一个孩子一样,男孩玩心重,上进心弱,婚后生活矛盾重重。虽然如今农村都是晚婚晚育,但大多数人依然保留着“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习惯。

少数人觉得“女大三,抱金砖”,娶了年纪大的相当于找了一个贴心会照顾人的女人,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婚姻在过去的农村是不稳定的,即便女人愿意忍受着婚后两人之间的矛盾,却并不利于家庭和睦。

所以,在过去“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这句俗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这是以前的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择偶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有其存在的意义。

就是到了现在,我们村里相亲的女孩都不愿意找比自己小的男孩结婚,但是放在现在这句俗语又并不完全正确。

我妹妹前几年结婚,她比她老公大一岁,我们知道现在的家庭关系中,“男尊女卑”的教条早就没有了,结婚后男女孩也都处在一个平等的关系上,我妹夫虽然年纪小,有时候玩心重一些,但我妹妹心智成熟多一些,给与了足够的耐心和包容。两个人文化程度也都有,都懂的一些道理,虽然时常有小矛盾发生,却并不影响家庭和睦。前年妹妹生了一个小孩,两个人为了家庭为了孩子,都更加努力的奋斗着。

所以现在社会,男女之间受教育程度都比较高,又都是晚婚晚育,两个人结婚的时候其实都已经非常明事理懂道理,不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皮的小事大动干戈,同样的也都能过更多的为对方考虑,男孩女孩之间都有更多的包容,这样的婚姻能够走得很长远。

不过,对于现在农村一些结婚过早的家庭,男孩比女孩小的话,还是存在很多矛盾,女孩会觉得男孩没上进心,男孩又觉得女孩要求多,这样两个人的矛盾不断,确实不利于家庭和睦。

所以,我认为“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这句俗语,,其实就是在过去早婚早育的社会环境下的一个现象,而且过去还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人的感情没那么深,自然少了一些包容。而现在人们都是自由恋爱,共同语言多一些,在恋爱期间,两个人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是否合适都是经过很多事的磨砺和考验的,婚后自然更加和谐一些。

不过,我最终还是认为婚姻是否幸福,与年纪关系不大,更多的在于男女两个人的感情是否融合,是否能互相为对方着想,更多的包容和责任感,这才是维持婚姻美满,家庭和睦的因素。


李阿冰


很多老人的话很有道理,像这句“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俗语也蕴含了很多道理,根据我的理解,应该是两人结合,宁可男方比女方大七岁,也不愿意女方比男方大一岁。也就是说结婚年龄最好是男方比女方大。这主要是考虑到年龄和成熟已经男权主义罢了。


男比女大,家庭更稳定

虽然近年中国的离婚率越来越高,但是婚姻仍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不管是相亲还是自由恋爱,双方父母都看得非常重。

择偶时经常会有这么一句“女大三抱金砖”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从科学依据上来说,女孩比男孩成熟得要早,也就是说相同年纪下,女孩要成熟一些。如果结婚对象是同龄孩子,女孩子肯定充当妈妈的角色,男方充当儿子的角色。这样的话女孩要累一点,那肯定会多一些埋怨,家庭生活矛盾相应增多,两个人的婚姻质量也不会得到保障。所以说,结婚双方尽量让男饭年纪大于女方年纪,这样的家庭更容易和睦一些。



男权主义

从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来看,男人一直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不管是家庭中还是社会中,都更加强调男人的地位。

每一个男人都会有天生的责任感,有保护弱小对象的使命感。而女孩一般充当被保护角色,即使是在婚姻中,男人更像是一把保护伞,男人会尽力的、用心的呵护自己的女人。所以两人结合时,如果女方比自己小,男人会有保护欲望。


再者男权主义思想仍盛行,很多男人都有大男子主义的思想,从内心深处无法接受另一半强势或者比自己更优秀。

现实中很多情侣都是男大女小,这很普遍,也似乎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事实。如果是你,你会选择顺从这个原则吗?


红叶知秋


在农村老一辈人经常会说这么一句话叫“女大三,抱金砖”那么这句话就是说如果娶的老婆比自己大三岁的话就非常好,因为像这样大男士三岁的女性更加成熟稳重,也就是咱们常说会持家,因此会让家庭过的越来越好,所以才会说“女大三抱金砖”,想必你们那里也有这样的老话吧。



但是今天问题中说的这句“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到底是什么含义呢,那么我就结合我们村的真实例子来讲一讲其中的意思。


“宁可男大七”

想必大家都知道现在在农村结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现在农村结婚的彩礼就要20万左右,而且还要有房有车,并且未来的婆婆必须要年轻,因为以后有了孩子,年轻的婆婆有力气带着,所以现在结婚可以说真的不容易。

还有就是在农村相亲找对象的时候,女方宁可男方比自己大七岁,也不愿意男方比自己小一岁,因此这也就成了农村谈对象的标准,再一个就是在农村有一种风俗就是男方如果比女房子小,那么以后结婚会经常有分歧。



因为男方相对来说心理没有女方想的多,再加上男方年龄小不懂为家庭和孩子奋斗,因此女方就会有一定的压力,那么如果男方年龄大于女方的话,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男方更懂得自己的责任,因此在择偶的时候才会有这一句“宁可男大七”。


“不可女大一”

这一句是针对男方来说的,也就是说在男方找对象的时候不能找大一岁的,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但凡是结婚的一对新人,那么男方的年龄总比女方大几岁,这也成了一种风俗习惯。

因为在农村认为如果女方大男方一岁,那么结婚后双方因为年龄大小差不多都不懂的如何经营好家庭,也就是双方的心理几乎一样的不懂成家后的责任,所以开始我就讲到的“女大三抱金砖”这句话,也就是说不可女大一,宁可女大三。



综上所述:

其实这句俗语有一点不符合现在的婚姻,因为现在都是婚姻自由,也就是所说只要是两个人真心相爱,那么我们就应该送上祝福。


纪录乡土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说法,我们这里常常这样说:女大一没得吃,女大两黄金淌,女大三踏金砖,这只是一句顺口溜儿戏话。当你仔细对照周围的婚姻家庭状态,根本没有可信度,平等社会,只要恩爱有加,性格相投,肯努力,勤劳,曰子都是幸福满满的。当你特别注重女大一的家庭,发现也都是不错的,有的家庭特兴旺发达,还令人義慕呢!


用户5294107256102


男大七岁无仿,女大一岁当娘。这虽说是封建思想,从大多数事实来看还是有点科学道理的。

男人娶了比自己小妻子都会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有本事,妻子小也有占了便宜的感觉。

妻子比自己小男人会有保护妻子的意识,也有当大哥哥处世经验丰富的认为,妻子做错了什么也会原谅她,因为她小不懂事,会好好教她。

从生理角度来说,女人发育期早,更年期也比男人早,妻子小点夫妻会更和谐。


张是财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老辈人常常说的一句话,因为它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婚姻不幸福的话,那么整个人生也是非常糟糕的,因此婚姻选择要非常的慎重,从而就有了这句“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这句话。

宁可男大七

这句话很好理解,也就说女方在选择配偶年龄时要选择比自己大的,不能选择比自己小的。因为女孩要比男孩早熟些,比如在年纪相仿的男女,女方各方面考虑的事情会比男方更到位些,如果女孩和比较自己小的男孩结婚,那么日后女方很可能变成男孩的“妈妈”,事事都要考虑,待生了小孩后,意味着要带“两个小孩”。

而男方比较女方大的话,男方经历的事情比较多,也不会像年轻时那么幼稚,什么事情都会经过慎重考虑,生活阅历各方面都很丰富,这样女方就不会那么累,只要充当妻子的角色,而不需要充当“妈妈”的角色,这样的家庭也会更加幸福。

不可女大一

在农村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但没有大一的说法,女大一反而会让人忌讳。女方比男方大一岁,就意味着女方的思想要比男方更加成熟,就像我上面提到的,在生活上女方会经常干涉男方,这样久而久之家庭矛盾就会愈演愈烈。而女大三则说明女方的思想更加沉稳,也不会诸多计较,反而会谦让男方,但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要看两方的性格如何。

总结: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一般的家庭都是男大女小。其次现在婚姻也比较自由了,已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状态,每个人都有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您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