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考没考好该不该复读,高考复读好不好?

鱼儿自娱


分情况。

如果孩子是因为在高三学习不专注,浑浑噩噩,而高考成绩出来后立志血洗前耻,甚至主动要求复读的,那就顺着他的意愿复读吧。这样的孩子复读后一定会有比之前好得多的成绩,复读更会成为他宝贵的人生经历之一,他在复读中所领会到的坚韧和自律,也会成为他一生的财富。

而如果孩子平时学习态度良好,高考是由于失误(并不是很大的失误,如忘记涂答题卡)而与理想学校失之交臂,但录取结果还可以接受的话,我认为没有必要再去复读了。因为到第二次高考时,他会面临着比之前还大的心理压力,而在考场上失误的可能性也不是多读一年书就能避免的。对于这种孩子,与其多花一年光阴复读,不如在大学好好学习,争取考研或申请留学时有个更出色的成绩。

另外,我也想对复读生们说:复读,是你们以己之力改变命运的方式。好的大学意味着好的平台,也意味着开创更优秀的人生阶段。复读的这一年里,无论多苦多累,都请务必坚持,务必相信希望的力量。愿你们和时光,互不辜负。


夏安x


高考是否要复读,对于不同的考生,不同的家庭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毕竟复读一年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够承受的。下面先说说我当年复读的经历吧!

我是1994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当年考了470分,连专科都没有录取。当时非常沮丧,因为那个时候正在实行所谓的双轨制,如果差的不多,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专。但是,当时是在农村,家里穷,没有钱去“买”大学上。于是就选择了复读。应该说是迫不得已的,如果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好点,可能就真的去读大专了。没办法,就选择了复读,复读的时候没有在原来的三中,而是选择一中,这个学校条件较好。后来通过自己努力,复读一年之后考取了重点大学,因该说,这年的复读生涯对以后的人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说,对于是否要复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考生的情况

并不是每一个考生复读成绩都会提高。虽然我复读一年提高了将近100分,但是,我周围还是有很多人,复读一年分数并没有多大提高,甚至有的分数下降。我的小舅舅91年开始高考,一共考了四次,每次都差几分,一直到94年与我一同参加高考,他还是连专科都没有考取,最后只有放弃。所以说,考生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第二,家庭条件

家庭条件对于孩子是否复读也会有影响,有些考生只想考一本。一本以下不考虑。但是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有时候早点去读专科、二本、甚至三本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可以早一点参加工作,早点为家里减轻负担。

第三,分析没考好的原因

每个考生没考好的原因不一样,有的考生可能成绩就是差,基础差,学习能力差,高考没考好就是本质体现。这种考生我觉得复读的必要性不大;有的考生是平时考试很好,但是高考发挥失常,这种考生可以试试;有的考生是心理问题,怕考试,平时做题很好,但是一考试就失常被称为考试焦虑症,这类考生就要先客服这种病症,否则复读效果也不大。

第四,是否各方都尽力了

这个说的是除了考生本身的问题,还有家庭和学校的问题。这个方面我觉得影响也很大,我当年复读的时候,三中的老师希望我在三中复读,因为我在三中其实成绩算是好的。但是我没有选择三中,而是选择了一中,因为到了一中我才发现。在三中成绩优异的我到一中完全泯然众人矣,没有一点骄傲的资本。后来我复读之后,原来在三中复读的同学都没考好,在一中的同学都还不错。所以说,要将天时、地利、人和都发挥好了,才知道是否要复读。如果到了最好的高中,尽最大努力,正常发挥,仍然没有考好,那么复读的必要性就不大。


义哥说教育


还是要看个人情况。

高中时有个学姐连续复读三年,其实她每年都考上了重本,只是为了冲刺清北而选择复读,不知道后来是心理压力过大还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一个普通的985大学,跟她第一年高考时差不多。我很佩服她的勇气,但又觉得她浪费了大把的青春时光。

的确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一次次经历黑暗的高三,一年365天,三年便是一千多天,在这一千多天自律又部分丧失自我的日子里,我相信她失去的要比她得到的多。毕竟她本可以早早的上大学,了解高中以外的生活;再早早的毕业,在硕士、博士阶段去圆自己的清北梦。

可有些人就真的可以选择复读了。比方说,平时模拟成绩都是重本,高考滑档刚压二本线,虽然也可以不复读,但不同的学校能给出的资源还是有很大不同,在普通大学里,需要学生更大的自制及自控力去掌控自己的未来,而这恰恰是很多人所欠缺的。这也可能是我学姐一次次选择复读的原因。

而复读也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当年的同学已经在大学里玩社团、参加各类竞赛,享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时,自己却仍然再啃当年啃剩下的教材,每天5点半起床,早读、刷题……而第二次高考还要看发挥,不见得一定比第一年好……这种种真的很挑战一个人的抗压能力。

所以,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作出抉择吧!

请记住,既然选了,就不要再犹疑,要坚定的走下去!


萌发点墨


一位复读生来回答

先从自己说起,本人江苏高考生,高中三年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平时考试年级里倒数前几,因为我数学都是15、20分,语文正常水平,英语中等水平,因此数学是我的死穴,所以我放弃它了,也可以说我放弃学习了……

高考前几天还在玩手机打游戏,上课依然睡觉💤,心里想要好成绩却不知道如何去做,况且安慰自己:打不了不上学了,出去打工。马云.盖茨.乔布斯不都是没上完学嘛!

但那是我的年少轻狂和无知啊,最终我没有付出,也就没有任何回报,江苏高考考了216。我和家人商量要不去当兵或者打工吧,爸爸在成绩出来的那一天在我面前哭了,骂着高考太难,我自认为对不起他 ,因为是我自己没有努力

回到老家,经过家长们的商量,决定让我去复读一年,一开始有点抵触,后来想通了,大不了从头再来!于是交了一万学费,进了县一中复习班

摸底考试我居然全班第15!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一个平时只能班级倒数的甚至一直年级倒数的我居然可以考那么好?我不知道怀疑还是相信自己,但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自信和希望



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学习,因为我觉得我有希望,我开始听数学课,记笔记,甚至整理了数学错题本,文科生主要的是记忆和理解,我开始背以前不屑于背的政治历史和地理


中间一段时间手机被没收了还是很关键的,那时候无聊没时间也没精力去玩手机,就知道看书背书做作业。所以啊,复读千万别玩手机啦😈

我的成绩逐渐在月考中获得前进,虽然有两次下降,好在班主任找我谈话,然后我又重回正轨,从班级15下降到20左右又升到了11-12名。第二学期开始,开学只有100天的时间了,我觉得真的不能再不认真了,应该要比以前更认真才对。所以付出了比上学期更多的心血,每天睡觉时间只有6小时,中午午休可以睡20分钟左右

就这样一直到了高考,我非常紧张,语数英和文综四门考试,最后几分钟我全是手抖着放下笔的。

高考很快结束了,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激动,有的只是我的失落,考完试没见到我喜欢的ta……不过都过去了!

高考查分那天,我放了大悲咒……保佑我考好,我只求付出能有回报,终于我成功了

这个成绩在安徽不算高,是个二三本,但相对于去年大专都没有,我还是很满意的,我看见成绩的瞬间,眼泪夺眶而出,立马打了电话报喜,至此,一年的复读生涯也结束了🔚

还有几点应该说明一下👉🏻

1⃣️原江苏高考生,所以试卷是不一样的,分数也不一样江苏高考满分480。安徽用全国卷1,满分750

2⃣️江苏和安徽的教育资源不一样,师资力量也不一样,江苏的我英语中等水平,考全国卷1大概是中上等一些的水平

3⃣️以上全由本人亲自手写,纯天然,绝无任何虚假和捏造,这不是鸡汤,也不是其他,只是自己对高考复读的总结和一些拙见,欢迎大家关注和支持,一并提出意见🙏


ksshaka


看到和高考复读有关的题目,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软肋,第一次高考成绩不理想却没有再复习一年,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的分数不高不低,上好学校不够,去差学校又觉得很浪费。这个分数和我平时考试的分数相去甚远,完全代表不了我的真实水平,我一下子陷入了两难境地。当时特别的纠结,何去何从,一时真拿不定主意。

学校老师对我的选择也是分成了两派,因为平时成绩不错,老师们曾经都对我寄予了厚望,没想到高考会考砸。建议我复习的老师说,因为我的成绩他们心里有数,这绝对是我没有发挥好,如果肯再复习一年的话,一定会增加不少,如果就像这样走了实在太可惜。



我至今记得老师当时苦口婆心劝我时的情景,并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当你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站在原地多想一会儿没关系,可是如果你那一步迈出去了,就收不回来了。”这句话当时对我的触动很深,我几乎决定要复读一年了。

可是支持我这样就走的老师却劝我说:“女生高考能考上就很不错了,复读一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明年你的成绩还不如今年怎么办?再接着复读吗?”这话又让我感到一惊,很害怕复读一年还不如今年,到时候什么也没考上怎么办?刚刚燃起的想复读的想法又动摇了。

后来我把老师们的建议都告诉了家长,出于对我的信心不足,以及我自己的没有主见任由家长安排,那年我还是走了。后来的经历和现实的打击证明,我的选择是错误的。差学校的软硬件环境和生源质量都不好,窝窝囊囊上了两年就毕业了,个人能力和眼界没有提升,限制了以后的人生发展。

那些平时就不如我成绩好的同学在复读了一年之后,基本上都考得比我好,其实那时候我就后悔了,但却没有退学回去的勇气。我现在经常会想,如果我当时复读一年的话,人生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其实只要孩子自己知道学,我觉得还是再给他一次机会吧,毕竟老师说的对,那一步迈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在迈之前,还是要慎重些。


依窗看风景


高考没考好,到底要不要重来?

其实我身边有好多同学第一次高考没考好,他们选择了重来,甚至有好几个同学还读了高五,当然,我也是读过高四的。你问我为什么读高四,我想给你说,因为“不甘心”,是的,就是因为“不甘心”,觉得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我在高一高二甚至高三时候的成绩都算处于中上等,唯独高考,考的特别的差。记得成绩快要出来的那天晚上,我的语文老师在扣扣空间还艾特了我们班所有同学,给我们说让我们给他最后一次陪我们熬夜等成绩的机会,那个时候,内心真的很心疼。当看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已经是凌晨2点左右了,还接到了同学的一个电话,说她考了多少多少,当时我就心慌了,一个平时从来考试都没有超过我的人,高考比我多考了11分,后来陆续知道了好多同学的成绩,他们都比我考得好,我那个时候头真的很疼。接下来的下半夜,我都没有睡好觉,光是闭着眼睛,那种感觉就像平时没有午休,就直接进行下午的工作一样难受的感觉,头脑里一片空白,渐渐的,眼泪模糊了双眼,我没有哭出声。第二天中午,语文老师问我考了多少,我当时就哭了,哭了好久好久,因为我被老师感动了,他一直关心着我们,但是我的成绩真的很对不起他。因为我的成绩上一个普通的二本都有危险。后来我告诉妈妈,我要重读高三,可是爸妈怎么都不愿意,可能是因为他们怕我承受不住压力。在我执意要求下,他们同意了。我选择复读,是因为我觉得我可以考出更好的成绩,因为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尽力,也很努力,而且高三的日子让我感觉很充实,就算每天早起晚睡也不觉得累,并且也习惯了学校寝室,寝室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别人口中高三压力大的说法,对于我来说根本不存在。我心里也相信,如果重来,我会考一个更好的分数,去一个好的一本学校。可是,当我来到了补习班的教室,我发现我已经没有了应届时的学习氛围,更多的是学不进去,压力特别大,也没有像曾经那样早起晚睡,而是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没有了应届时的勤奋。直到第二次高考结束,我还是没有考到我想要的分数,我去的学校还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当我来到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大学我学习的专业和高中阶段学习的东西很多时候是不挂钩的。那个时候我开始后悔补习了。可是当我重新审视我补习的意义时,我觉得我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如果不是补习,我不会认识那些和我一样,高考失败后还敢勇敢站起来的同学们。如果没有补习,我永远不会理解“没有补习的人生是不完美的”这句话。因为自己深知补习的痛苦,所以,高考失败,到底要不要重来,我觉得如果你没有下定补习的决心,没有一颗真正想补习的心,就不要重来了,真的很痛苦,应该把高考复读的勇气留给考研。


梨家银童


没必要复读,复读之后有什么结果很不好说,更何况现在很多省份要实行新高考。规则都不一样了。而且从未来发展说,也会有太大影响,除非复读能考到985名校,否则都是一样的。倒是你可以上大学后保研或者考研进入名校,这个机会还是很大的。有很多人都是本科很一般,最后上了很不错的大学研究生。



我们根据录取大数据智能计算,以及和专家咨询结合的方式给出填报方案,按照风险大、中、小和适合填报的大学专业给出全面解决方案。保证考生上到性价比最好的大学,下面仅供参考,添加微信号wendao_career进行咨询服务。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学长来支招”。


问道生涯教育


我文科第一年只比一本多了六十,感觉很痛苦,不甘心,于是选择复读。今年比一本多了110。虽然没实现梦想,有点遗憾,但也算是付出有所回报了。复不复读要理性分析自己实力、心态等等,而不是一时头热,自我感动。复读时班级选择也很重要,我是在应届尖子班,所以氛围也很好。最后一句:性格决定命运。


手机用户70178587402


高考有人欢喜有人愁,没考好的纠结该不该复读,小编我的妹妹也是今年考生,她的高考也没考好,作为过来人的我也帮她斟酌了许久!

这里我也给其他有类似情况同学一些建议:

要复读你要明确一点,就是你自己本人的情况,你的基础牢不牢固。如果你觉得你自己本身有实力但高考没发挥出来,那你可以考虑复读,但是复读众所周知的费用不低,你就要和父母亲商量好!

不复读,就好好报志愿,报一个自己喜欢的大学,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开启新的一段旅程。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用心,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好好报志愿,考得好不如报的好,自己好好斟酌志愿书,好好报志愿吧!

上面就是小编给没考好的考生的一点建议,个人看法,觉得有用就分享点个赞吧!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请叫我LI


一位考生亲戚回答。去年高考结束了,表弟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家里一起帮他参谋是否复读,期间积累了不少经验,分享给你。到底什么考生适合复读,什么成绩适合复读?希望这个答案能帮到你。

我们要看到一个趋势,就是近几年来,复读的考生逐渐减少。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考生总量逐年下降。二是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的出现,导致志愿填报环节出错的情况越来越少。

三是大学扩招。所以在我看来,动辄喊着“复读”,很多情况下已经不再是考生的最好选择。那么什么样的考生适合复读?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本次高考成绩较差的主要原因,是临场发挥不好。如果考生学习成绩一贯极佳,一模二模三模都考出了极好的成绩,但高考过程中因为自身心理素质或者是客观原因,导致发挥失误。

二是高考发挥基本正常,但志愿填报严重失误或偶遇所报高校录取线高而落榜。这种情况小编见过,有的同学高考分数不错,但是在填报志愿过程中,整个家庭都没有重视起来,很是想当然,导致落榜。

三是考生很聪明,却没好好学习,现在醒悟决心好好学习。但是,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方面是高考成绩不到总分三分之一的,决定复读要慎重。以山东为例:高考四门考试共计六门科目,总分750分。如果高考成绩不到三百,意味着在一年内,复读生的每一门成绩要提升50-60分,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没下定决心只是敷衍家长、暂时逃避的,比如口头上说决心好好学习,但是在高考假期之后每天玩根本不看书的。要知道一旦决定复读,就是时间、金钱换空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如果醒悟了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根本不用等到复读开学就可以开始了。

四是由于身体原因、家庭原因、学校或者社会因素造成考试状态较差的。例如高考当天身体有恙,家庭突发变故,学校整体教学水平较差等等。

综合考虑后觉得自身情况适合复读,还要考虑提升复读成绩的两大制约因素。

第一因素,心理素质是否过硬。高三紧张的学习和残酷的现实在压迫着每一名考生。相比之下,“高四”生活会更难熬,每个人都要背负着比应届时更大的心理包袱。因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复读成绩提高有限的事实一再发生。据高考专家介绍,心态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复读生成绩提高的首要因素。因为脆弱的心理防线很容易令复读生在遭遇小小的挫折后出现自暴自弃或是焦躁不安。一旦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复读生很难自我调节,学习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第二因素,是否尚有学习潜力可挖。不少考生高考成绩很不错,但复读成绩提高并不多,这主要是考生已经没有太多的潜力可挖。高考成绩差也不一定就提高得多,因为所谓的潜力,其实是复读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一般来说,成绩中等,平时学习比较轻松的考生成绩提高会比较明显。

综合来说,复读主要适用于高考发挥失常、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己有强烈复读愿望的考生。给大家几点建议:

1.在是否复读的选择上,最好抓紧时间作决定,不要反复犹豫、徘徊。在决定复读后,学生需要立刻投入复习的状态,抓紧时间学习。

2.在复读学校的选择上,要选择合法、知名度高、口碑好的办学机构。并且,最好不要在原就读学校复读。转换新的学校后学生可以接触到一种新的教学风格,这样与应届学校教学方式、教学重点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弥补知识点的不足。

3.学生还应关注教师的资质以及水平,最好有专职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最好有多年带高三的经验。对于自学能力不强的复读学生,可以考虑全日制上课。

最后,祝考生都考上理想的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