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駁“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教不會的老師”?

飛龍在天9783


這種論斷是片面的,不正確。因為它在刻意的擴大教師的作用,甚至是推脫學生自身或者家長的責任。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主導作用。而正在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是主觀因素,是更加需要關注的群體。說這句話最多的人恐怕是家長,或者是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的家長,所以這很像是在推脫孩子或許家庭家長的責任。他們除了要考慮教師的影響因素以外,更應該反省一下自己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否樹立了正確的學習榜樣,十分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是否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嘗試並形成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一味地將學習成績不好歸結為外在的、不能很好控制的因素是不利於解決問題的,而應該歸因為內在的(自身)、能夠改變的(努力程度、學習方法與策略)等才能有效而實際地解決問題。


牛頓力學第二定律


我要為老師鳴不平,就算老師教得在好,在認真,學生自己上課不認真,回到家,家長不認真監督,還是不可能學好的。老師他們不是教一兩個學生,而且他們跟我們一樣,有家庭要照顧,不可能沒日沒夜的跟著那個成績不好的打轉,所以我作為一個普通的家長,我認為,孩子成績好壞,大部分都需要家長的負責


小胡207134186


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種說法是極為不負責任的。也是沒有任何依據的。

  1. 這種把學生學不會的責任全部推到老師身上是不合理的。老師和學生是教和學的兩個主體。這句話只是過分地強調了老師在教和學的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們承認老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差異。教學水平也有高低之分。但是怕學生學不會的全部責任推到老師身上是不合理的。

  2. 有人說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這就體現了教和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他需要老師和學生兩個主體共同參與。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如果只有老師賣力的教和學生根本就不去學。這樣的學生沒有學會,你能說是因為老師不會教嗎?老師固然需要用心的教。同樣的學生也固然要用心的去學。只有兩方都主動才可以達到教學的目的。

  3. 我們的大教育家孔子有弟子3000,達者72人。連孔子老先生都還有那麼多不出名的學生,那你是不是要說孔子也是一個不會教的老師?論語裡面還有一句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也是孔子先生對於教學過程的深刻認知。

  4. 最後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全面的整體性的。除了老師要教的東西外,父母也需要交很多東西。同樣的身邊的朋友也會教給他很多東西,社會也會教給他很多東西。老師的教育只是孩子成長的組成部分。


這句話的本意應該是強調老師在教學過程的重要性,來督促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用心。但是卻被一部分人歪曲事實,成為他們對抗老師的工具。


揮斥方遒


這個觀點的原句應該是這樣的: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是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全盤否定,是一個極其不負責任的。

根據他的這個觀點,意思是學生的成績好,是學生自己學出來的,不是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的成績不好,不是學生懶惰,是老師不會教。

好的,老師一分都佔不到,不好的就全部往老師身上推,難道是因為老師這個職業是弱勢群體?所以隨便往老師頭上扣帽子?

很多農村的教育條件和城市的還有很大的差距,學生接受教育的時間也有很大的差距。我國農村還有很多教學點,這些教學點只有一兩個老師,甚至有些教學點校長既是老師,老師既是校長。一個老師要負責幾個班級,甚至是幾個年級合在一個教室裡面上,教室裡邊有四排學生,每一排是一個年級。這種情況下你能說是老師不會教嗎?

據說提出這個觀點的也是一個所謂的教育專家,既然是教育專家,他肯定也經歷了教師這個行業,所以它不僅僅是對教師的否定,也是對他自己的否定,一個連自己都否定的人,提出了的觀點會正確嗎?

所以對於他提出的這個觀點,不要太過於去在意,就當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向文章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很多的易經老師教弟子都說這個人要有慧根,如果沒有慧根是不能學習易經的。其實不然,學東西是要會跟,就可以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跟著一個老師是要學會他的東西,而不是跟著他就可以的。大家都知道成功學裡面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就是學習一定要頂級或者第一名的老師,這樣才可以學到專業的東西,而且老師也教給你全套系統內容,最重要的是這位老師要會教,願不願意精華核心內容教出來。

從古至今中國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就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句話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很多的東西就是這樣慢慢的就流失掉了。包括現在也是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有的一些老師他在教課的時候,也會這樣去做,教給自己弟子都是理論多,真正用到實處的,往往很少。所以真正的東西,很多都流失掉了。

曹雨縢老師來自於臺灣台中,從事易經姓名學已經20多年了,一直秉承著救人救事的心態把姓名學這門學問傳承下去,因為他想要的是傳授易經姓名學,打破迷信宿說之論,突破自己改變未來,幫助更多人少走彎路!

都說易經一定是很難學得會的,沒有三五年學不會!這是大錯特錯的想法。曹雨縢老師這門學問,好學易懂,同時老師因材施教,所以讓來學習的弟子都很震驚,其中有的弟子年紀比較大,奶奶級別的!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橙子學社


身為老師,對於這個觀點,我想說一下我的看法。

本人公立、私立學校,都曾待過;也曾閱學生無數。凡是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此觀點我都是不認同的。

理由如下:

學生確實有三六九等,包括智商、年齡。有的學生確實一看就會,一聽就懂。但還有一類學生,基礎差、就不學,上了五年級,甚至一年級的知識,都得從頭學起,教學任務又重,學生又多,老師確實沒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從一年級補起。這類還好點,慢慢補吧。教不會,算老師不會教。可是智力欠缺的孩子怎麼辦?就算老師會教,他不會學呀。

在我教過的班裡,幾乎每個班都有一個或兩個這樣的孩子,儘管學不會知識,可是我們對孩子的關愛,只多不少!


鴻運當頭布丁


這種觀點我老早就聽某些校領導說過,從教者大都不認同。如果沒有學不會的學生,那麼所有大學都可以取消入學考試和成績限制,反正學生都能學會,只需要配備稱職、優秀的師資就足夠了。其實,”學生學會”需要許多條件。如必要的基礎,智力,學習能力,學習態度。還要學習內容的難度。一個只有小學三、四年級知識基礎的學生(義務教育階段不準留級,再差也跟著升級,初中生小學水平大有人在。)怎麼能學會初中越來越深的知識?所以,領導要求老師把所有學生都教會,著實太過分、太不講科學道理。


其樂在衷


必須肯定每個學生的特長及智力水平不一樣,為什麼同樣條件下,同一個老師教,有的學生學會了,有得學不會,有的學生成為了著名的數學家,而他的同班同學不是,並且差距還非常大,

教學課程進度有時間性,為了沒有教不會的學生而反覆教,必定會延長教學時間,而有個別學生教五十年也考不上二年級

當然教師的教學方法也起作用,但這不是主題


藍天舞白雲


有位專家在武漢的一個教育論壇上也被問起這個問題,他當時就站起來直率地表達了對這句話的理解,他說:“這句話如果是教師的自勵,我對這樣的教師表達十二分的崇敬;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師,我對這樣的苛求者表示十二萬分的鄙夷!”這句話說完,全場老師起立鼓掌,一致贊同。

1.究竟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我的答案是不僅有,而且還很多!

我看到不止一位老師這樣的訴苦,有一個老師說:她班上有個學生之前成績還行,最近成績一直在下降,後來發現原因,這個孩子沉迷在《王者榮耀》裡拔不出來了,整天找同學開黑,後來老師把他手機沒收了,家長也知道原因了,但卻沒堅持原則又給孩子買了一個新手機。老師提醒家長這樣不行,這名家長反而跟她理論道:“你們老師不是可以做思想工作,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嗎?你們在大學不是學教育這個專業的嗎?不是說在好老師面前就沒有不聽話的學生嗎?”

聽到這裡,我真想替這位老師說一句:你大學不是學“國際金融”專業的嗎?為啥畢業沒有成為一名金融專家呢?

老師的恪守敬業難道是家長縱容孩子陋習的資本嗎?

還有一位貴州的老師這樣說:我從教的這個學校是私立學校,但裡面有一部分學生屬於政府劃撥的片區學生,這些學生大部分屬於留守兒童,父母最多是在物質上保障其吃飽穿暖,學生也屬於每天在學校混日子,根本不想學習,也完全意識不到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而且,現在學生和老師的位置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繳費讀書屬於上帝,老師拿工資教學就像奴隸,得對學生百般討好,打不得罵不得,上有領導施壓,旁有家長盯著,教師的地位都很尷尬,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如何去教書育人?更何談想把孩子教的更好?

如果有人非要較真,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那我認為也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非常到位,只差學校教育這一環時,如果孩子還教不好,那就是老師的責任了!但現在有幾個孩子家長敢拍著胸脯說:我的孩子這兩個環節都沒有問題,教育的很好?

2、教好和教不好沒有固定的標準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如果較真,這就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什麼是“教好”了?

“好”是一個無法量化的標準,考上大學就是教好了嗎?那沒考上大學的孩子功成名就的也很多啊!家喻戶曉的中國企業家首富李嘉誠,也只是一個小學學歷。成績提高了就是教好了嗎?馬加爵,藥家鑫的成績也不低啊,都考上名牌大學了,最後不還是鋃鐺入獄,眾叛親離。

現在很多家長埋怨老師,說把孩子交給老師,也不見孩子成績有提高,盼子心切我們理解,但孩子的教育和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呀。

所以,“好”的標準不應該只是一個標準,而是應該具體到每一個孩子的身上,如果老師讓他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哪怕改掉一個壞習慣,哪怕只是比昨天進步了一點點,都應該肯定老師的付出。桃李雖不言,成蹊自可鑑。教育不是沒有成效,而是成效不在當下!

3、對老師的“言論綁架”何時能停?

孩子沒管好,就扔給老師一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明顯就是言論綁架,看起來出自名家,無可辯駁,但如果這話是正確的話。那麼依此推理,我是不是可以說:

沒有管不好的老師,只有不會管的校長。

沒有打不贏的官司,只有不會打的律師;

沒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會治的醫生;

沒有感化不了的敵人,只有不會感化的軍官;

沒有沒有治不好的國民,只有不會治國的官員;

……

結論可能就是:中國全笨蛋,只有學生好。顯然這是無稽之大談。



自強載物


十指有長短,學生優缺,單講老師無能,是不公平的,學生有先天聰明,也有死教不活的,對那些天生痴鈍,看到書本生厭的,老師又不是神仙,可以造化人,教育小孩好學不好學,決定因素是家長,而不是其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