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景区都将大门前置,然后让游客坐区间车进去,你怎么看?

女士可可西里


这是门生意,旅游就是唐僧肉,那怎么样“取之有道”呢?当然是、是、是区间车!而且这样的套路有大行其道的意思,那我就来说说这些奇葩区间车吧。

1、珠峰大本营,美其名曰“环保”,自驾车在进入景区需要购买景区环保费,一个轮子100元,这还没完,在距绒布寺大本营10多公里处设置了这样一处换乘中心,10多公里,换乘电动大巴,120元/人,试想这样的设置真的是为“环保”吗?还是对人民币的“环抱”。

2、赛里木湖,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赛里木湖,在2018年开通了自驾车以座位数收取来“环保”费的做法,100元/一个座位,而反对声浪让这收费收取一周就夭折,当地有关部门又开始禁社会车辆进入,统一购买区间车的方式,而当地环湖公路完全满足社会车辆的正常游览和通行。

3、喀纳斯、禾木,区间车收费不谈,那叫人山人海,景区更各种换乘,各种收费,琳琅满目,应接不暇,想想设置景区区间车的也叫“智慧”。

4、那拉提草原,设置区间车的“区间车”了,有点套路车的感觉,第一程必选项目,第二程,第三程“自选”,用心良苦。

5米堆冰川,自驾车安全运行了N多年,突然景区成立,突然景区又发现自驾车的安全隐患,实施了纯一购票和购买区间车费,着实让人不爽。

6、九寨沟,早晨8点才开门接客,排队两小时,区间车进区间车出,游览1小时,下午4/5点就停运,想感受九寨沟日出日落美景,基本没有可能,因为景区不在意你看什么,他要的是“客流量”,哈哈。

7、玉龙雪山,景区门票,区间车,环保车,大索道,小索道……,环环相扣,套路满满,一天下来,人累个半死不说,不从你袋里掏出500/600元没个完。

这些只是我记忆中的一部分,如今,没有区间车,都不能算一个合格的中国景区。你有那些经历,希望你回复分享,讲讲你的区间车被黑故事!


让心去旅行tibet


我作为一名旅游从业16年的人员全国的景区去了不少,我真的发现不少景区设置的大门离着景区核心景点越来越远!景区规模好像越来越大,停车场变大,景区的大门口也越来越大!很多景区变成了想要进景区,必须要坐区间车才行。


我觉得造成这个情况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

1.一些景区开发比较早,原来的停车场已经无法容纳现在的车辆。自驾游越来越多,停车场上私家车的数量远远超过旅游大巴车了。景区原来小停车场已经停不下现在的车辆了,那就再往外扩吧!于是只能又修建了新的停车场,大门也往外挪,离得核心景区越来越远了。像是云台山停车场是亚洲景区最大的停车场,到节假日的时候车位仍然很紧张。


2.还有景区有了资金需要翻修扩建,他们要把景区整体规模提高这时候门脸很重要啊,那就扩修了。过去管理不完善的景区私家车甚至能直接开进去,现在普遍禁止私家车开进景区了,上景区环保车说明环保,只能说保护环境是好事。 比如说,以前去新疆天池,旅游大巴车拉着游客直接开到了天池西边的大坝脚下,游客下车就能直接登上大坝看到美丽的天池。现在你去看天池,旅游大巴车离得老远就要停车,游客要多花上几十元,搭乘景区的摆渡车才能看到天池。


3.还有的是为了安全,避免景区外拥堵。特别是一些山区的景点,大部分是盘山公路,再加上路修的又窄。如果有车辆不按照顺序行驶,超车汇车都很危险。景区直接统一调配车还是比较安全的。 比如黄山是需要在景区大门换乘景区的区间车,可以避免景区外私家车随意停在路边造成拥堵,景区司机对路况熟悉可以安全运送客人。

4.钱!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景区需要盈利,主要就是通过门票,索道,景区交通车来获利。现在国家一直强调要求给门票降价,让利给民众。我们出去玩一圈你会发现门票便宜了,可是要花的各种交通车,摆渡车,区间车,缆车等各种交通设施开销越来越大。



有些名胜古迹在平坦的地方,还是要把大门设置挺远的,通过摆渡车把游客运送过去。两三公里就要多花不少摆渡车的费用。


有的景区经常逢年过节的做活动,门票免费!看起来好事,等你真去了就会发现必须要坐电瓶车否则就走很久。当你开始爬山的时候发现要坐缆车上下,不坐也可以啊,可是累啊,最差也要选择个单程吧。然后你还会发现山上还有修建的玻璃栈道好一点的景区是免费,需要花钱租鞋套;不好的那就需要另外自费才能走玻璃栈道。等下山你会发现还要坐摆渡车回停车场,上山下山不在一侧啊!门票免费了,再需要花费的钱一点都不少!

我的建议:

现在景区不仅要把门票价格降下来,也要把区间车等费用降下来!新景区的开发,旧景区的改造,不能仅仅看在一时之利。我觉得还是要有更长远的眼光,形成一个大的旅游生态链。

通过景区带动景区整个吃住娱乐的收入的提升,别因为各种费用高把游客吓跑了。 应该多想想怎么留住游客,过夜游比一日游的消费高多了。游客本来准备一日游,发现景区很好他可以在那里住个两三天。这期间住宿,吃饭都是收入,我感觉比单纯靠景区的大门外建,增加景区摆渡车的方式更好更长久。


总之,景区大门离着核心景区越来越远,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景区为了更良性的发展,不要单纯因为暂时利益盲目大门外建和加区间车。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把景区的价格定的更加亲民一些才更好。

我是一名有16年的旅游从业者,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把好的地方有特点的都可以分享给好朋友。旅行不是让我们逃离生活,而是教会我们与生活握手言和,保持热爱。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给我点赞,你们的支持也是我继续的动力。

爱旅行的凤凰娜娜


七十年代初生活在天水,曾去过麦积山,那时正门直对停车场,很方便。八十年代中旬在陕西阎良工作,去乾陵玩过,停车场离正门不远。2017年自驾游也去故地重游,两地的正门都离的很远,必须花钱剩摆渡车,于是,看了看调头走人。我身边有的朋友去了也是和我一样的做法。


用户8693999465101


怎么看?一切向钱看呗!这种情况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新疆:如喀纳斯、天山天池、巴音布鲁克等,景点售票大门都在几十公里外,私家车不让进去,买了门票不买区间车票也走不到景区,变相增加门票价格!

18年夏天我们自驾游去到喀纳斯游玩。门票180元,区间车门票100元,30公里自驾油钱才多少啊?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子,做着强盗的勾当。如果真的为了保护环境,按成本价收入车费,大家都能接受。

18年7月中旬我们去赛里木湖,当时还是让自驾游,门票70元,景区相对比较大,自驾游玩的很嗨。据说当年8月份赛里木湖就开始加收车费,按5座和七座收不同费用,一时引起公愤。后来就改为私家车不让进,做景区区间车,目地赤裸裸的就是涨价。

国内景区门票已经不低了,景区为了多赚钱开动脑筋,将景区门口外移几十公里而多收费,无异于杀鸡取卵,只管眼前利益,不会利于长期发现。现在很多人宁愿出国旅游也不愿国内游,就是反感国内景区的这种做法。





努力万里行


说是统一管理,其实就是一种创收而已,你创收也行,我开车来转了几圈找不到停车位,如果我到了这里顺顺利利的停好车,再坐上你统一安排的车也行,还有我上一次去了一个景区,游完了回来的时候,在哪里等排队等车,差不多等了一个多小时,你说难不难?


唐文6582



山川隐客


这是黑心🖤的利益驱使,变相从游客兜里掏钱,国内都是这种德行,出发点就是利益,对金钱的攫取是不择手段的!看看人家国外的景点就很少有这样的肮脏行为,而且,国内景区门票普遍太贵,还是门中门层层收钱,态度傲慢,很少为消费者设身处地的着想。要么现在出国旅游的那么多,起码人家不乱收费,花钱明明白白。


碧海蓝天60729311


一是为了赚钱,

二是为了满足部分乘坐观赏方便需求、要求!

当然这样做会使乘坐游览人数大幅度上升而为景区增加收入!


饶青林


这是明显的敲诈行为,“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景区是自然环境,随便一圈就收费,而且还搭车收费,这种乱象该整治了,一切向钱看遗害不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挖空心思变着法揽财,巧取豪夺,剥削人民钱财是可耻的


天山鹰95382913


这样的情况很多!表面上说是为了环保,其实就是为了利益!观光车价格是一般情况长途汽车短途公交车的几十倍!暴利!景区票价由物价旅游有关部门控制!但是观光车价格没有管控!所以这个就是景区敛财的工具!变相涨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