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水浒传》中,曾经用碧水阵打败过郝思文的单廷圭有多厉害?

nuli学习


单廷圭是玩水少年,简称“水货”,要分析的话自然就得把他的好基友玩火的魏定国一起拉上说,显然,二人的绰号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有道是“水火无情”,能掌控水火之人应该从元素师方面发展,就算不会法术说什么火计、水计也应该运用的娴熟吧。遗憾的是,二人的毕生绝活,都在攻打梁山时用在了关胜三人组的身上。二人加入梁山后,压根也没什么水火大计给他俩安排水计基本都是水军头领在张罗,火计嘛,感觉是个人就能点火烧城,时迁最擅长这事。

关胜攻打梁山失败后选择了归顺,领京师震动,要知道关胜可是武圣的后人,头上顶着大大的忠义,此时沦为贼寇,究竟有多少苦楚。就在这时,凌州团练单廷圭和魏定国自告奋勇去攻打梁山,新降的关胜也选择再次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于是就拉着副将宣赞、郝思文去对抗水火二将。几位头领也是老熟人了,此时各为其主也不需要过多的寒暄,直接开撸吧,然后美丑二将就与水火二将开始混战,几人的状态施公也很直接的描述了出来:

关胜遥见神火将越斗越精神,圣水将无半点惧色。

所以单纯从里面意思来理解,单廷圭和宣赞彼此难分高下,魏定国多少有着上风郝思文的表现,但宣赞做为全书唯一一个能连躲花荣两箭的人,其实力自然也稍高于郝思文,也就是说四人的水平基本是在一个层级上。

水火二将见单挑无法取得绝对优势,就决定诱敌,于是二人一个很简单的计策,穿着华丽的玄甲军与绛甲军就分别将郝思文、宣赞擒拿了。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二人商议应当即就派人把两位朝廷旧将压至东京问罪。正巧赌气下山的李逵带着新收的鲍旭、焦挺出现截了囚车救出宣、郝二人,水火二人闻讯大怒,选择了再次去对抗关胜,关胜念及旧日情分也是摆出一付招降的态势,所以为了消耗单廷圭的体力,关胜象征性的和单廷圭拖了五十回合,然后找准机会刀背一拍,直接将其活捉。

魏定国见单廷圭被捉,选择继续向关胜袭击,但二人交手仅十余回合魏定国就不济而逃,关胜连忙去追,被单廷圭阻止,关胜正欲问缘由,魏定国的火焰神兵就冲了出来,幸亏关胜追敌不深,否则真的会被化为焦土。熊熊大火将关胜的大军烧的精光,试想,如果关胜继续去追赶,那他可能就烧死在这里了。

可见,魏定国也是一个狠毒的人,他当时是绝对意义的要烧死关胜

但李逵等人在城内折腾,使得魏定国前后无路,只得撤退至道中间的小村庄里躲避。后来关胜亲自去降服,魏定国才愿意归顺梁山。

二人上山后的职位是马军众多小彪将之一,整体表现也不算突出,曾被宋江安排为秦明的副将,但像秦明这样勇猛而优秀的男人压根就不需要副将…二人外战最让人记忆犹新的表现就是征北时被乔道清的冰雹吓了个半死…

征方腊时,二人在歙州中了王寅的空城计,被南军戳死。单论实力,二人在地煞中也能排在前列,没给朝廷丢脸,只是没能活在最后。


二人死的太不值了…


逻辑文史游



“圣水将军”单廷圭!与“神火将军”魏定国,同为凌州团练使!!单廷圭善用淡水侵兵之法,魏定国善用火攻兵法!!两人一水一火,都是不可多得的猛将!!其武力值不在五虎之下!!


个人认为,以单廷圭的实力,进天罡完全没毛病!!他不管是个人武艺,还是行军打仗,都是一流的!!梁山泊对他的排名,显然有些偏低!

出场

宋江打破北京大名府,救得卢员外上山!梁中书写书飞报蔡太师知道,蔡京举荐了单廷圭、魏定国两员大将,扬言要扫清水泊梁山!!!宋江得知消息后,正要商量对策,只见关胜初上梁山,正欲借此机会建功!!!

单廷圭、魏定国,还未出场便威风凛凛,蔡京说有此二人,必定扫清水泊;而施公给他们安排的对手,是关胜、宣赞、郝思文、林冲、杨志这些猛将,都可以侧面反映初单廷圭的实力!!


二将首战,便大败关胜,活捉宣赞、郝思文!!

关胜领五千兵马并宣赞、郝思文前来叫阵,单廷圭、魏定国指着关胜大骂!关胜也不生气,说明来意,想让二人归顺宋江,替天行道!!单廷圭、魏定国听罢,大怒纵马向前,只见宣赞、郝思文从对阵杀出,四将搅作一团;战不多时,二将拔转马头,宣赞、郝思文不知是计,纵马去赶,没想到双双被擒!!单廷圭、魏定国硬了一阵,士气大涨,领五百精兵卷杀过去,惊的关胜三魂荡荡,七魄悠悠,举手无措,大败亏输!若不是林冲、杨志及时领兵赶到,“大刀”关胜劫数难逃!!

第二战,单廷圭出马,大战关胜五十回合!!

听得关胜再度搦战,单廷圭争先出马,大骂关胜!!关胜听了也不搭话,舞刀拍马,要逞威风!!单廷圭也不示弱,两将相见,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关胜勒转马头,慌忙便走!!单廷圭见走了关胜,死命追赶,足足追了有十里远!!关胜瞅准时机,使出拖刀计,将单廷圭拍下马去!!

从单廷圭与关胜单挑来看,他的实力不在关胜之下!!与关胜大战五十余合,竟然可以不分胜负!!而且最后走的,还是关胜!关胜走时,用到了“慌忙”二字,显然不是乍败!而且你看!单廷圭追关胜,足足追了十里远,哪有乍败跑到十里之外再使用拖刀计的道理!!


爱尚文史


宋江攻下大名府,梁中书溃败,上奏天子下旨,委派单廷圭整治兵马前来征讨。单廷圭擅于决水浸兵之法,号称圣水将军。他与擅于火攻的魏定国齐名,二将水火相济,倒是堪配。



单廷圭使枪,首战是郝思文。对于郝思文,不用多说,他与关胜是结拜兄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兵刃使的也是枪。两枪相拼,旗鼓相当。

若说单廷圭的武艺而论,算是中上水准。说到排兵布阵,的确精通擅长。


两军交战,单廷圭总是一马当先。但每次策马交战不久,就掉头回走,引对方来追。对手往往趁胜追击时,就落入了他的圈套。郝思文就是被他一字围阵生擒的。

碰到关胜,单廷圭竟犯了趁胜追击的大忌。可能是首战告捷,被胜利冲昏了头。与关胜大战五十回合时,关胜佯败就走。单廷圭撇下他围阵的五百黑甲军,追了关胜十里路。被关胜反刀拍下马。束手就擒。可以说,离开他的围阵布局,单廷圭便落下风。

单廷圭被关胜拿下后,不像其他好汉,有慷慨赴死的英勇。只被关羽劝说几句,就惶恐伏拜,归附梁山,觉得多少缺乏点骨气。


在单廷圭归附梁山后,在好汉云集的阵营里,更显不出他的厉害。打大仗的时候,都是配合整体军团出战。譬如童贯攻打梁山泊,单廷圭只是秦明的副将,围攻合剿,调兵谴将,都是宋江大手笔指挥。单廷圭的围阵成为军团作战的一部分后,只负责翼军围护,防守多过进攻。

多次的南征北战,无法像当年挂帅将军时那样风光无两。配合宋江的大部队久了,也想展露自己的军事能力。在征讨方腊时,因求功心切,中了埋伏,落入陷阱被火炮轰击阵亡。

单廷圭在水浒当中,章节不算多,厉害也是在自己挂帅的一时风光。虽然多次征战,却泯与众好汉当中。跟了宋江,也是四处征讨,奔波劳碌。作为战将,也算为梁山尽了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