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帶的長命鎖有何寓意 能隨便帶嗎

長命鎖又名“寄名鎖”。它是一種掛在兒童脖子上的裝飾物,在明清時尤為流行。按照迷信的說法,只要佩掛上這種飾物,就能幫小孩闢災去邪,“鎖”住生命。所以許多小孩從出生不久就掛上了這種飾物,一直掛到成年。

給孩子帶的長命鎖有何寓意 能隨便帶嗎

長命鎖是由“長命縷”演變而來的。佩戴長命縷的習俗最早可追溯到漢代。在漢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佳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五色絲繩,取辟邪納福之意。到了魏晉南北朝時,這種絲繩被許多婦女戴到手臂上,逐漸成為婦女和兒童的一種臂飾。當時由於戰爭頻繁,瘟疫、災荒不斷,廣大人民渴望平安,所以就採用這種佩戴五色彩絲的方式來辟邪去災、祛病延年。這種彩色絲繩,就是我們所說的“長命縷”。到了宋代,這種風俗不僅流行在民間,還傳入宮廷,除婦女兒童之外,男子也可佩戴。“長命縷”的製作也漸漸變得複雜,除絲繩、綵線外,有的還會穿上珍珠等物。到了明代,由於風俗變遷,成年男女佩戴“長命縷”的風俗漸弱,通常只有兒童佩戴,於是“長命縷”漸漸演變成為一種只為兒童佩戴的頸飾。

給孩子帶的長命鎖有何寓意 能隨便帶嗎

長命鎖一般多用金銀寶玉製成,它的造型多被做成鎖狀,鎖面上常鏤有“長命富貴”“長命百歲”、“玉堂富貴”等吉利的祝福另一面則雕有“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等我國的傳統圖案。按老規矩,小孩佩戴的長命鎖,要等到結婚時才能取下來。

給孩子帶的長命鎖有何寓意 能隨便帶嗎

外婆要給剛出生的外孫送銀製的裝飾鎖。這種銀鎖有圓形的,也有橢圓形的。一般長10至14釐米,寬6至8釐米。用項鍊或絲編帶穿入鎖檔中,形成一個圈,掛在幼兒脖子上,鎖垂在項下胸前。俗信戴鎖可以保佑幼兒無災無疾,健康成長。銀鎖正反面有文字與圖案,它們都具有增強鎖的保育力量的作用,或者說都表達了人們對於幼兒生命長久、幸福吉祥的美好祝願。文字多出現在正面,一般為“長命百歲”、“長命富貴”、“長髮其祥”、“後生可畏”等字樣。圖案多鏨在反面:多為麒麟、龍、虎等吉祥動物。

給孩子帶的長命鎖有何寓意 能隨便帶嗎

舊時新生嬰兒人家,恐新生嬰兒體弱多病,便採取替新生嬰兒認乾爹乾媽的辦法消災避禍。所認乾爹乾媽為多子多福長壽之人,這樣才能給新生嬰兒帶來好運。乾爹乾媽要出錢為新生嬰兒打製銀鎖和項鍊圈一個,戴在嬰兒頸上。孩子長到12歲,便被認為已經過了危險期,則要取掉銀鎖、項圈,稱之為開關。俗傳行過戴鎖與開關儀式的小孩,便能擺脫命運中的難關,無病無災,健康長壽。江蘇地區乾爹送給小孩的長命鎖不是戴在脖子上的,而是掛在小孩的臥室中的。送長命鎖儀式在認乾爹時舉行。認乾爹時要用乾爹的姓給乾兒子取個名字,叫“繼幹名”。還要寫“承繼紙”。承繼紙是個小立軸,長二尺,寬一尺,紅紙綠邊。軸上還用紅頭繩掛個金質或銀質的鎖片,即長命鎖,上面鐫刻著“長命百歲”四個字。立軸掛在乾兒子臥室中,俗信可以壓邪驅祟。還有以寺廟的名義掛長命鎖的,這種習俗含有借道教或佛教神靈的力量鎖住小孩的命,避免受邪魔傷害的意思。其做法是,給寺院或道觀一定的財物,在僧或道面前,讓小孩“寄名”為弟子,再以鎖形飾物掛在項間,這種鎖稱“寄名鎖”。也有認和尚或道士為寄父的習俗。所戴之鎖以寄父的名義打製,也是借道教或佛教神靈保佑小孩長命的意思。《紅樓夢》就記有這種習俗。薛寶釵的父母就曾為她認了一個癩頭和尚做寄父,薛寶釵由此而得到一把小金鎖,其上所鐫的“不棄不離、芳齡永繼”八個字,也屬祝福長命之類的吉祥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