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動物的舌頭五花八門,形形色色,不僅構造千差萬別,而且功能各有千秋,真是令人驚奇!

“尖嘴薄舌”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在不少無脊椎動物中,就已出現類似於舌的結構。口腔發達的一部分軟體動物,如石鱉、鮑魚、田螺、蝸牛和烏賊等,口內均具有齒舌——它們獨有的特殊器官。這種齒舌是一個長形的幾丁質的帶子,由多列角質板組成,狀似銼刀,有的極長,平時藏於口腔底部的齒舌囊中,用時自囊中伸出,通向口外,幫助攝食。 蝸牛的齒舌非常發達。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它的嘴生在頭部腹面,嘴有兩對觸唇,觸唇的感覺很靈敏,它的作用就像人的口唇一樣。蝸牛的齒舌上就像長了許許多多細小的“牙齒”,有的“牙齒”可達100多排,每排100多顆,所以,這類蝸牛吃東西的時候,竟然要動用1萬多顆“牙齒”!此外,它的口腔內還有一個顎片,是咀嚼食物用的。蝸牛齒舌的前端可以從嘴裡伸出來刮取食物,並且像我們所用的擦菜板一樣,能將食物磨碎。蝸牛大多以植物的根、莖和葉等為食,特別是蔬菜和果樹的嫩葉,只要用齒舌在嫩葉上一刮,就把嫩葉刮進嘴裡,所以對農作物有害。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昆蟲也有舌。昆蟲的口器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咀嚼式口器,一類是吸收式口器,而後者又可根據昆蟲口器吸收方式不同,分為刺吸式、虹吸式、銼吸式、嚼吸式、舔吸式和刮吸式等。昆蟲就是靠著其特有的多樣類型的口器,使它們的取食種類和範圍大大擴展,增強了它們的生存本領。

咀嚼式口器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類型,其他類型的口器都是由這種口器演化出來的。具有這類口器的昆蟲主要是吃固體的東西,如螽斯、蟈蟈、蝗蟲等。在它們的口器中有一個能幫助運送和吞嚥食物,同時又具有味覺的作用、能品嚐食物是否鮮美可口的舌,位於上下顎之間的口腔底壁,是一個狹長的突起,舌壁上有幾丁質刺。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具有吸收式口器的昆蟲的舌均有變態。例如,刺吸式口器的昆蟲主要吸食植物汁液和動物的體液,如蚊蟲、蟬、蝽象及蚜蟲。它們的口器很像一根空心的注射針頭,吃東西時,它們把這個像針頭一樣的口器刺入動植物表皮內就可以吸食營養了。虹吸式口器的昆蟲主要吸吮蜜露和汁液,這種口器是蝶:蛾類所特有的。它們的嘴像是鐘錶的發條,可以伸縮,不吃東西時捲縮在頭下,吃東西時就伸直到食物上,就如同人們用吸管吸吮汽水一樣。因此,具有這些類型的口器的昆蟲,它們的舌也己退化或消失了。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蜜蜂則具有發達的“舌頭”,生在口器管狀的吻的中間。它的口器為嚼吸式,保持著一對左右對稱、呈刀斧狀的上顎,具有咀嚼固體花粉和建築蜂巢的本領。它的下唇延長,和下顎、舌組成細長的小管,中間有一條長槽,有助於吸吮的功用。蜜蜂有了這樣的口器,既能採花粉,又能吸吮花蜜。

春夏季節是鮮花盛開的時期,蜜源最為豐富。這時候,工蜂開始頻繁地外出採蜜。它們停在花朵中央,將精巧如管子的“舌頭”伸進花筒,舌尖還有一個蜜匙,當“舌頭”一伸一縮時,花冠底部的甜汁就源源不斷地順著“舌頭”通過吻部流到蜜胃中去。工蜂們吸完一朵再吸一朵,直到把蜜胃裝滿,肚子鼓起發亮為止。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唇槍舌劍”

真正具有舌的是脊椎動物,從圓口類到哺乳類,舌的結構由簡而繁,功能也由少變多。圓口類的口為吸附型,沒有上下頜,所以又叫無頜類,包括七鰓鰻、盲鰻等,都是適應於半寄生生活的種類,用口漏斗吸附在其他魚類的身體上或從魚鰓鑽入其身體內。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魚類的舌很短,構造很簡單。它只有一個黏膜皺襞,由基舌骨支持,但沒有舌內肌,不能作局部動作,僅能前後挪動幫助吞食。嚴格說來,魚的舌只是舌的雛形。

不過,射水魚的舌頭則另有一番風采。這種魚的口腔比較狹長,上頜有兩個很深的溝槽,同舌頭貼合形成射管。當舌頭抬起,緊貼上頜的時候,溝槽就成了一個直徑1.3毫米的“槍膛”。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只要舌頭稍向下一些,“槍口”便打開了。在射擊的一瞬間,舌根壓緊鰓蓋,在鰓蓋的壓力下,一股“水彈”即通過“槍口”噴射出來。有趣的是,射水魚能根據目標控制射擊的方式,在1米左右的距離內,射出的水彈可以不偏不倚地擊中昆蟲。飛行中的昆蟲被打中後,跌落水面,正好被射水魚一口吞掉。

從無尾兩棲類開始,脊椎動物的舌越來越發達。舌中有發達的肌肉,可自由伸縮。有些動物的舌頭,甚至已經特化成為它們進攻的武器。

水塘邊上的青蛙,常常是一動不動,凝視著遠方,一副神態自如的樣子。但是,如果突然有飛蟲掠過,它就會驟然躍起,伸出舌頭,迅速地把昆蟲黏住,捲進口內。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青蛙為什麼能這樣閃電般捕食呢?因為它的舌頭與眾不同。一般動物的舌根都長在口的後端,而青蛙的舌頭根部卻長在口腔底部的前端。平時它將舌頭捲曲在口內,又長又寬,分叉的前端伸向喉部。當見到昆蟲飛臨時,舌頭就像子彈一樣彈射而出,突然向外翻伸,舌面上分泌有黏液,飛蟲一碰上,就被黏住。然後,它將舌頭快速翻轉,飛蟲也就進肚了。

從前,人們認為青蛙是依靠顎骨的推力翻動舌頭的,後來的研究否定了這種說法。原來,蛙舌的移動是靠舌肌的彈力作用,因為那兒有很多強硬的纖維組織,彈性很大,所以形成了青蛙捕食的絕招。

爬行類中的龜類和鱷類的舌比較短,不能伸出口外。不過,它們的舌也有很多奇妙之處。例如分佈於美國中部、南部一帶的大鱷龜,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龜類。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它不但體形巨大,而且長相十分奇特。在它的舌頭上長有一個分叉的蠕蟲狀鮮紅色肉突,肉突的中間是一個圓形肌肉,同舌頭相連,兩端能夠自由伸縮活動。有時候,大鱷龜會平靜地逗留在水域的底部,張開大嘴,靜靜地等待著魚兒前來自投羅網。因為它舌頭上的蠕蟲狀肉突,在暗色的口腔內顯得非常耀眼,加上肉突會有節奏地顫動,魚兒見了,往往誤以為這是可口味美的水蚯蚓等蠕蟲,便爭先恐後地游去。這時候。大鱷龜只要閉上嘴,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吞下食餌了。

爬行類中的蛇類和一些蜥蜴的舌非常發達,功能也很多,有的甚至成為特殊的捕食器。例如分佈在印度尼西亞科摩多島上的科摩多巨蜥,又叫“科摩多龍”,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蜥蜴類動物。它的橙黃色的長舌裂成兩片,經常從嘴裡伸出來,遠遠望去恰似熠熠閃動的火焰,所以有人說它能“口吐火蛇”,令人望而生畏。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同屬於蜥蜴類的壁虎,舌頭也長而靈活,不僅能捕捉昆蟲,還能伸出來像毛巾一樣拭擦掉自己眼睛表面上的灰塵。

棲息在非洲熱帶叢林中的避役,俗稱變色龍。它的舌頭極為發達,舌尖寬,舌上多腺體,可黏住昆蟲,平時收縮在口腔內,伸出後約有半個身子長,有時甚至與其體長相等。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避役平常靜靜地呆在樹枝上,兩隻眼睛不住地向各個方向掃視。當發現獵物出現時,它可以測出是否在有效的射程內,一旦測出是威力所及的距離,就迅速地瞄準目標,在1/25秒的瞬間,閃電般地從口中吐出一條尖端膨大、又細又長的蠕蟲狀的舌頭。舌頭的末端有黏液,可以準確無誤地把昆蟲擊中並送回到嘴中,幾乎百發百中,其速度之快真可謂“迅雷不及掩耳”,令人歎為觀止。

“巧舌如簧”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蛇的舌頭細小而長,尖端呈深叉裂狀,俗稱信子,當舌頭伸出口外時,看上去就像有兩根舌頭一樣。在舌的基部有個舌鞘,平時能把整個舌頭縮進鞘內,當舌肌收縮時,舌頭便迅速從舌鞘內伸出。蛇的下顎前端正中有一缺口,所以閉口時也能將舌頭自由伸出,並能在口外左右前後活動。蛇的舌尖上常有豐富的黏液和許多感覺的小體,起觸覺及味覺的作用,識別天敵和尋找食物的感覺也主要是靠舌頭來傳遞。它在地上游動時,總是仰起頭,把分叉的舌頭從嘴裡不停地伸出縮進,這是用舌頭在探察周圍的情況。蛇的舌能敏銳地感覺到周圍物體移動時所形成的空氣壓力,並通過舌頭探索周圍的物體和辨別方位。

蛇無論是在靜臥或爬行的時候,總是將舌頭不時地探出,縮回口中的時候舌尖立刻伸入口腔壁上的兩個小孔——即鋤鼻器的開口中。鋤鼻器呈彎曲的小管狀,在顎骨前方的深凹處,開口在口腔頂部的前方,是一種化學感受器,表面分佈著嗅覺上皮細胞,通過嗅神經與腦相連。鋤鼻器與外界不直接接觸,而是通過伸出口外的舌頭蒐集空氣中各種化學物質,黏附或溶解在舌頭的溼潤表面上,送到鋤鼻器,反應靈敏的鋤鼻器再將各種信息傳達到大腦,然後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

鳥類的舌硬,一般為狹長的三角形,上皮增厚並角質化,舌面上密佈角質化的纖小乳突,舌內缺少肌肉。舌的運動主要是靠舌器上所附著的伸肌與縮肌來完成。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鳥類食物的多樣性使舌在形態和功能上發生各種適應變化。例如食蜜鳥的舌細長呈管狀、半管狀或刷狀;猛禽和鸚鵡的舌厚實,具有肌肉以及由結締組織構成的海綿體;企鵝的舌後部有角質鉤,能牢牢地鉤住吞入的魚、蝦;鴨科鳥類的舌粗闊厚實,兩側具有濾食的突起:許多雞類的舌短而粗壯,主要功能是向食道推送食物。火烈鳥的舌邊有一圈尖刺,能起到過濾的作用,可以幫助將水壓出和防止吞食大塊的物體。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蜂鳥的舌前端呈管狀或刷狀,適於吸食花蜜,借特殊的構造能伸出口外甚遠,最長者可達體長的2/3。在花枝間,蜂鳥盡情地施展其高超的飛行技術,將身體懸停在空中。由於它的舌是管狀的,就如同醫生使用的注射針管一樣,因此當它將嘴插入花冠時,舌頭便能很快地在嘴的前端伸出,用舌尖上的纖毛去舔食花蜜,當纖毛上吸滿花蜜後,舌就縮回口中,將花蜜舔掉。這種既準確又便利的取食方式,在多姿多彩的鳥類世界中,恐怕也是無與倫比的。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彩虹吸蜜鸚鵡也能夠像蜂鳥那樣傳播花粉。它的舌尖部佈滿了刷子狀的突起,完全適應吸食花粉、花蜜及柔軟多汁的果實的生活。

棕樹鳳頭鸚鵡則能把需要用鐵錘才能敲破的堅硬的椰子,用嘴輕而易舉地鑿上,一個洞,然後再用湯匙一般的舌頭來吸食汁液,所以也被叫做“椰子鸚鵡”。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被譽為“森林醫生”的啄木鳥有極為高超的捕蟲本領,它的嘴強直而尖,不僅能啄開樹皮,而且也能啄開堅硬的木質部分,很像木工用的鑿子。

那些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動物舌頭,構造和功能都“大相徑庭”

它的舌細長而柔軟,能長長地伸出嘴的外面,還有一對很長的舌角骨,圍在頭骨的外面,起到特殊的彈簧作用,舌角骨的曲張,可以使舌頭伸縮自如,舌尖角質化,有成排的倒須鉤和黏液,非常適合鉤取樹幹上的昆蟲及幼蟲。每天清晨,它們就開始用嘴敲擊樹幹,在寂靜的林中發出“篤,篤……”的聲音,如果發現樹幹的某處有蟲,就緊緊地攀在樹上,頭和嘴與樹幹幾乎垂直,先將樹皮啄破,而後就伸出特別細長的舌,用前端逆鉤將隱藏很深的害蟲一隻只地鉤出來,美餐一頓,即使躲在樹幹深處的蛀蟲也休想漏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