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从大便上判断出一个人是否患有结肠癌?

小克大夫



不管是肛肠科的医生还是肿瘤科的医生,都在强调通过大便的性状,排便习惯的改变等方面可以事先了解到疾病的信号。

那么这个疾病可能是肠道的炎症,可能是癌症的早期表现,也有可能是痔疮等肛肠疾病的发作。

普通老百姓通过肉眼去观察,去判断甚至自我“诊断”有没有什么疾病发作,这是有技术门槛的,很难做到!但是为什么医生反复提醒这一点呢?

它就是提醒大家,不要因为一些不适、隐疾而讳疾忌医,不要产生羞耻感。及时的发现和治疗,是应对所有疾病、控制所有病情蔓延和恶化的永远不变的真理。


一般来讲,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要去注意判断有没有肠道疾病的发生。

1.排便习惯的改变,比如说几天不排一次或者一天多次,或者是和以往的排便规律有明显变化。

2.大便性状的改变,一般来讲如果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就是一个不太好的信号,这一点要高度重视,还有一些人大便不成形,排除掉遗传因素和肠道菌群的问题,还要去留心是不是其他疾病的信号。

3.便血的问题。便潜血阳性是医生提醒患者高度重视的。是鲜红的血还是暗红的血,是胃肠道黏膜破溃、消化道出血造成的?还是痔疮?还是相关肠道癌症的一个信号?这些通过医生的专业判断才能得出结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长期不得到缓解,反复出现,那么就要及时就医。

现在在一些单位组织体检,包括个人选择体检项目的时候,肠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对于45岁以上的人群,经常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那么就尽量将肠镜列为日常的体检项目之一。

它是查出肠道疾病,筛查肠道癌症的金标准,如果担心有不舒适或者是疼痛,可以选择无痛的肠镜,也很方便并不要过于恐慌,它也是很常见的一种体检项目之一。


辽沈名医


你好,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我告诉各位,单纯通过大便,很难确定是否患有结肠癌,但是,大肠会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对于大肠癌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大便改变,只有少部分患者,会因为大便异常,最后被诊断为肠癌。

(1)排便习惯改变

大肠癌患者,肠道里面长出来新生物,这个新生物会刺激肠管,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或者腹泻,还有可能腹泻与便秘相交替,一会便秘,一会腹泻。这种情况,需要尽早去医院检查一下。

(2)血便或者黑便

肠道里面的肿瘤,在生长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癌细胞会缺血坏死脱落,肿瘤表面可形成小的溃疡,大便通过的时候,摩擦肿瘤,也可以造成肿瘤破溃出血。如果出血量比较大,比较迅速,肿瘤距离肛门较近,那就会出现鲜血便,如果肿瘤距离肛门比较远,出血量很少,可见可能表现为黑色的大便,如果是极少量的出现,肉眼是看不出来的,需要化验大便,应用高灵敏度的方法,才能确诊大便中是否含有红细胞。

(3)大便变细

肠管就像一根自来水管,肿瘤往肠管里面生长,会导致肠管变窄,大便通过的时候,会被挤压,导致大便变细,排便困难。如果出现大便变细,一定要警惕肠癌或者肠息肉的可能。

(4)停止排便

如果肿瘤一直往肠管里面生长,可以将肠管堵塞,大便就无法通过,这就造成了肠梗阻,患者好几天没有大便,也没有放屁,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尽早去医院看病。

(5)大便刺激症状

乙状结肠或者直肠的肿瘤,距离肛门较近,会刺激肛门周围的肌肉,导致你总是想要大便,但是每次都没有多少大便,这种情况称为大便刺激症状,也叫做里急后重。总感觉想要上厕所,总感觉拉不干净。

需要提醒大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一般是肠癌的中晚期了,早期肠癌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定期体检才是最主要的。


普外科曾医生


这是可以的,人在大便后。都应该仔细观察粪便的状况。颜色。形状。气味。等等。这里的学问还不少。有没有大肠癌,看大便就能看出。一般正常大便。有各种形状,颜色黄中带红。表面光滑。有臭味。这才能看出大便是否正常。肠癌的大便。也能看出。他的大便是。外表在勾庄状,等等。那是因为,粪便在大肠内,经过肠道的蠕动。大肠内。长出的疙瘩。磨损粪便造成的。如果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你就要注意。最好到西医院检查检查。


张库41


又一例把结肠癌当做痔疮的病人被诊断,按病人自己叙述,最起码延误了半年!一般来说结肠癌从起始到肿瘤环肠管一周大概需要1.5-2年,耽误半年意味着什么呢?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一个病人一家人的痛苦,很遗憾的事情。能不能从大便上判断患有结肠癌呢?

85%以上的结肠癌都是从腺瘤演变而来的,癌症初期肿瘤很小,没有对肠管产生占位、功能性的影响,也几乎没什么症状,包括大便性状的改变。当肿瘤逐渐增大,它会以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三种大体形态出现,增大到一定程度,肿瘤内部血液供应不够,会“自发”破溃,出血,这时粪便还是稀糊状,所以血与便想混。若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越久,血细胞凋亡释放出铁离子,氧化,颜色也就越深、黑。这是结肠癌中晚期最常见的症状、便血。

肿瘤破溃会伴有坏死物、感染灶,肿瘤使肠粘膜面积增大还会分泌较多的粘液,这些东西会随着粪便排出,因此便血常常是脓血便,粘液血便,有时还有腐烂臭味。

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右侧大部分属于右半结肠,肠腔内径宽,不易梗阻,也少腹痛,隐性出血多易发生贫血,体瘦病人有时还可以摸到包块。横结肠左侧少部分、降结肠、乙状结肠属于左半结肠,肠腔内径相对要窄些,易有梗阻症状,如隐约左侧腹痛。中晚期结肠癌肌体消耗很大,人多消瘦很快,体重明显降低。如有这些癌症全身性症状再加上便血情况,结肠癌的诊断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便血还常常发生于另一类疾病,内痔、外痔、肛裂都有可能便血,尤其内痔出血,无痛,但是颜色要鲜艳,没有脓血、坏死物,一般不会有消瘦、腹痛、腹部包块等其他问题。刺激性食物、饮酒会诱发、加重痔疮症状,但对结肠癌没有影响,症状不会随这些饮食而改变。

还有一类常见疾病也会有脓血便、粘液血便,溃疡性结肠炎,但许多病人有明显的“鸡鸣泻”,大多病人没有体重上的变化,除非重度、全结肠病变。

以大便判断早期结肠癌几乎不可能,中晚期的症状要明显些,但不引起重视也会错过,发现了,结肠镜检查就有可能明确诊断。我是 ,感谢您的阅读!


刘永毅医生


首先肯定的说,从大便判断结肠癌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可以说,单从大便上判断是无法确诊结肠癌的。打个比方结肠癌常见的鲜血便,其实患直肠息肉、肛裂和痔疮也可以见到,需要进一步做相关辅助结肠如内镜、血液学、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然而,大便的颜色、性状和气味异常确实有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具体我们来探讨下。

患结肠癌时大便可能有哪些改变?

1.排便习惯改变:有时会表现为顽固性便秘,有时腹泻或解糊状大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这是因为肠道发生癌变后形成的癌肿刺激肠道组织而发生。

2.大便变细:当肿瘤突出肠腔生长时,会导致肠腔狭窄,所以大便形状会变细。因此大便形状变细也是肠癌的警示信号。

3.恶臭气味:正常大便有臭味是因为含有蛋白质分解产物导致的,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一些疾病发生时,大便气味也会发生改变。如慢性肠炎、胰腺疾病、结直肠癌溃烂时可有恶臭,肠道阿米巴感染时可有血腥臭味,消化不良时可有酸臭味等。因此恶臭气味者需要警惕有肠癌可能。

总的来说,出现大便改变时,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肠镜或其他检查,无论是否结肠癌还是其他疾病,都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药师方健


不能。

目前确诊大肠癌的主要手段就是结肠镜检查,同时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是否癌变,并且可以了解分化程度(恶性度高低),即高中低分化程度。

由于做结肠镜检查是有一定痛苦和不适,所以很多人都会有想法,如果通过化验大便能够确诊大肠癌该有多好。想法很美好,但是很难实现。虽然现在有很多研究在进行,就是希望通过化验大便来诊断大肠癌,比如能否从粪便中发现癌细胞或者癌基因,但是这个诊断敏感性不高,费用高,很难临床推广应用。

但是,大便检查或者大便性状改变可以提示是否有大肠癌,从这个角度讲,可以通过大便变化或者大便化验提供某些有价值的信息。

如大便隐血试验,如果试验阳性,建议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明确或者除外。大便隐血阳性,就是大便内含有少量血液,可以来自肿瘤出血,也可以是上消化道溃疡或其它原因导致的少量出血或者进食动物血制品或服药导致阳性。大便化验方便,经济,可以当作普查工具,阳性的再考虑结肠镜检查。


另外,也可以通过大便的改变提供信息,比如肉眼黑便或血便,经常腹泻或者便秘,或二者交替,排便困难,大便变细,大便次数增加等,都可以引起注意。但最终的确诊或排除,还是依赖结肠镜检查。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完全可通过观察大便情况来判断肠胃是否健康,如果大便规律成型无泡沬及颜色变黑红埂硬,说明肠胃健康,一旦出现稀沬黑血色干结说明肠子病变快看医生。


用户羊洋倡导科学饮食


能不能通过大便,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大肠癌?不能,但可能找到某些蛛丝马迹,然后进一步检查,从而诊断大肠癌,这是有可能的。怎样的大便异常要警惕大肠癌可能?(包括大便本身的异常,以及排便异常两个方面)


一、大便本身的异常。主要包括大便形状和大便颜色改变,比如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排出的大便有压迹。大便带血,即便血,有的人是直接排血便,便血可以是鲜红色便,也可以是暗红色便,也可能表现为粘液样血便,或果酱样便,有时也只有粘液,或只有血而没有粪便。便血是最需要提高警惕的。当然,大便带血也可能是其他问题,比如痔疮,肠炎等。


二、排便异常。主要是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便频,比如,大便次数较以前明显增多,频繁跑厕所,腹泻,便秘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等。


如果有以上表现,当然不一定是肠癌,但要提高警惕,根据症状是无法判断是不是肠癌,所谓的症状只是提醒你要注意,要去进一步检查,特别是有大肠癌家族史或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更要重视进一步检查,应尽早查明原因,比如肠镜检查。


肿瘤专科医生


通过大便的观察是可以怀疑是否得了结肠癌的,但并不是由于从大便上诊断患者得了癌症这个病。

结肠癌症诊断金标准

结肠癌的诊断的金标准做肠镜,通过肠镜进行观察,看是否有癌症。

如果不明显,通过肉眼无法判断,一般要通过病理活检结果判断患了癌症?

但是结肠癌患者往往有这些症状

1、排便习惯的改变

一般结肠癌的患者早期,大便都会有一些改变,比如说大便习惯的改变,从原来每天规律的,一次变成多次。

2、大便性状的改变

往往原来大便正常,当出现结肠癌的时候,大便可能变稀或者大便变干燥等。

甚至有时出现不全肠梗阻症状,这些都是需要注意。

3、便中带血

还有大便带有血丝,或者出现鲜血的情况。

4、其他症状

比如腹痛,腹部包块等。

这些症状不是结肠癌独有

这些症状的出现都可能是结肠癌引起对,但并不是说这些症状,就一定一定是结肠癌了。

因为有这些症状的疾病有很多,比如肠道息肉,结肠的炎症等都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当出现这些情况改变的时候,我们需要进一步做检查,比如抽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腹部的彩超CT。特别是结肠镜检查都是非常必须做的。

对于结肠癌来说,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还是很好的。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


快乐的小大夫


首先结肠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这种疾病的病发率还是很高的,但是结肠癌的症状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症状是有几分相似的,所以仅仅靠大便来判断是否患有结肠癌是不太准确的。

结肠癌主要好发部位是直肠与乙状结肠之间的交界处,结肠癌的发病因素主要是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人体纤维素缺乏等之外,还有结肠息肉这种病变,这种疾病诱发结肠癌的几率是很高的。而且不容易被发现。


结肠癌早期症状是不太明显的,通常会容易被遗漏,但病变到了后期,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腹痛、低热消瘦、粘液便及脓血便、贫血水肿等症状,除此之外还有随着癌细胞转移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


结肠癌比较典型的症状还是排便习惯的改变,大便的不成型,出现稀便、粘液血便、腹部抠及包块及持续的腹痛等症状。

结肠癌发展比较慢,而且潜伏期长,结肠癌早发现早治疗的话是可以被治愈的,早期主要是通过肠镜检查发现,而到了晚期患者就算接受治疗了,其生存率也是超不过5年的,因此结肠癌除了体征和大便以外,还要查粪便潜血实验、做肠镜活检、癌胚抗原测定及CT 、B 超等检查来确诊。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