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小神童”,如今怎樣了?現狀令人唏噓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小神童”,如今怎樣了?現狀令人唏噓


我們總是羨慕那些學霸,覺得他們的能力非常強,所以我們也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小神童”,如今怎樣了?現狀令人唏噓

說到張炘煬,應該有很多人都瞭解這個孩子,這位孩子就是當今被人們奉為"神童"的天才。不得不承認,張炘煬在10歲時上了大學,16歲的時候就成為了博士,這的確是讓人無法預料的。在小的時候,張炘煬的父母便發現了孩子超強的能力,並且張炘煬也是當時班級裡出類拔萃的孩子。

可是在後來的生活中,張炘煬的價值觀開始慢慢扭曲。他非常想要讓父親給自己在北京買一個房子,不然的話就不會繼續學習了。父親也是沒有辦法,只能先暫時穩住他的情緒。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小神童”,如今怎樣了?現狀令人唏噓

後來張炘煬順利的當上了博士,父親本以為這下子自己的兒子總應該穩重一些了吧?可沒想到孩子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變,反而還沾上了網癮,每天回到家裡就各種打遊戲,父親也是完全沒有辦法。最終這位神童跌下了神壇,成為了一個荒廢學業,碌碌無為的人。而他的現狀,值得令每一位家長們反思。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小神童”,如今怎樣了?現狀令人唏噓

其實這件事情忽然讓我們想到了仲永這個孩子,《傷仲永》這篇課文大家應該都學過。其實講的就是在古代有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在小的時候,他智慧過人,比同齡的孩子要厲害很多,到青少年的時候,就變成了比別人聰明一點而已,而到了中年之後,他就開始碌碌無為。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小神童”,如今怎樣了?現狀令人唏噓

其實這個故事主要告訴家長,應該要正確的教育孩子,不要因為他看起來非常的聰明,就對他掉以輕心,反而會讓他成為故事中的仲永一樣,長大之後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人。

很多父母都覺得引導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強扭的瓜不甜。雖然說道理是這樣的,但我們務必要讓孩子走上正途,這也是對他們的人生負責。

父母應如何引導孩子?

1.父母不過分的溺愛孩子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小神童”,如今怎樣了?現狀令人唏噓

在大多數家長心裡認為,孩子生出來就是要寵著的,面對孩子想要的東西,家長都會盡可能地去滿足,並且沒有任何條件。看見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的孩子也一定要有,不管這件東西價值有多高,都會滿足孩子。但是如果家長一直這樣,任由孩子胡鬧下去,孩子就會形成自我的性格,這樣的人根本不懂得禮讓是什麼。而且因為家中所有人都將注意力給予孩子,孩子在生活中受到了過多的愛,他就會以自我為中心,覺得家長就是要滿足自己的願望,這樣的孩子往往非常的自滿。

所以家長在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溺愛孩子,這樣才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這同樣對於今後的做人與學習有著著絕大的幫助。

2.減少孩子過多的物質需求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小神童”,如今怎樣了?現狀令人唏噓

家長想要正確地引導孩子,那家長就需要減少孩子的物質需求,對於那些沒有必要的需求,家長可以去拒絕。如果給予孩子的物質過多,這反而會使孩子產生攀比心,並且這樣的孩子會更看重物質東西。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在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共有的,那些東西是他們不可以佔有的,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歸屬感,還可以培養孩子的道德感。

3.讓孩子早一些接觸社會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小神童”,如今怎樣了?現狀令人唏噓

如果孩子接觸社會過晚的話,那麼他們就會因為好奇,而被社會影響他們的發展。所以家長可以讓孩子早一些接觸社會,多多培養孩子與他人的交流能力,也培養孩子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培養孩子這些的話,反而會導致孩子在社會上與人相處時,會出現霸道無理的情況。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嚴格一些,但我們沒有必要過分地斥責他們。我們只需要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這就足夠。餘下的未來還需要讓孩子自己去打拼,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他們的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