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式和非承载式哪个好?

樂享壹生


承载式与非承载式车身的优势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汽车用途进行搭载

日常在生活中汽车分为两种,一种是承载式车身另一种是非承载式车身,承载式车身一般应用在家用轿车、小型SUV、小型客车及小型中巴车上,非承载式车身一般应用在大型越野车上、大型卡车及客车上,非承载式车身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拥有钢性的车架,它的承重能力远远大于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的结构:承载式的汽车没有钢性车架,但是它前端有两根重梁,这两根重梁采用的材料为强效钢,上梁承载发动机重量,下梁为承载式车身的附梁简称“元宝梁”承载上梁的重量,发动机固定于元宝梁之上,元宝梁又附于重量之上,在这个重梁它不但支持着发动机的重量,它还支撑着整个车身大部分的重量。

承载式车身优缺点

  1. 质量轻,整体弯曲和扭转刚度好。

  2. 底盘低,车辆高度尺寸小。

  3. 车身类似于一个“框架”的结构,横向及抗侧向撞击性能比较好。

  4. 路面和发动机等噪音及振动容易传入车内。

  5. 因为用整个车身来确保整车的钢性、所以后期很难改造。

  6. 在受外力较为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悬架受损、车轮跑丢。

非承载式车身钢架与结构:非承载式车身是指车架、发动机、悬架和车身所有部件全部安装在车架上,而车架上具有用于固定车身的螺丝以及固定弹簧的基座的一种底盘结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分为5个部分,前边梁、纵梁、中横梁、后边梁以及后横梁,前边梁为车身前部分,因为前部是最容易出事故的地方,所以前边梁为软性结构,纵梁为中间梁,它是整个结构最坚固的部分,它基本上承载了整个车身的重量,和为了防止侧面受力挤压导致车内人员受伤,后部与前部相比则更加扎实。车身结构上与车架相同,都是独立结构,起着骨架的作用,均为厚钢板焊接而成,发动机及悬架安装于车架上,车身借助橡胶块安装在车架上。

非承载式车身的优缺点

  1. 车身强度高,有独立的钢性车架。

  2. 四轮受力均匀,直接由车架承担,不会传递到车身上去。

  3. 车身和车架采用弹性元件进行连接,具有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

  4. 在日常被“追尾”、“挤压”,甚至驾驶室都不会变形,这就是“非承载式”车身的最大好处。

  5. 重量大,车架整体已经很重了,而车身和车架又是两个独立的部件,所以整体重量更大,相对油耗随之增加。

  6. 汽车质心高,车辆重心比承载式高,转向相对不灵活。

  7. 如遇到危险(如翻车)的时候,厚重的底盘会对相对薄弱的车身产生致命的危害。


大萌说车


明的咱不敢说,但玩硬派越野,一定是非承载车身更好。


首先,什么是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

顾名思义,即车身不承载重量。它又叫“底盘大梁”。最大特点是车架上有发动机、悬挂、传动系统等核心部件。原则上,“裸奔”都可以。比如,越野鼻祖willys。

你看,没车身似乎也是完整的。跑起来,似乎也没毛病。

承载式车身

与上面相反,车身就是骨骼。悬挂、动力总成、传动系统等部件都是以它为基础,集成上去的。

非承载式车身一定比承载式车身好吗?


不一定。相反,非承载式车身是比较古老的车身结构,现在主流的汽车多采用的是承载车身。

但是,对于真正用来越野的车而言,非承载式车身则优点突出,明显提升越野能力。


它的有点优点,主要有:


■ 强大载重力

非承载式车身,重量都集中在车架上,因此设计都会选用强度和刚度非常大刚性材料。承重能力,可以说非一般的强大。

因此,这样一来,承托相对都比较大块头的越野车,毫不费力。

■ 优秀抗震力

非承载式车身,车架粗壮又厚重,将来自驾驶中的地面的冲击及震动充分挡下来,安全感爆棚。

这样的抗震能力,正是越野人需要的。越野多面对的颠簸的地形,抗震能力弱的话,难以想象。

■ 车身强度高

这点很好理解,刚性车架载重能力好,车身可选择更好的更耐操的材料,不用担心载不动。因为车架很给力,整体车身抗造能力自然也是up up up!

硬派越野车需要很好的耐操能力,这点还用强调吗?

■ 通过能力强

非承载式车身,能够给车提供很高的离地间隙,更容易跨过障碍,使车辆的通过能力大幅提升。

对硬派越野车而言,强大的通过能力也是必须。

当然,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非承载式车身的缺点也十分突出。

第一,较大自重,油耗自然高;

第二,重心偏高,车辆倾覆的可能性增加。乘坐舒适性也差。

因此,一般硬派越野车都是“油老虎”,舒适性也不好。然而,单纯为越野而生的硬派越野车,谁会在乎那一点点舒适性呢?


TMAX越野


在汽车的参数配置表中,底盘结构一般分为两种:承载式和非承载式。其最明显的差异就是一个有大梁,一个没有大梁;对于SUV和越野车来说,这也是最好的区别。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一般都非承载式车身是矩形或者梯形的,布置在车身的最底部,平时是看不到的。车架由上面很多的横纵梁构成一个矩形结构。车架承载着整个车体,发动机、悬挂和车身都安装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并且有用于固定车身的螺孔以及固定弹簧的基座。

优点,是车身强度高,钢架能够提供很强的车身刚性;悬挂对路面颠簸的反馈在车内的感觉要轻微很多,车身和底盘之间采用降低振动的方法连接在一起;有独立的大梁,底盘强度较高;四个车轮受力再不均匀,也是由车架承担,而不会传递到车身上去;车身和车架是采用弹性元件联接的,具有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

缺点,在于遇到危险(如翻车)的时候,厚重的底盘,也会对相对薄弱的车身产生致命威胁;重量大,车架本身就很重,而车身和车架又是两个独立的部件,所以整体重量就更大了,用的钢材多,成本也相对较高;汽车质心高,车架在底部,而车身是安装在车架上。

对于家用车来说,非承载式车身最大的问题就是车身重量太大,因而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取消了非承载式结构中独立的刚性车架,整个车身成为一个单体结构,这就是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如今承载式车身通过不同强度钢材的运用,发生碰撞时通过吸能、溃缩等方式保证车内人员安全,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产生的噪声和振动相对较大。车体的刚性和载重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一般专业越野车和货运车辆不采用这种结构。

优点,无车架,减轻整车质量;结构不影响车厢内部空间,地板高度降低,上下车方便;比较轻、省油;重心较低,公路行驶平稳,整体式车身比较安全。

缺点:传动系统和悬架的震动和噪音会直接传入车内,需采取防震和隔声措施;底盘强度远不如大梁结构的车身,当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时,车身会发生变形;制造成本偏高。


洞房延长薇FKKK和69


不请自来,昨天跟朋友一起去提车,被问起承载式车身跟非承载式车身的区别,今天结合着奔驰大G一起聊聊各自的区别及优缺点吧,请看下文。

昨天去陪朋友提车,是的,人生中的巅峰都该拥有的爱车--奔驰大G。对于奔驰大G而言似乎是每个男人的最爱,说来奇怪这么刚猛的外表百年不变,不仅男人喜欢,美女们对他也是偏爱有加,即使对车一无所知的小萝莉在大街上见到奔驰G估计也会行注目礼吧。今天不聊奔驰G有多吸引人,而是昨天提车时候朋友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很有必要拿出来普及一下知识了。

朋友虽然不是啥大土豪,自己勤劳奋进辛苦搬砖终于迎娶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男神大G,不过昨天朋友无意中的一句话着实让我吓了一跳。下午洗好车已经要开走的时候,销售顾问一句话:“这车非承载式车身,上个马路牙子什么的也不用太在意。”结果我朋友很懵逼的回了一句,啥是非承载车身?我TM的顿时感觉眼前一黑,这是带来个啥玩意,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车居然还不知道底盘是啥结构?

其实后来了解下也不能全怪他,毕竟每个人关注点不一样,像我这样的工科男其实不多,他可能只被大G霸气的外观给吸引了,但是奔驰G之所以这么出名的原因远不止于外表而是其内在的特殊品质。奔驰G的非承载式车身,前后双桥的设计正是其强大越野能力的保障,奔驰G是当之无愧的豪华越野之王。

那么到底承载式车身跟非承载式车身有什么区别呢?

下面讲白话了,希望有利于理解

  • 承载式车身:通俗的讲就是车本身没有大梁,而车身起到支撑整个汽车零部件的作用,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等都由整个车身承担支撑作用,反过来讲如果把车身拆掉,那么汽车就散架了,各个部件就会失去了联系。

  • 非承载式车身:通俗讲就是车有大梁,车身只是组成汽车的一个配件,也就是说理论上拆掉车身汽车也能正常行驶,可以想象成敞篷的拖拉机头,而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等都安装在汽车的两根大梁上。

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的优缺点?

承载式车身的优点是车身由高强度钢科学设计组合而成,一般都是笼型结构,现在全铝合金车身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例如最近就要上市的蔚来ES8,其优点就是成本低、重量轻,油耗低、舒适性好。而缺点是车身刚性较差,特别是抗对角扭曲性差,所以承载式车身一般运用在轿车、小型suv、mpv及电动车上面。

而非承载式车身则有两根大梁组成,在加上横向的连接杆让整个底盘的抗扭能力变得非常强,其缺点就是消耗的材料较多,车辆较重,油耗增加。而其非承载式车身因其强大的抗扭能力多被用于硬派越野车,像普拉多、兰泽酷路泽、奔驰G、牧马人、长城H5、吉姆尼等全部配备的都是非承载式车身。

今天这内容讲的够白话了吧,看完是否能明白了呢?

你的车是承载式还是非承载式车身呢?


河水为什么冰凉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承载式车身结构和非承载式车身结构!

承载式车身

现在我们的家用车基本都是采用承载式车身,承载式车身去除了非承载中的独立车架,由大大小小的车身结构件连接在一起,成为承载式车身所谓的“梁”。

我们看到车外的部分,例如车门、翼子板、车顶等,都是车身表面的覆盖件,这些覆盖件对于车身强度的影响很有限。不过如果这些钢板厚度较厚,那么在抵御轻度刮蹭方面还是要更强一些。

非承载式车身

现在非承载车身在一些越野车与货车中常见,非承载式车身结构是一种历史比较悠久的底盘形式,仔细观察会发现,货车的货舱、轮胎、驾驶室和引擎等等都是装在一个大钢梁上,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大梁”,而有大梁的汽车,我们就称之为非承载式车身。非承载车身历史悠久,但是也面临着不适宜时代的缺点,对于厂商而言,非承载式车身也不利于汽车工程设计,因为要把车身悬置在车架上,然后用弹元件联接,导致整车质量都偏重,不仅油耗较高,而且影响车辆加速、刹车和操控性。对于驾乘人员来说,舒适性较差,由于非承载式车身的重心较高,驾驶操控性不好,车身密封性一般。

承载车身和非承载车身哪个好?

现在非承载车身的选择很少,基本都是专业的越野车,例如哈弗h9、哈弗h5、丰田普拉多、丰田兰德酷路泽、jeep牧马人等车型,所以喜欢越野的朋友可以选择非承载车身的车辆;另外作为生意需求需要运送货物来说,南京依维柯属非承载式车身,安全性、承载性、改装性能明显优于非承载车身。而承载车身最大的优点就是重量轻、重心较低、车内空间利用率也较高,舒适性能好,所以适合大多数朋友。

前面两张图是非承载车身结构后两张是承载式车身结构。






朝见汴京


“承载式”和“非承载式”如何选择,要看你对车辆的使用需求。

非承载式车身一般用在越野车、皮卡等车型上,是从卡车底盘发展而来。

这种底盘形式强调车身刚度和抗扭转性能,为了保证设计指标,底盘上由纵向通长的大梁来增加刚度,发动机、悬挂系统和其他总成设备都安装底盘上,车辆驾驶室是通过橡胶垫固定在底盘上。因此,驾驶室并不承受车辆行走时的扭矩,所以称为“非承载式”。

“承载式”车身基本全部用于轿车和城市SUV,这种车身形式底盘没有整体式车架大梁。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全部安装在车身上,车身承受行驶时的全部载荷以及扭矩,因而称为“承载式”

了解了这两种车身结构,你就能知道它们各自的特点了。

如果你需要一辆能够带着你翻山越岭的车,那“非承载”是你的不二选择。这种车身的结构特点和悬挂系统能够保证,你在越野时候的能够保证更好的通过性和脱困能力。

在非铺装路面上,经常能够遇到各种交叉轴,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个、甚至两个车轮悬空,这种情况下,车辆承受的巨大扭矩,甚至有可能让某些承载式车身车辆,车门都打不开。

既然“非承载”式这么牛逼,为啥没满街都是越野车呢?

非承载式也有他自己的问题,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越野效果,你必须得忍受,它车重、加速、制动性能相对较差、悬挂调教硬,乘坐不够舒适、车辆重心高,转弯侧倾明显的缺点。

综合非承载车身的缺点用一个字形容就是“贵”,为了满足恶劣的环境,越野车在设计时,保有了大量的设计冗余。而这些东西如果不是去越野,可能你一辈子都不会用到。

所以,如果你只是想买一辆在城市道路跑的车辆,“承载式”车身的轿车和城市SUV 已经足够好了,没有必要花大价钱,去装备一些永远也用不到的设备。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是车架的两种结构形式,没有好坏之分,有的是适合不同的使用环境。


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无底盘大梁,承载式车身没有单独的底盘,或者说底盘使和车身一体的。就是将发动机、变速器等各零部件安装在车身上,由车身承载这些零部件的重量。以及由于行驶或停车中四轮传递给车身的扭力和载重力。非承载式车身就是有底盘大梁,底盘和车身是独立的,发动机等大部分零部件安装在底盘大梁上,由底盘承受内力(支撑载重)与外力(四轮传递的扭力)。

因为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的结构区别,两种车身结构也各有优劣势。

承载式车身的优势有:

第一,承载式车身更轻,后期使用中更经济省油;

第二,承载式车身重心可以做到更低,高速行驶中的操控性更优,更有利于高速行驶;

第三,承载式车身一般用于城市SUV,舒适度比较好,而且成本比较低。

非承载式车身的优势有:

第一,由于有独立的底盘负责承载重量和抗拒行驶或者停车的时候所受到的扭力,而独立底盘拥有更强的钢性,因此车身更不容易变形;

第二,因为这种结构具有更强的抗扭力,更能应付非铺装等恶劣的路况,适合于硬派越野车型;

而承载式车身的优势,就是非承载式车身的劣势。同样,承载式车身的优势就是非承载车身的劣势。

因此,两种车身结构各有优劣势,没有好坏之分。应根据经济状况、后期使用情况、偏向于哪种使用路况、爱好等进行合适的选择。


迷局


谈到选择承载式车身好还是非承载式车身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买SUV的时候,很多车主都听说过这两个车身构造的方式,但并不清楚两者的区别,究竟选承载式车身好还是非承载式车身也是傻傻分不清楚。

要想知道到底哪个更好,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两者的区别吧:

简单的解释可以理解为承载式车身没有单独的车架,是将发动机、悬架等底盘部件都安装在车身结构上,它的底盘和乘员乘坐部分是一个整体。

优点就是质量轻,整体弯曲和扭转刚度好,车内底板较低,车辆高度尺寸小,缺点就是路面和发动机等的噪声及振动容易传入车身,并且因为是一个整体结构,就很难进行改造。

非承载式车身就是车的底盘部分和车身是分离的,发动机、悬架等底盘部件安装在车架上,相对车身是独立的。优点就是车身强度好、刚性高,能提高汽车安全性,有较强的相对抗冲击力和抗颠簸的性能。缺点就是重量比承载式车身大,重心相对偏高。

所以一般载重货车、专业越野车都会选择非承载式车身,而承载式车身主要用于偏城市用途家用轿车和都市SUV领域。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CMC车主俱乐部


承载式车身就是各种零件都装在车身上,车身会承载各种力。

非承载式就是底盘,动力系统装在大梁上,最后车壳用几个螺栓固定在大梁上。大梁承受更多的力。

选承载非承载,简单来说,就是选是否带大梁。选带不带大梁基本就是在选择SUV了。

先说结论:如果需要长期越野穿越,还是带大梁吧。如果只是偶尔轻度越野,周围郊区农村溜溜弯这种,不需要选大梁。

带大梁相比于不带大梁,车身扭曲由粗壮的大梁承受,高强度越野,车子长期处于扭曲状态,最好还是用大梁车。

但有大梁的车,也有自身的缺点。车子更重,油耗上去了。车壳下有大梁垫高了,地板较高,上车不方便,车内空间也被压缩了。

普通家用,没必要选择带大梁的车子,现在更常见的承载式车身更适合。非承载式相当于你去外面野,加了个重型装备,玩的时候挺好,平时你也卸不下来,天天没事都得背着重型装备,感觉很不划算。


王超


非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在非承载式车身中发动机、传动系统的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都是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一般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车上,也有部分高级轿车使用,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非承载式车身,说白了就是悬挂不是直接联在车身上,而是联在车架上,车架上面再扣上一个车身。比如巡洋舰,牧马人,悍马H2等等。这样的车身,如果你有兴趣弯下腰看看车底的话,你都会看见贯穿前后的两个大梁(而承载式车身便看不到)。它的优点就是有独立的大梁,底盘强度较高,抗颠簸性能好,此外四个车轮受力再不均匀,也是由车架承担,而不会传递到车身上去。所以SUV和越野车用的比较多。缺点就是车身和车架是刚性联接的,在公路上行驶的时候,不是很平稳,会产生震动。另外遇到危险(如翻车)的时候,厚重的底盘,也会对相对薄弱的车身产生致命威胁(承载式车身便不会遇到这个问题,它的车身都是一体的)。现在国产低端SUV也大多使用非承载式车身,这倒不是它们定位为纯越野车的问题(更多还是城市型),而是技术和成本使然。

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它具有质量小、高度低、装配容易等优点,大部分轿车采用这种车身结构。

说白了,承载式车身就是整个车身为一体,悬挂直接联在车身上。比如轿车几乎都采用承载式车身,你打开发动机盖,就会发现前悬挂联在了前翼子板内侧的车身上。这样的车身优势是:公路行驶非常平稳,整个车身为一体,固有频率震动低,噪音小,整体式车身比较安全。缺点就是底盘强度远不如大梁结构的车身,当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时,车身会发生变形另外,另外制造成本偏高。

综上所述,从使用的角度看,非承载式除了底盘结实外,其他几乎全是缺点,而承载式除了底盘不够结实外,其他几乎全是优点。汽车刚出现时,全部都是非承载式的。发展到今天,乘用车的绝大部分都是承载式结构。可以说能取代的都取代了,就剩下那些不能取代的和取代不起的了。不能取代的一是货车,二是越野车,为了载重,为了越野和应对恶劣的路面,必须有厚重的底盘,但为此也必须忍受其他的所有缺点。取代不起的就是廉价的如微面之类的微型客车。当今,国外的SUV也几乎全部都是承载式结构,从便宜的CRV、RAV4、福特的翼虎,到贵的BMW的X5、VOLVO的XC90、保时捷卡宴和大众途锐,都是采用的承载式车身。

最后,我想说的是,国内这么多的SUV使用非承载车身结构,并不是因为非承载车身结构全是优点,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这些SUV生产厂家,绝大部分在目前条件下,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发和生产承载式SUV车身的能力和实力。因此我们只好将就着用,好在便宜。但对其优点和缺点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这是最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