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信用卡的地位是不是很尴尬?

深深的海洋30505607


现在信用卡的地位确实是有点尴尬。

这尴尬体现在哪里呢?原本信用卡是为了做消费的补充,在以前人们只有储蓄卡的时代,信用卡的地位是很高的,因为信用卡可以说是提前消费的先锋,而且还能够有一些优惠。

但是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移动支付的盛行。

现在的支付手段和消费补充手段越来越多了。跟信用卡功能类似的,有支付宝的花呗,还有微信的微粒贷。

现在在网上买东西购物,你可能第一个想法是直接用花呗,因为这跟你支付宝息息相关,比较方便,关键是还能免息,不收手续费。

所以原本信用卡作为消费补充手段的第一首选,变成了第二首选,甚至是第三手选。现在移动支付的盛行,大家都习惯用微信扫一扫,或者支付宝扫一扫就可以了,大家都不习惯带卡出门了。

所以现在信用卡的地位是越来越尴尬了,但是可能暂时还不会消亡。因为还有它的用武之地!

我是暗夜精灵夜视,更多科技信息可以关注我哦!

暗夜精灵夜视


狗屎一样的信用卡,自从办了,手贱控制不住,每个月都在还钱,每个月也都在借钱,这一借一还,就是整整5年。这5年,我给的利息还有提现手续费,都远远超过借钱的额度了,我这2b,自此注销了信用卡,从此两不相欠。


电视剧跟电影总部


我91年的,我的信用卡额度:

恒丰:7万

中国银行:10.5万

中信:4.5万

平安:3.5万

广发:3.3万

招商:4.6万

交通:1.1万

支付宝花呗:1万

借呗:5.9万

微粒贷:4.7万

各人觉得,不存在谁好谁坏,所以的资金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备用,有一句话叫闲是养额度,急时用额度,不能一味的去透支,要做到控制,

我本人也是金融方面的从事者,从事支付行业的,专门教人怎么使用信用卡能更好的提升额度,选择好的刷卡方式对自己的卡有好处!


成都娟妹子的生活记录


本人有三张信用卡,额度分别为

广发银行10万元。

平安银行8万元。

中信银行5万元。

花呗额度是5.8万。

白条额度是1.5万。

总体感觉,花呗和白条活动比较多,很多免息分期。但是如果要花钱分期比信用卡分期贵很多很多。

信用卡分期经常会有折扣分期,算下来一年费率大概4.5%,利率也差不多才8%。

花呗的分期费率就要8.8%一年,利率要再乘1.8倍。

借呗更夸张了要万三一天(我还是优质客户所以是万三,其他人都要万五)。

多数银行的信用卡备用金利率不过8%-12%一年。

我个人属于

1.对自己信用看的比较重。从不逾期,非常非常少分期。一年不超过一次。

2.对利率比较敏感。基本利率年化8%以上我就看也不看了。

我觉得信用卡能申请还是申请一两张,慢慢养养额度,征信上能体现出,信用好,敢花钱,能还得上。

这样以后更容易从银行获得大额低息贷款。

借呗白条微粒贷还是少借点,征信上体现出来,其实以后房贷车贷都要受点影响。

本人从事法律行业,接触过很多金融案件,对上述言论负责。


红豆妹子


信用卡的地位其实是有一点点尴尬的。

就拿我自己举例来说,我有银行的信用卡,我也很喜欢用信用卡,周围用信用卡也有很多优惠的商户。就算我有现金或者卡上有钱,我也会使用信用卡先支付,到我前再还款,这样可以积分,积分又可以兑换礼品。

现在为什么说信用卡有些尴尬了呢,因为目前世面上有很多产品其实已经可以说就是信用卡了,只是没有实体的卡而已,在网上使用一样的方便,比如支付宝的花呗,我也一直在使用,额度20000元(我去截图发现额度26000了,一般也没有太注意额度),京东白条我也一直在使用,额度8000多元。在淘宝天猫购物我就用花呗,平时早饭晚饭也用花呗,到期一次性支付。在京东商城购买东西我会选择白条分期付款(京东有那种分12期免费的商品),这样买个大件分12期,还下来压力也不是很大,我觉得使用还是很方便的。

这只是我在使用的一些,分信用卡蛋糕的APP,我不知道没有使用过得,肯定还有很多,所有传统信用卡市场被这些网络巨头的信用卡产品瓜分了一点市场,所以我觉得信用卡还是有一点尴尬的。

如果不做出改变,是很难发展的。




黑洞BH


作为一枚信用卡领域自媒体从业者来回答这个问题,信用卡目前的地位一点都不尴尬


从银行角度来看,截止2018年我国目前的发卡数量已经达到了6.86亿张,尤其是在2016年到2018年的三年时间里,平均每年信用卡的发卡数量涨幅都达到了

20%以上。统计目前我国排名前十的银行,信用卡透支额度靠近五万亿元,按照银行的盈利比,这十家银行的利润总额已经突破5800亿元。很显然信用卡在银行的金融系统中地位不可动摇,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边银行在对外宣称信用卡存在巨大的逾期金额,另一方又不遗余力加大信用卡推广的宣传。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在一直推广的原因,与此同时腾讯体系中“分付”也在筹备中。在2018年全年,花呗的营业收入23.09亿元、净利润3.67亿元,在上一年花呗净利润高达34亿元,营收能力远超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截至2018年末,京东白条应收账款余额也增长至344.49亿元。虽然科技巨头一直想分“类信用卡”的这块肉,但不可否认,从目前的市场份额来看,这些科技巨头还未成规模,在此领域中银行信用卡还是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另外一方面信用卡带给用户的利也远远大于其弊端,虽然移动端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相当普及,但在信用卡的使用中信用卡所给的额度以及优惠力度非常之大,作为一个信用卡自媒体领域作者在这块感触特别深,信用卡圈子而言还是一个很小的领域,知道正确使用信用卡的人还是很少一部分。


总而言之信用卡带给社会所见到的利润以及盈利是非常之大,信用卡的地位一点都不尴尬,说信用卡尴尬的是还未深入了解信用卡这个领域!


玩卡老七


说信用卡地位尴尬的,那说明你对信用卡行业还不了解。目前信用卡地位非但不尴尬,而且是银行兵家必抢之地,对普通用户来说信用卡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停止信用卡业务,不仅对银行来说会有很大的损失,对于客户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至于你所说的信用卡地位尴尬,可能是你觉得目前随着移动支付以及借呗花呗等方式的不断发展,使用信用卡的人会变少。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理解。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信用卡业务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得到了快速增长,因为信用卡业务跟移动支付是相伴相随的,目前很多朋友移动支付的首选支付方式就是信用卡。所以信用卡地位非但不尴尬,而且具有很重要的位置。

首先对于银行来说,信用卡是一个大蛋糕,各大银行都在虎视眈眈,想要分一杯羹。

至于信用卡对银行来说到底有多重要,不是我们口头说了算,我们可以从一系列数据来看一下,信用卡对于银行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1、信用卡发卡量。

截止2018年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量达到6.86亿张,这个数据与2017年末相比同比增长16.6%。



2、信用卡授信额度。

截止2018年末,中国信用卡授信总额达到了15.4万亿,这个额度与2017年末相比,同比增长23.4%。



3、信用卡给银行创造的利润

信用卡作为一种零售银行,目前是银行非常看重的业务,而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的银行,往往是因为零售银行做得比较好,特别是信用卡业务做得比较好。我们以招商银行为例,2018年招商银行信用卡利息收入459.79亿元,同比增长16.29%;受益于交易量增长,信用卡非利息收入207.22亿元,同比增长38.95%。由此可以看出,信用卡业务给招商银行贡献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增速非常快。

4、各大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的增速。

信用卡对银行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蛋糕,用卡不仅用户量大,而且风险分散,所以坏账率一般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信用卡却可以给银行创造非常高的利润,所以各大银行都非常重视信用卡的业务,因此我们看到最近几年各大银行都在大力推广信用卡,不仅银行自己的人会推广,很多银行还会跟第三方机构合作推广。

也正因为各大银行对信用卡业务非常重视,所以最近几年各大银行的信用卡增速都非常迅猛。比如2008年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信用卡发行量同比增长率分别高达64.05%和43.44%;招商银行截止2018年末信用卡流通卡数8430.44万张,较上年末增长34.98%,流通户数5802.9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3.61%。

由此可见目前各大银行对信用卡到底有多重视。

其次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信用卡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信用卡有着很多优势是其他金融工具没法比拟的。

虽然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大家使用信用卡直接在pos机上刷卡的行为会逐渐减少,但是信用卡的使用人数以及交易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更快。而之所以出现这一种情况,因为目前信用卡有很多优势是其他金融工具无法比拟的。

比如信用卡最长有55天左右的免息期,信用卡有各种各这样的优惠打折活动,信用卡积分可以兑换各种福利,信用卡可以享受各种权益,信用卡可以当作一种融资工具,而且利息相对比较低等等。

也正因为信用卡有很多优势,所以即便有很多人手头有钱,但还是会选择使用信用卡支付。

第二、目前很多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信用卡。

信用卡目前已经成为了大家非常重要的一个金融工具,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人手几张信用卡是非常正常的,而且信用卡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有很多人的生活都是依靠信用卡来维持的,如果没有信用卡,很多人估计连最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了,所以信用卡交易量额度都非常大。

根据银联数据显示,2018年银行信用卡卡均交易金额为6.34万元,信用卡总交易额超过40万亿,总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7%,交易笔数同比增长47%。截止2018年末,信用卡透支余额超过6.8万亿元。



看完以上这些数据之后,你还会觉得信用卡的地位尴尬吗?


贷款教授


这个姿势问题要分开来看,不会理财的只花钱不赚钱那肯定最后还不上麻烦很多,如果你会理财那就赚钱了,我现在手里有7张卡吧,民生11万,招商6万,浦发1.1万,广发5万,光大2.8万,华夏11万,平安6万,平时都是刷卡消费然后到期还款,我现在一直用的万55的机器来养卡提额,速度搜搜的。而且笔笔有积分真实本地商户,秒到。去年刚买的名图😄😄


大唐鸿运财富管理


一点也不尴尬,一定要搞清楚我们为什么要使用信用卡!

使用信用卡其实不应该是为了提前消费,不应该是为了方便——那不是一个懂得投资的人看待问题的方式。

我们使用信用卡,是为了提升自己在银行的地位!而提高自己在银行的地位有什么呢?我来说说这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说使用信用卡能提升自己在银行的地位。

银行是商业机构,目的是从我们身上获得利益。而信用卡正是一个工具,你刷卡,银行赚手续费(很多时候是商家付了)。你分期,银行得高额手续费(平均达到或接近2分的真实利息)。

这就是为什么银行总向我们推荐办信用卡,推荐我们办分期的原因。

我们使用越多,分期越多,银行越开心,越会给我们提额。

在银行系统内部的画像中,我们就越倾向于是银行的优质客户。

二、为什么说提高自己在银行的地位很有用?

过去,中国人讲究勤劳致富、量入为出,不去花明天的钱。但是,实际上,钱是不停在贬值的,只要我们懂得投资,懂得消费,钱可以不停地赚进来。

有人会觉得,钱哪有这么好赚?当然,钱并不好赚,这就倒逼我们去努力学习,实际上,我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记得头条关注我哈。

我过去,因为没钱,也就没胆,错过很多投资机会。

贫穷限制了想象力——但是,只要是自己还得起的钱,从银行借,不欠人情多好?

比如很多地方银行,只要你征信好,很容易就能以几厘的利息贷出来。

不说别的,你把这钱购买数字货币,然后抵押,都可以赚个几厘,0风险。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信用卡地位尴尬。

我们从银行有机会贷出100万、200万,但支付宝不行,我芝麻分800多分,借呗也才10多万额度。


我是大宇


尴尬倒是谈不上,毕竟信用卡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目前,越来越多人都选择用蚂蚁花呗和借呗,花呗与信用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透支消费,对于很多90后来说,对精致生活的憧憬导致他们会盲目的买买买,入不敷出导致他们会使用支付宝的花呗。

然而,花呗与信用卡却有本质上的不同,究竟哪个更好呢?

申请门槛

花呗的申请门槛低得多,但经过系统综合评估之后,只要是在支付宝上信用记录良好,几乎都可以开通蚂蚁花呗。


信用卡现金分期门槛则更严,首先你得有一张信用卡,其次要有良好的信用,一定不能有不良贷款记录。信用卡现金分期只对优质客户开放,采取的是邀请制,如果你只是银行的一般客户,那么就算信用良好也可能无法使用现金分期。


资金额度

目前,蚂蚁花呗的授信额度在500-50000之间,并且花呗有自己的独特的评分系统,每个人开始的授信额度也不一样。

信用卡的一般开卡授信额度多为5000左右,白金卡的额度为30万,钻石卡能高达100万,部分银行推出的黑卡甚至没有额度限制!


利息计算

花呗有全额还款和账单分期两种方式,其中账单分期有3期、6期、9期、12期,手续费分别为:2.5%、4.5%、6.5%、8.8%。


信用卡现金分期没有利息,只会产生手续费,不同的银行信用卡现金分期手续费收取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现金分期每期手续费费率都在0.75%左右。


各自的优势

1.蚂蚁花呗的额度高的前提是你的信用必须要好。

不过不管你蚂蚁花呗的额度再高,都是不上征信的。

换句话说,你在银行的征信是一片白。你以后买车买房找银行贷款还是很麻烦的。你总不可能指望找支付宝贷款吧?

马云当年关于银行的这段话,可以说是众人皆知!

马云表示:如果银行不改变,那么我们就试着让银行改变。

随后马云推出了支付宝,目前支付宝在全球的用户超过了10亿,同时支付宝上面还有蚂蚁花呗与蚂蚁借呗。说白了,这两款产品就是针对银行的信用卡以及小额贷款的。蚂蚁花呗之所以能崛起,是遇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及完美符合当下人们的需求。

2.信用卡的好处

  • 银行的征信靠什么刷?说白了就是靠银行的信用卡来刷。用得不要怕,只要按时还上,不仅额度涨的快。就连这个信用也会刷起来。

  • 遇到急需现金以解燃眉之急时,如果向亲朋好友借难免不好意思开口,这时就可以用两张信用卡倒刷出来解决问题。当然了,这里的利息也不会太高。
  • 信用卡最长会有50多天的免息期,在最后还款日之前进行信用卡还款是不会产生利息的。这极大地给了我们使用资金的时间。
  • 信用卡消费会累积一定的信用卡积分,而信用卡积分可以在对应的银行信用卡中心兑换精美礼品。反正积分越多,就能享受更多的福利!
  • 以后买房买车,都得找银行贷款,毕竟银行才是金融霸主。


所以到底是蚂蚁花呗好还是信用卡好,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和选择。但是无论是蚂蚁花呗还是银行的信用卡,都不应该过度的消费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