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封感人的信!孩子们写给抗疫一线的父母

面对疫情

无数人奋战在一线

为我们筑起安全的防护

这背后是许多家庭短暂的别离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希望你们能早点战胜病毒。”这是不少孩子的心声。我区几位小朋友在家里,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了一封感人的信。孩子们突然间懂事了,知道了要好好保护自己,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像超人一样守护自己,守护大家。

《辛苦的妈妈》

从病毒出现后,我几乎都见不到妈妈了,因为我妈妈虽然不是医护人员,但是一个后勤员——调查人员。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跑去问奶奶说:“奶奶,妈妈昨晚几点回来了?”奶奶回答,说:“你妈妈今天凌晨一点半才回家。”我听到这句的时候差一点就哭了。我想,我应该好好写作业,不让她为我和弟弟操心。

——项海丹的儿子

四封感人的信!孩子们写给抗疫一线的父母

项海丹把孩子的日记发到朋友圈后,朋友们纷纷点赞,夸她儿子太懂事了。而她自己刚看到儿子这篇文章的时候,眼泪怎么也止不住。好像看到了孩子小小的身影,看到他乖巧地坐在沙发上等待,看到他问奶奶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看到他伏在桌前安安静静地写写画画。

孩子还小,稚嫩的笔触让人忍俊不禁,字里行间却饱含着对每天早出晚归的妈妈的想念,对妈妈辛苦工作的心疼。

四封感人的信!孩子们写给抗疫一线的父母

项海丹是社区工作人员,被抽调到街道防疫指挥部后,负责信息筛查,工作量很大,每天一大早就要出门,那个时候孩子还没醒,经常凌晨才能回到家,孩子又已经睡下了,算起来,似乎有好几天母子俩没能好好说上一句话。

“这种情况下工作更加重要,孩子很懂事,自己在家好好学习,也知道心疼体谅妈妈,觉得很欣慰。”

作为一个母亲,不能陪伴孩子,项海丹感到愧疚;但作为基层工作者,她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为打赢防疫阻击战提供信息数据,她感到自豪。

“我现在希望一起赶紧好起来,可以多陪陪儿子,带他出去玩。”项海丹说。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我知道你是研究传染病的,我还知道每当病人给你打电话时,你不管病人家远不远,都会到病人家去消毒。尽管你这么累,但是没有抱怨过一次。我真想我是一个魔法师,把全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全都杀死,好让你回来陪陪我,又能让那么多人健康起来。

——贯长辉的儿子

四封感人的信!孩子们写给抗疫一线的父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迅猛来袭,加之春节期间人员来往密集,给椒江疫情防控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作为椒江区疾控中心疫情流调处置组负责人,党员贯长辉已连续10天奋战在一线,每天起早贪黑从无怨言。自从疫情爆发后,他的手机就未“沉默”过,哪里有疑似病例报告,他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流调工作。

他总是随身携带2个充电宝。“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出门往往就是一天,来电多了手机续航就不够了,但电话必须畅通才能实时掌握突发应急情况。”

四封感人的信!孩子们写给抗疫一线的父母

白天忙完,夜晚继续。白天高强度的流调后,回单位早已过了晚饭点,他随便咬了几口面包就又开始投入到流调报告的撰写中。为确保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贯长辉还亲赴各医疗机构督查指导,并专题召开新型肺炎防控工作培训会,指导医务人员规范开展监测、筛查、诊断治疗和处置工作。

《亲爱的爸爸》

爸爸本来每年春节你都会陪我一起看《中国诗词大会》的······妈妈晚上也去医院值班了,我会照顾好弟弟和外公外婆的,我们一直都做好了防疫措施,不要担心,你也要做好防护啊!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徐霖伟的女儿

四封感人的信!孩子们写给抗疫一线的父母

面对疫情的突然爆发,徐霖伟顾不上照顾大年二十七刚做了小手术的小儿子,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了。看到女儿在信中说会照顾好弟弟和外公外婆,他感觉很暖心。

大年三十,徐霖伟在高速路口执第一班岗,结束后又回到中心值夜班。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始终冲锋在前,主动奔赴一级严防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转送观察对象1人(后经检查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共11人,并协助一级严防村开展终末消毒。

四封感人的信!孩子们写给抗疫一线的父母

作为前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分管领导,徐霖伟每天都要和街道联系核实湖北返乡人员信息,统计每天随访人数和解除随访人数,及时掌握第一手消息,并对每天随访工作情况及时处理和反馈。

截至2月1日,他已经连续14天(3个24小时值班)奋战在防疫工作的一线,这是他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也是他身为一名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意志。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还记得我对你们说的我希望的新年礼物吗,一个是盲盒,另一个是我希望你们能陪我在家过年,可是,第二个愿望却迟迟没有实现。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能和叔叔阿姨一起,尽快地攻破病毒,让口罩离我们远去。”

——陆欣的女儿

四封感人的信!孩子们写给抗疫一线的父母

“妈妈,今天除夕我能许两个愿望吗?第一,我想要一个礼物。”

“等妈妈忙完这一阵子就陪你去买。”

“那我第二个愿望,希望妈妈明天能跟单位请假陪我过年买礼物”

“……””

虽然是淳朴简单的小愿望,但母亲陆欣这里却一时语塞。

陆欣和丈夫沈江都是医务工作者。作为椒江区疾控中心消杀指导组负责人,连日来陆欣始终坚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参与指导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消杀等工作。

四封感人的信!孩子们写给抗疫一线的父母

除夕当晚,在全区人民阖家团圆、欢度佳节的时候,陆欣依然留守在临时密切接触者隔离点开展工作,一碗泡面、2个小面包就是她的年夜饭。

“虽然没办法跟家人一起吃上热乎的团圆饭,但与同事一起共克时艰,我觉得这个年过得很有意义、很充实。”

丈夫沈江是大陈镇卫生院院长助理,兼门急诊值班医生,接到疫情命令后,他主动请缨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积极排查海岛上武汉归来人员,并按规范每天为隔离人员测量体温、询问症状。

从腊月二十七(1月21日)开始,夫妻俩便牺牲休息时间,各自投身疫情“阻击战”中,只有到深夜才有空通过微信联系。

“结婚14年了,我们彼此都相互理解,嘴上不说,可心里都在给对方加油鼓劲,承诺这个春节一起‘过关’。”这是夫妻两人之间的默契。

为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夫妻俩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每天早出晚归,一天里跟孩子说不上几句话,偶尔会留张纸条让我放心踏实工作。”陆欣说道,“我们夫妻都是中共党员,疫情面前更应挺身而出、负重而行,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是我们应该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