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2020年的庄稼会不会欠收?

新大风歌


在我国农村有很多民间俗语存在,也许很多人都在老一辈人的闲聊中听说过这样或者那样的俗语。虽然听起来通俗易懂,甚至有一些下里巴人,但是民间的俗语还是有其自身的道理所在,毕竟它们是农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智慧与经验。比如说农村俗语“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句。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2020年农业种植是否会欠收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

众所周知,在我们传统的观念认知中,冬有三九,夏有三伏。在三九、四九这一段时期是冬天最冷的一个阶段。自然界春夏秋冬冷暖交替,四季变幻,这是自然规律。不管是人也好,还是动物和植物也好,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都会根据自然规律来进行。任何逃脱自然规律的植物都不可能获得好的生存空间。换句话说,冬天三九天气就是应该冷,甚至可以说越冷越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冬天天气寒冷,对于来年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帮助。大家都知道春播秋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在秋天粮食收获之后,这些病虫害会跟随植物秸秆或者根系,深入到地底或者是秸秆内部,以求安全度过冬天。如果天气暖和的话,是有利于害虫和病菌安全越冬的。如果冬天特别寒冷,这些病虫害则无法存活,也就无法在来年祸害庄稼,自然农作物生长更加茁壮,粮食的收成更好。

但是如果三九天开了河,也就意味着这个冬天最寒冷的时段并不冷。因为正常情况下三九天很多河流都会上冻,所谓三九天开了河,就是说明冬天该冷不冷,是一个暖冬。就像今年冬天一样,比常年的温度要高2~3度左右,大家并不感觉十分寒冷。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人来讲可能生活更加舒服一些,但是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来讲其实是不利的。因为暖冬无法彻底地将病虫害冻死,有可能导致来年病虫害爆发,最终造成农作物减产绝收。


另外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如果冬天最冷的时候不冷,就有可能引发来年春天比较强烈的倒春寒。这也是农民通过长期的经验所观察总结出来的一种规律性知识。总而言之,过去农民认为如果三九天气河水不上冻,就意味着冬天不冷,对于来年的庄稼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有可能造成减产绝收。在过去农民完全依靠粮食种植为生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吃,那么一个家庭将活不下去,甚至有可能出现卖儿卖女惨状。所谓农户卖老婆也是这样一种夸张的表述,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这样一个现实。

2020年庄稼会不会欠收?

今年确实是一个暖冬天气,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准确预知明年春天是否会有严重的造成寒。但暖冬天气对于病虫害的防治,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明年有可能爆发比较严重的病虫害。这给农民提了一个醒,在明年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面,一定要下大力气,加大力度,认真严格的执行各项农业管理措施,尽可能将病虫害控制在萌芽时期,消灭在最初阶段,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对庄稼的损害。

在现代农业种植过程中,老天爷的脸色我们当然要看,但是我们同样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种植的方法和措施,来不断的改善种植效果。现在农业种植跟过去相比,产量已经大大的提高,质量也越来越好。这归结于优良品种的不断研发和推广,农业种植管理方法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现在拥有比较科学的精准的天气预报系统,可以及时观察天气变化情况,并针对性地作出农事安排。


比如说我们可以准确的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下多大的雨?会不会发生洪涝灾害?这样我们可以提前安排做好防洪排水工作。如果遭遇干旱天气,也可以知道如何进行灌溉管理。

所以总体而言2020年农业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应该还是一个丰收年。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


止茶


我们当地的说法是“三九四九开了河,明年si老婆”跟这句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基本上是一个意思。都是说三九四九天应该是千里冰封的情景,如果这个季节河水没有冰冻三尺,反而碧波荡漾,那就坐实了今年是一个暖冬,预示着明年的年头不是太好。年头不好,就是说由于气候的原因,各种农作物收成不好。

在过去可不是现在,不管粮食是否丰收,农民们都不存在吃不上饭的情况。那时候的农民,就指望着地里的粮食生存,收成好了就有饭吃,如果收成不好,那就要挨饿吃不上饭。听大人们说,他们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春天的时候,树还没有完全发芽长出叶子,就到山里去摘各种树叶吃,山里的树都被吃不上饭的农人摘秃了。那种情形之下,饿死人的现象屡有发生。农夫养不起老婆,自然要把老婆卖了。

那么为什么三九开了河,农夫要卖老婆?今天是四九第一天,而在昨天刚结束的三九天之前,我们胶东农村的气候虽然没有说有多么暖和,但也全然没有过去三九天的刺骨寒冷。前几天我从我们村西头的河边走过,特意留意了一下河水,不能说一点儿冰碴没有,但整条河道差不多是没有结冰的,河里的水依然在流淌着。听老辈人说过,三九四九河里的冰应该竖茬的,人们是可以在河冰上行走的。等七九八九的时候,河里的冰才变成横茬的,那时候河冰随时有融化的可能,就不敢在河冰上行走了。



今年冬天我们这里只零星飘了两次雪花,基本算是没有正式下过雪,而且冬至以后的气温经常在零上六七度,已经构成了暖冬气候。暖冬很适合人体的需要,但是暖冬所带来的后果,恐怕是明年会倒春寒。而且我们这里的老人们都说,三九对应着三伏,三九天里没有雪,也就预示着明年夏天又是一个干旱年头。今年冬天不下雪,小麦干旱已成定局,明年雨水量少,任何农作物离开雨水都没有丰收的希望。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预示三九天本该大雪封门,天寒地冻的时候,却温暖如春,这不是好兆头。今年小麦已经这样,而明年春天倒春寒的可能性又较大,所以2020年的庄稼,很可能又是一个多灾的年头。


灵子


这句农村老俗话说的比较有意思,“三九开河,农夫卖老婆”,估计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都有点惊呆。三九天开了河,和农夫的老婆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来解释一下这句话。

首先,字面意思上来看,它表达的是三九天,如果河道没有结冰,水流照常流动,那么农夫可能就会卖掉老婆,但是这句话实际要表达的可不是这个意思。

三九天,在北方很多人的印象里,应该是特别寒冷,河道结冰,甚至有大雪,这样的天气在北方很多老农来看是有利于农业生产进行的,低温可以杀灭土壤病虫害,而且还有瑞雪兆丰年一说嘛!

但是如果三九天就已经开河,河水开始流动,说明冬季的温度不低,这是一个暖冬。暖冬在过去劳动人民看来,可不是一个好现象,为啥呢?如果温度高,土壤中的潜藏害虫能够成功越冬,来年土壤中的病害会及早发生,在当时的生产能力下,如果病虫害发生,是不能及时解决的,可能造成庄稼欠收,不利于农业生产。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暖冬不利于来年的农业生产。



接下来说说2020年庄稼是否会欠收,我认为2020年只要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庄稼是不会欠收的,为啥呢?因为现在农业生产技术非常先进,病虫害能够使用农药进行防治,缺水可以打井,缺营养可以施肥,人类改造了自然!但是如果遇到倒春寒这类极端天气,那么庄稼可能会欠收!


植保小贴士


俗语:“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2020年的庄稼会不会欠收?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按照农历的节气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三九四九的时候了。而我们这里的农村依旧是处于暖冬时代,小河里水正潺潺的流淌着,丝毫没有结冰的迹象,看来今年的暖冬季节被坐实了。而关于三九的农村俗语也是很多的,今年我们就说一下这句农村俗语“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020年的庄稼会不会欠收呢?李子来回答。

什么是“三九”

按照古人的话来说,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们通过观察天时、地理、自然、实物才得出的节气。而“三九”则是冬至节过后第三个九天,在九九节气歌中“三九”和“四九”是一年中最冷时节,而这个时候北方地区正处于大封冻,大结冰的时节,因此也就有了“三九、四九冰上走”之说。

那么到“三九”时候,冷好还是不冷好呢?

按照自然规律来说,冬天里冷的时候一定要冷的,特别是三九和四九的时候,也是大河上下,一片寒冻的时候。如果三九的时候不冷,会很可能出现一些“倒春寒”现象,这样对来年庄稼的收成也不是很好。所以来说,农民们还是盼望着在三九、四九的时候,该冷还是要冷的。


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的俗语意思是什么?这句农村俗语准不准呢?

从俗语的意思上来说,如果在三九时节化开了河,那么来年的收成就不跟乐观,在古代却吃少穿的时代,农夫们只好卖老婆来度日了。因此在农村里也有这样一句俗语是“三九化了河,麦子收成薄”,其意思也和上面的俗语一样,预示着来年粮食不一定遇到好收成,会欠收的。那么这句农村俗语准不准呢。

笔者认为,农村俗语的存在其实有一定的道理的,就拿今年的三九节气来说吧,原本是最冷的三九时节,一些有害的虫子在三九时候是被冻害的,但是由于三九时节的天气暖和,这些害虫卵非但没有冻死,而是存在这土壤里面,待到春暖花开时,这些害虫的危害是又会更大的。

那么2020年的粮食会不会欠收呢?

2020年粮食是否增产或者欠收是由于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倒春寒”现象,干旱现象,暴风骤雨现象等造成。而出现这样气象也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来自海洋上的风暴也是造成粮食减产的原因之一,因此来说,出现这样的气候条件而不是单纯的靠一两句农村俗语来预测。

再说在农村里是“千里一俗语”的,比如说,这个地方的俗语正适合于北方地区,如果放到南方地区可能就不适合了。因此来说,一些“南辕北辙”的农村俗语也是因地制宜才合适的。而现在人工力量也是很强大的,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种子品种也是影响着粮食的增产和减产的。因此来说,一些农村看俗话看似很有道理,但是放到与时俱进的今年,并不那么实用了。

综上所述

农村俗语:“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适用于古代不发达的社会,在古时候农民是靠天吃饭的,而种子、土地、水源、肥料等都是农民的稀罕物,也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出现一点的闪失就会给古代农民造成断粮的现象。而放眼今天来看,我们的科学技术依旧发达,这恶劣的天气对我们农民朋友们来说虽然有一些影响,但是远远没有到缺粮食的那一步。因此来说,一些农村俗语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李子说农


俗语“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2020年的庄稼会不会欠收?农村这句俗语,是对三九暖冬不正常气候的描述。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既然厚厚的河冰融化了,开了河,说明三九不仅不冷,反而气温高,非常反常。这样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


第一,三九当冷不冷,冻不死害虫,明年病虫害严重。三九不冷,意味着气温偏高,农业上的越冬作物上的害虫不容易冷死,对明年的病虫害防治非常不利。明年春后,将会使大量的害虫和病菌大量繁殖,将会影响着农作物正常地生长,意味着粮食作物收成不好,不理想。只有三九四九时期是一年四季中气温最低最寒冷的时候,才能冻死消灭害虫,保护好明年的庄稼正常生长发育,夺得粮食丰收,是最重要的时期。目前河开了,意味着暖冬,对明年的农业生产十分不利,出现粮食欠收,农夫养不起老婆的时候,说明粮食欠收极其厉害。


第二,三九当冷不冷,增大了倒春寒形成和发生的几率。“三九不冷,春后必冷”也是对三九时候暖冬的描述的重要农谚俗语。农村人通过长期的一代又一代人的长期实践经验证明了的,三九四九时期不寒冷的重大反常气候变化现象,造成立春后将会出现不正常的倒春寒,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这样的气候变化是非常不理想的,是对农业生产影响程度最深最厉害的最明显的信号,提醒人们加强立春后的倒春寒的防治。


第三,三九当冷不冷,是明年农作物欠收的重要预兆。三九时期气温高,越冬农作物生长十分旺盛,容易发生旺长,影响作物立春后的抗寒能力,降低了作物抗寒效果,农作物极容易受到冻害。这也是预兆着明年粮食减产的重要原因所在。三九时期不冷,提醒人们除了防止倒春寒对农作物的影响,和明年的病虫害的防治,还要控制好越冬作物的旺长,培育壮苗,提高作物抗寒能力,避免立春后倒春寒对农作物的冻害。所以,三九开河是不正常的气候变化,会导致粮食欠收的重要原因,会使农夫生活艰难。


总之,农村这一俗语,说明三九开河,是气温过高,不正常的现象,应该加强越冬作物的管理,控制旺长,培育壮苗,提高抗倒春寒的能力,防治好明年的作物病虫害。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鄂东三农


“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三九”是哪天,这句俗语咋理解?看到标题,相信不少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什么是“三九天”呢?通常来说,三九指的是冬至之后的一段比较特殊的日子,差不多从冬至过后的第十九天开始,到第二十七天左右结束。而这个时间段通常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寒冷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避之不及的,但是对于农民来说,这冬季的严寒可是来年丰收的必备条件,他们都眼巴巴地盼望着这天能更冷一些。可是今年的三九天,让农民们都发了愁,因为这都第四天了,天气还是暖洋洋的,河水也只结了一层很薄的冰,人一走上去就会裂开。村儿里的老人都说这来年怕是要歉收了。这是为什么呢?“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三九”是哪天,这句俗语咋理解?

首先,如果冬天的气温不够低,那么田地里的害虫就冻不死。这对农作物是十分不利的,会为来年庄稼的生长埋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

其次,这三九天的温暖还预示着一个更坏的消息,那就是来年春天“倒春寒”很可能会来临。这倒春寒指的是在春天气温回暖的时候,出现不正常的低温现象,温度降到零下十度也是常有的。这对农业生产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春天正是农民们播种的时候,也是万物生长的最好的时节,这个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降温会导致很多农作物的秧苗或者种子腐烂。而蔬菜,水果这些作物则会遭到冻害,收成亦不会可观。

基于以上的原因,就有了题中的那句农谚。三九天如果河水解了冻,农民就只能靠卖老婆来维持生活了。在这里呢,我们也给大家提出一些应对倒春寒的办法。

第一:对于果树,我们可以采用适当浇水灌溉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土地的温度,也可以延迟萌芽。

第二:给受冻害的蔬菜补充营养。这个营养液主要就是磷酸二氢钾溶液和尿素。但是这个浓度一定得控制得很好,因为刚生长出来的幼苗是很脆弱的。

第三:可以在夜间温度低至零摄氏度的时候,在果园里点燃杂草或者干树枝,然后用土把它盖上,形成一种烟熏的效果。

如今,村里的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这气候的问题,可见大家都很忧心这来年的收成。现在,除了做一些预防的措施,也就只能盼望着这天气能赶紧冷下来, 让地里的庄稼能茁壮地生长,来年给农民们带来一个好收成!


老王金点子


看现在的样子应该不会,今年我们这边雨水倒是不少,前几天还下了场雨,河里的水哗哗滴,要是到了明年春天再下一场那就没有问题了![赞][ok]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bcef46a336a0465b8477700bc34563f0\

蒙山静雅居


俗语确实有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这个说法。

当然了这个说法,在古代的时候,还是很实用的,因为古代的时候,科技不发达,受很多自然条件的约束。

自然条件的变化,决定着粮食的收成,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这个就是说的自然灾害的变化。

那么三九开了河,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三九就是指的一年当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大概每年的一月份的时候,正所谓是三九四九冰上走。

河里的冰都能够承担人的重量了,这个时候当然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了。这段时间,按道理说越冷才会越好,毕竟冷的时候,河是不会开的。

但是,有的时候气温就会反常。

比若说有的时候三九开了河,也就是冰都化了,这说明天气转暖了。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因为天气不冷了,虫害就冻死不了了。

冻不死的虫害,他们就会出来吃庄稼。

庄稼遭殃了,人民的收成就会减少,甚至是颗粒无收,农民没有来吃的。也就有了农夫卖老婆的这个说法。当然了这也就是古代的时候,才会有这种说法。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夸张。但是,基本上也就是说三九开了河,是很严重的一件事。

毕竟古代的时候,庄稼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

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已经不适合这种说法了。毕竟我们现在的科技手段可以克服很多困难了。

比如说虫子多了,我们有杀虫的药物,天气干旱了我们可以人工降雨。粮食即使缺乏了,我们也可以用储备粮食来解决暂时的困难。或者从其他的国家进口一些粮食,总之,现如今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来应对自然灾害的。

因此说来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这种说法,现在也就不适用了。不得不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里,这句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幸福。


汉史趣闻



渔樵之人W


俗语是民间约定成俗,经过当年人们的观察和总结,不断流传下来的老话说法,这些说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农业收成好坏的预测,“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就说明了三九天里的气温变化和来年农业生产的关系。

三九是数九中的一种说法,数九也称“冬九九”,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度过严寒而总结出的一种计日方法,每年冬至开始数九,第一个九天为一九,以此类推,三九指的是冬至后的18-27天的这段时间。

“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冬季的三九天,要是河流不在结冰,并且有水不断流动的话,那么来年的农业生产会遭受大很大的危害,农作物减产减收,庄稼人过的日子很苦,所以说是“农夫卖老婆”。

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三九天按正常来说,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在北方一直都有“三九、四九河上走”的说法,主要是因为三九天温度太低,导致河流中的水会结成比较厚的冰,所以人和车可以在上面任意行走,既然三九天开了河,那就说明这个冬天气温较高,是个暖冬。

暖冬的冬天雨水天气比较少,并且由于温度较高,容易造成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导致来年开春的播种的时候,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出苗率和正常生长。还有就是冬天是暖冬,土壤中的病虫害不会被冻死,这样大量的虫卵在来年的农业生产中会造成较大的危害,造成大面积的虫灾,直接影响来年的收成。所以人们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总结,最后归纳了“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的说法。

2020年的庄稼会不会欠收?

虽然“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的说法有些过于夸张,但是这种俗语老话在古代农业生产技术低下的年代还是比较适用的,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通过水渠灌溉和科学技术的种植,可以大大减少自然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所以现在即使是遭遇到暖冬的天气,对未来的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比较小,再有俗语的说法有一定的地域性,2020年的庄稼会不会欠收?不能只单纯看今年冬天是不是暖冬。

俗语“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是什么意思?欢迎大家交流,大家认为2020年的庄稼收成会怎么样?欢迎交流,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