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麼假,為何古代文人會信?只因作者太能造勢

讀了這麼多年書,背過那麼多的詩,大家覺得老祖宗說的那些話是最“沒名堂”的呢?筆者先說。

第一是蘅塘退士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注意:這裡的吟不是會讀,而是指寫作水平提高),為了讓他編撰的《唐詩三百首》更有影響力,蘅塘退士撒下了這個“彌天大謊”,結果是別說300多首,就是熟讀了《全唐詩》中的四萬多首,若是隻死記硬背,寫作水平也還是一樣,更別提會作詩了。

“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麼假,為何古代文人會信?只因作者太能造勢

第二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4個“書中有”,這是告訴我們好好讀書,就能飛黃騰達。但事實上,連陸游都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可見只是死讀書一不小心就會成書呆子,又哪來的書中有黃金屋。

以上二者相比較,前者只是讓我們讀一本詩集,後者卻讓不少人十年寒窗,論影響力顯然後者大得多。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話這麼假,為何古代那麼多文人會相信,為何它能流傳至今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

“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麼假,為何古代文人會信?只因作者太能造勢

《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讀完這首七言古詩的全文,大家覺得寫得怎麼樣?說實話,氣勢還是有的,但若是與李白、杜甫等名家的作品相比,論意境它充其量就是一首打油詩。而且古代勸學詩那麼多,很多都不比這首差,它能勝出的原因有3個:

“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麼假,為何古代文人會信?只因作者太能造勢

首先是作者的身份。這首詩的作者是宋真宗趙恆,在當時皇帝親自來勸學,自然比一般先賢說的話要頂用。趙恆平生作品不多,僅10幾首存世,這首是水平最高的。它好愛文學,書法寫得也不錯,他在位期間宋朝的文藝空前繁榮,讀書人數量達到了一個高峰,這也就間接證明當時大家對他這首詩是挺信的。

“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麼假,為何古代文人會信?只因作者太能造勢

其次這詩是真的“俗”氣到文人心坎裡了。從前先賢們的勸學篇,多數說得都不夠透徹,顏真卿的“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孟郊的“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只說了要好好讀書,卻沒明確告訴大家讀書有什麼好處。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先賢們境界高,人家讀書是為了陶冶心性,哪怕有功利心也不能說。但趙恆這詩不一樣,他直接告訴大家你讀了書就會有錢、有老婆、有吃不完的糧、有車有馬,這就很有感染力了。

“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麼假,為何古代文人會信?只因作者太能造勢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趙恆是一個造勢高手,為了配合這詩中的觀點,作為皇帝他想盡辦法。歷朝歷代的官員俸祿高低不一,但宋真宗時的文官收入之高令人瞪目。據文史學家考究,當時一普通龍圖閣大學士的月薪大概在138貫文銀,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按大米來等價計算,就是現在的月薪12萬。除此以外,當時的官員還享有各種福利,朝廷常按月發放面、炭、紙等。宋真宗這高薪養文官之風到宋神宗時有過之而無不及,王安石拜相時的收入達400貫左右,就連半生被貶的蘇軾也一樣有錢吃遍各地美食。

“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麼假,為何古代文人會信?只因作者太能造勢

趙恆是聰明的,為了勸大家好好讀書,他又是寫詩鼓勵,又是高薪養文官,雖然他只在位25年,但對兩宋文化高峰的形成舉足輕重。不過話說回來,重文輕武也造成了宋朝兵力的羸弱,所以對於“書中自有黃金屋”咱們還是得辯證地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