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陶淵明“桃花源”不存在,蘇軾寫文反駁,堪稱“槓精附體”

辭官歸隱的文人不少,但像陶淵明這麼硬氣的不多。公元405年秋,陶淵明來到彭澤當了個縣令,一個臭名昭著的督郵來到彭澤,縣吏讓陶公換上正式的官服前去參拜,他實在不願意,便說了句:“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從此“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成了最具文人節氣的一句話。

有人說陶淵明“桃花源”不存在,蘇軾寫文反駁,堪稱“槓精附體”

歸隱後陶淵明的日子那叫一個苦,最慘時真的去討過飯,但就這樣人家硬是寫出了《桃花源記》。這篇散文一問世便受到了後世名家的一致好評,“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讓世人見識了什麼叫人間仙境,自此後桃花源就成了無數人的心之嚮往。

有人說陶淵明“桃花源”不存在,蘇軾寫文反駁,堪稱“槓精附體”

然美則美矣,但這桃花源到底存不存在,卻成了無數人心中的疑問。不只是咱們問,北宋的文壇巨匠們也討論過。當時北宋很多文人都認為桃花源這種地方只存在於仙境,人間是斷不可能存在的,蘇軾看不下去了,專門寫了篇詩序來反駁。在文中蘇軾擺事實、講道理,堪稱“槓精附體”,讓我們來讀一讀:

有人說陶淵明“桃花源”不存在,蘇軾寫文反駁,堪稱“槓精附體”

蘇軾的槓精屬性是出了名的,批徐凝的《廬山瀑布》是“惡詩”,懟王安石不懂菊花,甚至說恩師歐陽修視力有問題。不過這些懟只是抒發情緒和喜惡,但這次就桃花源存不存在的問題,他可是很認真的。在文中蘇軾一共列出了幾大理由:

有人說陶淵明“桃花源”不存在,蘇軾寫文反駁,堪稱“槓精附體”

第一個理由“止言先世避秦亂來此,則漁人所見,似是其子孫,非秦人不死者也”:《桃花源記》中源中人自稱是自秦避禍而隱居於此處,這讓這群人的年齡成謎,蘇軾指出這些人只是秦代人的子孫,並不是說秦人至今不死,這就說明這些人不是仙人。

第二個理由“又云殺雞作食,豈有仙而殺者乎?”

:這一句蘇軾的意思是,仙人是不可能殺生的,但源中人稱要殺雞招待客人,這說明他們是現實中的人,非仙。

第三個理由“ 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孫者”:這一句是指出源中有不少耄耋老人的原因,現實中也有很多長壽老人,比如青城山就有五代同堂的。

有人說陶淵明“桃花源”不存在,蘇軾寫文反駁,堪稱“槓精附體”

最後蘇軾總結了一下,表示當武陵發現了桃花源後,知道的人慢慢的就會多起來,後來桃花源也就和一般的美景之地沒什麼差別了,像這樣的地方現實生活中也就很多了。當年陶淵明寫此文是為了表達對當時社會的不滿,所以這個桃花源最大的可能只是存在於他的想象中。但千百年來大家都願意相信它是存在的,原因就在於這篇文寫得太真實了。

有人說陶淵明“桃花源”不存在,蘇軾寫文反駁,堪稱“槓精附體”

為了讓內容顯得更真實,陶淵明是想盡了辦法。他既交代了事情發生的年份是“晉太元中”,又把整個故事編得有前因有結果,最重要的連主要人物都是史書找得到的。最後一段“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中的劉子驥,《晉書》中有記載他的生卒年,在當時也是頗有名氣的道人。能寫出這麼高超、寫實的故事,只能說陶淵明確實是花了心思的。大家相信桃花源真的存在嗎?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