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那么乱,百姓靠什么生话,是依靠国际援助吗?

快乐1049728


巴勒斯坦的乱,是以色列对其领土70年的蚕食所致,以色列将巴勒斯坦与外界接壤的边境都蚕食掉,使其成为国中之国,以至于巴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进出口贸易与关税都受制于以色列,自然发展陷入停滞。



不过400多万巴勒斯坦人如果没有经济收入来源,不但会成为以色列的隐患,更会成为中东的炸药桶,所以一方面以色列有条件有限制地允许巴勒斯坦拥有关税与进出口贸易,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也利用国际援助缓解巴勒斯坦的财政压力。


而以色列自然不会让巴勒斯坦发展工业体系成为自己隐患,所以允许的都是轻工业与农业,比如水果、蔬菜、纺织品等小农经济产物,尽管贸易额不大,但是足够民众生活,从近年的数据来看,巴勒斯坦的出口额大约是7.2亿美元。


虽然以色列不会让巴勒斯坦发展,但是为了防止巴勒斯坦人失业率过高形成闲散人员,所以也允许他们外出打工,这样减少了东耶路撒冷地区的巴勒斯坦人数量,也就减缓了双方矛盾。而这些外出打工者赚钱后选择汇回巴勒斯坦成为“侨汇”,这也是巴勒斯坦民众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除此之外,巴勒斯坦民众在面对以色列封锁的时候,也迸发出潜力,那就是在边境地区进行走私活动,利用地道等手段想方设法从以色列控制的边境口岸地区往回运输生活必需品,当然这是有极大风险的,稍有不慎就会被以色列军警查获被捕。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来自国际上的援助。以色列的封锁使得巴勒斯坦长期入不敷出,为了避免破产造成难民与地缘局势紧张问题,国际社会决定对巴勒斯坦进行财政援助,其中援助前三大地区就是美国、欧洲以及阿拉伯国家,年援助额大约在1.5-2.9亿美元左右,这些都通过联合国难民救济部门发放到巴勒斯坦民众手中。


不过,以色列步步蚕食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就意味着财政仍然受制于人,巴勒斯坦的现状改变更是无从谈起,情况自然不会有所好转。


马克观察


一提巴勒斯坦,大家往往想到的是“难民营”,和衣衫褴褛、面如菜色的“难民”们拿着破烂饭盆排队领救济的场面。实际上,这些形象很多是被各类媒体的“选择性报道”给误导出来的。

先举个例子。巴勒斯坦作为出生率极高的地区(平均每家育有6.3个孩子),也是全世界文盲率最低的国家地区之一。在2017年,巴勒斯坦的城市的文盲率为3.1%,乡村文盲率为4.8%,而难民营文盲率为3.3%。

这么看,巴勒斯坦的基础教育发展程度,还真能跟得上生孩子的速度。

(巴勒斯坦针对难民开放的幼儿园)

在巴勒斯坦地区,早在上世纪就普及了12年制的义务教育。难民营的孩子,登记一下,就能免费进课堂。有联合国的经费支持,搞得很不错,教学质量也能得到保障。

(学校遭到以军强拆后,就露天上课,小学生们照样穿着校服,坐的整整齐齐)

此外,巴勒斯坦人生活区还拥有10座博物馆,80座社会公共图书馆/室,341个体育俱乐部等等。因此,这么看,只要教育能跟得上,人多也不一定都是劣势。不像印度,出生率高,文盲率也高。

还有医疗方面,该地区有52座基本按西方国家标准建造的医院和597个保健中心及诊所,医疗器械和救护设备都是国际标准,除了本土医生,也有大量的西方志愿者或者无国界医生组织成员,技术水平还是相当可以的。

当然,跟大家想的一样,巴勒斯坦的教育、医疗这种福利确就建立在几十年不断跟进的国际援助之上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援助一直是巴民族权力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比如,2008至2010年,巴民族权力机构每年获得的财政援助分别为18亿、14亿和12亿美元,到现在有所削减,但还能保持着每年10亿左右的援助。其中,美国和欧盟是最大的援助方,此外,还有其他富裕的阿拉伯国家、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每年筹集的数亿援助。

甚至这种“外部援助”中,仇敌以色列也占了一定比例。以色列政府多以返还“关税”或者各类“人道主义援助”的形式,直接给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打钱”,每次都是以“亿”为单位的。毕竟,抢占人家地盘,也得给补偿,这才说得过去。

之后有那么几年,因为巴勒斯坦跟以色列闹得很僵,还不吃美国“调停”的那一套。作为惩罚,美、以双方有意冻结了部分对巴的“人道主义”援助。结果,收效很明显,光景最差的一年,根据CNN的调查报道,失业率达到了27.1%,加沙一代的甚至高达40%以上,这让不少多子女家庭生活陷入困顿。

当然,除了国际援助,巴勒斯坦人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有在本地的以色列企业工作、传统农业、商业、手工业、旅游业和去以色列、中东其他国家的打工收入,除了离得近的以色列外,最受打工群体欢迎的是约旦、黎巴嫩、科威特和阿拉伯半岛的几个土豪国家。

其实,如果按实际控制来算,巴勒斯坦地区更应该叫“以色列控制地区”。这片热土已经被以色列霸占了90%的面积,要想“老死不相往来”,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客观看,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经济发展上,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也是做了贡献的。而以色列人也看得明白,那些玩命“搞事情”的,多数抱着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心态,一旦巴勒斯坦人有家有业,生活富足,可能就舍不得往死里折腾了。

某种程度上看,当今的以色列间接控制着巴勒斯坦经济的杠杆。最典型的是巴勒斯坦人至今没有自己的货币,多使用以色列货币(谢克尔)和约旦货币(第纳尔),相比之下,谢尔克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加之,色列企业直接进入巴勒斯坦市场,大力扩建约旦河西岸北部工业区,搞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也相对缓解了巴勒斯坦高涨的失业率。

农业方面,巴勒斯坦地区13.4%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不过,大多数自然资源和最肥沃的土地区都已经处于了以色列的实际控制之下。像加沙,35%的农田被以色列军队指定为所谓“缓冲区”,以色列一边时不时开着推土机去碾压疑似恐怖分子的民宅,一边还派飞机定期在加沙的农田上空喷洒除草剂,一手搞破坏,一手搞建设。

此外,还有大批巴勒斯坦人进入以色列境内工作。尽管每天都要在边界上接受没完没了的安检,但鉴于以色列的工作薪酬和环境都远超巴勒斯坦,所谓民族仇恨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起来,显然后者更具吸引力。

甚至不少巴勒斯坦人干脆成功移民了以色列,拿到了以色列护照,其中,很多是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这点,以色列政府非常沾沾自喜,竟然号称“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公民是整个中东地区最富裕和享受民主权利最多的阿拉伯人。”

前两年,以色列曾经一度要在边境地区建造无死角的隔离围墙,禁止巴勒斯坦人入境,随即遭到了巴勒斯坦人的强烈反对,双方还发生大规模的冲突。这在巴勒斯坦人看来,截断他们去往以色列的路,几乎就等于掐断了他们的活路。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我国大多民众受媒体歪曲报道,以为巴勒斯坦贫穷战乱脏乱差,但事实上巴勒斯坦社会秩序井然,经济发展并不比周围的国家落后多少。

2017年,巴勒斯坦总人口约481万(不含国外巴勒斯坦难民),巴勒斯坦总面积为6185平方公里,其中加沙地区365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地区5800平方公里。


2017年巴勒斯坦总GDP为149亿美元,人均GDP为3094美元,位居世界人均GDP排名第128位,为巴基斯坦人均GDP的2倍(巴基斯坦人均GDP为1548美元,位居世界人均GDP的第150位),约为我国人均GDP的35%。

由于巴勒斯坦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巴勒斯坦的青年就业率低,约有一半的巴勒斯坦青年没有工作。在巴勒斯坦,失业率为27.1%,加沙地区的失业率甚至达到了46%。

巴勒斯坦的经济收入主要有六大类:农业、工业、矿业、旅游业、劳务输出、外援。


一、巴勒斯坦农业。巴勒斯坦耕地面积为16.6万公顷(1660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27%。巴勒斯坦从事农业的人口占巴勒斯坦总人口的20%左右,巴勒斯坦农业除粮食种植外,对外主要出口蔬菜、水果、橄榄油,2012年巴勒斯坦农产品出口创汇3.3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

二、巴勒斯坦工业。巴勒斯坦工业水平较低,工业企业规模小、产品初级,主要是对内销售的塑料、橡胶、化工、食品、石材、制药、造纸、印刷、建筑、纺织、制衣、家具等加工、制造业。巴勒斯坦共有各种工业企业5400余家,外资企业25家。2012年巴勒斯坦工业总产值约为14亿美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0%。

三、采矿业。巴勒斯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较大,2016年巴勒斯坦的采矿业总产值约为2.1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

四、旅游服务业。巴勒斯坦位处地中海东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历史悠久、文明古迹众多,非常适合旅游度假。巴勒斯坦旅游服务业每年的总产值约为7.5亿美元,约占2012年巴勒斯坦国内生产总值的10.7%。


五、劳务输出。巴勒斯坦每年约有10~30万人在以色列境内务工,每人每年收入在1.2万~1.5万美元之间,一年的劳务收入就将近12亿~45亿美元之间。

六、巴勒斯坦每年从联合国、美国、欧盟、中国、其它国家接受18亿美元左右的援助,其中联合国每年给予巴勒斯坦每人每年80美元的援助,各国政府给予的援助约为每人每年200美元。


村野散人


对于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大家可能有些误解。大家总是以为巴勒斯坦人被圈在一个如居留地一样的地方住着帐篷,没有吃的,没有喝的,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现实情况不是这样的。

我们把事情想简单化,把巴勒斯坦人分为两类,第一是加沙地带的,第二是生活在以色列国其他地区的。

生活在以色列国的巴勒斯坦人。有自己的工作,学校,医院,也是以色列国的一部分。他们也可以参加选举,以色列议会里也有阿拉伯的一员,以色列的足球队里也有阿拉伯籍的球员,而且球还踢得不错。

在耶路撒冷老城,也随处有阿拉伯人在经商,他们有自己的房屋,但是阿拉伯人的房子和以色列人的房子能有明显的区别。阿拉伯人的房子经常是原本计划盖四层,实际上有三层,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儿子结婚需要盖了,在上面再加一层,并不会一下子把它干完,有时候在耶路撒冷观察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房子的不同也是很有意思。

在这里我们说阿拉伯人,实际上巴勒斯坦是个地域概念,后来才演化成指那一批阿拉伯人。

再有就是加沙地带,确实加沙地带生活比较艰难,被圈在一个地方,靠走私。经常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的就是来自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人的生活,除了经商,国际援助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在以色列境内,竟然还有一所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一起读书的学校。当然这种试图融合种族之间矛盾的做法,还是遭遇了一些挑战。


聚天下智库


我们听到巴勒斯坦隔三差五遭到以色列飞机大炮的轰炸,肯定感觉那里很乱,民众生活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里,民不聊生,食不果腹,生活极度穷困等等。事实并非想象的那样,巴勒斯坦人的生活现状比欧洲自然环境富饶美丽的乌克兰要强,其码近年来如此。

巴勒斯坦现今实际所控领土分两部分,约旦河西岸地区5800平方公里,其中2300平方公里被以色列逐渐蚕食成了犹太人的定居点。2500平方公里由巴解组织掌控,加沙地带365平方公里有哈马斯控制。

巴解控制区生活井然,很少有遭到炮火袭击,这里生活着1200万阿拉伯人,人口密度很大。这是因为,犹太人只要地不要人,阿拉伯人不计划生育,放开了生,在一"间"房里"挤"着两间房的人……1965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主导巴勒斯坦地区,国际社会公认的合法政府。巴勒斯坦地区党派众多,巴解组织有八大党派组成,其中阿拉法特创建的"法塔赫",在巴解组织中势力最强,影响最大,其武装力量占巴勒斯坦地区的95%,控制着军、政、财务和外交大权。得到阿拉伯国家的广泛支持,称巴勒斯坦执政党。/1987年12月14日,由宗教领袖艾哈迈德.亚辛创建了"哈马斯",占领了加沙地带。如今的巴勒斯坦地区,实质是"一国两政府"状态。巴解组织所辖地域接受国际援助,加沙地带的"哈马斯"被美国、以色列及西方国家认定为恐怖组织,只能接受"黑金主",如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等国家的援助。加沙地带被联合国认定为"难民区"。

巴解组织控制区的约旦河西岸,公共设施是完备的,学校、医院、各种行政机构一应俱全。各个党派组织除接受国际社会援助外,背后都有"金主"外援,生活状况很好。农业、工业、矿业和旅游业等与正常国家无二。且政府部门腐败的很,比如,前巴解前领导人的老婆就有上亿美元的资产,一直生活在欧洲,每月巴解组织提供5000英镑的生活费,备受各党派指责。巴解辖区的民众去以色列打工的非常之多,他们与加沙地带的老百姓是两回事,几乎是以色列人一样,与以色列对抗的是加沙地带"难民"武装组织,"哈马斯"最著名,哈马斯主张武力收回失地,巴解是政治谈判解决问题。说白了,巴解只是口头上叫的凶,没有实际行动。反抗以色列目的是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

巴勒斯坦地区生活困难者是加沙地带哈马斯控制区,外界知道的"地下走私市场、地道,兵工厂之类",都是加沙地带难民所为。不搞游行,不扔石头,以色列就打开口岸来去自由,水电和生活必需品都有以色列供给。很奇怪的是,哈马斯领导人的亲戚子女大多还定居在以色列境内,这是为什么就搞不明白了。


何由之


不但乱,而且巴勒斯坦大部分领土处于以色列的彻底封锁与占领之下,所以,巴勒斯坦百姓靠什么生活着实让人好奇,也让我好奇的。借访问以色列的机会,我到过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与巴勒斯坦民众和以色列学者专家们有过接触,谈点自己所了解的情况,或许不全面但也能知道点什么吧:

一、主要靠在以色列境内打工维生!大家觉得奇怪吧,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不共戴天,怎么会允许巴勒斯坦人打工呢?其实吧,以色列巴勒斯坦从居民区到领土大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想完全分割开是很难滴。况且,迅速发展的发色列需要大量的基础劳力,光靠犹太人是不够的。比如说在耶路撒冷,多数的出租车司机是巴勒斯坦人。当然,为了防止恐怖袭击的发生,这些巴勒斯坦人都是持有以色列政府的特别许可才可以到以色列工作的。我印象最深的是,从巴勒斯坦领土到以色列各地,每天清晨或者傍晚下班,排除过安检的车辆成长龙,因为以色列国防军查验证件以及检查车辆绝对是细之又细,但巴勒斯坦人多数要靠以色列来谋生。

二、巴勒斯坦领土相较于以色列水土还是要好一些,比如说可种的土地要多点,所以巴勒斯坦民众靠传统种植,以及牧业为生的也不少,主要是种一些橄榄、无花果、麦子什么的。

三、加沙这种封锁地带的谋生就要靠走私了。与埃及边境以及以色列接界的地带,走私地道如同蜘蛛网式地遍布地下,走私的物品包括柴米油盐、建筑材料、甚至还有KFC!这成了一大生活的来源。

四、难民营里,尤其是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一些地方,许多巴勒斯坦人就生活在难民营里喽。不过,不要一说难民营就以为是那种只能住帐蓬的样子,他们的难民营是一幢幢的楼房,成片的居民区,跟我们想像的不一样,只是,他们多数要靠国际社会给的援助为生吧,啥也不用干,一家子生活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邱永峥


在这件事上面,以色列确实做得比较君子。现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粮食产品80%都是由以色列提供的(巴勒斯坦地区已经被以色列四面包围,所有物资输送都需要经过以控区)。不管仗打得怎么样,以色列都一直努力控制着当地的基础物价,甚至由以色列国家政府贴钱补贴,现在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粮价并不比我们国内来得贵,这在一个贫粮区、战区是非常难得了。

现在巴勒斯坦人每年有国际补贴大约是280美元,巴勒斯坦地区的巴勒斯坦家庭平均有8口人(6个孩子),大约是2300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大约是16000,比我们贫困山区的人民还多钱。除此之外,以色列政府以及联合国方面还会定期发放粮食以及其他生活物资,总体来说,巴勒斯坦的孩子不喝牛奶也不上学,按现在的物价来看,这么一笔钱足够买粮食来养活一家人了。

以色列自从拉宾任总理之后,一直在尝试修复跟巴勒斯坦人的关系。拉宾认为解决巴以冲突的办法就是让巴勒斯坦人忘记仇恨,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所以呢,以色列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努力的搞好巴勒斯坦人的民生,尽量不去破坏巴勒斯坦人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有饭吃有水喝,但是呢拉宾的做法却被某些巴勒斯坦野心家认为是别有用心图谋不轨。


优己


自十九世纪末犹太人发起大规模迁往巴勒斯坦的锡安运动后,双方的流血冲突基本就一直没有间断过;但随着犹太人在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并迅速崛起,巴以之间的较量开始出现严重的不对等!

以色列拥有中东地区数一数二的国防力量,但巴勒斯坦至今连一支军队都没有,全靠两支装备轻武器的警察部队;对此有人就曾调侃道:当巴勒斯坦人面对以色列的飞机大炮时,他们只能从兜里掏出石子!

当然,巴以之间的不对等不仅只体现在军事方面,经济差距也十分明显!我们以2017年数据为参考:以色列的全年GDP总量约为3500亿美金、人均GDP超40000美金(总人口800余万);而巴勒斯坦的全年GDP总量约为150亿美金、人均GDP仅3100美金(总人口460余万)。

也正是因此,巴以冲突一度被称之为“穷人和富豪的战争”;不过从上面的数据也不难看出,巴勒斯坦虽然动荡不安,但还是有一定的经济产能,尽管相对低效。

整体来看,农业依旧是巴勒斯坦经济来源的支柱!其生产的瓜果蔬菜以及橄榄油等农作物基本占据了其出口效益的重头;另外,巴勒斯坦还拥有主要供给内需的工业及手工业等。

除上述自主经济来源外,巴勒斯坦最主要的一项营收就是国际援助!在不被制裁的情况下,巴勒斯坦每年能从美国和欧盟那里获得近20亿美金的援助(这只是账面援助,巴方同我们关系也不错)。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巴勒斯坦经济的自主性十分差,如果遭遇以色列封锁和外部支援滞缓,那巴方经济立刻就会陷入挣扎。而且巴勒斯坦至今都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流通货币,主要使用的是以色列的谢克尔和约旦的第纳尔。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巴勒斯坦经济依附于以色列,但是政治和宗教和以色列水火不容。

巴勒斯坦境内的各组织

巴勒斯坦境内众多各式组织,比较大的有我们熟知的巴解组织,这个组织的收入主要有两块,一块是接受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捐赠,沙特等中东大佬以及联合国下属的各组织是金主;一块是接受以色列支付转移,因为大量的巴勒斯坦人到以色列打工,以色列将这些人的所得税收集后转交巴解组织。

哈马斯武装和杰哈德武装是强硬的反以色列组织,他们收入来源也是两块,一块是接受伊朗的援助,伊朗是这两只武装组织的大金主;一块是向在以色列打工的巴勒斯坦人收取什叶宗教税。

巴勒斯坦老百姓

巴勒斯坦老百姓属于苦中也有乐的生活,绝大部分年轻人都会选择到以色列去工作,他们是真正懂得把反以和生活分开的人。每年约有10-30万人在以色列境内务工,每人每年收入在1.2万-1.5万美元之间,一年的劳务收入就将近12亿-45亿美元之间。

他们上缴给以色列的所得税被以色列移交给巴解组织,他们还需要向哈马斯武装和杰哈德武装上缴什叶宗教税。

巴勒斯坦住房

以色列每年都会为巴勒斯坦人免费提供水泥和沙石用于他们建房,但是相当一部分水泥也会被倒卖给哈马斯武装和杰哈德武装,而这两个组织就修建了大量通往以色列境内的地道,然后以色列又不断炸毁这些地道。

以色列在怀疑某些巴勒斯坦人房子里有恐怖组织活动时,会在进行轰炸前十分钟电话通知他们逃命,然后将房子进行粉碎,你也不要担心,马上哈马斯武装就会帮他们重建。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就这样不停的玩着猫和老鼠的游戏。

巴以是否会和解

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因其领土为过去阿拉伯人土地,所以受到阿拉伯世界国家排挤,双方于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为此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五次血拼都是阿拉伯国家战败,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

现在的巴勒斯坦人总人口约481万,天下会会天下认为他们终将和解,因为在2018年4月曾经在巴勒斯坦民间爆发了和解的苗头,当时有100多万人集体游行,要求改善与以色列的关系。很可惜的是之后5月就发生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事件,双方又重新陷入巨大的冲突当中。

江湖路远,欢迎关注,我们后会有期,我是“天下会会天下

”。


天下会会天下


有几个悟空答友对巴勒斯坦的经济分析的很到位,那么我就选了几个比较偏的角度来解答一下巴勒斯坦老百姓的生活来源。

1、依赖外部援助

巴勒斯坦是一直世界上最大的难民来源国之一,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2017年全球2500多万流离海外的难民中,有五分之一为巴勒斯坦难民。

每年联合国难民署都会划拨资金给各地安置巴勒斯坦难民的难民营。而难民营之外的巴勒斯坦人则由一些中东兄弟国家、各国慈善机构救济。

2、有一大笔钱以色列“给的”

为啥说以色列“给”巴勒斯坦呢?原来根据《奥斯陆协议》,巴勒斯坦的海关由以色列把控代为收取。每个月以色列都会将海关税收划拨到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不要小看这个关税,据说这笔钱可达上亿美元,这可是占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哦。不过这个转交看心情的,曾经以色列以巴勒斯坦拿钱资助恐怖分子,被克扣过。

3、巴勒斯坦内部分裂,导致人民的生存依赖各不相同。

巴解组织和哈马斯因路线问题分裂,巴解组织比较温和,倾向于跟以色列和平共处,所以被大多数国家承认为巴勒斯坦的官方政府组织;而哈马斯看到以色列就是不爽,跟以色列干的最凶的就是他们。巴解组织控制约旦河西岸,哈马斯掌控加沙地带。由于巴解组织的温和对以政策,约旦河西岸这部分地区的人民并未被以色列封锁的很严重,生活水平较高。

而加沙地带经常因为哈马斯往以色列轰火箭弹,总是遭受以色列空袭和地面清剿。为了围堵哈马斯,以色列几乎把加沙能出去的地方都封死了,很多人道救援物资没有以色列的首肯根本进不去,所以这里黑市横行,人民生活很艰苦。地上海上都不行,那么就挖地道(上图就是被以色列发现的加沙地道),就靠着加沙人民的双手,一条条通往埃及的地道不断开通,尽管地上以色列不断轰炸,但是物资还是能源源不断涌入加沙,这也就是为何加沙人民还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