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針對宅在家裡沒有事做而喜歡讀書的朋友,我的建議是: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首先,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句話:

請記住,你的目標不只是完成書評的寫作,而且要給評論本身加上一個難忘的結尾,使它成為一篇一流的報刊文章。在被評論的書已被人遺忘後多年,你都會為這篇書評而驕傲。

——愛德華·豪爾

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你家裡肯定有書,而且,現在孩子也有很多課外讀物,不要小看兒童讀物,認為那不合自己的胃口,其實你將大錯特錯,學校推薦的書目,你未必讀過,這才是重點。

有了書以後,主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就開始動筆吧。

一、著手準備。

不是每一個寫文字的人都想著用文字變現,這是一個客觀事實。

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寫書評,因為要寫出書評,至少你得把書讀懂、理解了,還要能大概複述出來,這樣才能談出你的感想、體會,如果你只看了書名就想寫出書評,那就是天方夜譚。

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要想把文章寫好,你至少把手頭的書目先瀏覽一遍,在讀書的過程中,最好旁邊放一支鉛筆和一個筆記本,我不主張讀電子書,有兩點理由,一是由於電子書容易複製粘貼,你看的時候不容易標記,這樣總想著,我一會可以再複製,讀著讀著,忘記了當時閱讀時的心得體會;二是電子書讀起來沒有讀紙質書的那種享受,今天讀了30頁,裡面有註釋,有重點摘抄,這是一種個人成果展示。

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不動筆墨不讀書”,為什麼用鉛筆,因為可以隨時記錄,好的段落,直接在書上畫出來,然後用筆在本子上記錄下來,文字太多,只記頁碼,比如P21——P24頁,這樣自己寫文章時,就知道這幾個頁碼有重要的東西,打開書一年二目瞭然。用鉛筆的好處,可以隨時修改,不用擔心沒有墨水或者寫不下來,容易速記。

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我養成用鉛筆寫詩的習慣,感覺靈感來了,立即拿個本子,隨便寫、隨便記,等寫完再輸入電腦或者手機,比單純在電腦上寫快得多,而且有“一氣呵成”之感。

當你把需要的東西準備好,就可以打開你自己的挑選的書目開始讀書,寫書評。

二、快速閱讀。

上面說了做好準備以後,你現在面對一本書就像面對你要吃的一個雞腿一樣,得找一切入點,是先啃那一塊肉,還是直接撕下來冷拌雞肉,決定了你看書的態度和方法。

我的建議:一本書,裡面不全是金句,有些故事、有的句子只是過渡性的,不可能在寫書評時全部都用得上,你得讀,但不一定全部記住,遇見這樣的文章內容,你大可粗略而過,對抓住你眼球的句子和段落重點閱讀,因為只有動了你心的、入了你法眼的,才是合適你的好句子,才能觸動你的內心,也只有這樣的句子,才能觸動你的神經感官,讓你打開淚腺,流下眼淚。

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有的故事,可能與你的成長經歷相似,有的故事,可能與你的閱歷相仿,這些內容,很容易進入你的內心,也合適你下笑去描寫。而不至於一本書讀完,沒有找到一點感動,只剩下兩個字“無聊”,那你看的恐怕是個“假書”,因為沒有給你帶來任何影響。

快速閱讀要注意兩點:一是讀的速度要快,不是一目十行的那種快,而是拿到書以後,要儘量安排時間把它讀完,不能一本100個頁碼的書,你讀半年甚至一年,這樣的閱讀,其實是無效閱讀。二是閱讀時不能拖拉,要在短時間內把主要觀點摘錄出來。在這一點,會讀書的人都會先看內容簡介,這其實就是一本書的精華部分,再看前言、序言和後記(跋),只有學會了讀書的法門,讀起來自然事關功倍。

三、書評的結構

你看完一本書,你想把看的內容給人講出來,這一般就是常說的讀後感。如果更高級一點,就叫書評。既然有個“評字”,總得有它比較獨特一航空跑的結構。我的理解,咱們不是專業人士,所以掌握這幾個主要部分就可以了,比如:

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1.開頭部分:試想一下,你看完一本書,準備推薦給一個朋友,應該怎麼表述呢?最好是有一段話先帶入,也稱為引子。

其實這個部分最重要,俗話說“開門見山”,你得說你看了什麼書,誰的書,書是獲獎的還需要講獲的什麼獎吧。只要簡單介紹書籍的信息以及作者的信息,內容不要太多,重要的是引起讀者的興趣,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2.中間部分:中間部分要深入的對內容進行分析論述,你可以向讀者介紹書中的精彩部分,也可以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收穫,甚至是哪些內容你不贊同以及原因是什麼,重點是在於評,而不是複述

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書評其實是一種議論文,要有論點和論據。比如你讀到了一首詩《江雪》,這個時候,你也瞭解到柳宗元自從被貶到永州之後,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託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而這何嘗不是寫一個人的寂寞、落魄?如果你一個人在外創業失敗,灰溜溜地坐著大巴回家,心裡割捨不下你的生意、捨不得你的財富,此時,又會有什麼豪言壯語?

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既然是論證,那麼這個階段就是你整體人生體驗的輸出過程,要充分調動你記憶寶庫裡的所有詞彙,然後形成一個小時候玩耍的“魔方”,把能夠用的名人名言、佐證的故事統統拿出來,這樣的過程,才會把閱讀變成一種精神的互動。這也就是許多人講的“記錄”,用“爛筆頭”記下你所需要的一切,現在不需要,也許下次會需要,以備不時之需。

3.寫一個漂亮的結尾:用精煉的語言總結出自己的觀點,告訴讀者這本書的價值在哪裡,值不值得去閱讀,做到前後呼應。多數時候,你的結尾,將是你高度概括和濃縮的精華。好的書評,不一定比有些名人寫的序言差。

四、書評的注意事項

第一,不要怕讀完就忘。讀完一本書遺忘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遺忘,你現在讀的書恐怕你的腦袋已經裝不下了。其實閱讀的過程就是一個遴選的過程,大腦已經為你做好了儲備,沒用的會淘汰,有用的會記憶,因此,完全不必要擔心

“我看了後邊就把前邊的忘了”,這很正常。

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第二,讀書的時候要勤快。把對自己觸動大的章節隨手摘抄整理,這樣在讀完書後,所摘抄的章節就是這本書的脈絡和綱領。再根據這些章節和自己對於書的理解寫下自己的感想,一本書就算真正讀完了。

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第三,要敢於想象和發揮。要想寫成一篇書評,重點在“評”,你得用書中的內容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是不要大篇幅摘抄,要有自己的思想。這個時候,你得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你一直都是“好好好”,那麼和“好好先生”還有什麼兩樣?說出自己的理由,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才能讓其他讀者讀到你的文章後感覺:“咦,怎麼這個觀點我原來沒有注意到。”

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第四,書評要有自己的名字。我喜歡寫書評,記得給女作家唐均《左岸的行走》寫的書評名字叫《用行走的方式書寫大寫的人》,王維勝的長篇小說《黃蠟燭》的書評標題是《一部清末民初的民生演義,一曲深情高唱的歷史悲歌》……當然,各人有各人的喜好,這個根據各自的愛好就可以了。

假期最好看些書寫書評:你不是不會,只是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第五,書評的禁忌。不要試圖面面俱到,長篇大論只會讓人煩,而要善於抓重點。不要在書評當中侮辱作者和書籍,你寫的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能進行人身攻擊。不要觸碰高壓線,宗教、政治以及其它敏感的問題不要觸及,我們計書寫書評,就是為了消化讀的書籍,不是為自己惹事添亂,何必自尋晦氣?


姑且慕容,愛好詩文,願與您一道探尋文字的奧秘,分享學習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