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女排有朱袁张担纲。随着李盈莹的出现,2019年世锦赛后是朱袁李时代吗?

春天伴我行


先说世锦赛巴西站女排第三场战多米尼加,由于不再主攻练6轮一传,专心进攻,激活了刘晏含段放,终于取得胜利,也宣告了刘晏含的接应改造告一段落,事实证明,接应6轮一传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这次澳门站曾春蕾龚翔宇把关,相信就是利用她们的六轮一传和防守串联,考察朱李组合的进攻。

当然,澳门站用朱張组合也能轻易赢泰比韩,但我们要重点关注张常宁的一攻能否下球?攻球能否破坏对方的防守?进攻得分多否?假如张常宁进攻不出色,也许世锦赛就宣告朱袁张时代的结束。

其实,郎平应该利用澳门站对手实力不太强的机会,考察一下朱李组合,她们不论谁在前排,4号位都是一个强攻点,而接应龚翔宇化身杨艺,重点串联防守,进攻为辅。假如还让李盈莹在澳门站练6轮一传而不是专注进攻,香港站如何对付意大利队?因此,澳门站非常重要,能够观察到郎平的作战意图,墨守成规还是啟动朱李序幕。



春天伴我行


2019年哪里有世锦赛?能不能稍微专业一点?其实问题无非简化了就是李盈莹能够取代张常宁打首发吗?仅此而已,现在看来,李盈莹有越来越好的趋势,但是这个势头能不能保持到颠覆张常宁的主力位置,还很难说。

袁心玥其实里约奥运之后状态并不好

在里约奥运夺冠之后,袁心玥的状态其实并不算出色,去年世锦赛球迷甚至送给袁心玥一个兰陵王的称号,一个两米的大高个没有拦网得分。今年联赛八一女排甚至连8强赛都没进,袁心玥这一年基本没有高水平的比赛历练,所以现在到底状态如何没人知道。这个朱袁张组合本来就是值得商榷的。

李盈莹属于进攻能力和失误同样突出的球员

瑞士赛4场比赛中∶李盈莹扣球74分,拦网5分,发球全4分,总得分83分。一共打了4场17局,每局平均得4.88分。在失误榜上李盈莹扣球失误24次,拦网失误7次一传失误13次,发球失误13次。总计失误57次。每局失误3.11次。

张常宁在2018年陷入低谷后今年卷土重来

2018年对于张常宁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从年初的肾积水病情,到世锦赛前艰难复出,亚运会之中高调订婚推上了风口浪尖,世锦赛表现中规中矩,但是最后一场面对意大利女排发挥不佳,回到联赛后,带领江苏女排杀进四强,这对于张常宁来说绝对是艰难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和奥运资格赛不知道卸下厚厚护具之后的张常宁能够拿出什么样的表现。

李盈莹的使用手册到底在谁手中

在天津女排,一点攻的李盈莹在女排决赛中体力不支,而在国家队中李盈莹目前的定位依旧是替补球员,郎导能否找到李盈莹的使用说明书?扬长避短,发挥李盈莹进攻能力强而限制李盈莹过多的自失?解决好这个问题,也许可以让中国女排更上一个台阶。

欢迎关注小苏侃球!与您分享与体育有关的一切新闻与资讯!如果您觉得小苏侃球说的有几分道理,就请关注我吧!





小苏侃球


“朱袁张”只是里约奥运会之后以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谐音而流行的一个调侃的说法而已,这并非是一个严谨的概念。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得分榜上,朱婷以179分列全队第一名,也是这届奥运会参赛的所有队伍中的第一名;中国队内得分排在第二名的是徐云丽,她的得分是59分;排第三名的是张常宁,她的得分是56分;排在第四名的才是袁心玥,她的得分是50分;排第五名的是惠若琪,她的得分是48分;排第六名的是龚翔宇,她的得分是40分。由上面的数字可知,如果按照得分的前三名排列,应当是“朱徐张”,而不是“朱袁张”。

排球比赛并不能只看得分,其中还有一传和二传,还有拦网和防守;里约奥运会的单项技术统计的一传项目中,中国队的朱婷排第四,林莉排第五;二传传项目中,丁霞排第五,魏秋月排第六;拦网一项中,徐云丽和袁心玥各得12分,并列第八名。一项集体球类运动,每一个位置的每一个队员都为球队的成功做出了她们的贡献。“朱袁张”也好,“朱徐张”也罢,都已经成为过去,都正在翻动着新的一页,今年的世界杯赛,究竟是哪几个队员在得分这个环节上名列前茅,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国家联赛香港站不是还没有开始吗?张常宁“满血归来”之后,在即将开打的与意大利等强队交手的表现究竟会怎样?李盈莹“已经能接六轮一传”,“正在向着全面型的主攻迈进”之后,她的四号位的进攻究竟还有没有世錦赛时对阵美国队第二场时“放出胜负手”的威力,是又有新的提高,还是随着快速突击而成的“全面性”出现了下滑?她的扣球的功力还能发挥出来几成(这也是本人对即将开始的香港站对意大利的比赛不敢乐观的原因之一)?郎平所走出来的究竟是象棋中的“正着”,还是“骗着”(即取巧)?她的备战安排,究竟是深谋远虑,还是有病乱求医?棋局未终,谁能断言?“出水才看两腿泥”,且耐心等待着吧。


杜新1


是否是朱袁李时代不好说,但保障型主攻将不复存在是肯定的事儿。

所谓的保障型主攻,本身就是一个怪胎,是为了保证朱婷的一点攻而对另一个主攻进行的奇怪改造,这种现象,不可能长期存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张常宁之后,再没有所谓保障型主攻手的出现。


强力接应打法的出现,让朱婷的一点攻不再是克敌制胜的利器。而发球技术的进步,也让接好一传变成了一个梦想,这又直接限制了3号位的快攻。所以,在中国队没有强力接应的前提下,为了获得足够的进攻能力,张常宁的位置必将被攻击力更加强大的李盈莹取代。朱袁张的搭档,也将成为历史。

同样是因为强力接应打法的出现,给对方的拦防造成了更大的压力,这加速了副攻作为专业防守球员的进程。对于副攻来说,球员的身高,拦网的预判能力和脚下的移动速度,将是重要的考核指标。袁心玥的身高是非常合适,但其他两项又怎么样呢?恐怕还要通过比赛来确认。在现任副攻中,我最看好的是王媛媛。只要她能加强拦网的力量,就会是一名合格的新型副攻。所以我认为,今后的中国女排,将由朱,李,王担纲。



但是,任何组合都必须是实战中打出来的。不能刻意安排,更不能刻意维护。希望所有人都能在国际,国内排坛的剧烈变化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为中国女排的兴旺发达做出自己的贡献。


Star说


对这个问题郎平指导已有定位。在回答记者问题时郎平说,澳门站中国女排的目标是希望能加强球队的配合,队中的新手要和老将一起积累经验,打好接下来的比赛。”


在郎指导的这番话中,李盈莹被定义为新手,这也是李盈莹目前在国家队中位置的客观评价。当然新手不止李盈莹一个,而李盈莹这个新手在郎平心中的位置和重要性肯定是比较突出的,这从郎导对李盈莹一直严格要求,让她穿12号球衣,敦促她练好一传,准备给朱婷打对角等许多细节中都可反映出来。
此次李盈莹出战澳门站,与之前参加的瑞士精英赛阵容大不同,上次是以她为首,为她护驾的基本都是边缘国手,而此次上的制是全主力,李盈莹的角色或为大主攻,或为小主攻,若是大主攻的话,李盈莹有可能三轮一传,这将部分释放她的攻击力,加上中路袁心玥颜妮的掩护,右翼龚翔宇的牵扯,朱婷后攻的吸引,李盈莹这个点的压力将大为减轻,发挥较之瑞士赛肯定会更出色。

更深一点说,此次阵容虽与去年世锦赛时一般无二,但此阵非彼阵,此时非彼时,那时的李盈莹还初出茅庐,在球队困难时李盈莹以奇兵出场,各种打法均为即兴,之前并未精心演练,就是在这样情况下,李盈莹仍打出不俗战绩,此次再次上阵,各种战术打法都是经过预先设计和准备的,这样的战术组合战力肯定大幅提升,我们有理由期待“婷盈组合”时代的到来!


天津朱云


更正:2019世界怀,非世锦赛!

根据李盈莹瑞士女排精英赛表现来看,总体上是有进步的,但是不明显,现在说朱袁李时代为时过早了。这么说不要紧,但必须面对现实。李盈莹瑞士战进攻依然暴力,得分王全队第一,但是种种失误还是偏多了,最后加加减减净剩分只有25分。坦言讲,这对一个世界级优秀主攻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是否能顶住朱婷对角是小李同学必须面对的,比如马上开打的澳门世联赛。能否成为中国女排核心主力是靠力打的,不是几个所谓的“球迷内行"说两句什么就成了。急于求成,反而势得其反。有些朋友思想可能有误区,或对教练组产生怀疑,比如在用人上。



李盈莹最大进步是六轮一传有进步,跨度还不小,安家杰也够奇葩,从一个一传小白直接六轮一传,前所未闻。不过李盈莹的一个专表现的确不错,得分第一,失误第一,但一传排名全队第三,在天津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充分说明国家队加练她一传大有效果。李盈莹也说了,接一传开始还是不适应,因为接完一传就需要跑动跳起再扣球,节奏变了,有点慌,但接多了,习惯了就好了。


李盈莹如果想上位快,必须适让国家队打法,并不是一点攻,或着崇拜什么欧洲强力接应。中国人能和欧洲人比身体素质去硬怼吗?显然不可能,这是人种决定的。举个例子不知恰当否,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叫李小龙!李小龙击败欧洲五大高手靠巧劲和速度,而不是力量。这么说就是不要怀疑中国女排技战术。我们永远形成不了欧洲打法,必须靠巧和多变,全队人员都优秀才对。

那就是边攻手必须有六轮一传能力才好打,盲目崇拜艾格努就是球盲。郎导说过,艾格努比不了朱婷,因为咱婷全面,巴西巨星谢拉明确说过,朱1、博斯2、艾3,这是专业人员的评判。谢拉又说,比如中国那个李盈莹能成为朱婷,中国女排将很可怕。这用论吗?李盈莹成为朱婷主要差在全面上,扣球和发球她没毛病了,但一传和防守必须跟进,才能成为题主提的"朱袁李"。



我是一哥,小悟空连接全国人很多,希望交更多朋友,谢谢大家支持。


胡是一哥


2016年女排并非只有朱袁张担纲,2019年女排也不可能是朱袁李时代。

郎导在2013年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之后的每一年基本都推出一位新人,前三年有2013年的朱婷,2014年的袁心玥,2015年的张常宁。因为三人姓氏组合朱袁张谐音中国历史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迅速被球迷记住,也由于三人帮助了中国女排拿到世界杯和奥运会冠军,所以才会被球迷津津乐道。

事实上,中国女排获得奥运冠军,朱袁张只不过是中国女排众多组合中的一种。除了朱婷雷打不动的主力之外,张常宁的位置经常还是由惠若琪在打,而副攻线上,徐云丽、颜妮和袁心玥三人是轮流上场,谁的状态好谁就会多打一点。

李盈莹的出现是中国女排的一大幸事,她的超强进攻能力也是中国女排所急需的。原本的短板一传问题也在本赛季开始有所改观,瑞士赛的试水让她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让朱婷和李盈莹的组合有了一定的基础。有别于去年世锦赛朱李组合偶尔为之,今年的世界杯和明年的奥运会,朱婷和李盈莹的组合会成为中国女排的常规套路之一。但这个套路也并非不可取代,也需要看场上的效果如何做出相应调整。

中国女排和欧美女排的进攻重点偏向不同,欧美女排更多的是偏向于围绕接应进攻,而中国女排更多的是偏向于围绕主攻进攻。那么,中国女排的主攻组合,必定会是一个偏向于进攻但也需要有一传能力,另一个偏向于保障也需要具备进攻能力,不可能采用纯保障主攻。

里约周期,中国女排进攻重点在于朱婷。而朱婷的搭档,不论是惠若琪还是张常宁,都是保障能力不错而且兼具进攻能力。今后的方向,只要朱婷的能力还未下降,进攻重点肯定还是在她这一边,主攻搭档该怎么选取,自然不用多说。

中国女排创造的辉煌是全体人员努力的结果,如果非要说是个什么时代,现阶段和将来的一段时间,说是朱婷时代最不为过,其它一切称呼都是浮云。


水文2018


伴随着中国女排三驾马车朱袁张的出现,中国女排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世锦赛亚军,世界杯冠军,奥运会冠军登顶。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光辉历程,题主提出2019年世界杯后,朱袁李时代(中国女排又要强大到没有朋友)这只是一个猜测,目前来看,效果并没有很好。用李盈莹取代张常宁,还没有的任何一场经典比赛胜利的认证。也没有拿到任何一个满意的成绩。连一个像样的胜利也没有,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等,都等着我们去收服,这个话说的太早,也太狂。

李盈莹到底有多强?那么对于中国女排来说,她到底提升了什么呢?补强了的中国女排的攻击力吗?至少现在是没有的,她主打过的一些比赛,得分与失分同样多,这一点郎导在公开场合上表示过。那么她在场上,中国女排的队伍流畅了吗?肯定的回答是没有,她的一传远远没有达到自保的能力,防守、拦网、小球要说达到了合格的标准,还真没有,相比较张常宁还是有差距的,那么除了在国内联赛威风八面的攻击力,面对国外球队高而强的拦网,那她的强攻实力又如何呢?能打80分,70分,还是多少分呢?


朱袁张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有些人就把那些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了,而去推崇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中国女排的进步,离不开新生力量的补充,一只尚未打磨完成的璞玉,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一块宝玉,你觉得张常宁不行,那么现在这支中国女排队伍,把张换成李盈莹后,你又有多大的把握,去战胜现在的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呢?有多大的信心呢?

中国女排需要像朱婷这样的人,要是场上有6个朱婷那是最好,现实呢?张常宁是有短板,也许是伤病的影响,恢复后也许有意外惊喜呢!再不济,她也只是偶尔攻击力受阻,李盈莹补充一下攻击力,队伍相对竞争力强一点,大家何乐而不为呢?相对用第1强点朱婷的6轮一传来换取强攻不算强的李,你算得过来吗?

更多排球资讯请关注


迟到的好评


根椐女排目前朱袁张组合,从身体状况看张很有可能就不是朱袁张,而是朱袁李组合了!


秦池3


放你妈屁,明知道朱袁张 不可替代,怎么又扯上李天才,明知道李天才顶多是替补,当前中国女排张常宁和朱婷是绝对主力主攻,刘晓彤是第一替补,段放次之,你妈的睁眼说瞎话丢你妈的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