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長假”下“疫情焦慮”,專家教你如何自我情緒調節


“全民長假”下“疫情焦慮”,專家教你如何自我情緒調節

近期,關於疫情之下的朋友圈和微博長期霸佔著熱搜榜單。老百姓們也跟著改變著自己的生活行為,一邊是中老年人排著長龍戴著口罩買口罩,那邊更是為了瘋狂搶購“某品牌口服液”一夜全網搜爆……

“全民長假”下“疫情焦慮”,專家教你如何自我情緒調節

與外出排隊的小夥伴們相比,堅定“宅在家”的小夥伴也並不好過,“宅在家要長蘑菇了”“看新聞覺得好難受”……

而這一切的背後,都反映出疫情信息時刻牽動公眾的心。小夥伴們,無論是否身在武漢,內心多少會有些“焦慮”的成分,只是程度不一而已(下圖)。


“全民長假”下“疫情焦慮”,專家教你如何自我情緒調節

點擊查看大圖

大家普遍地坐立難安,不時地刷著微博和微信,注意力無法集中,什麼事情都做不進去,沒兩分鐘就拿出手機來看一看,只是越看越氣餒、越看越沮喪,繼續坐立不安……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特別是社交網絡興起之後,任何一件事情的傳播似乎都變得輕而易舉,事件會被不斷地重複、不斷地出現、不斷地轉發,這就是所謂的“刷屏”。而每一件事故、每一次不幸,往往會隨著社交網絡的運行機制被放大甚至是誇大和歪曲。


“全民長假”下“疫情焦慮”,專家教你如何自我情緒調節

“全民長假”下“疫情焦慮”,專家教你如何自我情緒調節

誠然,消息的流通,對社會民眾的知情權來說是正面積極的,但反之,消息的爆炸式流通,甚至是負能量爆棚轟炸,特別是社交媒體上那些帶有情緒的、個人化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長期下來對人會產生相當大的心理影響和負擔,尤其是此次突如其來的“全民長假”,隔離了病毒,但還是會衝擊內心,不便出門且什麼都做不了的無力感,更是會放大這種

“疫情焦慮”

這種負擔,對於那些天性敏感的人來說,則更加致命。

隨著疫情的發展和時間的延長,紛繁複雜的消息也在慢慢消耗著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同理心,後者則是人與人之間共情的能力,有了同理心,人們才會對他人不幸的遭遇感同身受。


因此,在關心當下時事的時候,小夥伴們也多照顧下自己的情緒和心理,讓自己的同理心不為“疲勞”所碾壓。

自我情緒調節方法一:


只看幾個你信任的信息源,不要漫無目的地“刷”;和身邊的人討論可行的方案,把同理訴諸行動,減少無力感;幫助身邊的人,比如提醒他們戴口罩、勤洗手等;如果你保持著良好地求知慾,可以留出充足的時間閱讀或思考,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刷新聞上;適當轉移注意力,做點不相關的事情,且不必有負罪感。


“全民長假”下“疫情焦慮”,專家教你如何自我情緒調節


面對嚴峻的疫情,緊接著老百姓的情緒問題,我們也要同時關注一線醫護人員所承擔的心理負擔。


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作者、歷史學家卡拉·喬伊森真實地記錄著:這些被社會描述為“白衣天使”的護士們,也會陷入憤怒、無助乃至冷漠。一個護士剛剛失去了她悉心照料已久的病人,在那之後,她陷入了持續不斷的憤怒和壓抑。另一個護士經歷了同樣的失望和沮喪之後,差點拋下病人、離開崗位。


護士們重複目睹著大量病人的不幸,竭盡全力卻依然有無能為力的情況發生,這讓她們的心理難以承受。這種現象後來被稱為“同情疲勞”。


在實際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體會,人的情緒會在相互接觸中“傳染”,比如說,不知不覺學會對方的口音乃至口頭禪,一群人接連打哈欠則是另一個更為形象的例子。


我們會不自覺地將自己放入對方的感受中,或者有意地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思考,讓自己進入對方的角色。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傳染”是一項消耗巨大的心理活動,且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極限”所在。敏感人群的消耗尤其巨大。


“全民長假”下“疫情焦慮”,專家教你如何自我情緒調節


一旦接近極限,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防禦機制,促使我們遠離刺激,就如同向勞作已久的身體發出疲勞的信號一般,否則便會在不斷的刺激中變得麻木,甚至失常。

這種現象多見於提供關照和服務的人群中,例如,醫生、護士、社工以及急救人員等,這些人很多時候需要“同情心”和所謂“愛心”來維持工作責任,從而持續地處於同情帶來的壓力中,事實上,每一天,他們都面臨著在心理、生理或情緒上枯竭


“全民長假”下“疫情焦慮”,專家教你如何自我情緒調節

一線醫生癱睡在地上

隨之而來的,則是我們會為過多的不幸而煩躁、失眠、無力;我們為自己而遺憾、焦慮、甚至憤怒,最後只能對這個世界絕望地搖頭。如果我的同理和同情無法匹配行動,那麼它一定會讓我更加焦慮和難受。

自我情緒調節方法二:

在“同情疲勞”成為流行病的當下,我們或許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心理承載力,以及身邊的環境。應該試圖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那些驚悚的圖片和標題黨的消息上轉移開,不要輕易轉發充斥各種情緒的微博或微信軟文(無論是善意或是惡意)。


對於大眾而言,當下的疫情本身屬於應激性事件。應激不足和應激過度對身心健康和社會情緒穩定都不利。前者導致思想麻痺大意、反應遲緩,進不了警覺期;而後者則容易造成公眾恐慌。


長時間宅在家中,或過度暴露在負面信息之下,會出現替代性創傷的現象。

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會對心理造成一些創傷影響,進而影響個人行為。


其中一個表現為持續不斷地看手機,心理會出現緊張、擔心、焦慮等情緒,例如,大家會擔心疫情到底什麼時候過去,蔬菜價格是不是又上漲了等。


“全民長假”下“疫情焦慮”,專家教你如何自我情緒調節

武漢街頭商店都已關門

自我情緒調節方法三:

1. 保持規律作息、用餐;

2. 做一些平時有興趣但沒時間做的事情;

3. 年輕父母可以增加和孩子的實際相處時間;

4. 適當隔離疫情信息;

5. 自我隱喻可以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

6. 保持適當的社會連接。

7. 記錄自己或身邊人的故事。

最後,小編推薦一種十分簡易的自我呼吸調節法,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用鼻子深深地吸氣,用嘴來吐氣,把吸入的氣都吐出來,再吸入、吐出。反覆多次即可讓全身獲得放鬆。


“全民長假”下“疫情焦慮”,專家教你如何自我情緒調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共克時艱,眾志成城。疫情之下,小夥伴們,每個人都應該首先學會照顧好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拯救”別人,勝利就在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