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到一線,如何參與戰“疫”?華中大師生用行動來答題啦

不能到一線,如何參與戰“疫”?華中大師生用行動來答題啦

一線醫護人員正在前線奮戰

那麼不能到一線,如何參與疫情防控?

華中大不同學院的師生

運用各自的專業知識

給出了不同答案!

不能到一線,如何參與戰“疫”?華中大師生用行動來答題啦

疏導、陪伴、支持,社會工作者傳遞能量

“你們去保護全世界,老師保護你們。社工這條路是老師們帶你們入的,老師盡力從技術和情緒上支持你們。”社會學院羅豔老師這樣勉勵正在接受線上培訓的社工專業的同學們。

社會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的同學積極地參與到對武漢市不同社區的“肺炎防治支持性志願服務”工作中,在線上為社區工作者、居家隔離者提供情緒疏導、陪伴和支持服務。

目前,社工1701班吳天嘯等8名同學正在接受武漢市社會工作聯合會提供的線上培訓,培訓結束後將馬上參與江岸區四唯街道等街道社區的服務工作,為社區居民、居家隔離人員等提供相關預防諮詢和情緒安撫。

不能到一線,如何參與戰“疫”?華中大師生用行動來答題啦

圖為華中科技大學社工專業的同學參加志願服務

社會學院羅豔老師介紹,社工是現代社會助人體系的重要組成,在危機發生時,它可以協助政府和醫療團隊完成資源鏈接、情緒安撫及危機介入工作。大疫之下,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已經發出倡導,鼓勵師生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我們的學生響應號召,期望可以成為正能量的傳遞者,做力所能及之事。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鼓勵他們的擔當和學以致用,但他們又是學生、是孩子,保護和支持他們是我們的責任。

科普、請戰、一線,同濟醫學院衝鋒在前

如何科學地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何更好地進行自我防護?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徐順清教授、基礎醫學院李巖教授、藥學院李華教授積極面對媒體為大家釋疑。同濟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的同學也在發生疫情後就如何開展冠狀病毒肺炎科普展開討論。經過反覆修改,一篇集專業、人文於一體的科普文——《科學麵對新型肺炎,返鄉人員也是家人》出爐,涵蓋病情介紹、自我隔離、自我防護、自我治療、獲取信息等方面,全面系統地進行了科普,號召大家隔離病毒的同時不要隔離愛。

不能到一線,如何參與戰“疫”?華中大師生用行動來答題啦

作為擁有雙一流建設學科的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主動向湖北省、武漢市、學校疫情防治指揮部遞交《請戰書》,學院上下紛紛建言獻策,在疫情分析、病人救治評估、防控決策、消毒指導、社區防控策略等方面提供支持,向指揮部表露出了“召必戰、戰必勝”的信念。

不能到一線,如何參與戰“疫”?華中大師生用行動來答題啦

圖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請戰書》

而隨著愛心物資一批批抵達附屬協和醫院,以行政後勤部門為主的全院職工積極行動起來,接收、搬運、清點、登記、錄入、發放等工作環環緊扣,工作量極大。於是,第一臨床學院學子們踴躍行動起來,積極加入捐贈物資登記群,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傳播、闢謠、引導,新聞人守好宣傳陣地

隨著疫情的發展,海量信息湧入了人們的視野,令人眼花繚亂的謠言也在社交媒體中層出不窮,給關注疫情的網友造成了一定的誤導。

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的同學們主動承擔起謠言終結者和權威信息傳播者的責任,自發在家族群、年級群等渠道轉發官方媒體的報道,引導家人、朋友們瞭解最權威的疫情資訊,同時針對謠言進行及時有效的制止,號召大家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該學院研究生劉鶴軒、楊潔茹、王子文發揮專業優勢,在一線醫護人員的新聞宣傳中發揮力量;本科生張東琪、陳星宇、孫博文、楊炆諾、賴嘉瑤等人在學校官方新媒體平臺守好宣傳陣地,第一時間發佈權威資訊與典型事蹟,並積極協調留言中的網友提問。

雖無法同一線醫護人員並肩作戰,但是華中科技大學師生充分發揮各學科優勢,紛紛為打贏這場戰“疫”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這場疫情阻擊戰,我們一定能打贏!

各盡所能

眾志成城

武漢必勝

中國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