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特產有哪些?

一滴淚丶忘卻一切


冠縣鴨梨、山東景陽岡酒、東阿阿膠、聊城雕刻葫蘆、聊城魏氏燻雞、牛筋腰帶、武大哥炊餅、高唐驢肉、魚山大米、姜樓燒雞、高集程樓豆腐皮、五更爐燻雞、武大郎炊餅、鄆哥梨汁、陽穀泥哨、臨清丁馬甲魚、臨清劉垓子白仁、臨清尹閣下凡肉、臨清濟美醬菜

聊城魏氏燻雞

“鐵公雞”,是老舍先生對山東聊城魏氏燻雞稱呼。經熏製的扒雞,水分少、皮縮裂、肉外露、無彈性、藥香濃,可存一年左右不變質。這種燻雞,形美肉嫩骨酥,色鮮味美,入口餘香深長獨特,既可下酒,又可佐茶。

武大哥炊餅

“武大郎燒餅”源於北宋年間,電視連續劇《武松》一劇中,武大郎挑著擔兒在陽穀縣城紫石街叫賣的鏡頭人人皆知。《水滸傳》、《金瓶梅》兩部古典名著中也多有描述。多少年來,陽穀人民一直作為傳統地方名吃延續至今。在廚師的不斷改進與創新下,使之成為現在倍受人們喜愛,做工精細,風味獨特,便於攜帶,饋贈親友之佳品。

五更爐燻雞

“五更爐燻雞”始於明朝洪武年間。現為魯西陽穀地方特色食品,它以獨特的配料和特製的熏製工藝,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享譽大江南北。它首選當年雛雞,以傳統地方名吃梨木燻雞工藝為基礎,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精心研製而成。不含任何激素,安全衛生。2004年5月“五更爐燻雞”在山東省名優食品大賽中榮獲優秀產品稱號,被山東省經貿委評為優秀地方名吃。

山東景陽岡酒

景陽岡酒源於《水滸傳》,成於《金瓶梅》,兩部古典文學名著,一個神威過人、英雄打虎的故事,造就了中國白酒行業中獨樹一幟的英雄酒文化。

陽穀泥哨

陽穀哨,原名“咕咕蟲”,用膠泥燒製而成,是陽穀流傳的一種土製娛樂用品。從其外型、發音和原料製作來看,應是從古代樂器“壎”演變而來。陽穀哨從3寸許至1尺大小不等,其上有7—10個孔,音域廣,可運用單吐、雙吐、花舌等技巧吹奏,發音清脆嘹亮,委婉動聽。

姜樓燒雞

姜樓燒雞聞名遐邇,色、香、味俱全,是家鄉人最喜歡的美食。燒雞的雞體完整,造型美觀,雞的兩條腿盤在肚子兩側,雞頭盤在背部和雞腿之間,乍一看,像一隻正在酣睡的香雞。燒雞的顏色呈棕紅色,色澤自然,油潤光亮,味道芳香,使人一見便垂涎三尺,吃到嘴裡更是肉質鮮嫩,油而不膩。我最喜歡吃雞皮和雞腿,啃一口嚼在嘴裡,一股濃郁的薰香沁人心脾,那一刻全身的每一根神經,皮膚的每一個毛孔都陶醉在這美味之中,令人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