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第一線“鼓樓大媽”很給力

揚子晚報網2月2日訊 (通訊員 劉陽 記者 薛玲) 疫情防控第一線,不僅有“硬核大爺”,“鼓樓大媽”同樣很給力。揚子晚報記者2月2日在南京市鼓樓區採訪時發現,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不少無物管老舊小區的居民都衝在了防控第一線,為守護小區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鼓樓區中央門街道新門口社區人口密集,老舊小區眾多。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新門口18號,一共4棟樓、276戶,小區自治管委會副主任範新華是院落的支部書記,也是小區自治的帶頭人,在她的帶領下,春節前夕17個樓棟長就已經對居民情況進行了一輪摸排。從大年初三下午開始,小區正式開啟了只留一個出入口的封閉管理模式,居民志願者輪流執勤,嚴控人員進出。

疫情防控第一线“鼓楼大妈”很给力
疫情防控第一线“鼓楼大妈”很给力

建寧路街道濱江花園社區同樣是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敞開式無物管小區,分為東園和西園,中間間隔一條馬路,沒有物管現在又要嚴控人員出入怎麼辦?小區居民自己幹。在社區的組織下,小區成立了執勤隊。小區正在出新還沒完工,為保證每個片區只留一個出入口,社區找來了工地圍擋,臨時擋住其他出入口。

幕府山街道伍佰村社區的5個無物管老舊小區,目前均設立了執勤點進行封閉式管理。南汽三村小區在社區統一發動之前就自發組織了執勤隊伍,72歲的劉荷英是黨員志願服務隊的隊長,在她的帶領下,黨員們兩人一組進行輪值,小區的封閉式管理規範有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