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浙大、春晖中学……诸暨年轻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提示信息

北大、浙大、春晖中学……诸暨年轻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你还记得人生中的第一枚校徽吗?将它别在衣衫上、昂首挺胸走进校园的那一刻,是不是生命中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校徽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很多人心目中,校徽承载着自豪和荣耀,也能让人感受到它背后折射出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信仰,从中钩沉中国百年教育的变迁史。

诸暨有位年轻的收藏家王海洋通过20多年的努力,收藏了300多枚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校徽,其中最多的是民国时期的校徽,有200多枚。“阅读”这些老校徽,就好像穿越了时空,带着我们回到那青春的岁月。

第一枚具有现代意义的校徽跟诸暨人有关

在王海洋家里,有一个箱子他专门用来放置这些年所收集到的老校徽。满满的一大箱,令人叹为观止。

每一枚校徽,都被王海洋精心呵护着。他将它们分门别类,装进一个个专属的小盒子。平时有空的时候,他也会一枚枚地取出来欣赏,和喜欢老校徽的网友一起分享,共同探究校徽背后的故事,每次都会引发众多共鸣。

北大、浙大、春晖中学……诸暨年轻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校徽是学校徽章的简称,是一个学校的标志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分辨人员、留存纪念,以及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的性质和学科。同时,佩戴校徽也能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份纪律的约束,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王海洋介绍,中国的校徽始于清代,前期校徽的形状多种多样,到了民国时期统一改成了三角形。上世纪五十年代,毛主席为各个高校题写校名,之后校徽则被改成了横条型。王海洋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十多枚浙江大学的老校徽,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校徽形状的变迁。

北大、浙大、春晖中学……诸暨年轻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王海洋珍藏的民国时期老校徽有盾形的、圆形的,还有三角形的。每一枚校徽看上去都很精致,图案和文字的设计感强烈。校徽的材质也不一样,有银质的、铜质的,还有彩色珐琅的。细细品味,每一枚校徽都如一件小小的艺术品。

中国大学校徽的百年变迁,走的是“西风东渐、东西交融、本土特色”的发展历程。民国初期,很多大学的校徽带有明显的西方痕迹,以欧美名校校徽为模仿蓝本。北大校徽被认为是第一枚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校徽,篆体“北大”两个字第一次把中国书法用于校徽,此后书法成为校徽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这枚校徽的设计者正是鲁迅。

聊到北大校徽的设计,王海洋说,还跟诸暨籍的文化名人——蔡元培有关。“鲁迅在他1917年的日记中,记录了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委托他设计校徽的这段往事。”

那些诸暨本土的老校徽

在收藏校徽的过程中,王海洋也有意识地寻找诸暨本土的校徽。每当发现一枚诸暨本土的老校徽,就欣喜若狂,想方设法收入囊中。

北大、浙大、春晖中学……诸暨年轻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你看,这是民国时期盘山小学的校徽,三角形的,材质为铜。‘盘山’两字为红色,‘山’字看上去有象形字的味道,别有风味。背后装饰的花纹是平行线和波浪线相结合,和谐美观。”王海洋介绍。

盘山小学建于1932年,由国民党著名将领、诸暨人蒋鼎文出资建造。盘山小学仿厦门、苏州中学式样,结合盘山的地形设计建造而成,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这里曾是民国时期,全诸暨师资力量最高、名气最大、校舍最好、环境最美的学校。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了“盘山小学”门额,书法家沙孟海题写了碑记一块。2006 年,盘山小学被列入诸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王海洋还收藏了诸暨中学和同文中学(牌头中学前身)的老校徽。同文中学的这枚上世纪50年代的老校徽上有五角星、山峰的图案;诸暨中学的民国老校徽以奔马、祥云图案为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校徽则以五角星和齿轮、嘉禾图案为背景。

显然,从校徽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不同的时代特色,得以窥见不同的文化背景。

“每当看到这些校徽,我就会想,不知道当年是谁设计的校徽?校徽上图案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王海洋说,希望有兴趣的人一起来研究,“如果能够深入挖掘,能从校徽这个点切入来写写有关诸暨教育的文章,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校徽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出生于1987年的王海洋虽然年纪不大,但在收藏界已小有名气。他从初中开始就迷上了地方文史收藏。后来去上海读大学,接触了一大批收藏地方文史的人,更加坚定了他从事地方收藏的信心。

这些年,王海洋收藏了大量清代、民国时期跟浙江相关的徽章、证书、照片、印玺、地方流通货币、乡贤字画、信札、古籍善本、匾额、碑刻等等。还有“红色收藏”一块,包括跟金萧支队有关的历史实物,王海洋都称得上是“业界大佬”。

北大、浙大、春晖中学……诸暨年轻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事实上,就收藏而言,校徽收藏只是徽章收藏大类中一个较为冷门的小品种。因为中国办校历史悠久,学校种类众多,为收藏者收集校园徽章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在老一辈知识分子心目中,校徽带给他们的是自豪、荣耀,也有对母校的归属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校徽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它成了我们永恒的回忆。”王海洋说,这也是他收藏老校徽的初心所在。

“民国时期的校徽无论从造型、材质还是佩戴规则方面,都非常讲究。如今民国校徽已经成为收藏热点,一方面是因为老校徽已经越来越难淘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民国老校徽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王海洋介绍,虽然现在市场上每枚民国老校徽的价格都在数千元以上,清朝的老校徽更是价格不菲,高的甚至达到两三万元一枚。但他觉得,老校徽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收藏校徽,能让后人读懂校徽后面蕴藏的历史和文化,在观赏、摩挲之中得到感悟和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