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浙大、春暉中學……諸暨年輕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提示信息

北大、浙大、春晖中学……诸暨年轻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你還記得人生中的第一枚校徽嗎?將它別在衣衫上、昂首挺胸走進校園的那一刻,是不是生命中最難忘的記憶之一?

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校徽已經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在很多人心目中,校徽承載著自豪和榮耀,也能讓人感受到它背後折射出的文化傳統和精神信仰,從中鉤沉中國百年教育的變遷史。

諸暨有位年輕的收藏家王海洋通過20多年的努力,收藏了300多枚清代至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老校徽,其中最多的是民國時期的校徽,有200多枚。“閱讀”這些老校徽,就好像穿越了時空,帶著我們回到那青春的歲月。

第一枚具有現代意義的校徽跟諸暨人有關

在王海洋家裡,有一個箱子他專門用來放置這些年所收集到的老校徽。滿滿的一大箱,令人歎為觀止。

每一枚校徽,都被王海洋精心呵護著。他將它們分門別類,裝進一個個專屬的小盒子。平時有空的時候,他也會一枚枚地取出來欣賞,和喜歡老校徽的網友一起分享,共同探究校徽背後的故事,每次都會引發眾多共鳴。

北大、浙大、春晖中学……诸暨年轻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校徽是學校徽章的簡稱,是一個學校的標誌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分辨人員、留存紀念,以及通過圖案、文字來介紹學校的性質和學科。同時,佩戴校徽也能讓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一份紀律的約束,從而規範自己的行為。

王海洋介紹,中國的校徽始於清代,前期校徽的形狀多種多樣,到了民國時期統一改成了三角形。上世紀五十年代,毛主席為各個高校題寫校名,之後校徽則被改成了橫條型。王海洋向記者展示了他收藏的十多枚浙江大學的老校徽,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時期校徽形狀的變遷。

北大、浙大、春晖中学……诸暨年轻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王海洋珍藏的民國時期老校徽有盾形的、圓形的,還有三角形的。每一枚校徽看上去都很精緻,圖案和文字的設計感強烈。校徽的材質也不一樣,有銀質的、銅質的,還有彩色琺琅的。細細品味,每一枚校徽都如一件小小的藝術品。

中國大學校徽的百年變遷,走的是“西風東漸、東西交融、本土特色”的發展歷程。民國初期,很多大學的校徽帶有明顯的西方痕跡,以歐美名校校徽為模仿藍本。北大校徽被認為是第一枚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校徽,篆體“北大”兩個字第一次把中國書法用於校徽,此後書法成為校徽設計的一個重要元素,這枚校徽的設計者正是魯迅。

聊到北大校徽的設計,王海洋說,還跟諸暨籍的文化名人——蔡元培有關。“魯迅在他1917年的日記中,記錄了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委託他設計校徽的這段往事。”

那些諸暨本土的老校徽

在收藏校徽的過程中,王海洋也有意識地尋找諸暨本土的校徽。每當發現一枚諸暨本土的老校徽,就欣喜若狂,想方設法收入囊中。

北大、浙大、春晖中学……诸暨年轻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你看,這是民國時期盤山小學的校徽,三角形的,材質為銅。‘盤山’兩字為紅色,‘山’字看上去有象形字的味道,別有風味。背後裝飾的花紋是平行線和波浪線相結合,和諧美觀。”王海洋介紹。

盤山小學建於1932年,由國民黨著名將領、諸暨人蔣鼎文出資建造。盤山小學仿廈門、蘇州中學式樣,結合盤山的地形設計建造而成,建築面積1680平方米。這裡曾是民國時期,全諸暨師資力量最高、名氣最大、校舍最好、環境最美的學校。國民黨元老於右任題寫了“盤山小學”門額,書法家沙孟海題寫了碑記一塊。2006 年,盤山小學被列入諸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另外,王海洋還收藏了諸暨中學和同文中學(牌頭中學前身)的老校徽。同文中學的這枚上世紀50年代的老校徽上有五角星、山峰的圖案;諸暨中學的民國老校徽以奔馬、祥雲圖案為背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校徽則以五角星和齒輪、嘉禾圖案為背景。

顯然,從校徽上,我們同樣可以看到不同的時代特色,得以窺見不同的文化背景。

“每當看到這些校徽,我就會想,不知道當年是誰設計的校徽?校徽上圖案的象徵意義是什麼?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王海洋說,希望有興趣的人一起來研究,“如果能夠深入挖掘,能從校徽這個點切入來寫寫有關諸暨教育的文章,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校徽的價值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出生於1987年的王海洋雖然年紀不大,但在收藏界已小有名氣。他從初中開始就迷上了地方文史收藏。後來去上海讀大學,接觸了一大批收藏地方文史的人,更加堅定了他從事地方收藏的信心。

這些年,王海洋收藏了大量清代、民國時期跟浙江相關的徽章、證書、照片、印璽、地方流通貨幣、鄉賢字畫、信札、古籍善本、匾額、碑刻等等。還有“紅色收藏”一塊,包括跟金蕭支隊有關的歷史實物,王海洋都稱得上是“業界大佬”。

北大、浙大、春晖中学……诸暨年轻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事實上,就收藏而言,校徽收藏只是徽章收藏大類中一個較為冷門的小品種。因為中國辦校歷史悠久,學校種類眾多,為收藏者收集校園徽章提供了很大的選擇空間。

“在老一輩知識分子心目中,校徽帶給他們的是自豪、榮耀,也有對母校的歸屬之情。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校徽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它成了我們永恆的回憶。”王海洋說,這也是他收藏老校徽的初心所在。

“民國時期的校徽無論從造型、材質還是佩戴規則方面,都非常講究。如今民國校徽已經成為收藏熱點,一方面是因為老校徽已經越來越難淘到,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民國老校徽有著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王海洋介紹,雖然現在市場上每枚民國老校徽的價格都在數千元以上,清朝的老校徽更是價格不菲,高的甚至達到兩三萬元一枚。但他覺得,老校徽的價值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更重要的是,通過收藏校徽,能讓後人讀懂校徽後面蘊藏的歷史和文化,在觀賞、摩挲之中得到感悟和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