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抗疫”日記:從“雙黃連”冷靜看“抑制”

武漢“抗疫”日記:2月1日 星期六 天氣晴 從“雙黃連”冷靜看“抑制”

武漢“抗疫”日記:從“雙黃連”冷靜看“抑制”

對我來說,深夜12點還不到睡覺的時候,一天之內,馳援武漢的北京醫療隊裡又發生了很多感人的事,我急著連夜記錄下來。誰成想還沒來得及寫稿,我的朋友圈就被“雙黃連”刷屏了。

“雙黃連”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鋪天蓋地,有人大量轉發,也有人以幽默的方式來闢謠。

這些容易誤導人的消息,也引起了北京醫療隊醫護人員的關注,多位專家對此給出的評價是“說法不嚴謹”。根據幾天來在武漢一線的採訪經歷,我得知,在隔離病房內,醫護人員對於患者的治療主要針對其病症,比如補給氧氣、補給體能,這些醫療手段僅僅是輔助,最終還是要靠人體免疫力去戰勝病毒。也就是說,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目前尚無特效藥。

北京世紀壇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丁新民說,抑制和預防完全是兩碼事。單說“抑制”,消息文章中提到的是一個體外實驗,但是,口服到體內是不是有抑制作用,目前還不能判斷。即使藥物到體內能夠發揮抑制作用,但因為藥物本身的毒副作用,不可能長期口服這種藥。比如,許多抗癌藥物都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但因為其毒性,人們並不會拿它預防腫瘤;再比如,抗生素有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但人們也不能長期口服抗生素來預防細菌感染。

與此同時,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呼吸危重症專家在朋友圈裡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雙黃連’只是科學家們在實驗室體外實驗中證明有抑制病毒作用,而臨床是否有效,還需要通過臨床實驗來證實。”

顯然,大眾是把“抑制”二字曲解了。這種感覺似曾相識,早在2003年非典來勢洶洶的時候,也有文章曾指出,某品牌的中藥洗液對非典病毒有抑制作用。是的,還是這個詞——“抑制”。但事實證明,最終能戰勝病毒的,還是科研人員們分秒必爭的努力,和醫護人員的眾志成城。

非常時期還請大家冷靜思考。如果沿著這種思路去看問題,那為何不看看酒精?相較於“抑制”,酒精有殺死病毒的作用,這樣想問題的話,我這種沾酒就醉的人,豈不是無藥可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