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好人范秋兰:用行动诠释“久病床前有孝子”

13年前,噩运突然降临在蓬溪县赤城镇范秋兰的家中。父亲突发脑溢血中风,身为家中独女的范秋兰毅然从成都辞职回家,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13年间,她无怨无悔,深受街坊邻居的好评。今年11月,范秋兰被评为四川省孝老爱亲好人。


好人寄语

照顾父亲这几年我没觉得怎么苦,父亲把我养大才是真的辛苦。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我也会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做人的起码道德。


一夜之间,天塌了

父亲中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范秋兰1981年出生于蓬溪县赤城镇中河街一户普通家庭。本来依靠范秋兰打工赚钱,一家人也过得简单幸福。然而,13年前的一个下午,范秋兰的家庭发生了变故。

2006年一个普通的下午,范秋兰的父亲范定奎突发脑溢血中风,倒在家中一天一夜,要不是社区吴阿姨和朋友们发现异常,范定奎的生命可能也就戛然而止了。经过医院抢救,范定奎的命保住了,但病情不容乐观,原本就患有高血压,突发脑溢血引起中风,让他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当时在成都上班的范秋兰听闻父亲病倒,连夜兼程赶回家中照顾。范秋兰早年丧母,父亲一手把她拉扯大。她对父亲的感情之深厚,一想便知,但由于自己在外地工作,对父亲照顾不到位,才造成了现在的状况,这种想法让范秋兰顿感自责。父亲需要人照顾,这个照顾父亲的重担范秋兰毅然默默独肩挑起。范秋兰辞去了福利待遇都很不错的工作,回到家中,回到父亲身旁。“父亲为家里和我付出很多,我是他唯一的女儿,我不照顾他谁照顾他呢!”范秋兰说道。

“一夜之间,天就塌了下来。”这条负重前行的道路,范秋兰一走就是13年。



生活虽艰辛,但我要坚强

“还有很多人在帮助我”

范家住着一套两室一厅70多个平方米的房子,整洁又温馨,没有异味,一点看不出这里住着一位长年卧床的老人。主卧室中面色红润的范定奎仰卧在床上,乐呵呵地看着电视,精神很好,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卧床10多年的中风病人,阳台上摆放着很多盆栽植物,在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早上6点范秋兰就起了床。淘米做饭,洗漱好后,打上水,拧上毛巾,范秋兰细心地帮父亲擦洗身体,再翻动父亲身躯,小心按揉每个关节,活动筋骨,等照料好父亲后再照顾儿子穿衣起床,接着,给父亲喂饭喂药、洗衣洗碗,送儿子上幼儿园……

这是范秋兰13年里每天都要重复的事。她说:“生活虽然不容易,但照顾爸爸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还有很多人帮助我。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为了爸爸,无论寒暑,她都努力地坚持着。

10多年来,范秋兰每天给父亲擦背、按摩。在她的悉心照顾下,已卧床多年的范定奎从未长过褥疮。为了防止父亲肌肉萎缩,范秋兰学会了推拿按摩,每天坚持给父亲做按摩,每次按摩都是半个小时以上,每天要按三四次。如今,她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父亲俨然似一个专业的护理人员。附近的邻居对这个孝顺女儿竖起了大拇指。



丈夫支持,同心同行

“尽孝是义务,也是做人的起码道德”

这个重新赢回幸福的家庭,除了范秋兰和他的父亲,还离不开范秋兰的丈夫张城。张城没有固定工作,有时打零工,有时帮人开车。妻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岳父,张城的心中很受感动,对范秋兰很是支持,对岳父也很孝顺,妻子干起来很费劲的许多事都他来做,抱岳父洗澡,背岳父下楼出去散步、遛弯都是张城来做。范秋兰说,父亲由于残疾退休较早,退休工资很低,自己又不能找工作挣钱,家里的主要收入都是靠丈夫张城在外一个人打零工、帮人跑车维持,父亲的病需要长期服药,家里的大半收入基本上都用到父亲的治疗中了。

尽管生活如此艰辛,可是范秋兰脸上却始终挂着微笑,憨厚的模样让人对她这份难能可贵的孝心更是无比崇敬。面对众人的敬意,她也总是腼腆地说:“其实也没什么,父亲养育我长大,我当然要赡养他。”

当问到对未来有什么期望时,范秋兰说:“希望父亲的身体能有所好转,丈夫能多挣点钱让父亲的日子过好点,一家人在一起好好的!”简单朴实的愿望让人格外感动。

邻居张永芬说:“我和老范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扪心自问换了是我,这样无怨无悔地照顾父亲,估计都做不到。这种至善至孝真的值得赞扬,这样好的女儿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回想起和父亲相依为命的日子,想着小时候父亲对自己的疼爱,范秋兰感慨万千,她说:“照顾父亲这几年我没觉得怎么苦,父亲把我养大才是真的辛苦,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我也会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做人的起码道徳。”就是这句朴素的话,这个简单的理,支撑着她走过这么多年的照顾父亲之路。



记者手记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范秋兰10多年如一日细心照顾父亲的感人事迹,使我们为之震撼,为之感动。她每天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重复着洗衣、做饭、照顾老人这些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没有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却以自己善良、淳朴、贤惠、细心的良好品质诠释了久病床前有孝子。


四川好人范秋兰:用行动诠释“久病床前有孝子”



本台记者 刘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