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孩劉亦婷現狀如何,給我們怎樣的反思?

zpeng0815


記得小時候父母總是會和我講道“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故事,希望自己能夠向她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相信有過這樣經歷的90後學生一定有很多。

而劉亦婷獲得“哈佛女孩”的稱呼,完全是因為他父母出版的一本名為《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書,這本書籍的出版在當時那個年代令劉亦婷名聲大噪,越來越多的家庭都將劉亦婷作為教育自己孩子的榜樣,而《哈佛女孩劉亦婷》也成為了眾多家長令自己孩子必須閱讀的書籍。

哈弗女孩—劉亦婷:

劉亦婷是成都外國語學校1999屆畢業生,在此期間她只是一名好學生,並沒有極高的社會關注度,也沒有人們所熟知的“哈否女孩”。

這一切的改變是由於其在1999年被哈佛大學以全額獎學金特招錄取,在那個出國留學還非常的年代,劉亦婷的這種經歷必然成為了社會學習的榜樣,也成為了社會輿論所弘揚的焦點,同時再加上他父母《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書的出版,更是令很多父母知道了她。

進入哈佛大學的她,攻讀了應用數學與經濟專業,在攻讀本科時並沒有作出突出的學術成果,只是很平淡的從哈佛大學畢業。

哈佛女孩的現狀:

劉亦婷在哈弗大學順利畢業後,曾先後多次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例如在美國開的一家“睿識資本”,但是最後因為經營原因宣佈倒閉,之後又和自己的朋友合夥開了“慧恩資本”,但最後因為各種原因再次宣佈倒閉。

而現在的劉亦婷只是萬千大眾中的一個長期居住在美國的華人,沒有更多的光環,也沒有突出的成就,只是平平淡淡的普通人罷了。

雖然那個年代的社會和各種教學家和學者對於其寄予了很多的期望,但最後的結果還是再次證明了學習好,並不一定能夠創造更加輝煌的社會價值。當然這不是在宣傳“學習無用論”》,而是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在教育上不能將某一個個體“神化”。

帶給我們的反思:

劉亦婷曾有過這樣一段獨白:“我要把我的一生奉獻給祖國的經濟建設。我要以科學文化知識為槓桿,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讓貧困的兒童都能上學........”。

相信有很多人都看到過關於她所說的這段話,從信心百倍為祖國建設的有志青年到現在的平平淡淡,這隻能是驗證了一個道理即“人不能說大話,更不能說瞎話”。我們不需要口號,我們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苦幹,這對於所有的在校學生都是極為重要的,不要只是給父母更多的口頭承諾,更重要的是用實際行動來證明。

此外,劉亦歸根到底我們只能稱之為是一名好學生罷了,而我們卻更多的將其“神化”,將其塑造成所有學生都應該學習的榜樣,這是我們所應該吸取的教訓。

然而,這並不是劉亦婷的錯誤,這也不能否定劉亦婷的學習能力,只是在那個年代特殊的的時代背景下,人為的將其塑造成了大眾學生學習的“楷模”,而她自己或許也是受害者吧!!!


領略教育魅力


對於哈佛女孩劉亦婷,我的看法如下:

一、劉亦婷不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是成功的,這一點必須承認。

不能因為劉亦婷在美國創業不成功,所辦的企業破產倒閉就判定人家不成功。雖然創業沒成功,但是,不代表今後不再創業,也不代表人家不是精英。不能創業一次失敗,就譏諷不成功。

哈佛女孩劉亦婷即使是普通的美國人,也還是哈佛大學畢業的美國人,也是屬於精英一族。她的見識,她的眼光,她的思維,都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二、哈佛女孩劉亦婷遭遇非議的,並非其創業受挫,而是沒有兌現承諾。

想當初,劉亦婷去美國讀書時,曾經說過學成後要歸國報效祖國,但是,她沒有做到,而是嫁了美國人,改了國籍,變成了美國人。這一點,是她最受詬病的地方,也是國人不能忍受的地方。

從劉亦婷這裡,起碼給人們兩點教訓:

一是,未來都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所以不能亂承諾。清華北大多少精英去了美國都沒有回來,大家都習以為常,為何對劉亦婷就詬病甚多,就是因為不能話復前言。

二是,對於學生,不管怎麼成功,還只是學生,不能拼命炒作。劉亦婷的父母,做的很不好,拼命炒作,導致人們對其期望值太高,結果是期望越高,落差越大,罵得越狠。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當代師說


首先,《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本書是很成功的,市場銷量說明了一切。

那麼,這本書的成功,說明出版機構很有眼光,成功。作者,劉亦婷媽媽,很成功。不但把孩子送進了哈佛,還出版了一本暢銷書,一般人做不到,所以說,是個成功的個體。


其次,就劉亦婷個人來說,考上哈佛,不管過程如何,就升學結果來說,是成功。至於後面的經歷,大家說比較平庸了,我覺得看和誰比了。是不是成功,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

其實我很想知道劉亦婷自己覺得自己是不是幸福的人生,我覺得這是評判劉亦婷媽媽當媽媽是不是很成功的標準。



劉亦婷的現狀,網上看到一些,其實人家的生活,和我們沒什麼關係。但如果說非要有點反思的話,那就是:就我來說,我希望孩子過一個自己喜歡的,自己覺得幸福的人生。

所以,幸福教育,我們常常掛在嘴邊。


愛編程的魏校長


這個人整天提有什麼意思,我國現在的形勢說難聽了不需要她。我國的形勢還會越來越好。既然她忘恩負義跑去當美國人就不必整天惦記她,不值得。我們懷念愛戴的是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鄧嫁先,黃旭華,華羅庚,金庸,梁思成這樣心繫國家的大家好人。


環韻燊


劉亦婷其人其事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有關劉亦婷的成長軌跡,和以往我們常見的神童,狀元等都有很大區別,她的成功,似乎更多來自家庭教育。在讓她火爆全國的《哈佛女孩劉亦婷》中,有很多關於家庭教育的描述:

多大學要學會爬,多大要學會走路、多大要會說話、多大要會幾位數的算術,以小時為單位規劃學習時間,時刻灌輸“學習是頭等大事”等理念。提倡家長認為的素質教育:以手拿冰塊鍛鍊意志力最為典型。

劉亦婷進入哈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一封來自一位美國議員的推薦信,她在參加一個赴美夏令營時住在這位議員家中,並得到了其賞識。當然劉亦婷自己也非常優秀。

劉亦婷的經歷和現狀

從哈佛畢業後,劉亦婷做過三段短期實習,分別是在波士頓諮詢、百事可樂和一家對沖基金公司。隨後在美國開了一家“睿識資本”,失敗後又合夥開了“慧恩資本”,四年後再次倒閉,她現在的身份則是“秦嶺資本”的合夥人。

如今他已經嫁為人妻,其丈夫是哈佛的校友、律師斯科特·桑布魯,在美國也算是一位生活優越的的中產。

關於劉亦婷的爭議

一是其家長奉行的家庭教育方式。一方面被很多家長追捧,另一方面認為類似手握冰塊鍛鍊意志力的方式太過殘忍。

二是在《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書中曾提到,劉亦婷對祖國當時的貧窮落後痛心不已,並表示願意“將一生都奉獻給祖國的經濟建設”。但是如今她已在美國成家立業,似乎已經忘記了當初的願望和承諾。

當然每個人的際遇都在不停發生變化,每個時代也有不同時代的特徵,2000年前後外出留學的熱潮剛剛興起,進入哈佛的更是鳳毛麟角(當然現在也是),所以《哈佛女孩劉亦婷》在很長時間內受到無數家長的追捧,而很多孩子則吐槽:被這本書坑了好多年,因為自己的媽媽一直要求自己也要像劉亦婷一樣上哈佛。


象牙塔裡講故事


要想再寫一本來介紹自已,會沒有銷路了。

因為在美國,她冥然眾人也!


遠方167427784


她缺錢花,日子過的不好,你給她錢吧,人家的日子自己過,用不著瞎操心


太陽5801361988111


留美很好啊,老大的女兒也在哈佛


若羌紅棗北緯39度


她值得討論嗎?


用戶8660450875706


我曾經在上大學的時候,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這本哈佛女孩劉亦婷,很仔細的看了一遍,當時的感覺就是這個女孩太牛逼了,考上了美國最牛的大學,是我學習的榜樣!而且我很佩服她的父母,這麼用心的去培養一個孩子,讓我意識到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功很重要。後來,有一次看到以前文章說,當年的哈佛女孩定居美國,嫁給了一個美國人。而被大家討伐的韓寒卻還在中國,用自己的筆,在為中國社會做貢獻!我把兩者對比了一下,就開始討厭這個女孩,我覺得一箇中國人,如果真正愛自己的祖國,應該學成歸國,報答自己的祖國!現在又看了這篇文章,覺得她也是受害者。她被自己的父母給害了,揹負了很多不該揹負的壓力。她也是一個很普普通通的人,當年的成功並不是人生真正的成功,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而已,如果把這種階段性的成功搞成一場作秀,不僅害人,而且害了自己。我覺得,當年由她的父母掀起的一場教育高潮,在社會上造成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風氣,那就是以分數論英雄,把學習的成功變成了一種人生的真正成功,我們的價值判斷出了問題。我覺得,我們作為家長的,完完全全沒必要去羨慕什麼哈佛女孩,更不能把他們當成人生偶像,我們要做的是尊重自己的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其自然地走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讓我們每個孩子都有與眾不同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