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发现身边这座城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前言 | Preface

西安曲江南塬,一个历时数百日、由多个知名团队携手打造的“漂浮玻璃建筑”已正式诞生。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打开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意之盒”。对于现代都市来说,现代建筑必须要与土地、自然和景观结合。而这,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时尚、美观和令人惊叹的效果。


探访 | 古都玻璃体建筑群


“与城市风光浑然一体,一座地标不仅仅要与众不同;

它要与城市整体风貌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不是绝对地或最终的宣言,是一场不断进行的对话。

这就是地标性建筑真切的关联性和意义之所在。”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


工艺和技术的提升,不断改写着当今建筑的表现方式。其中,成为继水泥和钢材之后第三大建筑材料的玻璃,就成为了重要的主角。


梳理历史,人类学会制造使用玻璃已有上千年,但是运用到建筑上比较晚。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材质的迭代,玻璃在建筑中的用量迅速增加。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玻璃体建筑”成为现代建筑中最引人瞩目的表现之一。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六百多块玻璃,因法国无法生产,所以全部进口。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法国巴黎“玻璃金字塔”◎来源/卢浮宫官网


前段时间,位于曲江的融创曲江印现代艺术中心正式开放。这座“漂浮”在距离地面几十米的玻璃水晶体,很多人未能一探其中之美。


这次,『城记好物』团队再次探访了这座“玻璃体”艺术中心,一览这座建筑与艺术融合的造物。


这座现代艺术中心,给人最大的直观感受是“漂浮”——建筑离不开地球重力,摆脱地球重力成为建筑的一种大胆尝试。在建筑结构和玻璃的组合,呈现轻薄、通透、重力感消失,是这个空间设计最大的特征。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悬浮”的现代玻璃建筑体◎Photo Sunac


通透的玻璃幕墙,在光线作用下形成了丰富的光影效果,加上水平延展的体量,使建筑结构逻辑一目了然。从视觉效果上,展现不同于寻常的重力感知,让建筑变得更轻盈。


GAD主创曾说:“区域的切割、功能的承载、空间的体验上,都呈现一种时代的壮阔之感。”只有身临其境,才会得出第一人称的直观体验。


由于高出地面数十米——作为西安独具特色的台塬地貌,如何尊重西安这种天然特点,成为景观设计师们思索的关键。点睛之笔,就是经过数轮的反复斟酌与试验的“白色飘带”。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白色的景观飘带◎Photo Holi photograph


从一层到二层、从步道到天桥、从屋顶到公园……设计师们,给这个场地绘上一条白色灵动的飘带,宛若盘龙式延绵不断。它看似一条简单的曲线,却连系着艺术中心与外部。


植物呈现上,从景观设计师们的表述上就能看出用心之处:“18株乌桕,12个时辰,一整夜的陪伴,每一棵树的前期选苗,每一株树对应的位置节点......完美呈现了这个设计想要传达的艺术氛围与空间结构。”


景观,已成为一门具有艺术性创作的学问。在设计理念上,设计们根据地形和场地,用“野性的自然森林”来进行一次创作。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Photo © Holi photograph


借用艺术长廊的东西地块,被混凝土夹杂的空间中设计出了“森林形态”:当通透的阳光穿过树冠,会在建筑体内形成了一道道光影。精心挑剔下选择的树木,让艺术建筑与景观有了全新的融合。


仰望现代艺术中心,可以发现这种超脱现代的极简,足以让人忽略建筑的墙体,忘掉前后和主次关系,从而进入到一个更宽广的空间。


揭秘 | 水晶体内部的实景


作为“现代艺术中心”的定位,它已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玻璃建筑体和自然景观表现。那么,由外及内的行进则是另一个现代艺术体验。


这其中,居少不了环境视觉系统设计。“悬浮”,是设计团队的第一感受。至此,设计师们描绘了一个拥有漂浮感的视觉形象。让整个建筑空间呈现更多透明感的,去物质化的状态。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玻璃建筑体的进入之门

◎Photo Sunac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现代艺术中心LOGO设计◎来源/图石设计


LOGO图形,来自于汉字"曲"方正的字型结构和呈方格型的西安古城格局,组合关系对应"漂浮的玻璃盒子"的建筑形态。动态的表达,像是能够被风吹动不停的翻转。


最大胆的表达,是入口处的“曲江³漂浮”装置——由六万多块双镜面不锈钢方块均匀排布而成。这些源于LOGO图形的镜面散布在入口,构成一个虚缈的立方网络,创造出沉浸式的漂浮体验空间。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曲江³漂浮”装置◎来源/图石设计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现代艺术中心入口长廊◎Photo Sunac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艺术元素设置的应用◎Photo Sunac


小立方体般的景观灯具,是最小尺度的水晶体。通透开放的结构,在日光和灯光条件下表现出耐人寻味的变化,与建筑主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镜片矩阵群组像光波一样虚幻缥缈,某种程度上是水晶的内在变体。“曲江³”漂浮为艺术中心创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随着透明可以反射光线的玻璃的加入,光线为建筑内部注入了轻快明净的活力。


玻璃材质兼具时代性、空间性以及时间性,让建筑体现空间的不断流动,模糊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界限。走在散布镜面的通道当中,无处不见一个立体式的折射。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镜面的立体式折射◎Photo Sunac


公共空间需要被柔和的光所联系起来,故艺术中心内部并没有用门加以隔离。这样,才能不阻拦光线自由散漫地洒落在各个角落。


与“硬质的玻璃体”形成反差的是,室内多处应用了弧形元素,形成引人注意的元素。这种设计,成功地从整个空间中主动跳脱出来。拐角处纯白色块的旋转楼梯,让整个空间清新明亮起来。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现代艺术中心内径设计◎Photo Sunac


垂直面的大量木质装饰,拉近了建筑与自然的距离。而精心设计摆放的艺术装置、隐藏式服务空间,陈列和采光问题的完美解决,这里被打造成私密、尊享、社交的艺术生活馆。


整体来看,这些分布于空间中的方块层叠、穿插、阵列构成的公共艺术装置和环境设施,与建筑景观空间一起塑造着场所的精神活力,设计上清晰的意图和逻辑的连贯性,营造出超现代的场所空间与美学境界。


2019年10月25日现代艺术中心揭幕当天,举办了重量级展览——现代主义大师毕加索作品展。顶尖大师作品,是现代艺术中心定位的呈现。


定位 | 西安顶尖的奢华空间


2019年11月1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胡润财富报告》显示:


截至去年末,西安拥有600万资产“富裕家庭”1.66万户、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7030户、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620户。


胡润研究院表示,此次财富报告中的“家庭”户平均规模为三人,参考了地区高档住宅数量、最近三年豪华汽车销量、个人所得税申报人数、企业注册资本和其他高档消费等指标,财富统计包括房产。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纯玻璃建筑体◎Photo Sunac


根据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西安作为区域中心化地位将愈加强化。曲江新区优势的文旅资源,成为西安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的核心。


因为,在“大西安时代”和城市群时代,中心城市正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城市的产业、人群和生活方式,是最终的呈现。


在城市粗放发展的今天,土地的珍贵性不可复制,尤其是城市中心区更是如此。曲江印现代艺术中心的选址,其实寓意着最深刻的土地观:在以文化为主题的曲江,这个城市现代建筑封面,也是对当下及未来极致生活文明的致敬。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室内设计◎Photo Sunac


延续“漂浮的玻璃体”设计,其奢华大平层亦全面采用,让整个建筑仿若水晶宫殿。铝合金高级玻璃幕墙,有堪称国际最先进的Low-E镀膜技术,轻、光、透、薄的建筑美学和严苛的建筑标准。


这堪称西安目前在售最贵的房子,审美层面早已超越了“土豪”。层高达三米多,全广角的落地窗客厅,超乎想象的开间尺度。这如同一幕巨幕的荧幕,将曲江二十年的成就置于眼底。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室内设计◎Photo Sunac


从室内设计上来看,简洁的天花板造型与墙面、地面相结合,木板与木板条的配合将空间打造出层次感。高级的颜色搭配,让空间的格调进一步上升。卧室、客厅的国际风设计,深刻诠释了“简约而不简单”。


装修,最终要是回归生活根本。就比如这个至大的衣帽间,所能感受的就是井井有条的分类以及最体贴的使用性。


作为西安首个WELL预认证项目,融创曲江印被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WBI的权威认证,其认证的诸多指标比LEED、绿色三星、BREEAM等绿色建筑评级系统的要求更高。


人的一生,约有80%-90%的时间是在建筑中度过。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也在决定了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

文=CICI

部分图片来自公开网络

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地方,他们建造了一处“云端建筑群”

一城千年春秋过,江湖夜雨十年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