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七项记录的茂陵已经多次发现国宝级文物被盗,里面还有随葬品吗?

姚岳飞


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从汉武帝登基后的第二年开始修建,修建了53年(秦始皇陵修建了37年),每年耗费1/3的国家赋税,是西汉时修建时间最长、也是最大的一座帝王陵。据史载,梓棺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衣。由于茂陵营建时间很长,武帝死时,陪葬品多到甚至放不进去了。西汉时的厚葬之风,就是始于汉武帝。


汉武帝陵陵区由茂陵陵园、茂陵邑、陪葬墓区及修陵人墓地四大部分组成,分布范围东西约9.5千米、南北约7千米。据推算,整个墓地埋葬尸骨至少在2万具以上,很多都是修陵人的,死得时候还带着枷锁。


我觉得,汉武帝陵的陪葬品可能比秦始皇陵还要丰富,可惜汉武帝的陵墓在他死后的第4年就被盗了(难以想象,谁这么大胆)。甚至有人在长安街上售卖墓中宝物。

西汉末年,赤眉军攻入长安,茂陵被打开。墓中宝物被盗走不计其数,但“陵中物不能减半”。西晋时,仍有盗墓贼盗出许多宝贝。 唐末时黄巢起义军入长安,茂陵再次被盗。


  •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在汉武帝陵的西北500米处,是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墓,李夫人是以皇后等级安葬的,二人为“同茔异穴”合葬。帝陵的东面有卫青墓、霍去病墓、金日磾墓、阳信冢、霍光墓、平阳公主、公孙弘、李延年墓,整个陵区有大小陪葬墓约120座。其中,卫青墓、霍去病墓、延冢、上官桀墓拥有独立的墓园。



考古工作者已经对茂陵的周边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发掘。如1号陪葬墓,也发现了许多国宝级的文物。


  • 鎏金铜马


  • 鎏金漆案


  • 鎏金漆耳杯


最著名的要数霍去病墓的“马踏匈奴”,马踏匈奴既能代表霍去病的丰功伟绩,也很能反应汉武帝时期的武力征伐,很有历史纪念价值。



茂陵地宫目前并没有被打开,所以,具体里面还有多少陪葬品是未知的。但我觉得以目前周边发掘出来的文物来看,地宫内肯定还会许多陪葬品的,至少应该会有些衣物之类的,或是当时盗墓贼看不上的东西。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一个走心的文博账号,欢迎点赞关注……


文物考古聊历史


我来说说这件事吧。

位于陕西省兴平市的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西汉皇帝陵墓中,茂陵具有几个第一。

是修建时间最长的西汉皇帝陵墓。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茂陵修建了五十三年。

茂陵是耗费资金最多的西汉皇帝陵墓。按照西汉陵墓修建制度,皇帝要用当年税赋的三分之一修建陵墓。而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最为强盛,加之茂陵建设周期最长,所以茂陵花费的财力肯定比别的西汉帝陵要多。

是陵墓封土最高大的西汉皇帝陵墓。和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帝刘启的阳陵,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等西汉其他皇帝陵墓相比,覆斗形的茂陵封土,东西长40米,南北宽41米,垂直高度47米。“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丈,惟茂陵高14丈,方140丈”(《关中记》),封土占地面积当然也是西汉皇帝陵墓中最大的一个。

是西汉帝陵中唯一完整保存大型西汉石刻的皇帝陵墓。茂陵现在保存着卧牛、跃马、石虎、卧马、石鱼、人与兽等十六件西汉石刻。这些石刻体量高大,用写意手法雕刻而成,是中国石刻艺术的杰出代表,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茂陵邑是西汉五陵邑中最大的一座。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开创了陵邑修建制度,也就是在陵墓边上建设一座小城市。所以,西汉帝陵埋葬区——咸阳塬又是我国最早的开发区。西汉陵邑中,茂陵邑的规模最大,常住人口最多(达到了二十八万),比如著名的司马迁,司马相如等人就生活在茂陵邑。

说西汉皇帝陵墓,汉武帝刘彻的茂陵的确绕不过去。

在多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茂陵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比如1981年发现的鎏金马(现在收藏在茂陵博物馆);1963年发现的错金错银铜犀牛(现在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1981年发现的鎏金竹节熏炉(现在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等都是国家一级文物。

虽然,史书记载茂陵多次被盗,比如汉代末年赤眉军盗掘了茂陵,唐代末年黄巢盗掘了茂陵等。假如这些记载是真实的,但是,乱世匪祸毕竟不可能从容大方地窃取茂陵所藏器物的全部。前些年,有关部门对茂陵的调查中也发现了唐宋时期的盗洞,那些盗洞仅仅可以容纳一个人出入,并不是大规模盗掘留下的。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判断,茂陵还保有大量的随葬物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