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字在清朝以前的2000多年,沒有得到簡化?

枝枝葉葉


漢字經歷過很多的簡化和補充才有了今天的中國漢字。最早的甲骨文,到大篆、小篆、金文、繁體字、再到簡體字一系列蛻變過程。

漢字的簡化是社會和漢字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可以減輕學習者識記負擔,提高閱讀和記憶的效率。同時,漢語言的難度足矣挫傷外國友人學習中文的熱情,漢字的簡化讓學習的難度降低,讓“漢語熱”成為現實。有助於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


動呲打呲1111


漢字的簡化不是從民國開始,而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事。我們知道一種語言和文字使用它的人越多就會越簡單。

普通話相對方言簡單,現代規範字相對古文簡單,實際上正是知識,從精英普及到普通人的結果。歷史上推動漢字簡化的力量在於讓他書寫更方便,更快捷。比如王羲之時代給人寫書信,常用一個敬稱【卿】字,他的筆畫實在太多,草書就乾脆簡寫成一筆。
這樣的寫法,幾乎沒有什麼文字學依據,但大家都接受。對抗這種簡化力量的是文字的一種疊床架屋的過程,比如:這個【𦥑(ju)】字,表示雙手相叉,後來這字少用了,再給他再添兩隻手,變成【舁(yu)】又加只勺子變成【與(yu)】,再來隻手變成了【舉(ju)】字,所以,【舉(ju)】字雜七雜八五隻手外加一個勺子,基本上沒有什麼意義。同時,【與(yu)】字又從實詞變成虛詞,書寫任務非常繁重,所以草書裡乾脆給他減去幾隻手,恢復最古的簡單寫法也是常理。
而它作【舉】的這個意思,只在一些成語中保留下來,比如:【選賢與能】,其實就是【選賢舉能】,而像氣息的氣,雲朵的雲,這些實際上都比後來帶個【米】,帶個【雨】的所謂【繁體字】要早。

在古代讓人接受簡化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小學語文課上經常用來舉例的這個【明】字,日月明大家很熟悉了。實際上,這也稱的上【簡化字】。雖然上古文字中比較早就有日月明這種寫法,但後來人們並不認可,可能日月當空的異象,難以解釋吧。在小篆中明字左邊,其實寫作囧是窗戶格子,漢代人理解的【明】就是月光,從窗戶中間照下來,後來他隸化變成一個目字,跟肉字旁隸化成月一樣方便書寫,到唐代刻石經的時候,考訂文字,才確立說古代如果有簡單寫法,就採用古代寫法,所以日月明這才開始流行開來,但幾千年來並沒能完全蓋過其他兩種寫法。

所以跟現在一樣,阻礙文字簡化的力量在於習慣和認為某種寫法更科學的觀念。但是很多人都忘了大部分文字變成現在這副模樣,都是將錯就錯的結果,沒有經過文字學的訓練,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一個字最初的含義,比如:簡單的一個【盡(jin)】字,繁體字【盡(jin)】下面一個皿,大家知道是器皿,但上面是啥,古人基本沒有概念。

近代的文字學家認為,這個字從戰國開始就寫錯,後來人幾乎沒搞明白過。羅振玉認為,他實際上是像個刷子,這個字表示吃完東西洗刷餐具,然後衍生出結束的意思。但是這種刷盤子的意思,有文字以來基本沒有用過。既然如此,拿草書字體【盡】字來簡化有何不可呢?所以我們現在的簡化字基本都是古代這幾種力量對抗之後的產物。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也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的簡化。比如鄰居的鄰,現在的簡化字應當來自漢代。他忽略了聲旁令和㷠字,讀音實際上是不一樣的。這些不合理的簡化字,將來可能需要改進。

所以簡漢字,在中國5000多年的文化裡一直在簡化。


公元前


中國50年代漢字簡化委員會一些不懂漢字的委員專家瞎簡漢字,造成無法挽回損失。有些漢字不能隨意簡化,丟失了漢字的本義,找不到源頭了,砍斷了文化傳承。舉一例如下:

鄉(鄉),會意字,看篆字形態很生動,本義是大家圍著鍋灶在一起吃飯,演繹為群居、部落、鄉村,又引伸為開嚮(發工資)、嚮錢(飯錢)……

現在簡化為“鄉”,一個人跪在地上,飯鍋沒了,其他人沒了,吃啥?犯錯誤罰跪呢?怎麼體現“鄉村”本義!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了。

這裡不是主張強制恢復繁體字,而是提醒不要丟棄繁體字,更應學會繁體字。


東之水32552593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文字的簡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有原因的。

遠的不說,新中國建國以後,1956年,《人民日報》全文發表了國務院的《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

這個簡化字,就是我們今天用的簡體字。

至於為什麼推行簡化字,目的其實只有一個,掃盲。

由於滿清的愚民政策,以及民國的長期戰爭、分裂,中國的文盲率極高。

建國時統計,當時農村男人文盲率為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婦女文盲率超過百分之九十五。

薩沙的奶奶就不怎麼識字,說起來她還是商人家的小姐,並不是家裡沒錢,而是沒有讓女孩子學習的風俗,只需要認識自己的名字和基本數字、地名就行了。

所以,中國平均文盲率超過百分之八十。

根據我國研究,漢字掃盲想要成功,至少要能比較熟練使用2000個漢字,認識3500個字,這是最低要求。

如果識字不到2000個,就無法完成最基本的日常閱讀和書寫。

這個書寫還不是寫文章,而是寫非常簡單的信件。

3500個字很容易學嗎?

當然不容易了。我國小學五六年級,才能達到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孩子們上五六年才能達到這個水平,成年人掃盲通常只能學習1年左右。

如果學習繁體字的話,掃盲難度確實比較大。

打個比方,繁體字的《開學了》有30多筆。

但如果使用簡化題,簡體字的《開學了》就變成了10多筆。

所以,我國簡化字主要是針對常用字,共有1634個常用簡化字,基本覆蓋了2000個必會漢字。

這樣一來,我國1950年文盲率高達80%。到了14年後的1964年,中文盲率下降到了52%,有了很大進步。

然而無論唐宋元明清,不存在大規模簡化漢字的問題。

因為,這些朝代,人口絕大多數是農民,而統治者認為農民不需要識字,越有知識越反動。人不識字,沒文化,就容易被愚弄。

所以,中國古代雖然科舉盛行,民間很多讀書人,但識字率很低。

各大朝代,中國識字率在10到20%。但是,這種識字率同我們今天並不是一回事。

所謂識字的人,只有10%能夠讀書和寫字,其餘大部分是略識幾個字,看得懂招牌、便條、官府的簡單榜文之內,認識的字只有幾百個而已。按照今天的標準,這些人就是半文盲。

既然是刻意愚民,當然沒有必要簡化字了。


薩沙


1949年文盲率為95%。

歷史早期是生產力水平底下,不允許大量人口脫離生產去讀書,所以不需要簡化漢字;宋以後是統治的需要,“知識越多越反動”,不可以有太多讀書人,所以不能簡化。這是馭民術的作用。

1949年之後,為了提高全民素質進行了掃盲教育,漢字的繁體成為障礙,所以有後來的簡化字。簡化字對十幾億中國人來說是必要的和積極的。港臺繁體的保持很大程度是國民黨到臺灣後為了維護“道統”地位而為之。當今很多書法愛好者喊著恢復繁體,實屬螳臂當車,但有一點,越複雜的漢字,書法越好表現,僅此而已。


漢水冷雨夜


首先我們要明確漢字,對於漢族人(當然今天是指全國各族人,仍至全世界人),的主要功能是什麼?!最最主要功能是什麼?這交流,是記錄,是傳承。如果失去這麼些功能,再古再接近原創又有什麼用!?契丹文字沒簡化,更蒼古!全國能認的的專家超不過三個,試問沒簡沒化,多古多近原創,有用嗎?清朝(包括清朝)以前的朝代,是愚民,奴欲人民的時代,統治者!怕勞動人民知書識字,也不把字的簡化放在心上,只有為功名,進身仕途的極少數富人才有機會讀書識字,其餘都是文盲,統治者的愚民!只有共產黨得天下後,為掃除文盲,人人可看書讀報寫信日常字據,才在國務院下設文字委員會,對日常用字頻率高的繁體字進行簡化,有利推進文字普及和掃盲運動,極大地推進了文字的普及應用!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功績,文字創造來之於民,人人能讀寫是最基本的權利!當今有些人自已不知幾錢幾兩,更不知有幾毫幾釐,妄談簡化漢字。一味贊繁體字好,你能寫出幾個繁體字!?鸚鵡學舌,人云亦云,今天文化教育普及如此深廣,確切地講簡化漢字功不可莫!對書法牌扁及特殊用途也作了明確規定,可用繁體字!簡化漢字也有遵循原則,即參照草書例,民間約定俗成例等,參與簡化字的專家學者都是當時文學,歷史,社會學大家!非泛泛之輩!且是後人可妄談的!?


小年輕160


“漢字在清朝以前2000多年沒得到簡化”,這個說法不對,因為不符合事實。

實際上,現在的簡化字,相當大部分是在清朝以前已經被簡化了的,不過是很多沒經由“官方”公佈而已。

現在的漢字,至少來源於殷商時期,這一點,全世界皆有共識。甲骨文中的1500個字左右,與現在的漢字,不管是簡化過的還是沒簡化的,有內在的延續關係。

甲骨文,同時存在的金文,再到後來的六國文字和秦的小篆,這屬於古文漢字階段。這個階段裡,金文一般比甲骨文繁複;六國文字,其實還要加上秦國的大篆,一般比金文簡約;而秦統一六國後的小篆,相對來說,又回到繁複。

(“無”字的隸變)

“隸變”,是古文漢字和今文漢字的分水嶺。

通過“隸變”,把小篆圓轉不斷的線條,變成了點、橫、豎、撇、捺;還改變了偏旁;混同了小篆中形體不同的構件,同時也分化了小篆中形體相同的構件。

自此,發生了兩種情況,第一,是漢字失去了象形色彩而變成符號性質的文字;第二,開啟了由繁趨簡的大門。

隸變以後的隸書和楷書,屬於今文漢字。今文漢字裡,又包含近代漢字和現代漢字。即便魏晉時期的隸書,也叫“近代漢字”,因為是與“古漢字”相對而稱的。

隸變,是漢字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簡化,幾乎所有的小篆字體皆有簡化。所以,不能說清以前2000多年漢字沒有簡化。

隸變以後,今文漢字還有簡化嗎?還有。

比如,漢朝,“東”,已經有人簡化為“東”,此人為漢元帝時期的黃門令史游,他是個書法大家,據說章草由他所創。在《急就章》裡,他把隸書的“東”,寫為“東”。

東晉的書聖王羲之,也多次把“東”寫為“東”——

這大約就是現代把“東”簡化為“東”的最早依據。

再比如,至少在東晉,人們已經把“門”簡化為“門”。王羲之和王獻之都這麼寫。

這也是現代簡化字“門”的來源。

還比如,“長”,金文和大篆裡,有兩種寫法——

隸變吸收了後一種寫法,大概是為了使其方方正正。但在漢代開始,已經有人“返古歸真”,寫為“長”了,到了東晉,依然如此——

現代簡化字的“長”,顯然不是胡來。

還有不少字,不再一一例舉。

約略算下來,清以前,至少約有400字左右的漢字被簡化。

著名學者葉籟士做過統計,他認為,現在的簡化字總表中,有360個字,是清代以前已經被簡化了的。如果這樣算,清以前已經簡化過的字可能會大大增加,因為,被簡化過了的字,很多不用再進簡化字表,已經約定俗成在使用了。

關於古代漢字的簡化,原來曾回答過類似問題,說到,官大的、影響大的文人功不可沒。

上面說到的這400個左右的字,皆出於對這些人的統計。

比如史游,一篇《急就章》裡,至少簡化了30個字。

再比如王羲之,所用過“簡化字”,不少於60個。“書”簡化為“書”,他有十幾種寫法。大概受他的影響,王獻之、王凝之、王導一干人,都簡化著寫。

還比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等,既為大官又是著名書家,都沒少用“簡化字”。

有意思的是,唐代皇帝高宗、太宗、玄宗,也都使用過“簡化字”。

(唐太宗寫的“愛”已無心)

概括清以前的“簡化字”,大體上採用了使用古字、俗體字、異體字,以及行、草書楷化等方法。

俗體字,是非大官和著名文人、書家,即民間在使用中簡化的。

另外,唐宋以後,特別是明代,印刷逐漸成熟,印刷體也隨之出現,製版工匠亦推進了漢字簡化進程。

套用一個說法——“房子是用來住的”;那麼,“字就是用來寫的”。

金文,是因銘刻在王公貴族所獨有的青銅器等上面的需要形成的,其繁化,是為體現神聖、尊貴。

隨著文字緩慢的普及,逐漸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寫字,是為了記錄和交流,因而,便於學習、書寫,肯定會成為主流。

這是漢字簡化的根本推動力,誰也無法逆轉。

當然,作為有如此之大使用基數的漢字,本身,其又承載著數千年的文化,所以,簡化,只能是個約定俗成的過程。這個過程肯定是緩慢的、不可強行推進的。

有沒有必要退回到簡化之前的繁體字去呢?應該沒有必要。

退回去,必然造成華文圈巨大的混亂,浪費人力物力時間。已經用的好好的了,幹嘛畫蛇添足?不如集中精力謀發展。

以後,漢字要不要繼續簡化,不必過度操心,有了這種社會需要,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一老沈一


大家好,我是冀東老李,今天我們聊聊漢字,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所用的漢字都是簡化字,它書寫簡單,認起來方便。那麼這麼多好處的字體為什麼在清朝以前沒有得到簡化呢?

其實以前沒有得到簡化也是有原因的,那是因為古代生活水平比較低下,生產力也是不太高的,那時候的人們只注重勞動生產,對讀書寫字之類的文化教育並不重視,還有好多人家根本沒有機會去讀書,讀書寫字的都是大戶人家,所以讀書的少,對於文字到底該不該簡併不需要去考慮。

但到了解放以後,也就是1949年以後,隨著我們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為了提高我國的百姓的識字率,加快掃盲識字進程,那些繁瑣的字體越來越不適合我們大眾,也成了掃盲的障礙,於是我國就提出來簡化字的構想,從那時起簡化字成了我國人民來習字的重中之重。

但現在很多書法愛好者,他們一直沿用繁體字,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漢字越複雜,書寫的字體越好看,也越好表現,僅此而已。

老李我說的不一定對,希望大家在一起多多交流,好了,就寫到這裡吧,謝謝大家。



冀東老李


漢字從形式到內容一直在簡化,怎麼說兩千年沒變化呢?就像現代服裝一樣,變得簡潔大方時尚。

發展才是硬道理。繁體字就如過去娘娘的服飾,看上去端裝、端正,可那得是足夠閒的娘娘能花上半晌把繁瑣的服飾穿戴齊整,怎麼能適應現代社會快節奏呢?

文字只是記載信息的符號,日語片假名只用漢字偏旁部首,照樣能表達完整信息。解放後簡體字方案的推行,大大增加了人民群眾的識字率,總惦記繁體字那點餘香有什麼意思。



閒著聊聊天呀


簡化字一直有,顏真卿楷書中的簡化字看看!臘、豐、邊等字唐朝就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