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后代历史学家很少提起天启大爆炸?

66的娃娃


因为王恭厂大爆炸这个事件有八卦价值,没有学术研究价值。



首先可以确定一点的是,天启大爆炸在历史上是确实发生过的。因为在《国榷》、《明熹宗实录》、《天变邸抄》等,明朝的人撰写的一手史料中,都记载了这件事。既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记载了,那就说明这件事情在历史上确有其事。

再说第二个问题:既然历史上确有其事,为什么很少有历史学者考究这个事件呢?

答案是:没有考究的必要。

为什么没有考究的必要呢?

因为历史考究不能空口说白话,也是要讲证据的。证据分为史料依据和实物依据。天启大爆炸因为时代久远,且当时的人也没有收集能证明大爆炸成因的实物证据,所以实物证据肯定是没有了。

没有实物证据,那就看史料证据。史料通常分为三种:正史、野史、杂史。

通常来说,正史的权威性最高,杂史的可信度最低,野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们先来看当时的正史《明实录》是如何记载这件事情的。

“王恭厂之变,地内有声入霹雳不绝,火药自焚,烟尘蔽空,椽瓦飘地,白昼晦冥,西北一带相连四、五里许房舍尽碎。时厂中火药匠役三十余人尽烧死,止存一名吴二。上命西城御史李灿然查报,据奏:塌房一万九百三十余间,压死男妇五百三十七名口”——《明实录》

从正史的记载可以明确看出,王恭厂大爆炸就是一起火药厂爆炸事件。官方的史料不仅有精确到个位的死亡人数统计。而且死亡人数和造成的破坏也符合当时火药杀伤力造成的破坏程度。

也就是说,按照《明实录》的记载,王恭厂大爆炸就是火药爆炸,波及范围5里,30多名工匠被烧死,10000多间房子被爆炸的冲击波震塌,500多个老百姓被压死。爆炸的杀伤力合乎逻辑,合情合理。

好了,

如果只以正史为依据,那么关于王恭厂大爆炸的原因也就可以到此为止了

但是,咱们中国人有个习惯,就是“不信官方史料”,总觉得官方含糊其辞,刻意的在掩盖什么大秘密。于是,野史也就诞生了。

野史,顾名思义,也就是在野的官员或者百姓写的史料。这种史料有优点,就是不受官方的审核,资料内容比正史丰富。但是不受审核也就意味野史的节操比较低,什么有的没的,真的假的都往里面写。这样一来就造成了野史的可读性和八卦度非常高,但可信度不怎么高。

就拿记载了整个王恭厂大爆炸的野史《天变邸抄》来说。史料非常丰富,新闻爆点和八卦度非常的高,但是节操很低,故意把这件事搞得玄乎其玄。

比如百度百科里面描述王恭厂大爆炸造成宣府七名士兵失踪了,北京城里很多人的衣服不翼而飞了,大内侍卫被瓦片砸死了,爆炸的响声影响到密云了,等等神乎其神的说法,便都是源自于《天变邸抄》的记载。

本文不讨论《明实录》和《天变邸抄》到底谁的可信度更高。咱就说说如果你是历史研究爱好者,你在面对这些史料的时候,你会怎么研究?

看正史,毫无疑问,这就是火药厂爆炸。

看野史,瞬间蒙了,火药厂爆炸?地震?龙卷风?陨石?到底是啥?



在没有实物证据能做切实证据的前提下,一名历史研究人员在分析这些史料的时候,必然会云里雾里,得不出任何成果。

举个例子说,秦始皇的父亲是谁?

有史料说是秦庄襄王嬴异人,也有史料说是国相吕不韦。如果你是历史研究者,你能如何判断?除非你能打开秦皇陵,并找到嬴异人和吕不韦的尸骸,把他们三个人做一个科学的DNA检查。否则,任何根据史料记载不同而进行的争论,都是没有结果的争论

再举个例子,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

有史料说是病死,也有史料说是被杀害。一直到2008年之前,关于光绪皇帝的死因争论都没有结果。

最终根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联合组成“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在提取了光绪帝的头发进行研究后,最终才确定光绪是因为“砒霜中毒”而亡。于是关于光绪死因的争论才告一段落。


但是新的争论又来了,到底是谁下砒霜毒死了光绪皇帝呢?慈禧太后?隆裕太后?还是袁世凯?在没有实物证据的前提下,这类争论都是各执一词,各说各话,你不相信我的说辞,我也不相信你的说辞。

好了,前面说了那么多,其实只想说明历史研究的一个现象:在没有实物证据,同时又有多种史料记载的前提下,历史研究的结果是非常多样性的。以正史为依据,很多历史事件都没有争议;但以野史为依据,很多历史事件又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只能靠猜测得出结果

大牌的历史学者从来都不屑于研究这种没凭没据的历史,因为这会导致正经的历史学术研究变成历史八卦文章,好好的一个科普节目变成了装神弄鬼的《走进科学》。这就是为什么后代历史学家很少愿意提及天启大爆炸的原因。


最后说说我对王恭厂大爆炸的看法。

其实很多人在研究王恭厂大爆炸时,都设定了一个预先立场——正史不可信。

就拿百度百科和一些介绍王恭厂大爆炸的网文来说,这些文章都表示众多历史文献都记述了这次爆炸,而且还都在文章里面列出了如《明实录》、《天变邸抄》等明朝人记载的一手资料目录。

但是,这些当代写手在引用文献时,却都只引用《天变邸抄》的内容,对《明实录》的内容只字不提

比如,百度百科中否定王恭厂大爆炸的四个原因之一的“火药焚爆说”时,其否定这个假说不成立的依据就是《天变邸抄》。



按照百科的说法,王恭厂大爆炸导致数千数万人死伤,北京还出现了蘑菇云。这么大的杀伤力,并非一个火药厂能导致的。

然而本文前面引用《明实录》的记载时也提到了,按《明实录》的记载,王恭厂爆炸就死了五百多人,按照这个伤亡数字,明朝火药厂的破坏力是成立的

我不讨论《明实录》和《天变邸抄》的说辞谁更可信。但是百科文章的作者用一个文献否定另一个文献,这是非常不靠谱的论证逻辑。也是不可取的研究方法。

所以说,天启大爆炸这件事,有极高的八卦价值,但没有考究价值。如果历史学家认认真真的考究王恭厂大爆炸事件,那这个认真做学问的历史学家就“输了”。


Mer86


沸沸扬扬的天启大爆炸,各种神奇观点都有。其实爆炸被传得太夸张了,咱们还是看看相关记载,通过细节推测一下吧。

最为权威的记载是《明实录》中的:

(天启六年五月戊申)王恭厂之变,地内有声入霹雳不绝,火药自焚,烟尘蔽空,椽瓦飘地,白昼晦冥,西北一带相连四、五里许房舍尽碎。时厂中火药匠役三十余人尽烧死,止存一名吴二。上命西城御史李灿然查报,据奏:塌房一万九百三十余间,压死男妇五百三十七名口。

《明实录》中非常明白的告诉了我们,这是一次火药爆炸。造成的结果是西北方向四五里的房屋都震塌颗,具体为10930多间,死亡人数为537人。

有一个细节就是火药厂中的工人死亡30多人,只有一个叫做吴二的人活了下来。

这个吴二是怎么活下来的?没有记载。


最为细致的记载是《天变邸抄》中的:

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城(应作“承”)门大街,北至刑部街(今西长安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僵尸层叠,秽气熏天,瓦砾盈空,而下无从辨别街道门户。伤心惨目,笔所难述。震声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告变相同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无不震裂,狂奔肆行之状,举国如狂。象房倾圮,象俱逸出。遥望云气,有如乱丝者,有五色者,有如灵芝黑色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合科道意火药局失火,缉拿奸细而报,伤甚多,此真天变大可畏也。

这里的描写,就细致多了。先是有“吼叫”一样的声音,从东北方传向西南方,然后涌起了“灰气”,房子开始摇晃。

紧接着就是一声巨响,然后天色昏暗,房倒屋塌。倒塌的房屋“数万”,死亡人数也“以万记”。

问题来了,这里和《明实录》中的记载就有了出入。灾难造成的后果严重多了,几百人和数万人,可不是一个概念。


哪个是真的呢?

再看看后面的记录,你会发现《天变邸抄》有着很强的“创作感”。比如

“僵尸层叠”、“瓦砾盈空”“屋宇无不震裂”、“举国如狂”……

由此可以猜测,《天变邸抄》并非官方通报,而是经过演绎和润色的。就类似于官方发个文件,街头小报解读夸张一下。


再看看《国榷》的记载:

丁未。王恭厂灾。东自顺城门,北至刑部街,坏民居万余区。男妇死五百三十余人,盖火药局骤发也玄武门(今神武门)火神庙守门内臣,闻乐音三叠出自庙中,见有火球滚出,腾空而去。众方属目。俄东城声如霹雳,天地昏暗。上在乾清宫,走避建极殿,御座俱倾,大殿工人坠死二千余人,凡死伤俱裸露,衣服飘挂西山之树。昌平教场衣服成堆。员弘寺街轿中女赤体无恙。石驸马街大石狮飞出顺城门外。

《国榷》的作者谈迁是一位平民,他的记载参考了官方通报,也访问了当时的亲历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这段文字细节很多,但是并没有夸张润色的感觉。

这里记载的不同点,就是提到了“火球腾空而去”,这个应该是目击者看到的情况,爆炸实况。然后就是皇宫中修大殿的工人被震落坠亡2000多人,这个应该是宫中传出来的的消息,作者记录了下来,真假未知。

(《国榷》)

最让人惊奇的细节就是:死者都是全身裸露,衣服都飘落到了西山和昌平教场;某轿子里的女子人没受伤,衣服没了;石驸马街大石狮子飞到了顺城门外。

这个就是天启大爆炸最吸引人的地方,为什么衣服都没了?

看看这个写法,可以想想这样一个场景:作者谈迁访问一位老人,老人说,我看到他们身上衣服都没了!又访问一个人,那人说,我爹临死前说西山那边树上挂了很多衣服。第三个人说,我听说顺城门外多了一个石狮子,看起来就像石驸马大街的一样……

于是,作者就这么记录了下来。


所以,实际情况有可能是这样的:火药大爆炸带来了房屋倒塌,也带来了火灾。很多死者衣服都被烧没了,伤者脱下了烧着的衣服。巨大的爆炸气浪,把老百姓晾晒的衣服吹到了城外的某地……


七追风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1626 年5 月 30 日上午9 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 米,面积达到2.23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

这就是王恭厂神秘大爆炸,又称天启大爆炸,史称 “乃古今未有之变也”。它与古印度的死丘事件和俄罗斯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灾难之谜。

因为这次爆炸影响很大,目击者很多,在许多史料中都有相当的描写,比如《明实录·熹宗实录》、《国榷》、宦官刘若愚所著《酌中志》、北京史地著作《帝京景物略》、《宸垣识略》,尤其是《天变邸抄》对王恭厂灾变记述极为详细。

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城门大街(今宣武门内大街),北至刑部街(今西长安街),西及平则门(今阜城门)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

——《天变邸抄》

《天变邸抄》是根据当时属于官方的、相当于现在政府新闻公报性质的邸报底本。

爆炸中产生了灵芝状的云,”烟云直上,亦如灵芝,滚向东北。” ,对于今天的我们,这云再熟悉不过了,就是蘑菇云。

初六日辰时,忽大震一声,烈踰急霆,将大树二十余株拔出土,又有坑深数丈,烟云直上,亦如灵芝,滚向东北。自西安门一带,皆霏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自宣武街迤西、刑部街迤南,将近厂房屋猝然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杀有姓名者几千人,而阖户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几千人也。凡坍平房屋,炉中之火皆灭。唯卖酒张四家两三间之木箔焚燃,其余则无焚毁。凡死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刘若愚《酌中志》

后来有研究学者估计这一次的爆炸差不多将近1-2万吨的TNT当量,而震惊世界的广岛原子弹爆炸相当于15,000吨TNT当量。

在爆炸中,石驸马大街一个五千斤重的石狮子居然被卷到顺成门外。西安门一带,落下了厚厚一层如麸如米的铁渣。

除了爆炸的威力外,天启大爆炸中最奇怪的是“死、伤者皆裸”:

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天变邸抄》)。“凡死伤俱裸露,员弘寺街轿中女赤体无恙”

——《国榷》

“木石人复自天雨而下,屋以千数,人以百数……死者皆裸”。

——《帝京景物略》

当日巨响之后,帽子、衣裤、鞋袜一霎那全都不见了,很多死者和伤者都是寸丝不挂。

有一人因压伤一腿躺在地上动弹不得,见街上妇女赤体而过,有的用瓦片遮住下身,有的用半条脚带遮掩着,有的披了半条褥子,有的披着一幅被单,一会工夫就过去了数十人,那人见了哭笑不得。

据《国榷》记载:“震后,有人告,衣服俱飘至西山,挂于树梢,昌平县校场衣服成堆,人家器皿、衣服、首饰、银钱俱有。产部张凤奎使长班往验,果然。”

也就是说,死伤者的衣服,都被瞬间脱起吹到了十几里外。

除了死伤之外,大震爆发后许多人失踪,瞬间消失。失踪的人中有的幸运地出现在别人家中,有的就此人间蒸发。

“粤西会馆路有慕师开学,童子三十二人,一响之后,先生学生俱无踪迹”。“承恩寺街有女轿八肩过,震后,只见轿打坏在街心,女客轿夫俱不见”。“更有失手足头目于里外得之者”。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所谓的“大爆炸”其实并不符合爆炸的特征,因为爆炸中心低温无火, “不焚寸木”、“焚燎之迹全无”。

后世对这次灾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提出了种种成因:有地震说、火药爆炸说、飓风说、陨星说、大气静电酿祸说、地球内部热核高能强爆动力说、陨星反物质与地球物质相逢相灭说,甚至外星人入侵、UFO降临,等等。不过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无法自圆其说使人完全信服。

比如火药爆炸说(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说)就认为当时为工部制造、储存火药的王恭厂火药库发生了爆炸是原因。

但是后人查阅各种史料记载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北京的王恭厂日产火药约2吨,常贮备量约1000吨,不可能存有2万吨炸药。即便真的存有,当时的2万吨炸药的威力也不能跟今日2万吨TNT炸药相提并论。再说,如果当年明末能有这么牛逼的火药,后金哪还有后来?

02

这次惊世骇俗的“天变”引起的后果很严重。

首先,天启皇帝唯一的太子朱慈炅先在这次灾难中遭遇不幸,官方公告说皇子朱慈炅“受惊身亡”。这样,皇位已经没有天启的子嗣可以继承了。

至于明熹宗朱由校,二十一岁的他当时正在乾清宫用膳,听闻巨响匆匆出逃,只有一个贴身侍卫扶着他,途中侍卫被坠物砸死(「建极殿槛鸳瓦飞堕」),没来得及跑的侍奉皇帝进膳的太监全都殉难,无人存活。而明熹宗侥幸躲过此劫。

但是死神来了,躲都躲不过,次年,天启七年,23岁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去西苑(今天的北海公园)泛舟,仅仅因为落水,结果病重身亡。

没有这次灾难,崇祯不可能上位,也就不可能成为亡国之君。

其次,很多大臣和舆论则把爆炸原因归咎“火药自焚”,如兵部尚书王永光“火药原系制胜之神器,修合收藏,须万倍严密,乃不戒自焚,致都城云扰,万众受害,典守之罪,夫复安逃”。天启皇帝迫于压力,只好暂停火药的研制,明朝火药发展陷入停滞。

再次,灾变之时,魏忠贤势力达到顶峰,正残酷迫害东林党。在“天人感应”思想下,天变为东林党的被迫害提供了超自然的正义性,让时人认为他们的忠义感天动地。

甚至连阉党成员都产生了分裂,不少阉党成员开始严厉批评朝政,并提议减轻对东林党人的迫害。

但是这些反而加剧了天启皇帝对官僚集团的鄙视和反感,并明确地更加支持魏忠贤,最终加剧了朝廷的分裂和党争。

明末,东林党与宦党、浙党激烈厮杀,其激烈程度在历朝都罕见。党争大大削弱了明朝的力量,甚至许多人认为“明朝亡于党争”。这次大爆炸,可以说从各方面导致并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一个王朝的灭亡,你也许能给他找出千万种原因,但不可否认,像天启大爆炸这样极其偶然的天灾,也许就轻易地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朱八八


我的回答只能作为参考吧!

关于天启大爆炸,又叫王恭厂大爆炸,发生在天启六年,也就是1626年5月30日,大约上午7点到9点的这个时间段。

过程就不详细阐述了,相信前面的回答也讲的很明白了,我从爆炸角度思考一个可能的原因,仅供大家参考:

杨角风是做化工的,对于化工厂,最怕的不是起火,而是爆炸,像前段时间的响水爆炸,那威力大家也都知道的,方圆十几里之内的玻璃和窗户全部震碎,死伤无数。

之所以天启大爆炸历史学家很少提起,是因为很多历史学家,仅仅是历史学家,他们并不是化学家。

下面我们详细推断爆炸发生的原因和后果:

看了一些史实,很多人把天启四年和五年出现的灾难,当成天启大爆炸的征兆,其实并不是。比如多次提到的天气四年和五年的大旱天气,比如五月份就下霜,还挺严重:

“白露著树如垂棉,日中不散。”

这些征兆都不是天启大爆炸的原因,只不过是文人墨客为了达到自己的诉求来强行联系的。毕竟在封建社会,一切都是天子的,有祥瑞降下,那就是天子有德,有灾难降临,那就是天子失德。而到了大明朝,皇权进一步加强,即使有灾难降临,人民也不会归咎于天子,而是归咎于天子身边的人,比如魏党专权,所以留下的记录也是尽量夸张和不同寻常,由此表明这不是人祸,而是天灾。

其实不然,这次爆炸应该就是粉尘爆炸加火药爆炸:

王恭厂是大明最大的武器制造厂,里面存有大量的火药和制造火药的原材料,当时也是为了安全需要,王恭厂是在京城最角落,离皇宫有三公里之远。

但其实,这也不是安全范围,虽然没有大幅伤及皇宫,但是皇宫内也死了很多人,比如:

“侍奉皇帝进早膳的太监皆殉难,无人存活。不满周岁的皇太子朱慈炅在宫中被砸死。”

而且爆炸中心是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蘑菇云,随后波及到数万人,死伤也有两万,更奇怪的是死者都是:

“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

我感觉,这很像是粉尘爆炸所造成的。

首先,王恭厂失火是诱因,引燃了炸药,小范围爆炸,随后扬起了火药粉尘,以及其他的粉尘,从而在空中又引起粉尘混合炸药爆炸,威力巨大,波及全城。

至于脱衣现象,我觉得可能不是全部真相,或许有一些被脱了衣服,有一些人并没有,但是人们往往只会记录异常,不会记录正常的现象。比如前面提到的侍奉皇帝进膳的太监,还有皇太子,他们几个人有没有穿着衣服呢?

再有,因为发生了大爆炸,秩序一片混乱,幸存下来的人会不会发生扒衣服偷东西,甚至做不道德的事的可能性?

杨角风专门还查了一下明朝人穿什么衣服,在那个时候,大人们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这种衣服很容易被吹落,又不像我们现在一样能穿紧身衣或者内衣,他们的内衣也很宽松,在强大的冲击波下,会出现部分人的衣服被吹落。另外有些人是身上起火,没办法,只能是脱掉自救。

所有的记载赤身裸体的人,基本都是死人,也符合上述的分析。

好像我们说跑题了,为什么历史学家很少提起这个事件呢?

就是因为没有定论啊,历史这玩意是死的啊,作为历史学家他只能记载特定的事件,尤其是到了现代,难道让历史学家宣传迷信,宣传这就是上天惩罚皇帝?

可是,除此之外,他们也想不到其他的理由来解释这件事啊,时间久了,也就懒得提了。


杨角风发作


此事件的发生,很容易被用于政治上的攻击。一般而言,被攻击的还没什么办法还击,连皇帝都不得不下罪己诏。当时的东林党人,碰到的对手,是政治手腕极其老辣,而且不按理出牌的魏忠贤。因此,后世史官对此事讳莫如深。

而到了清朝,更是乐得用这件事情,来解释“天灭大明”,自然就更不会深究其原因了。

对于天启爆炸,近现代的历史学家,更多是将其纳入天启朝政局研究当中,探讨当时的政治生态;或者以王恭厂为例,探讨天启朝乃至明代时期火药的发展。


广东阿俊


在天启六年(1626年5月30日)的早上,北京城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接着在王恭厂上空升起了像灵芝一样的云,周围很多像铁屑一样的黑色颗粒纷纷落下,就像下雨一样。爆炸过后大家才发现,很多人的衣服都消失了,赤身裸体在街上奔跑;很多大树被连根拔起,倒着插在路边。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就是著名的天启大爆炸!

从天启大爆炸开始至今,人们对此事的讨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明朝由民间报房发行的

《天变邸抄》中记录的大爆炸现象,更是让人感觉非常神奇。



天启大爆炸的诡异现象

据《天变邸抄》记载的天启大爆炸,下面例举几个奇异现象:
  • 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有一长班于响之时,鬃帽衣裤鞋袜一霎俱无,生者如此,死者可知。

  • 有一绍兴周吏目之弟,殊贫因,兄荣选思做公弟,到京才两日,从蔡市口买一蓝纱褶摇摆,途遇六人拜揖,尚未完,头忽飞去,其六人无恙。
  • 圆宏寺街有女轿过,一响掀去轿顶,女人衣饰尽去,赤体在轿,竟亦无恙。

以上这些都是来自《天变邸抄》中的记载,也是最多人认为神奇的地方,就是天启大爆炸之后,很多人没有受伤,但衣服却不翼而飞,这是什么原理?



天启大爆炸的猜想

目前对天启大爆炸有很多猜测,比如地震、火药厂爆炸、陨石、离子爆炸等等。这些猜测中认为是王恭厂火药爆炸的说法最多人支持,但并非是一次引爆,而是在火药爆炸后引起了第二次粉尘爆炸,所以才会有更强的威力。至于爆炸后衣服消失目前仍是一个未解之谜,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爆炸可以把衣服炸飞,人却安然无恙。



历史学家对天启大爆炸的讨论没有停止,科学家对此事的讨论也没有停止,甚至老百姓说起这个事还非常有兴趣。希望在未来可以解开这个千古谜团,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水煮汗青


天启大爆炸,又称王恭厂大爆炸。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上午9时,在北京西南方向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发生了离奇爆炸事件。



这次大爆炸有三个特点:1、爆炸所造成的损失大。《明实录·熹宗实录》中记载:塌房一万九百三十余间,压死男妇五百三十七名口。2、爆炸影响波及的范围大。《天变邸抄》里记载:东自顺城(应作“承”)门大街,北至刑部街(今西长安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3、尚未找到爆炸的真因。这一事件成了世人难以解开的迷团。



可就这次震惊中外的爆炸事件,为什么后代史学家很少提及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第一点,天启大爆炸的原因不明。在爆炸真相难以查清的情况下,史学家们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愿发声。

第二点,史学研究价值不大,史学家们没有好的切入点。

第三点,作为一场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史学家们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不愿过多解读,害怕引起人们的反感及恐慌。

第四点,此次爆炸事件,在《天变邸抄》、《国榷》、《酌中志》等史籍中,已有客观、详实的记载。后代史学家们没有必要再作探讨。

第五点,作为一场离奇的大爆炸事件,历朝历代官方不主张史学家们对此作深入研究。


小司马讲史


因为政治上原因,后世史家不敢多提。

大明天启年间的王恭厂火药库大爆炸与古印度的“死丘事件”和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在当时有着相当充分但离奇的史料记载,所以并不如题主的猜测是一次“假爆炸”:

(天启六年)五月戊申,王恭厂灾,死者甚众。——《明史·本纪第二十二·熹宗》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天变邸抄》

据记载爆炸中产生了灵芝状的烟云:

初六日辰时,忽大震一声,烈踰急霆,将大树二十余株拔出土,又有坑深数丈,烟云直上,亦如灵芝,滚向东北。自西安门一带,皆霏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自宣武街迤西、刑部街迤南,将近厂房屋猝然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杀有姓名者几千人,而阖户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几千人也。凡坍平房屋,炉中之火皆灭。唯卖酒张四家两三间之木箔焚燃,其余则无焚毁。凡死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刘若愚《酌中志》

更奇的是“脱衣”现象是这次大爆炸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爆炸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天变邸抄》
凡死伤俱裸露,员弘寺街轿中女赤体无恙——《国榷》
木石人复自天雨而下,屋以千数,人以百数……死者皆裸——《帝京景物略》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如此恐怖的大爆炸?而这次爆炸又怎么和政治扯上了关系呢?

事实上,明熹宗朱由校当时正在用膳,听闻巨响匆匆出逃,身边进侍被震下的砖瓦砸死(「建极殿槛鸳瓦飞堕」),吓得不轻;而他当时唯一的儿子,还不满一岁,也在这场大爆炸时受到了严重惊吓,一个月后不治而亡。

次年朱由校在病榻上召见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检,无后了的哥哥对着弟弟说了那句:「来,吾弟当为尧舜。」几日后,朱由校于乾清宫龙驭上宾,朱由检随即登基,次年改元崇祯

这是王恭厂厂灾对大明政权造成的直接后果,而在当时,实际情形其实要复杂得多。

让我们回到公元1626年5月30日,看看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666的一大早,太阳已经升起,北京城从睡梦中苏醒过来,又开始了一天周而复始的生活——这原本将是历史上平凡的一天。

在辽东,42岁的袁崇焕不久前取得了宁远大捷,暂时缓解了边关的燃眉之急,就连用的西洋大炮都封被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享受祭祀待遇。

58岁的魏忠贤基本扫清了东林,走上了人生巅峰,生祠遍地,贵为九千岁此时还根本料不到自己甚至过不了六十大寿。

对于年满21岁、半年多前刚当了父亲的天启帝而言,四方来报虽然依旧透露着末世的焦虑,但天启以天热为由,暂停了上课给自己放了暑假,不读书的日子比什麽都惬意。

76岁的内阁首辅顾秉谦忙于实录编纂以及犯愁全国各地的各种事物,辽东急需的军饷与捉襟见肘的财政,可愁坏了老头。

吴二,一个普通宦官,天启年间北京城生活的百万人中的一员,开始了在王恭厂——也就是工部火药厂——一天的工作。

一切都是那麽安详、宁静,直到那一声巨响。

轰!

突然间,蘑菇云在京城内升腾而起,当时描述是「灵芝状云」,一刹那乌云蔽日,一时间地动山摇,巨响隆隆不止。一场大爆炸,就这样发生在了北京城内,皇宫边上。

事发之后,大明朝的反应还是比较迅速的——大概凡是涉及到上头的事情,反应都快——当天,天启帝高度重视,亲自督查此事。妈的,都炸到朕家裡了!

根据当时御史王业浩(这人是王阳明弟弟王守文的玄孙)后来的奏疏说:

臣等于辰刻入署办事,忽闻震响一声,如天折地裂,须臾,尘土火木四面飞集,房屋樑椽瓦窗壁如落叶纷飘。臣等俱昏晕,不知所出。幸班皂多人拚命扶行,及至天井,见火焰烟云烛天,四边颓垣裂屋之声不绝。又觅马出衙门,首见妇女稚儿泣于街,则知屋碎坏不胜计也。震压冲击,蹂踏死者,不可胜计也。比策马行不数步,又见万众狂奔,家家闭户,则因象房倾倒,群象惊,狂逸出,不可控制也。臣等急策蹇骑至朝房,惊魂甫定。

这说的是突然一下子天崩地裂,一片废墟了,连皇家动物园的大象群都跑出来在废墟上跳舞。这场景怎一个朋克了得。

内阁的一帮子老头,听闻大爆炸,二话不说统统集合,首辅顾秉谦为首,赶忙跑到思善门外的内阁办公地待命。

顾秉谦:「对不起皇上,我来晚了!」

朱由校:「NMB!」

(以上对话虚构)

朱由校当即作出了最高指示:

工部、都察院并巡视科道及巡城御史兵马、本厂监督主事,速赴王恭厂巡看救火,不许稽迟!!!《明实录·熹宗实录·天气六年五月戊申》

(大明火药库王恭厂的大致位置)

不得不说,官僚系统的效率,一旦被驱动起来,那还真是相当地高

这不就在当天,西城御史李灿然就已经统计报告了事故损失:

塌房一万九百三十馀间,压死男妇五百三十七名口。

就连事故原因都迅速「调查」出来了。组织部(吏部)、纪委(御史)联合调查结果:有恐怖分子偷偷放火,而且很可能是后金的恐怖分子!希望皇上加强安保工作!

吏科都给事中杨所修等、掌道御史王业浩等各合词,上慰,疑有姦细私焚火药,乞敕严防密稽。

可实际上很明显,这是一次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后人猜测的什么陨石、核弹、反物质、龙卷风以及“大规模空间等离子体爆炸性复合伴有地内等离子体复合放能”都是胡扯。

火药库爆炸,哪怕是京师火药库爆炸,实际上也不是什麽罕见的事。万历二十一年、万历三十三年、崇祯二年、三年、七年京师都有火药库爆炸。崇祯十一年四月、六月、八月,新火药局和安民厂(王恭厂爆炸之后换了个马甲,挪了个位置,叫安民厂)分别又灾。

然而王恭厂里面存量太大,这回连西直门城墙都炸崩了:据史料记载:“每五日,三大营共领火药三千余斤”,据此可以揣测存了多少炸药。

那么,好端端的火药厂,为什么会炸呢?问题就出在它压根就不是“好端端”的。

以万历三十三年火药厂爆炸为例,事故原因是火药由于年头久,受潮结块了,然后某工作人员用斧子想把火药劈碎。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官军于盔甲厂支火药,葯年久凝如石,用斧噼之,火突发,声若震霆,刀枪火箭迸射百步外,军民死者无数。《明史·五行志二》)

这更可能是事情的真相。但是为什么之后越传越玄幻?

因为不管多么简单单纯的事情,也架不住各怀鬼胎的人拿来将其涂涂抹抹之后做文章。

比如说,第一时间指向后金奸细。

第一, 阴谋论这种思维古亦有之,今天发生什么事,也爱往国外阴谋上赖。比如很多人相信SARS是美国的「基因武器」。

第二, 爆炸前后,刚好关于辽东的事情特别多,算是一种习惯性联想。

第三, 如果是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尤其是这种都炸到了皇上家裡去的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追查起来会多可怕。赖到后金头上大家都好,反正后金就算否认也没关係,毕竟是不是他们乾的他们都不会承认,顺便还能凝聚起全国士气,打一场阿富汗战争,呃,满洲反恐战争。

除了官僚系统的脱责,当然也炸出了不少「药丸党」。比如,面对火药爆炸的结论,兵部尚书王永光就提出了质疑:“如果是火药引起的,也就顶多燃起大火罢了,怎么可能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大爆炸呢?很明显,之所以产生这次诡异的大爆炸,原因就是......原因就是天谴啊,皇上!大明朝这是药丸啊!皇上应该大赦天下,节衣缩食,学习尧舜啊!"

然后一群人跪下——凑那!!!

因此这次事件毫无意外地也被用于政治斗争。

对于王恭厂大爆炸,后人引用最多的资料之一,就是《天变邸抄》,各种奇奇怪怪的超自然叙述大多从这裡来。而《天变邸抄》是什麽呢?所谓邸抄,就是官府内部传抄的公文,就像是今天的红头文件,官府内部流传,老百姓一般无缘。

但要知道,在明代,出版业是非常发达的,每当有什麽大事发生,就会有出版商出版很多迎合读者口味的「秘闻」。大体上就相当于今天报刊亭、小书店售卖的「某某内幕」、「某某秘闻」等等「你懂的」系列丛书。所以个人是相当怀疑所谓的《天变邸抄》的真实性。毕竟原件不存,只有当时及后人的抄录,就连《天变邸抄》这个名字,也是传抄过程中加的。在传抄中,题目里加上「天变」两字,其实也很值得玩味。

《明实录》里面关于毁损的记录就是事发时,西城御史李灿然报告的:

塌房一万九百三十馀间,压死男妇五百三十七名口。

到了若干年后,因牵扯阉党而下狱的太监刘若愚在狱中所作的《酌中志》记载,就变成了:

杀死有姓名者几千人,而阖户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几千人也。

稍微夸张了一点,不过也是有合理性及真实性,毕竟刘若愚曾经在宫内司礼监当差,算是「内部人士」。

然而这份不知出处的《天变邸抄》,直接张口就来:

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

其中还记载:

(后宰门的火神庙裡有音乐声,响了好几次,然后)忽见有物如红球从殿中滚出,腾空而上,众共瞩目,俄而东城震声发矣。

结合《两朝丛信录》里,王恭厂内当事人唯一的幸存者【吴二】所言:

身系厂中,本撮火药人役。但见飚风一道,内有火光,致将满厂葯坛烧发,同作三十馀人皆被烧死,止存吴二一人。

想想刘慈欣的某部作品,然后有人大腿一拍,这不就是球状闪电吗?

人们有时真应当收起过剩的想像力,且不说当时天气晴空万里,产生球状闪电可能性有多大,这些叙述本身是否真的靠谱?

《天变邸抄》在提到后宰门的火神庙有火球冒出之前,之所以被人发现,是因为人们听到庙裡有音乐,还反覆响了三次。难道是谁的手机响了?

除了后宰门火神庙,《天变邸抄》还记载,在哈哒门的火神庙:

庙祝见火神飒飒行动,势将下殿,忙拈香跪告曰:火神老爷,外边天旱,切不可走动。火神举足欲出,庙祝哀哭抱住,方在推阻间,而震声旋举矣。

这泥塑的火神难不成是变形金刚下凡?

《天变邸抄》还记载:

北城察院,此日进衙门,马上仰面,见一神人赤冠赤发,持剑坐一麒麟,近在头上,大惊堕马伤额,方在喧嚷间,东城忽震。

巡查大人这是遇到了骑摩托的杀马特吗?

《天变邸抄》还没完:

草厂在东城,巡更逻卒见一白须老人忽出忽入,知是草场土地也。

还敢再魔幻一点不?

实质上,就和今天很多都市传说差不多。拿这样的资料来分析,意义是不大的。就好比什麽所谓的「红衣男孩」、「上海吸血鬼」、「成都殭尸」性质差不多,真真假假,你能分析出什麽科学原理来吗?


为什么当时会有这些离奇的描述,而之后就很少有人再提及了呢?

因为当时残余的东林党人想借此反阉党,可结果却并不理想:

「钦天监占语曰:「候得五月初六日巳时地鸣,如霹雳之声从东北艮位上来,行至西南方,有云气障天,良久未散。占曰:「地鸣者,天下起兵相攻,妇寺(指宦官)大乱。」又曰:「地中汹汹有声,是谓凶象。其地有殃,地中有声溷溷,其邑必亡。」魏忠贤谓妖言惑众,杖一百,乃死。」

看见没?敢妖言惑众?给我忘死里打!

这份《邸抄》很明显是有反阉党反魏忠贤的政治意图,所以可以说又是一次「妖书案」。之所以加上「天变」,更是属于藉助所谓上天,来「妖言惑众」罢了。可既然是安全责任事故,如何才能弄得像「天变」呢?弄点捕风捉影、怪力乱神的事,夸大这次事故的结果,然后黑一把魏忠贤。

由于这份「手抄报」流传很广,后人不少受其影响,比如谈迁的《国榷》、计六奇的《明季北略》等。有的人一看,三人成虎,嚯,都这麽说,但实际上都出于同一个出处。

所以这种事件很容易被用于政治上的攻击,一般而言被攻击的还没什么办法还击,连皇帝都不得不下罪己诏。可东林党人碰到的对手是政治手腕极其老辣而且不按理出牌的魏忠贤,因此后世史官对此事讳莫如深,而到了清朝,乐得用这件事情来解释“天灭大明”,自然就更不会深究其原因了。


至于为什么很多遇难者及伤者全身裸体,解释其实可以有几种:

一、需要夸大受灾程度了,否则没法开口要银子,也不能印证“妇寺之祸”的严重性。

二、也许只是衣服破碎了或是少部分现象,但是人传人,越传越神。

三、有人藉机抢劫、盗窃(现代社会大地震后也经常发生)。

四、冲击波造成的:

旧日本海军开发460毫米舰炮时研究过炮口冲击波,正压为0.22kg/c㎡相当于风吹沙粒打在脸上的感觉;1kg/c㎡可把鼓膜和衣物撕破。

实际上,在一些爆炸中,衣服被震碎的事情并不是没有。而且由于爆炸,有地方是起火了的,衣服被烧掉,或者着火的衣服被脱掉也可以理解。

(越南小女孩在遭遇凝固汽油弹袭击后背部燃烧、赤身裸体奔逃的照片)

灾后明朝政府做了些神马?

大爆炸后,天启帝朱由校的日子并不好过,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想:

五月初六发生了这事,而之前辽东催饷甚急,还在全国筹措军费,突然来这麽档子事,总得抚恤一下老百姓吧?先大内拨款六千两,不够,又追加一万两,专人负责灾民善后赔偿事宜。可辽东袁崇焕又催饷不停,辽东经略王之臣结合情报分析,冬季后金将有大动作,朝廷自己看着办。

朝廷还能怎麽办?号召全国各地的小金库、零花钱都交出来给辽东,不够。大家要不捐个款?于是在京各衙门捐俸犒兵银通共二万七千九百六十九两。

大爆炸后第二天,是明孝宗忌日,还得照常祭拜。皇上特地下了一番诏书,祈求祖宗老天保佑别再出事了,阿门。

这个时候就该专家登场了。首辅顾秉谦就通过阴阳五行八卦等原理深入剖析了这次大爆炸,得出结论是「抚按有司不许淫刑」。这之间的逻辑我也是醉了,估计就像当时的人看今天的相对论一样吧——都是些什麽鬼。

毛文龙领功的、袁崇焕打小报告的、前线要钱的、说后金要来的、各地遭灾的、经济改革不顺利的等等奏疏纷至沓来。

我也不知道天启心理阴影面积和爆炸面积哪个大。

炸成一塌煳涂,总得善后吧?

爆炸三天后,皇上下旨要兵部、工部把王恭厂搬迁。搬哪裡去呢?找来找去,御马监外刚好有新厂房,于是兵部就派京营总督协率三大营轮流派出三千人,到王恭厂搬运火器、钱粮到御马监边上的厂房裡去。

为了安抚边上的百姓,朝廷非常贴心的把王恭厂的名字改为了「安民厂」,这下你们可以放心了吧?

当然辣,崇祯十一年(1638)安民厂又炸了,这是后话了:

居民死伤万余,贴厂太监王甫、局官张之秀俱毙,武库几空,发五千金赈恤。

(安民厂大致位置)

我说,你们就不能把火药厂搬到城外吗?

实际上当然不可以,因为一旦打起仗来,火药厂设在城外岂不是作死?攻城的时候最缺的是啥?到时候就不知道那些成吨的火药到底是为谁生产的了。

话说明朝京师的皇帝和百姓们也真是挺遭罪的,身边一直放着个超大的炸药桶......


这个世界有时候比你想得还要神奇,但很多时候真相比你想的要平凡很多。

因此对于这次大爆炸,总结来说,直接原因是一次火药库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而王恭厂的火药库究竟如何炸的,是走火、野蛮生产、撞击、火药粉尘爆炸,亦或是其他什麽原因,那就很难得知了。

然而看到人们结合通古斯大爆炸,搬出尼古拉·特斯拉,构想穿越核爆炸、乃至平行宇宙,我只能呵呵了。

大概我们真的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如果少了以讹传讹,九成九的「世界之谜」将消失。

而伪科学往往看上去都是高大上的。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网络)


这里有头条上最好看的历史武侠《睥睨天下》


远歌小说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离奇的故事和古老的传说,但最悬疑莫测的莫过于发生在明代的“天启大爆炸”了,这一令人惊奇的世界未解之谜,至今仍然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王恭厂大爆炸因为发生在明朝天启年间,所以叫天启大爆炸。

王恭厂是明代皇家的兵工厂,又称火药局,是专门做火药的地方,正因为是做火药的兵工厂,所以明代把它安排在城内,又怕它影响皇宫的安全,才把它安排在城旮旯的地方,距皇宫大约三公里,这大概是当时皇家认定的安全距离吧。


天启六年(1126年)5月30日,北京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扶苏离奇爆炸,面积达2.25平方公里的爆炸范围以及两万余人的巨大死伤。

王恭厂乃兵器火药制造重地,围墙极为高大坚固,库房里大量的火药爆炸并没有炸倒围墙,而是将厂内存储的大量的火药原料碳粉、硝粉、硫磺粉容器炸碎,强大的爆炸气浪裹挟着各种粉尘沿着坚固的围墙壁一起冲向天空,并在天空合拢形成一股超级大粉尘团。

一起上升的燃烧着的木屑引起了超级粉尘大爆炸,瞬间的高温热辐射点燃了行人的衣服,为了活命,人们只得脱衣裸奔逃亡,强烈的冲击波摧毁了地面建筑,一个几顿重的石狮子把冲到了几百米外,由于粉尘里含有各种原料,远处的人们就看到了一个翻腾着各种颜色的大火球。


根据明朝太监刘若愚在《明宫史》中的记载,当时天启皇帝正在乾清宫吃早饭,忽然听到一声巨响,整个皇宫都震动了,把天启皇帝吓得赶紧往后宫跑。

这场大爆炸真正的伤亡都在宫外,据后人估算,此次爆炸的威力约为一位至二万吨当量的TNT,如果单纯是爆炸,还没有那么多问题,关键是这场爆炸之后,发现很多人身上的衣服都没有了,无论男女老幼,不管活的还是已经死了的,这个都很离奇,据《天变邸抄》记载:爆炸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另据《帝京景物略》记载:木石人复自天雨而下,屋以千计,人以百数,死者皆裸。

这些人的衣服都去哪儿了呢?根据《国榷》记载,衣服飘到了西山还有昌平,那里的衣服堆成堆,更离奇的是当时一个女子坐在轿子里,人没事,衣服却不翼而飞了,这次爆炸最离奇的就是衣服,一声巨响后,衣服鞋袜一瞬间就人间蒸发了,这个到现在也无法解释。


爆炸发生后,后世各种推测不断,有爆炸说、地震灾难说、陨石流说、龙卷风说等等,但都没有准确的定论,明朝有些人认为是奸臣贼子、阉党宦官横行霸道、倒行逆施所招致的“天谴”,于是上书皇帝“反躬修省”,朱由校不得不下“罪己诏”大赦天下。

王恭厂灾变发生在300多年前,今天无法再现当时的景象,虽然前人对科学的认知不像今天这样深刻,但那时的很多史料都作了类似的记载,可见像衣服消失这样奇异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


历史是经过装饰的事实,我们相信确实发生了一些可怕的事情,但是当时人们的认知能力低,所以加入了许多不实的描述,再经过多年的传承,更是难以看清真相,现在很少提起,是因为无法解释,怎么说?这超出了人们现有的知识范畴,说不了就不说了,因为真相早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找不到了,因此后代历史学家也就懒得提及此事了。





遗产君


公元1626年5月30日上午,顺天府西南角王恭厂发生了一起灾难性的爆炸事件这个爆炸事件也被认为是世界三大自然未解之谜。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三百余年,但是对于这场灾难所产生的奇怪的现象至今仍旧是众说纷纭。

明代专门有一本书记载此类灾难的书籍叫《天变邸抄》记载如下:

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 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西及平则门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 屋数万间,人二万余,王恭厂一带,麋烂尤甚,僵尸层迭,秽气熏天,瓦砾盈空而下,无 从辨别街道门户,伤心惨目,笔所难述。 震声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告变相同,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无 不震烈,狂奔肆行之状,举国如狂。象房倾圯,象俱逸出。遥望云气,有如乱丝者,有 五色者,有如灵芝黑色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

就是说在天启年间,天气晴朗,惠风和畅,突然有似吼般的声音,可能是风,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吹来,过了一会儿大震一声,天昏地暗,白昼如黑夜,从刑部街到平则门南长三四里,方圆十几里都是灰尘粉末,房屋万间都被摧毁,人死了两万之众,王恭厂一带尤为严重,受灾的严重程度难以用文字来形容。

而更为奇特离奇的事情,是在这场灾难中,这个爆炸中,伤亡的男男女女,全都一丝不挂,甚至是赤身裸体,死者无数,甚至是肢体不全,死者都是面目全非。

但是这场灾难到底是怎么来的,根据以上《天变邸抄》的记载,这个大爆炸很有可能是一场自然灾害引起的,从天气皎洁,突然就变得“有声如吼”,进而天色就犹如黑夜一般,据说还产生了灵芝状,蘑菇状的烟云,根据这个现象来看,就是由自然灾害引起的爆炸事故,而根据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很有可能就是龙卷风,龙卷风到来之前由于天气的强对流,声音确实巨大,并且蘑菇状的烟云,所到之处都变成粉末,而发生的时间正值夏季,人们穿着普遍比较宽松,而风卷起来,把人的衣服卷走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这也只是猜测而已。

而王恭厂的爆炸可能也是因为这个灾难,是这场灾难波及到的地方,加之安全措施没有做好,导致了大爆炸的发生。当然这也只是猜测,关于这场灾难,还有说是因为地震,或者是因为地震加暴风的模式。

而为何后人很少提及,可能也是因为根据史料,学者做出的也只是一系列的猜测,推测这场爆炸发生的原因,而至今没有定论罢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有结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