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闪击波兰的全过程是怎样的?

闷骚是种气质美938


二战中的波兰战役不同于法国战役和后来的苏德战争,那两场战争都是由德军装甲部队从正面突破从而形成对敌军的合围态势,可以说是德军在进攻中主动制造出对敌军不利的态势。而波兰战役则不一样,一开始波兰就面临着德军三面包围的战略形势,北面的东普鲁士和南面的西里西亚、捷克斯洛伐克对波兰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也就是说德军无需突破就已经对波兰形成了严重的侧翼威胁,整个波兰西部地区都处于德国的包围态势下,从军事上来看这是极其不利的。



按照常理来看,波兰军队为了避免其侧翼暴露在德军的直接攻击下,就必须将主力至于波兰的中部地区,以较小其侧翼的暴露,避免被包围。这意味着波兰军队不仅要放弃整个边境地区,甚至西部地区的大部分也要放弃,最多只能派部分兵力执行迟滞性防御。另一方面来说,放弃西部地区也相当于设置了一个战略缓冲区,在德军穿过这一地区到达波兰军队的中部主防线前,波兰军队可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加强部署和进行战争动员。同时也拉长了德军的后勤补给线,给德军的进攻带来更大的障碍。


然而实际情况是,波兰军队的主力完全部署在西部边境地带,而且是沿长达500英里的边境均匀的分布,毫无纵深可言。这种或许靠前的部署无异于将自己脆弱的侧翼和后方都敞开来坐等德军包围。从战略上来看,一开始波兰就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即便德军装甲部队没能在西部地区合围住波兰军队,波兰军队即便逃到中部地区还是无法躲过德军的包围,从东普鲁士和捷克斯洛伐克出发的德军将包围整个波兰的西部和中部地区,这是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当然战事的发展远比德军预想的还要顺利,在德军装甲部队和空军的配合下,他们在西部地区的战役性钳形攻势就已经围歼了大部分波兰野战部队,少部分逃出去的波军也没能逃脱德军在华沙以东形成的第二个包围圈。战争在一周后就变得毫无悬念,两周后波兰军队就已经不复存在,这可是拥有6个集团军,40个步兵师和22个骑兵旅的庞大陆军。德军的伤亡仅仅是的3.5万人,而他们仅俘虏就抓获了70万。波兰士兵不缺乏勇气,缺少的是一个拥有战略头脑的最高统帅部。


战略论


说来话长。

希特勒进攻波兰的野心由来已久,前事不谈,我们直接入题。以下是全程。

1939年9月1日凌晨,希特勒下令进攻波兰。从德国出发的轰炸机向波兰呼啸而去。

9月1日傍晚,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德军第3、4、8、10、14等各路集团军互相配合,向波兰腹地快速推进,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

9月3日,英、法先后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停战,否则对德宣战,德置之不理。

9月6日,经过惨败的波兰政府被迫迁往卢布林,波军总参谋部迁至布勒斯特。

9月17日德军合围华沙,波兰政府弃民众于不顾,逃之夭夭,经罗马尼亚、巴黎,流亡伦敦。

9月18日,波兰会战达到高潮,此时的波军除少部分在苏波边境外大部被围,波军总司令斯米格威·罗兹元帅已完全失去对部队之控制,整个波兰军队一片混乱,只剩华沙等少部分地区仍在单独作战。

苏联此前因《苏波互不侵犯条约》未曾出手,波兰政府出逃后终于“体面”出兵波兰。

9月18日,苏德于布列斯特——力托夫斯克会师。

9月26日,德空军轰炸华沙,28日,华沙守军投降。

至10月2日,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城市格丁尼亚投降。

10月6日,德苏占领波兰全境,波兰战役结束。



人与文


德军闪击波兰的时间,即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5分

地点:波兰布格河以西即波兰西部

作战时长:36天

双方兵力投入对比,德军,44个师,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预备队62个师,共计总兵力,160万

飞机,1939架

坦克,2800辆

波军,7个集团军,4个战役集群,39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3个山地步兵旅,2个装甲摩托化旅,80个民防营,总兵力100万

飞机,900余架

轻型坦克,220辆

超轻型坦克,650辆

这是一次有准备,具备绝对优势,主动进攻。对无准备,被动防御,装备落后处于劣势的不对称战争。

不宣而战,突然袭击,三面进攻,加之苏军由波兰东部的介入,加之英,法对德宣而不战,然使得波德战争在36天之内以德军和苏军的全面胜利而收官。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皅,德军第一次应用空地协同,机械化运动,炮火覆盖的立体化战争模式,使其突然性,机动快速性,为其闪击战的战术模式奠定了基础,成为经典而供后人研究。为什么是奇皅呢?首先德军处于三面受敌,英,法,9月3日对德宣战却遇上了宣而不战。其次,波军统帅部不设战略纵深,而是把精锐部队布防波德边境,这无疑给德军的打击和分割围歼创造了条件。其三,苏军的趁火打劫,更是给波兰的反抗雪上加霜,因此导致了36天结速一场世界性战争的神话。所以,之所以,人们称其为波德战役……,这是一场狼群入羊圈的屠杀式战争,但是波兰人民的失败是悲壮的,然又遭遇了苏联军队强盗式的打劫,无疑给波兰人民留下了永远的伤与痛。


李大侠148246497


1939年9月1日德国和其附属国斯洛伐克一同进攻波兰。9月3日法国、英国和英联邦成员国纷纷正式向德国宣战,但实质上给予波兰的支援则十分少,只有在法国萨尔当地发起萨尔攻势。不过9月3日时英国和法国也派遣海军部队封锁德国外海,期望能够破坏德国的经济发展并给予战况有些许支援。9月17日苏联在与日本就日苏国界战争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后也紧接着入侵波兰,波兰领土随即落入德国和苏联瓜分,而立陶宛和斯洛伐克也获得一部分土地。但尽管如此波兰政府始终没有宣布投降,相反地另外组织波兰地下国和波兰家乡军,继续在之后连同布署在波兰周遭各条战线的盟军部队一同作战。此外大约有100,000名波兰军事人员则撤退到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国家,这些士兵后来也加入抵御德国部队进攻的行列,而著名的波兰军情处密码局(Biuro Szyfrów)则带着有关破解密码的资料撤离到法国。已波兰军在美国犹他州同一时间日本则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中国城市长沙市首次发起攻势,但是在9月下旬被中国军击退。


SeaArm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爆发于1939年9月1日的波兰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也是德军“闪电战”战术的首次实践,关于这场战役的进程很多答友已经做了详尽的介绍,这里笔者想谈谈波兰国土防御计划的形成以及对于最后战役结果的影响。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大部分时间里,波兰的主要防御方向在于东方,而非西方,即将苏联作为最主要的威胁,这并不奇怪,毕竟以毕苏斯基为代表的波兰领导层对于苏联的仇恨和防备远胜对德国的担忧,而且在1933年前德国依然受到《凡尔赛和约》的束缚,表面上仅有10万陆军和一支弱小的海军,没有空军,而波兰却是当时欧洲数得着的军事强国,因此,在1935年毕苏斯基去世前,波兰军队主要部署在东部边界上,大部分防御筑垒也都在东部。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波兰陆军在欧洲范围内还是颇具实力的。


然而,随着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德国在两年内就摆脱了和约,重建了德国武装力量,短短六年时间里就把十万国防军扩充为一支超过百万之众的庞大军队,其中包括5个新锐的装甲师,建立了拥有超过2000架飞机,训练有素、技术先进的空军,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形成了对波兰的优势。更让华沙感到恐惧的是,随着德国在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已经形成了对波兰的三面包围,一战后由《凡尔赛和约》造成的波兰走廊也成为德国发动对波战争的直接诱因。在这种形势下,波兰于1938年开始拟定新的对德防御方案“西方”计划,但直到1939年4月才将其具体化,而到战争爆发时,这个方案还远远不够完善。

1939年9月进攻波兰的德军装甲部队,5个装甲师和4个轻装师在空军配合下成为波兰战役的决胜力量。


就1939年4月以后的形势而言,波兰在北、西、南三面都受到德国的威胁,从地理位置上看部署在波兰西部的部队很容易陷入德军的合围,在军事上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当时法国军事顾问曾建议波兰将军队主力部署在中东部地区,依托维斯瓦河、桑河等天然屏障阻挡德军的进攻,仅在西部留置少量部队进行迟滞,为后方组织防御争取时间,部分波军将领也支持这种观点。但是这种放弃西部的部署在政治上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波兰主要的工农业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基本都在西部国土上,一旦放弃难以支撑波兰军队的持久作战,对民心的打击也甚大。同时,波兰政府中很多人担心放弃西部,会使英法与德国达成“慕尼黑协定”式的妥协,从而出卖波兰的利益。因此,波兰只能将军队主力部署在国土西部,承受着在战争之初就陷入合围的巨大风险,并将转危为安的希望寄托在英法在西线的进攻上。

1939年9月波兰战役爆发时,波德两军的部署情况,图上的箭头表示德军的主要突击方向。


根据“西方”计划,波兰将大部分军队都平均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国境线上,缺乏战略纵深和预设防御阵地,后勤路线也缺乏保护。尽管“西方”计划允许部队从边境地带向内陆腹地逐步撤退,但必须是在节节迟滞德军的情况下。波兰军队的基本构想是尽可能拖住德军,直到英法在西线发起进攻,同时波兰在国土东部积蓄起足够的力量发起决定性的反攻。英法认为以波兰的实力可以抵挡2~3个月,而波兰更是自信地认为可以坚持6个月!然而,做出这种估计的人都是按照一战的模式进行推测,大大低估了德军在空军和装甲部队上的优势,德军对飞机和坦克的创造性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役的形式,大大加速了战役进程。实际上,在战役爆发仅仅两周,波兰军队就败局已定,而此时法国尚未完成总动员。更悲惨的是,随着9月17日苏联根据与德国的秘密协定进占波兰东部,这个国家已经无法避免再度被瓜分的命运,就算波兰人将主力部署在中东部,避开德军的铁钳合围,也无法阻挡苏德两军的东西夹击。总之,波兰的命运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1939年9月,苏德两军在波兰土地上会合时,两国军官相互握手致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