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殖民地起家,為何實力懸殊,玻利維亞怎麼誰都打不過?

澹奕


多民族玻利維亞國為南美洲兩個內陸國之一,面積109萬平方公里,2017年人口1105萬人,實現GDP375億美元,一直是南美洲最窮國家。

殖民統治的負面影響,獨立後180年裡政變頻發政治動盪,使得國家權威與穩定政策難以實施,加之沒有特色資源和地理優勢,還有人文方面的問題,玻利維亞虛弱的內陸印第安人國家印記揮之不去。

一、礦產資源較豐富,封閉的自然環境和不穩的政局使得資源開發嚴重滯後

全境地勢西高東低,人口集中的西部和中部地區時有乾旱侵襲。有天然氣、錫、銅、銻、銀、鉍、鎢等多種伴生礦藏,還有豐富的鐵礦石和鋰,據稱烏尤尼鹽沼區儲藏有全球一半的鋰,只因當地基礎設施差,開採成本是鄰國智利的3倍多。

二、南美洲唯一印第安人占人口多數國家,族際矛盾集中在貧富差距與政治社會權利

該國印第安為主的土著人占人口的60%以上,印歐混血的梅斯蒂索人佔25%,白人佔10%,還有非洲裔等。95%居民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有西班牙語和兩種土著語言克丘亞語、艾馬拉語。

西班牙殖民者剝削土著各族群,形成一部分土著和非洲裔處在社會底層,再有艾馬拉人和克丘亞人,梅斯蒂索人處在次高層,布蘭科人(白人)位於頂層的社會梯級結構,權力和財富鬥爭在四個集團中激烈進行。

三、殖民者“榨乾”了當地的易採資源,留下破敗的經濟

1538年殖民者征服全境,1545年,波託西銀礦的發現和開採成為16世紀世界經濟史大事之一,此後的兩個世紀裡,波託西成為美洲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殖民時期數百萬土著礦工葬身地下,時任秘魯總督在致國王信件寫道:運往西班牙的已不是白銀,而是印第安人的鮮血和淚水。

1825年獨立的新國家承受著深度的經濟低迷。銀礦開採的黃金期已過,數千礦井被水淹,強制勞力征用制度崩潰使得工人短缺,農業同樣停滯。更深刻的背景在於掌握經濟政治權力的布蘭科人和梅斯蒂索人,他們以大地主和礦山寡頭為代表,以軍隊實權派為後盾,繼承殖民時代的等級制度,逐步蠶食徵用廣大印第安人的土地

四、軍人干政致國家內外交困

獨立到2005年180年間,玻利維亞共發生190多次政變——多於國慶節,83任政府中的36個壽命不足一年。該國還有失地於智利、巴西和巴拉圭的悲慘記錄,失去太平洋出海口。

南美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馬沙漠地區南北延伸1100公里,面積18萬平方公里,殖民統治時沒有劃定歸屬,秘、玻、智曾各佔北、中、南三段,均提出全部主權。19世紀後期在中、北部發現硝石礦產,智利在英國支持下舉兵,1879—1883年,智利大勝秘、玻軍隊,結果秘、玻雙雙失去其原有的阿塔卡馬北、中部地區。玻利維亞更不堪,由此喪失出海口而成內陸國。在亞馬遜地區,1868年玻將4萬平方英里土地割讓給巴西。20世紀30年代玻利維亞與巴拉圭間查科戰爭又敗,僅得當地1/4的土地。


太平洋戰爭導致獨立以來主政的軍事考迪羅下臺,查科戰爭讓執政者名聲掃地,高原印第安人加快融入社會生活的步伐,激發起全社會的變革渴望。1952年,一場以土地改革和工礦業國有化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對該國產生深遠影響。54年後,玻利維亞出現首位印第安人總統,艾馬拉人莫拉萊斯在該國最高投票率(85%)的選舉中贏得54%的選票,印第安人從此真正參與地方和國家治理,沿襲幾百年的社會等級制度受到最強烈的衝擊。

2014年,莫拉萊斯史無前例地獲得了第三個總統任期,標誌著減少貧困、擴大政府職能的變革取得成效,玻利維亞連年保持5%的經濟增長率,但它仍是美洲最貧窮國家之一,貧困是該國問題的核心,社會危機不斷的根源。


ruixuezhaofeng


總是打敗仗,未必是戰敗國自己的原因。

進入19世紀,世界各地的聯繫變得比以往更為密切。戰爭早已超越了交戰國地域的範疇,成為了一項全球性的議題。大部分戰爭背後都可以見到世界強權的身影,南美的幾次戰爭同樣如此。

以南美國家獨立後,玻利維亞參與的幾次戰爭為例——

聯邦戰爭(1836-1839)

戰爭雙方

A:秘魯-玻利維亞聯邦

B:智利、阿根廷聯邦、秘魯國內的反對派

戰爭結果:秘魯-玻利維亞聯邦解體。

硝石戰爭(1879-1883)

戰爭雙方

A:玻利維亞和秘魯,擁有更多的兵員,但武器較為落後,教育普及率較低,後期獲得了美國的支持;

B:智利,政治較為穩定,武器較為先進,海軍優勢明顯,教育普及率較高,軍隊戰鬥經驗豐富,雖和阿根廷有邊界爭端,內部有馬普切人問題,但獲得了英國等歐洲大國的支持;

戰爭結果:智利勝利,玻利維亞失去了擁有豐富硝石礦的太平洋沿岸,成為了一個內陸國家,秘魯也向智利割讓了一些土地。

阿克里戰爭(1899-1903)

戰爭雙方

A:玻利維亞,獲得了美國的支持

B:巴西,無論在國力還是地理位置上都佔有巨大的優勢

戰爭結果:玻利維亞失去擁有豐富木材、橡膠資源和金礦的阿克力地區。

查科戰爭(1932-1935)

戰爭雙方

A:玻利維亞,獲得了德國軍事顧問,捷克斯洛伐克和一些智利僱傭兵的支持,軍隊總人數佔優,但在查科地區軍隊數量不如巴拉圭;

B:巴拉圭,獲得了阿根廷在資金、情報和武器上的支持,後期獲得了意大利的軍事訓練支持,獲得了美國左翼參議院休伊.朗的支持,得到了白俄軍官和阿根廷志願軍的支持;

戰爭結果:巴拉圭獲得了被認為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查科地區的大部分,但很多年之後,都沒有發現足夠的石油資源。

當然也有玻利維亞自身的原因——

玻利維亞大部分國土位於安第斯高原之上,土地較為貧瘠,礦產開發也比較困難。在著名的波託西銀礦枯竭之後,經濟就陷入了停滯的狀態。獨立之後,玻利維亞的政局比較動盪,佔據統治地位的白人和佔據人口多數的印第安人之間時常發生衝突,土地和政治改革的進程也比較緩慢。先天和後天的劣勢使得玻利維亞成為南美洲發展比較遲緩的國家,幾次戰爭的失敗更進一步加劇了這一過程。


獺的實驗室


主權制國家 不要過多評論


聯合移民yoky


人種還是有區別的


行者79280575


要有真正的主權,好的領袖,小不忍則亂大謀。


鑫淼說電影


對它沒有研究


朱光祥ZGX


不知道你們在說什麼?


用戶3962276286564043


沒有一個有能力的國家領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