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风穴山“风伯庙”记

(杨占营/释文)

汝州风穴山“风伯庙”记

汝州风穴山《风伯庙记》,见载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祀典志》。《风伯庙记》前有序,曰:“风伯庙。在东北乡风穴山之白云寺前。屡经重修。黄良弼(撰)《风伯庙记》。”读该段序言并《记》文,一是知风伯庙由来久远,其创置时间已是不可究考,二是既不知 “黄良弼”为何朝何代人,又不知具体撰文于何时。又查该方志《职官表》、《人物志》等,亦未见关于“黄良弼”的其他记载。遂访问百度,则显示:“黄良弼, 字严夫,号白泉,明代同安县人。正德八年(1513)举人,授汝州学正。该州地辟,人才较少,他大兴文风,读书人渐多。后升南京国子监学正,因‘行率直,临事不避忌讳’,竟为此罢官。年68岁卒。事迹被收录于(民国)《同安县志》 。” 若斯,则《风伯庙记》的撰写者并撰写时间明矣。今释录《风伯庙记》全文如下:

汝州风穴山“风伯庙”记

去州治东北十五里,有风伯庙,不知肇自何代。予尝稽“郡志”,询故老,而莫详也。暇日游风穴寺,见林峦环抱,献碧送青,呀云翕雾,疑有神焉。策楖栗登山,有僧指曰:“此风穴也。将风则鸣。”予曰:“噫,有是哉!此山之所以名也。”《易》曰“润之以风雨”,而圣人以槱燎祀之。吾闻风伯为箕,箕成象于天。在天者,不可得而亲,顾可得而形乎?而可以庙貌乎?窃尝疑《骚经》有曰:“後飞廉使奔属。”使人冥思遐想,若真有其人。今庙像果斯人与否,吾不得而知也。意者,是山阴气翕聚,阳在外周旋而不合,实风所自出之地,匪庙无以崇祀。否则,国家祀典行天下,坛而不屋,而风独加之庙,不亦偏乎?然有其举之,莫敢废也。念未已,有耆民等跪而请曰:“某等境内之民也。地故有风伯庙,神最灵,祸福甚速。因守土者祀事弗修,神震怒,数暴风,偃禾伤稼,十无一稔。前任张公至,轸念元元,向神而祝焉,且曰:‘若能岁福吾民,当举庙重新之。’於是,鸠工庀材,不逾月而丹雘黝垩,焕然矣。嗣是以来,时和岁丰,无非神之所默佑也。”予闻其语,乃归述其事,以告来者。

汝州风穴山“风伯庙”记


注释:

【呀云翕雾】 呀,张开,打开。翕,闭合,收拢。呀云翕雾,犹言开云聚雾。

【楖栗】 读音 jí lì 。亦作" 楖枥 "。木名。可为杖。后借为手杖、禅杖的代称。

【《易》曰:“润之以风雨。”而圣人以槱燎祀之。】 “润之以风雨”,出自《易经·系辞传上》,其原文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槱燎,读音yǒuliáo。古代封禅祭天的一种仪礼。即以牲体置柴堆上焚之,扬其光炎上达于天,以祀天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郑玄注:“禋之言烟。 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槱,积也……三祀皆积柴、实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烟所以报阳也。” 孙诒让正义:“窃以意求之,禋祀者盖以升烟为义,实柴者盖以实牲体为义,槱燎者盖以焚燎为义。礼各不同,而礼盛者得下兼其燎柴则一。”《文选•张衡》:“扬槱燎之炎炀,致高烟乎太一。” 薛综注:“谓聚薪焚火,扬其光炎,使上达於天也。”清龚自珍《辨仙行》:“享用大乐须《韶》《钧》,蓬蓬槱燎高荐烟。”

【窃尝疑《骚经》有曰:“後飞廉使奔属。”】 《骚经》,指屈原的《楚辞·离骚》。飞廉,亦作蜚廉,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兽,文献称飞廉是鸟身鹿头或者鸟头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为飞廉(蜚廉),古代楚地以飞廉为风伯。《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王逸注:“飞廉,风伯也。”

【前任张公至】 “张公”,不知具体所指。按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职官表》所列,明初之张姓汝州知州,以次有:张復(山西黎城人。不详任职时间)、张静(四川彭川人。不详任职时间)、张崇德(山东沂州人。正德十四年任)。又按黄良弼为正德八年举人,其升任汝州学正的时间,不当在其为举人之始,当在若干年之后。故推测“张公”,应以指正德十四年任汝州知州的张崇德为最大可能。

汝州风穴山“风伯庙”记


汝州风穴山“风伯庙”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