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父母的难处是:老人像孩子,可是不能像对待孩子那样,是吗?你怎么看?

农在天涯


我的经历告诉我,凡把老人伺候的非常好的人,这辈子都值得你信赖和尊敬。



牧马人1720


我的一位远房叔叔,年轻时为人非常和善,脾气还很好,大家都很尊敬他。

最近老听妈妈讲,老了老了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自己生活不能自理,每天让保姆推着他出门在外面转,大冬天也不在屋里待着。伺候他的男保姆换了不知多少个了。稍不如意就骂人家 ,有时连老伴都看不过眼去。

有时一家子人吃饭,不知怎的就把烟头或纸屑给你扔到菜盘子里。搞得一家子都吃不好饭。老伴见了我妈妈就叨叨着,这是怎么了。

这是不是人们常说的老年痴呆啊。人老了,就像个任性的孩子,孩子犯了错误挨打训斥那是教育。老人太任性了吧,说轻了,老人不听,说重了吧,大逆不道,不孝顺。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小孩,那就哄着呗,顺着他。父母一辈子把我们养大,任劳任怨,甚至都带大了孙子辈。真的不容易,

特别是我们的父母这代人,年纪都七八十了。他们经历过大炼钢,经历过3年自然灾害和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加上那时孩子多,紧衣缩食,多半辈子过得是苦日子。等现在日子好过了吧,人也老了,也吃不动了。随着岁数的增大,身体和心智越来越退化。就算他们再固执,再任性,我们都没有理由去嫌弃他们。因为我们也有老的时候。

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多包容,多陪伴。像哄孩子般的顺着他们,逗他们开心,让他们快乐,让他们愉快的度过晚年。

父母在,我们尚有来处。让我们好好的珍惜能陪伴父母度过的每一天吧!


行者813


这样的问题真是存在的。我有切身感受。

这二十多天,我与年迈的老母亲朝夕相处,体会到了人老了真的不容易。

老母亲93岁高龄了,前几天偶感风寒,身体不如从前。有时刚刚吃了饭,她说咋还没吃饭。岁数越大,还越任性了。俗话说老小孩,真是一点也不假。对待老人但可不能像对待孩子哪样。孩子能打,能吵,能哄。老人只能哄,只能顺着说,她说天黑了,就得关上灯,她说天亮了,就得打开能。她说没吃饭,就得连忙做。顺从老人是第一。

老人怕孤独,就得陪她多说话,更得问她想要啥,想吃啥,想见谁。还得给她看重孙子的视频,她看见小孩就高兴的很。还得关心她的冷暖,冷了不行,热了不中。

服侍老人真是个技术活,一是会哄,二是能骗,三是手脚勤快,四是得有智慧,还得装糊涂。

总之,能让老人开心就好,能让老人多活一


天是一天。


爱疯说事



用户5230736721866


对!不能像对待孩子样对待自己的父母!

我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情是我母亲吃饭的模样,儿时的我们永远在母亲的家教中成长,每顿饭时母亲都会给我们说道吃饭的规矩:右手拿筷子🥢,握紧双筷的上端三分之一处,吃饭时双眼要看着自己的碗,伸筷夹菜只许伸到自己面前的盆子里,不允许在菜里上挑下拣;家里来客人吃饭,小孩子要躲到厨房或猪舍,不允许站在客人吃饭的饭桌旁看着,客人吃好离开了才可回到饭桌旁;去亲戚家做客,要让长辈先上座,吃饭前长辈开吃后才可以拿筷吃饭,每道菜上桌后得让是长辈先夹菜;着重强调的一点不允许吃饭讲话,吃饭结束后要说我吃好了。我们姐弟五人对于母亲的祖训至今都历历在目。

我的母亲今年78岁,大病住院4次,可谓是死里逃生,目前三高伴糖尿病体外注射胰岛素,论说年龄不算大,也许是生病的原因,吃饭的吃相已经让我们做子女的很尴尬,桌子上的菜满盆翻,一盆子青菜也是这样,要是炒的杂菜也就无可厚非;但凡有汤上桌,老人家第一件事就是拿着汤锅里的大汤匙舀一勺就喝,明明自己有碗有勺她也还是这样做,做儿女的无所谓,孙子媳妇她们就再也不喝汤了。

母亲年轻时做事干练,为人处事大方得体,教育我们也算是教子有方,现如今我们总不该当着老人家的孙子重孙念吃饭祖训吧,再说母亲也是非常爱面子的人,千万不能当着小辈责怪她,我们几个商量一下,每顿饭前都准备好母亲的碗和勺,首先给母亲盛好汤,另一个碗里夹好菜,这样老的小的都兼顾,一大家子坐满桌子吃饭即开心又温馨。

父母给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现如今他们已经老了,行走不便,穿衣不整,智商甚至低到只有三四岁的时候,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尽自己的可能照顾好他们,善待父母为儿女做表率。


请带我远走高飞


我认为孝顺父母应该顺,孝顺孝顺,有顺才有孝,有孝才有顺,老人其实喜欢能有人听他谈谈古说说话怕我们把他们忘了,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都在小辈,父母的要求也不高,有时间请多陪陪父母亲说说话,散散步就可以了。我的父母健在,我每晚必陪父母散步说话,百年后不会后悔。因为我们也在变老,希望我的儿子他们以后也我对我这样。



众木成林781


是的!我的婆婆生前就是个老小孩的性格,对吃的东西特别任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老年人了,有的东西不好消化,吃多了胃不舒服,可是她很不听话,认为别人舍不得给她吃,生气骂人,这个时候当儿子的你就得管她,什么对她有利,什么没利!做媳妇的就不能多管闲事了!娘俩为吃的打嘴架,那叫热闹极了!在北京老儿子那,为吃的把胃气疼了,回家养着,大儿不顺她的臭毛病,!孝顺父母是很难很累的,还又不讨好!久在床前无孝子!



任性大妈很快乐


因为老家冬天太冷了,冬天把老妈接来我家小住,老妈就爱管我家闲事,还有就是情绪不好不敢随意在家发火,怕她误会嫌弃她,总之各种不便。在家住的时候暗暗在心里说:明年不接了,谁爱接谁接,但是一到冬天心又软了。已连续接三年,明年不接,谁爱接谁接。


微风94989481


我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小时候,我们在家读书的时候,妈妈还挺好相处的,除了有点洁癖。自从哥哥初中毕业后,不愿意去读书了,出去打工也没个固定的,经常换来换去。妈妈就一直为他操心,她没有工作,整天呆在家里就会胡思乱想。

我和妹妹大学毕业后,都没有回老家发展。妹妹的男朋友在外省,他们大学谈了四年恋爱,毕业后一年就想结婚,我妈偏偏说我们那不流行年初结婚,一定要等到年底,所以他们拖了一年。其实我知道她是舍不得妹妹远嫁。


妹妹结婚是在年底,我们一家都去了,在他们家住了一个星期吧,婚礼结束后我们就回家过年。我清楚地记得除夕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多放了一副碗筷,我们都不敢说她。

夜里12点,爸爸放完鞭炮,妈妈还坐在沙发,不肯去睡觉。我刚开始不知为什么,直到爸爸说妹妹已经嫁人了,以后过年都不会一起过了,想开点,我才知道妈妈对女儿的不舍。爸爸哥哥和我劝了好久,妈妈就是不肯去睡觉。后来我给妹妹打电话,让她好好和妈妈聊聊,妈妈才肯回屋睡的。


又过了两年,我也嫁人了,嫁的比妹妹还远,我也不回去和爸妈过年了。我的婚礼都没有举办,为的是不让妈妈那么难过,毕竟远嫁已经是不孝了,不想再刺激她。

现在我觉得妈妈越来越像小孩,会乱发脾气,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她在气什么,只有我爸能理解。然后我们就开始慢慢开导妈妈。

老人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儿女身上,他们需要的不多,就是想要得到儿女的关心,他们仅此而已。所以我们一定要去理解他,包容他,多点耐心,多点关心。


珍珠泪


″老人像孩子″这是自古以来有的一句话。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老人老了老了,也像孩子一样,有时候就得哄哄他们,也要陪陪他们。

之前我妈在的时侯,因为脊柱畸形,开始的时候是走路腰挺不起来,走路做事情不方便。

所以我要时常陪在父母身边帮他们做家务,就是因为母亲做事情很不方便,我看了不忍心。

后来不能走路,只能在床上坐着。这样子,她的情绪很不好,时常发脾气,扔东西,骂人。

我理解母亲的这种心情、无奈,因为之前能走路的时候,她要出去哪里就去哪里,自由自在。

可现在只能坐在床上这个小范围之内,要拿什么东西都要依赖别人来完成。所以她心情极度不好,反反复复。

我不但要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还要安慰、开导她,转移她的注意力,讲一些开心、有趣的事情哄哄她。

虽然我努力去引开她的烦恼,但难免还是会发脾气,扔东西,骂人。

特别是老人行动不方便的时候,他们更需要儿女在身边,一来有个伴可以说说话,二来能够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

其实照顾老人也像照顾孩子一样,都是需要倾尽爱心、耐心、恒心。

想到父母从小倾尽所有把我们喂养大,培养我们。对儿女不离不弃,把最好的都给了儿女。几十年如一日,最牵挂的是儿女。

现如今,父母老了,需要我们了,我们也该尽尽心力去照顾他们。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回报父母最好的实际行动!

孝敬、赡养、照顾父母确实是有难处,特别是行动不方便的照顾,更是艰难。

但我们要克服这些难处,毕竟父母只有儿女的照顾。想想之前父母生养儿女更是艰难,但他们一路走过来了,他们做到了,为什么儿女就不能做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