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的沿海城市为什么没有浙江的沿海城市发展得好?

A00000000记得我不


就总体经济的底蕴、自配套程度、技术性含量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而言,江苏不亚于、或干脆说好于浙江,但单就沿海城市而言的确浙江要发展得好得多:浙江的宁波在和舟山组成一个大港区后排名飙升,虽然有“焊接”之嫌但势头迅猛;温州是改开之初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如今虽然势头有些顿挫,但底气犹在;台州是浙江几个沿海城市起步较晚的,而且很多台州企业家“墙内开花墙外香”,但如今也在努力迎头赶上。与之相比,江苏的沿海城市的确相形见绌,连云港、盐城在省内经济排名都靠后,南通则主要以沿江而非沿海经济闻名。

苏北沿海海岸线过于平直,缺少良港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江苏近现代经济主要依托两河(长江、运河)一路(津浦-沪宁铁路)展开,江北的徐州,江南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都在“一路”上,而徐州、淮安、扬州、镇江、苏州串联运河,南京、镇江、常州、扬州、“三泰”、苏州、南通则都在长江沿线。相反,江苏在长江以南没有海岸线(原本属于江苏省的上海市独立为直辖市,划走了江苏所有江南海岸线),长江以北的海岸线过于平直,水浅多沙,缺乏航利,且长期以来苏北交通、尤其铁路交通不发达,几个沿海城市间缺乏纵向的铁路联系,这些都对江苏沿海城市发展构成了制约。

苏北发展较好的城市很多都在津浦线、长江和运河沿线


而浙江情况则大不相同:浙江除杭嘉湖平原外多山,海岸线曲折,沿海水深,多港口和岛屿,海上交通比陆路交通更加便利,且沿海居民长期养成了出海发展的习惯,加上改开之初包袱轻,宁波作为宝钢配套(北仑铁码头)率先起步,温州则另辟蹊径引领民营小型经济潮流,加上浙江沿海港口有悠久的经商和涉外传统(宁波港早在唐代就是开放商港之一了),因此相对江苏沿海城市发展更好。


陶短房


这个问题比较的逻辑,稍微有些欠缺,因为江苏并不是一个靠沿海经济而发展的省份,虽然江苏省的海岸线很漫长,但是在江苏省内东部沿海地区缺乏深水良港,所以江苏省经济基本是靠长江水道这一条经济带而盘活。而浙江的沿海,因为有深水良港,所以沿海城市发展比较不错,另外因为杭州是省会,发展也是非常好,如果这个问题换句话问,浙江的沿河城市为什么没有江苏的沿河城市发展好也是同样的道理。

江苏省的经济长期是以苏南城市为代表,这一地区也是我们所最熟知的江苏城市,而沿海城市基本上是指南通,盐城以及北部的连云港,连云港或许拥有深水良港,但因为处在江苏省的东北城市末端,与苏南经济不能形成有效的沟通,而盐城和南通虽然靠海,但是沿海港口吨位都比较小,而浙江的宁波的宁波舟山港算是我国第一大港港口,所依托的就是优越的深水良港,与杭嘉湖、宁绍平原相连通能够形成经济互补。所以这样的比较不是站在同一角度上,上面说了,如果将位置对调一下,问为什么浙江的沿河城市没有江苏的沿河城市发展那么好,我们都知道浙江钱塘江联通富春江直入西部浙江腹地,在两岸也是汇集有浙江地级市,但这几个城市相比于江苏的沿江说是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等城市发展也是比较一般的,所以不同的地理因素下比较的东西不一样,产生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其实,当前江苏的沿海城市盐城、南通虽然没有深水良港,但是经济总量上或许没有办法与杭州、宁波相比较,但是相比于台州、温州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只不过浙江的沿海城市在民营经济上普遍活跃,人均经济占比很高,这一点江苏沿海城市确实有劣势。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江苏沿海城市有三个,连云港、盐城、南通,然而真正靠海边的只有连云港。

江苏沿海城市为什么发展慢呢?

连云港是一个重要的港口,但地处江苏的东北角,加之江苏沿江城市众多,海运偏重长江和上海,自身动力不足,与其他城市交通联系单调,主要靠公路,发展缓慢。现在省里高度重视沿海发展战略,一批重大项目开始建设,发展正在提速。

盐城是一个沿海不近海的城市,尤其是滩涂大,港口建得迟,规模小,去年铁路刚通了一条,现在徐盐铁路即将建成,盐通铁路在建,盐靖锡常宜铁路也将开建,宁盐高速将开工,盐城迎来了发展的飞跃期。

南通是一个沿江城市,一直沿江快速发展,经过这几年在海边的大规模投入,沿海发展的速度正在加快。

三个城市,南通为二线城市,盐城、连云港为三线城市,随着沿海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沿海高铁、港口的大力度建设,正在缩小与浙江沿海城市的差距。


运河之杨


江苏北边沿海地区,我恰好去过,实地看了一下,深有感触。

除了连云港,从灌南一直到如东这边,江苏沿海都是没有好的港口,沿海都是一大片滩涂,没办法发展港口经济,反而成为发展的累赘。所以在此情况下,和浙江一比较问题就看出来了,浙江沿海城市比较好发展,而江苏则不可。

江苏的连云港,现在也不如以前,这也是和整个华东布局有关系,当然位置上,连云港略微显得有些尴尬,那就是离长三角核心区太远,腹地小。

还好江苏如东以东以南还是可以发展下的,比如吕四港,我去看过,总感觉吕四港有些潜力,未来还是可以期待一二的。


张杰谈史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苏北沿海不受国家江苏重视 地利苏北沿海有点潜力的深水港也就连云港 其它大部为冲积平原滩涂 人和江苏内斗出名苏北内部也斗 反观浙江沿海刚好都相反 天时杭州副省级省会 宁波副省级计划单列市 舟山国家级新区 地利宁波舟山深水大港 吞吐量全球第一 集装箱仅次于上海 杭州嘉兴自古是杭嘉湖平原富庶地区 温州台州临近东海 台湾海峡 温台模式早已名声在外 人和 浙江整省吴越语占比98 基本属同一民系 行政区划历史上传承下来变动不大 浙江人的团结合作精神不用多说了 沿海一带更是


168yxznb


首先浙江是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均只有几分田,温饱也解决不了;农业基本入不敷出,穷则思变,浙江人敢为天下先,走出去闯荡,哪怕鸡毛蒜皮的小生意也乐意去做,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是大多数浙商的真实写照;而且抱团做生意,只要一方在某个地方落脚,就会叫上亲戚朋友一块出来发展,他们不会窝里斗,也不会挖墙脚,一致对外!甚至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闯出一片天地;反观江苏,沿海地区在苏北一带,经济一般,大集体主义比较重,经济基础一直不温不火!


YXJWM


这个问题要从历史上找答案,历史上江苏人就是经济发达,鱼米之乡,人文教育领先全国,俗话说就是儒生多,文人多。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也是种努力方向。这种好的文化一直传承至今,某些学校的教育也在全国前列。而浙江沿海经济相对没有江苏沿海好,那些靠海生活的浙江人山多可耕地少渔民相对较多,在征服大海的过程中练就了坚毅勇敢的性格,在后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快人一步敢想敢干,民营企业迅速崛起。而江苏沿海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普遍保守谦和,从和他们交往当中就能深刻感受到温和的性格,很容易相处。江苏的经济很大一部分是利用外资本土创业者没有浙江人多但未来一定会比浙江好,江苏的政策是全面均衡发展也有这个资源,平原较多发展相对也容易一些,民营企业也在成长中,未来长三角领跑的局面仍然可以存在很多年,大家共同进步吧!


浩瀚星辰一粒粟


浙江民营企业多,江苏靠外资企业撑起来的,所以骨子里浙江人比江苏人更懂得创业


myLove166470507


江苏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象苏北的城市2016年固定资产占GDP的比例达80%以上,只能富了部分人。还有浙江人富冒险精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浙江沿海的年轻人撑着小帆板,到台湾海峡走私各种电器等产品,完成了原始积累,然后自己办企业,主要生产假冒产品(由于设备简陋,产品质量产),在九十年代最出名,提到假货必提浙江。九十年后期开始第二次创业,才有今天。江苏沿海普遍缺乏冒险开拓精神。


都市放牛145773877


这和港口天然的因素有关,没有深水港,就不会有海上贸易。江苏沿海城市天然港口质量就没浙江高,所以楼主问的这个问题没人觉得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