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波蘭墜機事故:軍隊只剩下國防部長倖存,依舊正常運轉


2010年波蘭墜機事故:軍隊只剩下國防部長倖存,依舊正常運轉

自從飛機發明以來,不管是固定翼飛機還是直升機,關於空難的消息其實並不多,但是由於倖存者偏差,一些大人物墜機後,立刻會引起焦點關注,讓人們不自覺地對空難感興趣。

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一次軍政首腦墜機事件,恐怕就是2010年波蘭的“斯摩稜斯克墜機”事件,當時包括波蘭總統在內的96人罹難,波蘭政府只剩下一個國防部長……

2010年波蘭墜機事故:軍隊只剩下國防部長倖存,依舊正常運轉

2010年4月10日,出訪俄國的波蘭總統卡欽斯基(Lech Aleksander Kaczyński)搭乘的Tu-154專機失去控制,在斯摩稜斯克機場降落時墜毀,機上96名乘客全部遇難。

2010年波蘭墜機事故:軍隊只剩下國防部長倖存,依舊正常運轉

Tu-154

由於出事的Tu-154是波蘭派出的政府代表團專機,罹難者不只卡欽斯基總統與夫人而已,跟著總統一起遇難的,還有波蘭軍隊七個最高首腦當中的六個,包括總參謀長貢戈爾(Franciszek Gągor)。整個波蘭軍隊等於在一場事故中失去了所有長官,只剩國防部長克利奇(Bogdan Klich)倖免於難(他憑藉一己之力避免了波蘭軍隊的崩潰)。

2010年波蘭墜機事故:軍隊只剩下國防部長倖存,依舊正常運轉

卡欽斯基

這場事故讓波蘭損失慘重,但更嚴重的是,波蘭總統造訪俄羅斯的目的,本是要與俄羅斯一起悼念卡廷大屠殺(Katyn massacre)的受難者。

卡廷大屠殺在波蘭與俄羅斯的關係史上,是一道永遠邁不過去的障礙。1939年蘇聯與德國一同出兵,瓜分了波蘭,後來有2萬2000名波蘭軍人被蘇聯俘虜,他們全部在卡廷森林中被集體殺害。蘇聯這一招可謂釜底抽薪,等於消滅了一整代波蘭青年軍官,使波蘭軍隊一蹶不振。此舉也種下了波蘭人對俄羅斯的仇恨。

2010年波蘭墜機事故:軍隊只剩下國防部長倖存,依舊正常運轉

被俘虜的波蘭官兵

蘇聯快要解體的時候,終於承認了當年的錯誤。卡廷大屠殺的受害者被允許參觀卡廷紀念碑,並由蘇聯政府正式提出了道歉。雖然道了歉,但對波蘭人而言,俄羅斯始終是難以信任的國家。

不過既然俄羅斯願意就卡廷森林屠殺一事向波蘭謝罪,卡欽斯基還是將此視為一個波蘭與俄羅斯和解的象徵。這也是為什麼他組織瞭如此龐大的代表團的原因,除了軍方、國會議員外,還有卡廷森林屠殺的受難者家屬。

值得一提的是,飛機上還有個重要人物,他是二戰波蘭戰時政府最後一任總統卡丘羅夫斯基(Ryszard Kaczorowski)。因為二戰後歐洲格局的變化,他將近40年無法返回波蘭,只能呆在英國。1990年,他將波蘭戰時政府的法統象徵交給了新總統瓦文薩,開啟了波蘭的新歷史。

2010年波蘭墜機事故:軍隊只剩下國防部長倖存,依舊正常運轉

卡丘羅夫斯基(左)卡欽斯基(右)

卡丘羅夫斯基在俄羅斯遇難,更是激起波蘭人對俄羅斯的反感。這架Tu-154的墜毀,就像卡廷森林慘案一樣,不只讓波蘭又消失掉了一整個時代的精英,還讓波蘭與俄羅斯的關係雪上加霜。

死在空難中的卡欽斯基總統,更是以對俄羅斯強硬而深受愛戴,他在俄羅斯的土地上遇難,點燃了波蘭人的怒火,許多陰謀論在波蘭甚囂塵上,無數人認為幕後黑手設計了整場事故。

此時波俄關係降入冰點,參與調查工作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引起兩國之間的衝突。不過波蘭政府沒有意氣用事,做法十分冷靜,堪稱處理危機的典範。

2010年波蘭墜機事故:軍隊只剩下國防部長倖存,依舊正常運轉

波蘭畢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成員,每個人都擔心哪怕說錯一句話,立刻會引發北約與俄羅斯的全面對峙。最終,波蘭與俄羅斯各出了一份調查報告,雙方心照不宣地表示,事故責任完全是飛行員的個人失誤,沒有詭計,更沒有陰謀,於是一場箭在弦上的衝突得以化解,整個歐洲都鬆了一口氣。

2010年波蘭墜機事故:軍隊只剩下國防部長倖存,依舊正常運轉

當然,波蘭並沒有完全剋制自己的憤怒,他們在自己版本的報告上,數落了一些俄羅斯方面的責任,包括航管提供了錯誤的資料,以及跑道上有未挪走的障礙物等等。但這些指責都不會影響整件事的定性,俄羅斯方面也識趣地默認了。

一場有可能升級的意外事故,最終在雙方理性的處理下解決了,波蘭選出了新總統科莫羅夫斯基(Bronisław Maria Komorowski),新的軍事、國會長官也都相繼上任,國家恢復了正常運作。

2010年波蘭墜機事故:軍隊只剩下國防部長倖存,依舊正常運轉

考慮到波蘭在這一起事故中失去的首腦之多,再加上波蘭與俄羅斯複雜的關係,他們還能與俄羅斯冷靜處理問題,最終避免了事情滑向更壞的方向,可以說波蘭政府是合格且稱職的,他們對“斯摩稜斯克墜機”事件的處理方法,也成了國家處理敏感墜機事件的標準答案。

你對“斯摩稜斯克墜機”事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