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我多年,西夏到底算不算一个朝代?

白宸vk


看看朝代的定义: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 。朝代是界定某一个政权时期的一个词。

对于秦汉唐这些强大的王朝来说,称为一个朝代并没有多大的争论,但是相对于南北朝时期,还有宋朝时期,这个时候就有很多争议了,因为在南北朝时期,当时南方北方地方政权太多了。没有哪一个政权能够统一。而在宋时也是一样,宋时就有辽,金,西夏,蒙古,大理等等。这些政权如果按照大一统的王朝领土来说的话,只有把这些地方政权都统一了才能算是一个朝代,但是这些政权谁也没有做到,包括我们一直说的宋朝。即使是北宋时期当时的辽国,后来的金国,西夏等等都是占据了很大的领土的。

所以准确的说这个时候都不能算是一个朝代。不管是西夏,还是辽国,金国,宋等等都不能算是有朝代。为什么?

其实朝代一个开始的定义就是只有天下共主者才敢称朝。什么意思?就是天下人都认可的,天下之主,只有一统天下才能称为朝。比如战国时代,当时国家太多了,各个国家都只是称国,只有秦国统一之后才称为秦朝。那么按照这个定义来说的话,西夏毫无疑问不能算是一个朝代,只能是一个地方政权。

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从这之后随便一个小政权都敢称朝了,就说宋朝时期,其实当时不管是金人还是契丹人都没有把宋称为宋朝,也只是说宋国,因为只是这些分裂的政权往往都不会承认对方有称朝的资格。

其实这个问题就像称帝一样的,一开始有哪个人敢称帝,只有一统天下了才敢称帝,但是到后来随便一个小政权的统治者都敢冒出来称帝,比如说三国的袁术,隋末的王世充称帝,元末的陈友谅称帝等等,这些人哪个统一了,而且当时比自己强大的政权都有,他们都敢称帝。

所以说西夏是一个地方政权还是一个朝代,就看你是以哪个意思来理解了。


中国历史研究所


中国的朝代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是一个政治比较早熟的国家,民众有严重的畏乱心理(大一统即是这种心理的必然结果),因此,中国不惜牺牲社会的效率和活力,也要把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都给消除了。这其中,就包括了取消神权、巫术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虽然神婆之类始终存在,不过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势力,神权在周王朝时就已经式微了。因此,中国的封建时代是“家天下”时期,统御万姓之民而奉一家一姓。

朝,原本意思是当下。孔子说过“丈于朝”,中文所谓的“ 朝 ”字具有今日含义。在政治上用来引用当政者政权的意思, 有“今朝一家政权治天下 ” 的观念。因此“朝”类似现在只所说的“国家统治政权”(即国家行政管理的政府),而并非等同于现代定义的“国家”。

代,就比较好理解了,代际传承,血缘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朝代”合称,则是当下政权统治者权力的代际传承的意思。

不过,这个当下政权也不是没有标准,因为还有很有割据政权,他们也自称大国(夜郎自大),自命正统(如赫连勃勃建统万城,寓意君临天下,统御四方),怎么区分他们呢?

这里有一个“国”的概念。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国”,不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这个“国”是指部落联盟的氏族土地,商周朝指“诸侯国”,是一种地方政权管理单位。比如,战国七雄,皆称国而不称朝。周天子虽然只有一隅之地,可还是天下共主。

那么,什么时候称“朝”,什么时候称“国”呢?

以秦朝为例,在一统六国之前,都称秦国,只是一个比较大的诸侯国。统一六国之后,称秦朝,是为天下共主。由此观之,一统华夏,乃是称朝的先决条件。

可是很快时代又变了。

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强势崛起,可是随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逐渐式微,甚至偏居江南一隅,北方中原沦为异族的统治区域。那该怎么判定,哪个称“国”,哪个称“朝”呢?

史官们给的标准答案是,正统所在即称“朝”,除此之外皆称“国”。如东晋称朝,五胡十六国称国。只是后来隋唐统一天下,其法统得自北朝,因此认定南北双方皆是正统。其实,北魏时期,中原一带文化衣冠已经大体恢复,北魏中期以后,就开始与南朝争夺正统地位了。

到后来的两宋时期,也因为分裂时期的正统问题纠缠不休,因为谁都没有完全一统,只能争正统的名分。偏巧辽、金、两宋都是汉学汉法,尤其金国政权,还占据了中原一带,自命正统霸权。元朝统一后,在这个问题上也没纠结多长时间,因为不管谁是正统,最后都不影响元朝的正统地位。所以,干脆,一股脑地都给修了史书,都成了正统。

话说到这里,西夏该称“国”还是称“朝”也应该有一个判断了吧。

说到这里,再说一点题外话。

西夏国土面积不小,有80万平方公里,32州,民众300多万,兵民不分,全国胜兵50万。国虽小,却极为彪悍,与宋朝、契丹、金国对峙190多年,堪称另一个时代的《三国志》(辽、金、元算是魏晋一般的存在)。可是西夏人给后来统一全国的元朝统治者的印象太坏,也太深了,所以元朝给辽、金、宋都修了史书,唯独没有给西夏修史。西夏国的事,都是在别国史书中才能找得到。

不过,即便给西夏国修了史,其地位也不过是蜀、吴一般,皆称“主”而不称“帝”,是以西夏割据政权无疑。


而知而行的历史


西夏到底算不算一个朝代?

先来能清楚啥是朝代。

中国文字一字一意。先说朝,朝有早晨的意思,有朝拜的的意思,有朝廷的意思。具体到朝廷而言,就是要求其他国家、诸侯要像朝拜太阳一样对待自己。朝廷拥有绝对的权威,是主宰的力量。朝廷可以颁布法令、授予爵位职位,甚至直接出兵帮助搞定诸侯国的事情,以维护朝廷的权威。



所谓天无二日,人无二王。之所以叫朝,是因为他必须像太阳一样独一无二,说一不二。如果有人自立为王而不能征讨或者征讨失败,朝廷的权威就会下降或者失去。诸侯就会懈怠或者轻视王室,不按时朝拜,不贡献礼物,不出兵协助征战,这个朝就要衰落了。

有点像黑社会老大,向人家收了保护费,就要保护人家,遇到事情也必须要出头的。如果有另外一个黑社会过来收保护费,就是挑战老大的权威,必然面临一场争斗,决出胜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要想成为一个朝,在一个文化领域,是不能有挑战者的。如果有挑战者,必然处于战争状态,不会有和平的。朝与国从来不是一个平等的概念,朝是众国之君主,国家的君主是国王,而朝的君主是皇帝,是凌驾于国王之上的存在。

一个王朝,把自己管辖的区域称为中国,自己是天朝上国,外边是化外之地,只有做藩属和称臣纳贡的份儿,甚至求为藩属也不一定被允许。

很显然,西夏没有达到那个境界,西夏立国之前臣服于唐、宋,自立为王,也从来没有征服过宋国及契丹,后期有臣服于蒙古,只能算一个割据政权。严格意义上来说,宋也不能被称为一个朝代,宋朝连传统的汉地都没有完全收复,顶多算是南朝。只是基于汉族的正统思想,把辽金西夏大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视为夷狄,宋为正统。

一个朝可以延续若干代,或者若干世,比如说秦朝二世而亡,隋朝仅传两代,大清十二帝,是在一个朝内部换了代,敬奉的还是一个祖,比如朱棣篡了侄子的位置,但仍敬奉朱元璋这个太祖,自己仍为宗。


朝代的概念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显然不同,朝代可以没有明确的疆域概念,只要有朝廷就行。现在讲究国与国之间平等,互相尊重。所以朝廷的说法也过时了。但中国的历史,就是王朝更迭的历史,比如强汉盛唐,是鲁迅口中所谓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实在找不到代表的朝代,则被描述为混乱的时代,比如五胡乱华,五代十国,是鲁迅口中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


郑说豫见


和我们的国家主义叙事思想有关。我们旧时代的史官只愿意将笔投向把自己征服了的征服者,然后为征服者建立法统历史。实际上,中原王朝从来不是孤立的一支,和周边有着共同衍化的历史联系。在史官们命名为正朔的皇权的同期,也存在着多个政权,但儒家史官特别不老实,把史学当成他们弘毅的一个手段。所以无涉中原主政的全排除在外。西夏按现在的修史观点,我以为应该算。


街趣时光


算,夏天庆十二年(公元1205年)蒙古第一次向西夏显示强大的武力。三月,成吉思汗借口西夏收纳了蒙古仇人,率兵攻破力吉里寨(即应里县),并且纵兵瓜、沙诸州进行掳掠。西夏统治阶级对蒙古军队的突然进攻束手无策,只得任其蹂躏。四月,成吉思汗退兵经过夏落思城,又“大掠人民及其骆驼而还”。纯佑对成吉思汗灭亡西夏的企图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当蒙古退兵后,以为从此可以太平,于是下令大赦国内,做起西夏再度“中兴的美梦。

可是,好梦不长,夏应天二年(公元1207年)九月,蒙古又以安全废黜纯佑没有通报为借口,第二次出兵,攻占了兀刺海城。安全调集右厢各路兵进行抵抗,蒙古军队在夏境攻掠数月,因粮草接济不上而退兵。

应天四年(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为了消除灭亡金朝的后顾之忧,第三次出兵征西夏。三月,派兵自黑水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北,由居延海关口攻入河西。安全遣皇子承祯、大都督府令公高逸率兵五万竭力抵抗,但没有能抵御住蒙古军队的强大攻势面惨遭失败,高逸被俘后不屈被杀。四月,蒙古兵再度围攻兀刺海城。太傅西壁氏率兵和蒙古军队进行了激烈的巷战,夏兵战败,城陷。七月,蒙古军队进攻右厢朝顺军司所在地克夷门。西夏在克夷门原有驻兵七万多,安全获悉蒙古军队进攻的消息后,又派嵬名令公率兵五万增援,夏兵坚守两个多月,城最后还是被蒙古军队攻陷。嵬名令公也做了蒙古军队的俘虏。蒙古军队乘胜包围中兴府。安全束手无策,只好亲自督军登城防守。九月,正遇大雨,河水暴涨。成吉思汗派兵筑起堤坝,提高水位,引水灌城。中兴府被围困达一月之久,城中居民掩死者无数。城墙即将塌时,突然河水决堤四溢,蒙古军队也受到洪水的淹溺,才退兵解围。蒙古退兵以后,成吉思汗遣太傅讹答入城招谕,安全只好纳女求和,蒙古遂放还嵬名令公。

蒙古和西夏议和后,便集中力量进攻金朝,金在蒙古大军的攻势下,于公元1214年将都城迁至汴京。从公元1216年起,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开始第一次西征,先后灭掉了今伊犁河以西的西辽和花刺子模王国。蒙古在西征和进攻金朝的过程中,不断向夏国征兵。西夏“不堪奔命,礼意渐疏”,于是又惹怒了蒙古。

光定七年(公元1217年)十二月,蒙古军队渡过黄河,第四次出征西夏,当蒙古军队逼近中兴府的时候,遵顼惊恐万状,将太子德任留在城缄领兵防守,自己匆忙逃窜西凉,夏兵无力抵抗,再次向蒙古请降。

公元1223年,遵顼让位给德旺。德旺想趁成吉思汗亲自率军西征的机会,把漠北未被蒙古征服的部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蒙古。当蒙古得悉西夏“阴结外援,蓄异图”的消息以后,决定调集大军灭亡西夏。

夏乾定元年(公元1224年)九月,蒙古军队攻破银州,夏兵数万人战死,夏将塔海被俘后受害。德旺向蒙古表示愿意投降和派遣人质,蒙古才退兵。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胜利,回到摸北。次年二月,成吉思汗借口西夏迟迟不纳人质,又亲自统兵十万,由北路攻入夏境。先破西夏的军事重镇黑水、兀刺海等城。接着,蒙古大将阿答赤率军与畏兀儿亦都护合兵攻沙州。夏将藉辣恩义领兵顽强抵抗,蒙古军经过月余的强攻才攻克沙州。五月,蒙古军挥兵南下,先后攻陷肃州、甘州和西凉府。至此,西夏的右臂河西地区,几乎全部丧失。

在蒙古大军压境、势如破竹的攻势下,夏城连连失守。乾定三年(公元1226年)五月,六十四岁的上皇遵顼病死,谥曰英文皇帝,庙号神宗。时隔两月,德旺忧悸成疾,也发病面死,卒年四十六,庙号献宗。德旺死后,献宗的侄子睨被拥立继位。

蒙古军队分成东西两路向西夏都城挺进。八月,西路军越过沙陀(今宁夏中卫县西),抢占了黄河九渡,攻陷应里。十月,东路军攻破夏州。两路夹击,形成对西夏政治、经济中心灵、兴地区的钳形攻势。十一月,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大军围攻灵州。末主睨遣大将嵬名令公率十万大军紧急赴援,途中被蒙古军队打败。德任领固守灵州的夏兵和蒙古军队进行死战,其激烈的程度为蒙古作战以来所少见。最后因夏兵伤亡惨重而失败。灵州失陷,德任被蒙古军队俘获,不屈被杀。十二月,蒙古军队攻克盐州川,派兵四处搜索,烧杀抢掠,夏民“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

乾定四年(公元1227年)一月,末主睨以蒙古兵临城下,国势濒危,顾不得改元,继续使用乾定年号。这时,成吉思汗留一部分兵继续围攻中兴府,自己带领大部分军队渡黄河进攻积石州,以彻底卡断夏兵的后路。末主睨被蒙古军围困在中兴府内,一筹莫展,委托右丞相高良惠领兵抵抗。高良惠“内镇百官、外励将士”,领兵在都城日夜拒守,积劳成疾。部下劝他保重,他感叹说:“我身为国臣,不能消除祸乱,使敌寇深入至此,活着有什么用呢?”最后由于劳累过度而死。闰五月,成吉尽汗回师隆德,因气天炎热,避暑于六盘山,派御帐前首千户察罕赴中兴府谕降。六月间,又发生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瘟疫流行。被蒙古军队围困达半年之久的中兴府粮尽援绝,军民多患病,已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末主睨走投无路,只得派遣使节向成吉思汗请求宽限一个月献城投降。七月,成窑思汗在清水县(今甘肃清水县)西江得重病,立下遗嘱:死后暂秘不发丧,夏主献城投降时,将他与中兴府内所有兵民全部杀掉。不久,末主睨率李仲谔、嵬名令公等投降蒙古。蒙古军队带着末主等行至萨里川,成吉思汗病死。蒙古军队为了防止夏主生变,遂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将末主睨等杀死。建国一百八十九年的西夏王朝终于灭亡。


A餐具工厂张文


算一个朝代。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从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有346年。


文海深深


对于西夏是否算一个朝代的争论,飞眼视角认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将朝代与中原地区政权捆绑了。即大部分人认为只有占据中原地区的政权才算得上一个朝代,这是一个误区。

我们知道,西夏并未占据中原地区,仅仅割据了中国宁夏、甘肃、内蒙及陕西部分地区的政权。但不可否认,它有着一个朝代应有的各类特征。有完善的官僚体系、顺畅的传承机制以及一定的地区影响力。因此飞眼视角认为西夏是一个朝代,但这个朝代是一个割据型的朝代而已。



飞眼视角


三个是国家,三个政权,不是朝代,宋国也是国家,这几个国家处于同一时代,就是宋代。为什么要讲宋代而不讲金代、辽代或西夏代呢,一是因为宋国是汉人统治,其它三国包括大理、吐蕃等在内都是少数民族统治,二是因为宋国历时长,这是主要原因,宋国历史超过了其它所有国家的历史:


无锡房姐


朝代的正常理解应该是由一个家族统治的政权。中国人寻常认为的朝代是指一个占据中华文化核心区,控制汉地十三省大部分地区的家族政权,以汉族的文化优势,排挤、贬低少数民族政权。中国先秦之前的历史也是如此,由于北方黄河流域的部族在文化发展中的领先,而淹没了其他地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甚至引导我们向错误的方向溯源。西夏李氏王朝算一个朝代,只不过因为同时代的宋占据着中华文化的核心区,代表先进的文化,而显得不如宋朝具有代表性,而被定位为中国历史上宋代的地区割据政权。


沉140769451


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和西夏是不同的,夏朝是中国被确认最早的一个朝代,而西夏则是宋朝时期的地方割据的少数民族政权。中国历史上大的朝代的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记忆: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在这些朝代更替过程中,还有周秦之间的春秋战国、汉晋之间的三国、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等分裂割据时期都是中国的历史更替的记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