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办的最厉害的事是什么?

用户61620471536


诚邀,如题。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好,袁世凯是推翻清廷统治的第一人,说他坏,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不但不思u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居然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并公然称帝,在史书上狠狠的留下了败笔,那么在袁世凯一生之中,他办的最厉害的事是什么呢?

袁世凯,出身官宦世家,祖上曾是清朝的漕运总督,后科举考试未能蟾宫折桂,但却在甲午战后得到小站练兵的统军大权,接着荣升山东巡抚、直隶总督,武昌起义后逼迫清帝退位,自己当了大总统。虽说史书对其的评价多为“盗国贼”,但是实际,袁世凯也做过不少的好事。

举个栗子:

袁世凯一人,让甲午战争推延12年,让日本不敢侵略朝鲜,建立我国第一支武装警察,让租赁的外国人头疼没办法。建立北洋,也便是现代军队。逼清廷退位,未实行《二十一条》(实际上是孙中山自动要求签十一条,成果日本人没甩他。86年时日本现已把孙文要求签的十一条手写件发布了,比日本本来要求的二十一条更夸大。)

其实没有袁世凯,清廷不可能灭亡这么快。

在1901年—1908年的清末政坛上,袁世凯是一个非常活泼的人物。是一个对新思想、新事物极为感兴趣的人,在其辖区内进行了许多近代化的改革。对联系朝廷大政的宪政制度的树立也是不遗余力,为清末衰颓之政局吹进一股清新健康之风。辛亥革命时,虽然孙中山气势如虹,但是实际上革命党面临着内忧外患,内忧就是新加入的原清朝势力不满孙中山的领导,外患则是大清百万北洋军不停的向武昌进发,是以如果没有袁世凯,清廷灭亡恐怕还要晚好多年。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自李鸿章、荣禄、张之洞等满汉重臣相继在清朝最后几年去世后,袁世凯在清廷中几乎已经没有可以形成有效制衡的人和势力,而单频载沣等一干宗室少壮派根本无法对袁世凯形成约束。虽然载沣一度以足疾为由将袁世凯勒令开缺回籍,但是武昌起义之后,出来收拾残局的还得是袁世凯。

辛亥革命的过程中,袁世凯将南方革命党和清政府玩弄于鼓掌之中,最终在自己的政治诉求得到满足后,袁世凯连哄带骗加吓唬的让隆裕太后乖乖的交出了大清王朝,自己则在随后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小编觉得能够把整个国家玩弄于自己的权术之中就已经说明袁世凯这个人不简单了。

后来的历史证明,袁世凯玩的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厉害。1913年,袁世凯想要通过国会选举成为正式大总统,而彼时宋教仁又在推动所谓内阁制,一旦实行内阁制,即使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也是没有实权的,所以袁世凯对宋教仁怀恨在心,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宋教仁的死与袁世凯有直接关系,但是袁世凯是脱不了干系的。随着南方革命党发起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一不做二不休,解散了国民党,后来又解散了国会,同时为了将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袁世凯宣布取消地方自治。而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地方上的利益,所以尽管台面上许多人不敢讲,但是大家心里面对于袁世凯还是很憎恨的。

袁世凯在内政上的种种措施也为他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但是袁世凯在外交上还是有所建树的。

1912年2月15日,在沙俄策动下,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乘着中国辛亥鼎革之际,宣布成立了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所谓“大蒙古国”,自封“大蒙古国”皇帝,建国号为“共戴”。袁世凯得知消息后,非常气愤,决定派兵进行镇压。最终在恩威并用的条件下稳住了蒙古形势,避免了蒙古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悲剧。

一直袁世凯留给后人的印象就是他是亲日的,但是实际上从不管是从他的动机还是他的行动来看都不能证明他是亲日的,反而在中日二十一条的谈判中,袁世凯是能拖就拖。

袁世凯是个人物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的许多智慧没有发挥在对的地方,袁世凯满脑子还是旧式思维在起作用,不过也不能完全归结于他的人品啦,比较人家读书不多啦。


青年史学家


对于袁世凯,大家都不会陌生。毕竟他的头像曾经印在银元上。


他作为晚清权臣,又曾为“中华民国”总统,一生中背负许多骂名,例如出卖戊戌变法志士、复辟帝制、与日本人签订《二十一条》等。


他也曾对历史作出贡献,例如捍卫清政府在朝鲜的利益,小站练兵,训练出北洋新军,他还大力发展工矿、开办新式学堂等。


有书君认为,袁世凯最大的贡献,还不在这些上头,

他最大的贡献,应当在于使满清皇帝和平退位,最大程度上维持了疆域的完整。



辛亥革命党人以铁血十八星为国旗,表明民国版图只包括内地十八省。


孙中山以朱明王朝夷夏之辨的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给蒙疆藏等少数民族带来了恐慌,边疆地区趁满清王朝即将灭亡之时纷纷宣布独立。


大权在握的袁世凯与南方的革命党人谈判,以不流血方式得以坐上中华民国总统的宝座。


此时的袁世凯没有采取革命党人的过激做法,他说服隆裕太后把政权禅让给北洋政府。


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诏书上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说的是新蒙藏回满等几个边疆的领土在清朝灭亡的情况下,由中华民国接管,这直接断了分裂势力从事分裂活动的法理。


袁世凯软硬兼施,一方面依据溥仪的退位诏书表明中华民国的版图传承自大清帝国,如有分裂就是叛乱,很大程度地稳定了各少数民族的异动。


另一方面,袁世凯也采用威压手段,化解外蒙古和西藏的分裂行为。



外蒙古曾在俄国的唆使下独立,袁世凯一面派军队控制外蒙,一面大封蒙古贵族,使外蒙结束了独立。又强硬与英国谈判,保住了西藏主权。


也有人说,袁世凯的最大贡献是迫使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五千年的帝制,这个有书君不敢苟同,毕竟袁世凯还是复辟过帝制的。


与其说袁世凯最大的贡献是结束了帝制,不如说他的最大贡献是迫使满清皇帝退位,并以此保住了原有的满清时期的版图,为今天的中国奠定了疆域。


有书课堂


近代史中,袁世凯是一个避不掉的名字。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汉族,字慰亭,号容庵,河南省项城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创始人。“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是他雄心壮志的表现。他发迹与光绪八年即1882年,当时朝鲜发生了壬午军乱,朝鲜国王高宗李熙之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利用军队哗变,成功夺权;朝鲜王妃闵妃一党与大院君有隙, 请求清廷出兵平乱,袁世凯于是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不就平定叛乱,袁世凯因作战勇敢,被朝廷封赏,于是年仅23岁的袁世凯则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并控制税务。这是袁世凯发迹之时,也是他训练新军的开始。



甲午一战,李鸿章的淮军以及海军战败,使得中国北方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于是清政府便决定训练新军,袁世凯通过钻营拿到了小站练兵即新建陆军的位子,戊戌变法后,荣禄在两次参观新军后,上奏朝廷决定推广新军练兵经验,建立起武卫军,武卫军一共五支,分别为:

——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在天津小站建立起武卫右军,全德系装备,运用西方练兵法操练,实力最为强盛。

——聂士成的淮军残部在芦台、开平建立起武卫前军,德系装备,西法操练,实力较强。

——董福祥的甘军在蓟州建立起武卫后军,德系装备,土法操练。

——宋庆的豫军在山海关内外建立起武卫左军,驻山海关,土法操练。

荣禄整顿了八旗的京畿卫戍部队在南苑建立起武卫中军,土法操练。


八国联军侵华时,武卫军除袁世凯外的其他四支都在清廷的指挥下参与的对八国联军的抗战,之后荣禄的武卫中军、董福祥的武卫后军、聂士成的武卫前军基本被打的全军覆没,后来直接被取消了。而宋庆的武卫左军在抗战后被打残,其军队手下马玉昆护送了慈禧、光绪到西安,后被重用。


而袁世凯相比较其他四支军队,不愿意去为保护慈禧而自损实力,于是他间接参与了“东南互保”,与一些封疆大吏和外国列强秘密约定不参与对抗八国联军的战争,以保境安民为由拒不出兵而求自保。后来就是因为袁世凯不参与战争,保存了实力,后逼得隆裕太后与溥仪皇帝退位,建立起北洋中国是时代建立起基础。


公考文科生


根据畅读文研院发现,袁世凯最大功绩应该是中国共和体制的主要缔造者。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人有病,被奴役者却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从来不知道自由为何物,不知自爱,且不懂爱人,一句话,奴才不知道自己是奴才。普天下之大众,食不能果腹,衣不能暖身,而王爷大官骄奢淫逸,盘剥不止,这是经济之病;所有这些病症都是一个总病根,那就是政治之病——华夏四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根治这些疾病,惟有一个药方——走向共和。思想之药三味:自由,平等,博爱;制度之药三味: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由此可见,共和之重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也有各民族的民族意识。但是真正将中国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在理论上统一起来并形成全新的近代的民族意识的,却是孙中山所倡导的大中华思想。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执掌国家政权。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五个统一,其中第一个统一就是“民族统一”。“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孙中山还强调,要在共和的旗帜下,各族人民享有同等的参政权。

但在内外胁迫下,革命势力作出让步,孙中山发表声明,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举袁世凯当大总统。

1912年4月22日《大总统袁世凯命令》中强调:“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自不能如帝政时代再有藩属名称。此后、蒙、藏、回疆等处,自应统筹规划,以谋内政之统一,而冀民族之大同。民国政府于理藩不设专部,原系视蒙、藏、回疆与内地各省平等,将来各该地方一切政治,俱属内务行政范围。现在统一政府业已成立,其理藩事务,著即归并内务部接管......”

黎元洪、孙中山、黄兴缔造了共和,袁世凯也缔造了共和,后来缔造共和的还有段祺瑞和冯国璋。


五味社


袁世凯最厉害的事应当是从日俄手中保持了中国对东北的主权。

庚子之变中,沙俄趁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出兵近二十万占领整个东北。其时满清国弱民贫,还要将数亿两白银赔付列强,早己是山穷水尽。但在此危机重重之机,袁世凯冒着极大风险,力促日俄战,使日本敢于和沙俄放手一搏,不愧为战略家之大手笔。

日俄战争中,袁主持的北洋力量表面严守中立,暗中防范两个强盗,并始终保持对局势有相当的控制力,实为难能可贵。

战后,袁迅速反应,谋篇布局,以最小代价使日本放弃了几乎所有要求,保持了东北无可争议的主权。

在当时国不堪战、将不堪战、兵不堪战的尴尬局势,能不费一枪一弹,从两个饿狼般的帝国主义手中完整收回东北,实乃我中华民族一大幸事。其功可追左忠毅公,足令张学良之流无颜于列祖列宗矣。


(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不可道人


袁世凯办的最厉害的事情不是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朝鲜。

这位未来的北洋统帅事业的开端,就在朝鲜。

1882年,朝鲜发生了壬午军乱。朝鲜国王之父大院君利用士兵哗变,攻击亲日并且执政的闵妃一派,成功夺权。闵妃向宗主国清朝和日本求援,双方同时出兵。当时年仅23岁的袁世凯就在这支军队中。在朝鲜,袁世凯率领士兵英勇奋战,并且“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此后袁世凯以帮办朝鲜军务的身份留在了朝鲜。

1884年,朝鲜又发生了甲申政变。亲日的开化党伙同驻朝日军进攻朝鲜朝廷,取得了政权。而这个时候,又是袁世凯当机立断,指挥驻朝清军杀入汉城,迅速平叛。如果没有这次平叛,朝鲜可能早就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第二年,袁世凯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员。仰仗着清朝宗主国的地位和驻朝清军,袁世凯控制了朝鲜的政局。而他当年才不过26岁!

要知道当时的朝鲜,可谓是强敌环绕。清朝是它的宗主国,要保证它的从属地位,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但是清朝的实力,是朝鲜周边国家中最弱的:北部的俄罗斯,一直虎视眈眈地盯着朝鲜;东边的日本,虽然才刚刚变法富强起来,但征服朝鲜的国策则早已确定了下来。

从1882年开始,袁世凯在朝鲜驻扎12年之久。他一方面严厉控制朝鲜政局,在训练新军,另一方面也和朝鲜士大夫交往,宣传“事大”思想。他用他强有力的政治手腕,抑制了朝鲜的独立倾向和日本(还有俄国)的窥探。朝鲜人对他爱恨交织,而日本人则恨透了他,几次派人刺杀他,但都没有成功。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外交家,靠单枪匹马就在异域纵横捭阖,如班固,王玄策等人。但他们无一不是依赖着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帝国做支持。但只有袁世凯,背后的帝国本身已经饱受欺凌,但是他却靠自己的政治才能,维持了帝国在边疆国家的影响力。如此说来,他的外交成绩比班固王玄策也不遑多让。

但是,任何外交最终还是要落脚在实力上。甲午战争战争爆发后,袁世凯被迫退回国内,他在朝鲜的外交成果也随着日本的战胜而消失。

可能袁世凯自己也没有想到,曾经被日本人当作眼中钉的他,最后却要和日本人签订《二十一条》,最终遗臭万年吧!但历史是公平的,无论他后来做了什么,他在朝鲜的成就都不应该被遗忘和抹杀。


敦复


从戊戌变法到慈禧推行新政,袁世凯都是一位重要人物。甲午战争时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他一步步走向权利巅峰。


袁世凯,字慰廷,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出生于咸丰三年,1859年。叔祖父袁甲三曾经督办过安徽团练,是李鸿章的嫡系。袁世凯自幼就被父亲袁宝中过继给了叔叔袁宝庆,后来又转投袁甲三的儿子户部侍郎袁保恒,1881年,袁世凯投奔养父的结拜兄弟吴长庆,淮军重要将领。从此,他的人生开始起步。

他先是以“朝鲜总督”的身份督留朝鲜12年,控制了朝鲜,抵制了日本和俄国对朝鲜的侵蚀。甲午战败后,袁世凯回到天津,操练新军,这是他重要的政治资本,后来的民国总统大都出自于新军将领。戊戌变法中,他出卖了谭嗣同等人,引起了慈禧和荣禄的重视。义和团时期,他又加入东南互保,获得了洋务派和洋人的一直肯定,成为重要的地方大员。


他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以和平手段终结了大清王朝。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是武昌起义。1911年,清廷颁布了“铁路国有法案”,四川的铁路需要收归国有,这时四川民众不愿意了,成立了保路同志会,反抗清廷。清廷为镇压保路运动,把武昌的军队调到了四川,这样一来,武昌的兵力就很薄弱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士兵爆发起义,到了10月12日,武汉三镇全被新军攻陷,并成立了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武昌起义后,湖南,广东等15个省纷纷宣布起义,拥护共和。

这时候,摄政王载沣想到了袁世凯,急电袁世凯回京主持大局。袁世凯一看机会来临,第一件事情就是改组内阁,新内阁成立,袁世凯就任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一方面命令北洋新军保持对革命党人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委托英国公使朱尔典从中斡旋,最终,同盟会与袁世凯达成了共识,由袁世凯劝说清帝退位,作为交换条件,同盟会支持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裕隆太后接受南京参议院的《清室优待条件》,并颁布《逊位诏书》,以每年400万两的善待费用,清室“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


此时此刻,大清帝国走到了历史尽头。


关山明月779


最厉害的事儿莫过于推翻清廷。

可以说,袁世凯如果不称帝的话,共和第一功铁定是他的,今天遍布全国的就是世凯公园世凯路,孙中山只能屈居第二。

孙中山有理想,有勇气,也算有理论。袁世凯,有能力。

所谓“窃国大盗”袁世凯,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所谓“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说法更是不切实际,没有袁世凯,辛亥革命根本不可能胜利,谈和窃取??

当年武昌起义,孙中山当时在美国给人家刷盘子,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儿,从报纸上看到消息以后才买票回国的。武昌起义的时候,同盟会的大佬们,孙中山,宋教仁,陈其美等等,一个都不在,是孙武,蒋翊武,等人领导的,刚刚起事,领导人就打散了,迫不得已搬出一个不想革命的来领导起义。一连串的乌龙下来,能打下武昌已经算是奇迹了。

可是大清的气数实在是药丸,武昌起义以后,全国的起义风起云涌。朝廷派过去镇压的北洋军——按兵不动。

袁世凯在后面暗中操纵,告诉冯国璋段祺瑞等人不要打,任朝廷派过去的钦差嗓子喊哑也不动兵,逼朝廷重新请出已经被罢官回乡的袁世凯。

袁世凯向朝廷要官要钱,官高禄厚之后,立刻对起义军发起进攻。仓促组织的起义军根本不是袁世凯北洋军的对手,很快败下阵来,北洋军兵临城下。

然后袁世凯停止了进攻。

他要向起义军和朝廷表明形势——我帮大清,大清江山照旧,我帮革命党,大清就完了。待价而沽,俨然是个投机商人。

袁世凯在两边衡量加码,最终衡量的结果是——朝廷给的官在大,也不可能大的过皇帝。而革命党答应他的,是逼退清廷就让自己当总统。

这就很明显了,革命党的加码要比朝廷高上一筹。

所以袁世凯的选择就是,北上回京,逼退清廷,他负责文的,说情讲道理,他手下的北洋军的骄兵悍将们,负责来武的,赤裸裸的恐吓清朝的王爷们“领兵入京,与诸王痛陈利害”。

这样的背景下,清廷退也得退,不退也得退,袁世凯就这样完成了一个野心家的完美逆袭。一年前他还是河南项城的一个土地主,一年后他就成为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投机。

逼退清廷,是袁世凯的野心投机,但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巨大进步,这是这个野心家的历史贡献。


小约翰


这件事被认为是卖国贼,那到底是好是坏那?\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c2700008400abe0fb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