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審美能力的高低,決定了藝術作品的風格特色及品質,是這樣子嗎?

影影圈圈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對藝術作品的風格深有感觸,確實,藝術家審美能力的高低,決定了藝術作品的風格特色和品質。

如何練就一雙慧眼,提升自己對藝術的審美能力?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不停地實踐。

多看別人的藝術作品。畫畫的人最怕禁錮自己的視覺和思維,總認為自己畫的好,不需要再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面貌,這大錯特錯。活到老學到老,藝術家也必如此。筆墨當隨時代,藝術家要有鋒利的眼神,知道什麼作品好,好在哪裡。好的東西可以借鑑,可以學習。


藝術家審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藝術家的創作風格和品質。有思想,有眼神,有準確的判斷能力,可以催生出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還能創作出高品質的美妙畫面。


陳莊水墨畫家


首先,這個回答是肯定的。同時審美能力還包涵一層審“醜”能力,早有藝術哲學者,為此通篇文論,見安伯託,艾柯《醜學的歷史》。比如,說對於宋代就下的工整而要緊寫實風格的審美習慣,到了明朝的徐渭,他是一點都不買賬,一上來就大寫意,大刀闊斧。如果不是對什麼審美能力有所洞察,他一定不會按照新的“審美”去創造。

其次,為什麼說審美能力決定了創作者的風格和創作,首先審美能力是通過訓練而得來的,也就常說的重複練習。但這裡絕對不是簡單“養眼”的文藝範說辭能解釋的。一個藝術家是通過對藝術史大量的工作梳理,才能做出自己的個人判斷,也就是說,自己對風格和樣式的取捨,而這裡還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假設而已,關鍵在於他是如何檢驗自己的工作實驗,正是此時,我們才能通過創作者的作品,去看他知識來源,和他的述說關於什麼才是藝術這樣的事實。

再次,審美能力僅是作為創作者駕馭作品的參考而已,在必須是更加立體地去建設自己藝術認知的體系;也就是說,風格和技巧有可能是最表面的東西,一個好的藝術家,不會固化某種風格(因為風格僅是背影而已,吳冠中語)。唯有“審美能力”大局觀,才不至於被一些幻覺所支配,只創造出和其他藝術相似的作品。











藝術家陳珍福


當我們在圍觀欣賞一件藝術作品時,難免會議論眼前的藝術作品的風格特色,甚至是品質如何,然後順便評價藝術家的藝術功底,那麼,問題來了:藝術家審美能力的高低,決定了藝術作品的風格特色及品質,是這樣子嗎?

藝術家審美能力的高低,決定了藝術作品的風格特色及品質

作為一個藝術愛好者都會知道,藝術之美,一見可知,也就是人們很容易被藝術的魅力所感染、征服、震撼,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經營創作藝術作品的藝術家也不例外,藝術家對藝術的痴迷遠遠勝過喜歡欣賞藝術的人,

值得注意了,愛美之心固然人人都有,然而審美能力並不是人人都有的啊,對於藝術來說,美的含義是多樣化的,最簡單的就有傳統美,複雜的就有抽象美,如果一個人的審美能力很低或者完全沒有審美能力,那麼是分辨不出來物象的“美”與“醜”的,比如,

把肥胖看作是豐滿美,

對於一個所謂的“藝術家”來說,審美能力也是有高有低的,我們現在看到的書法中的“醜書、俗書、亂書”,繪畫藝術中的“塗鴉型”畫作,這些都是藝術審美能力低下的“藝術家”創作出來的,還有人至今都不明白什麼叫“藝術審美”,以為抽象派畫作就是沒有審美能力的表現,


可以很肯定的說,人只有了一定的審美能力,才會有藝術素養,要明白藝術的美是多樣化的,是可以讓人賞心悅目的,這樣才能說是陶冶情操,提升素養,如果美醜都分辨不出,又怎麼談素養呢?對吧。提升審美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多去欣賞古代藝術家的作品,至少那時候的藝術作品在那個時代沒有受到商業的“腐化”,作品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詩夜城主


是這樣的!審美的情趣決定藝術作品的質量,高低在於是否擁抱大眾能舞動全場。

無論是書畫、文學、音樂、影視等藝術形式,對味對路就好,審美高作品才能與大群體產生共鳴,思想跑偏品質下降。

國畫大師齊白石的畫,有濃郁的生活情趣,題載廣泛傳統的梅蘭竹君松五君子,花鳥之外,從未沒畫過的內容也展現,它把生活的多角度折射出來,有農家趣味的,也有雅緻的山水,雅俗共賞,畫受歡迎經久不衰。

比如音樂方面鄧麗君和王菲的歌曲高端大氣百聽不厭,經典,有個人特質有辨識度。

影視方面,導演的審美對演員的要求,決定戲的精彩大有看頭。有呈現經典,也有專整爛片,無一不跟領頭的藝術家風格氣息有關。

品質體現藝術家的別具匠心,和出眾的審美格調。

謝謝!








書漫007


我覺得,審美能力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是很難用高低來形容的。比如說,同樣是油畫,有寫實油畫,有印象油畫,有抽象油畫,從風格上來講,這三種油畫迥然不同,但是你能由此來評判藝術家審美能力的高低嗎?顯然是不能的。

應該說,藝術作品的風格品質取決於藝術家的藝術修養藝術品位和藝術取向。如十四至十七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西方繪畫總體上流行的是古典主義寫實風格油畫,這是那時期的主流風格。但具體到每一個畫家,各個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品質。比如達芬奇的嚴謹精細,米開朗基羅的雄渾豪放,拉斐爾的唯美細膩等,都是建立在古典寫實基礎上由畫家個人藝術修養和審美取向決定了自己作品不同的風格品質。你能分辨出是誰的作品,但你很難說出哪位藝術家的審美能力高,哪位藝術家的審美能力低。

再比如,安格爾和布格羅都是十九世紀新古典主義油畫和學院派的代表人物,都崇尚唯美寫實,都有高超的繪畫技巧和表現手法,都有多幅傳世的經典作品,但他們的油畫風格卻很不一樣,人們一眼便可看出誰誰的油畫。可是你怎麼通過畫風的不同來評判他們審美能力的高低呢?

至於寫實印象抽象三種不同畫風的油畫更難評判藝術家審美能力的高低。庫爾貝、莫迪裡阿尼、梵高、塞尚、畢加索、達利分別是寫實印象抽象三大畫派的藝術大師,建樹非凡但繪畫風格大不相同,你能以繪畫風格的區別來論他們審美能力的高低嗎?




燈影書畫


既然已經稱其為藝術家,說明他在追求藝術的路上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起碼在某一層面上已經得到了公眾認可,說明他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

每個人的審美都有著區別於其他人的特點,這一特點來自於他對自己創作的藝術品的敏感性包括先天特有的和後天形成的兩部分。

我想起了前些年大家公認的一句話,“為了生存不得不幹的是工作,因為喜歡所以去幹的是事業!”有的人把工作幹成了事業,有的人把事業幹成了工作。對於工作和事業的選擇,很大程度是在身不由己下進行的,就像上大學選擇專業一樣,明明那個專業不是自己喜歡的,可是因為它的就業率高,好找工作,所以在家長的硬性要求下,硬著頭皮選擇了它。也有的人是因為考了個好學校,即使專業不太理想,因為喜歡那所學校也就將就著慢慢去培養感情了。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事業併為之工作的是幸運兒,就像考入理想大學,理想專業的人之驕子一樣,他的一生都能為了自己的愛好而努力拼搏。沒有得到理想工作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失敗者,為了一份責任,同樣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甚至做出興趣,從而把工作做成了事業。當人們把愛好、興趣和工作結合到一起的時候,這個人是幸運的,相信他的事業一定能成功。因為堅持,把工作幹成事業的人更了不起,他用勤奮和執著給自己打開了一扇幸福之門。

熱愛是一切靈感的源泉,唯有熱愛才會產生與眾不同的創造力,因此也具備了特殊的審美能力和效果。


飛鴻鳴春


大家好,我是優畫君,優畫網主編,優畫網,一家有品位、懂生活的藝術電商。我們的口號是:“簡單藝術,簡單生活”,我們的願景是:“讓藝術創造價值”。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什麼是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是指從事物中獲得美感的能力。一個人能夠多大程度地從事物中發現美感,他/她就有多強的審美能力。一個人能夠從事物當中發現什麼樣的美感,他/她就有什麼樣的審美能力。

題主問,藝術家審美能力的高低,決定了藝術作品的風格特色及品質,是這樣子嗎?這個問題應當分兩步來回答。


考量一個人的審美能力,有兩大維度。一種是傾向性,即他/她有什麼樣的審美能力,會從事物中獲得什麼樣的美感,從什麼類型的事物中特別容易獲得美感?另一種是強度,即他/她能夠從事物中發現什麼程度的美感?這種美感有多強烈?

以上兩個維度對藝術家的創作有著不同的影響。首先,讓我們來說說傾向性,審美能力的傾向性是先天和後天因素共同決定的,它造就了一個藝術家的風格。比如,同樣是看到星空,音樂家莫扎特寫出的《小星星變奏曲》走的是輕巧明快、活潑可愛的“小清新”風格;而梵高的星空卻聖潔、璀璨而扭曲,飽含著強烈的內在矛盾和主觀情感,充滿了藝術的張力,風格更加“濃墨重彩”。之所以有這樣的差別,很大程度上是在觀察星空之時兩位藝術家在審美能力上的傾向性不同,這種傾向性不僅受到先天性格的影響,也受到後天環境和教育的影響,甚至受到創作者發生感觸時具體的心理狀態的影響。在多方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審美能力的傾向性顯現出差別(請注意,這裡說的差別一般來講並不包含水準高與低的價值判斷),藝術風格也隨之顯現出不同的面貌。也就是說,審美能力的傾向性通常並沒有高低之分,只有方向之別,它締造出不同的風格。

接下來讓我們說說強度。在傳統意義上的以表現美為追求的藝術領域中,審美能力的強度高低,決定了藝術作品的品質。審美能力強度越高的人,越能從平凡的事物當中發現閃閃發光的美,他/她被這美的光芒所感動,內心充滿了力量。他/她創造出的藝術作品當中充斥著這力量,他/她抓住最能傳神地展現美的要素,使這力量突顯並充分湧流出來。比如,同樣的一首歌曲,審美能力強度低的人演唱時情感投入平平,旋律沒有起伏變化,令人聽上去索然無味。而審美能力強度高的人卻將自己的靈魂融入歌曲,演唱時投入強烈的情感,通過跌宕起伏的旋律,精準而收放自如的音量控制,甚至真誠的面部表情和豐富的肢體語言,讓人們親身感受到歌曲的藝術魅力,將歌曲“唱活了”,營造出鮮明的意境。這差別便是審美能力強度高低的差別。它造就了藝術作品的品質高低。從這個意義上說,審美能力的強度是有高下的,強度越高,藝術作品的品質就越精湛。


優畫網藝術資訊


不是這個樣子的。這裡面還有一個藝術“解讀”的過程。

首先對於審美能力的高低,就不可以量化和確定精確的。高山流水遇知音,雅俗共賞有別,下里巴人也有別樣的藝術鑑賞審美標準,人人都有發言權和審美的評判標準答案。藝術家的審美能力高低,不能算是權威和公認的藝術最高最好的標準,只能是他的“口味”而已,他的審美能力和高低,只能是通過“他人”的反饋,市場的檢驗,人民群眾的雪亮眼睛獲得,這種“審美的高低”通常是動態和不確定的,變化和發展並且辯證唯物的。

其次,藝術作品風格特色和品質,需要被“解讀”和承認。我們用藝術流派鑑賞和解讀藝術作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出作品蘊含的豐富內延和價值取向,解讀者審美能力和高低,只是解答的一個必要條件。和藝術品本身的風格特質和品質沒有因果關聯,可能他說的夠全面,經典和精闢,但這不是全部和所有。

還有一種情況,現在流行的“汙文化”與“喪文學”,審“醜”的藝術傾向。就直接挑戰了藝術家的審美高低,對於藝術作品的風格品質,也是眾說紛繁,褒貶不一,對於如何“解讀”這種新的文化流派,文學藝術的傾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路子1988


藝術家審美能力的高低,決定了藝術作品的風格特色和品質。藝術不但是體現出藝術家嫻熟的技法,而且是表現藝術家思想情感的審美能力。藝術是以個性風格地表現藝術家審美理想的震撼力,藝術家的個性風格包含著藝術家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感的相互統一。

藝術家的審美能力越高,所創作的藝術作品風格特色和品質也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藝術作品沒有人欣賞其風格特色和品質就很低,因此藝術作品的風格特色和品質的高低,必須依賴人們在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中,能動地發掘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才能實現藝術的風格特色和品質。藝術作品的風格特色和品質高低,是體現出藝術家審美能力的高低,表現出藝術作品風格特色和品質高低的藝術價值。



有些藝術家文化程度和藝術修養不高,審美能力比較低,創作出的藝術作品缺乏藝術風格特色,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能創作出藝術作品,在市場上能賣出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至於藝術作品的風格特色和品質高低無所謂。


一個藝術審美能力高的藝術家,在創作一幅優秀的藝術作品中,他的審美情感觸發了靈感的創作動力,使他激情澎湃,審美能力上不斷地達到昇華,構成了藝術魅力很高的風格特色的藝術作品,極大地滿足人們欣賞藝術的審美需要。


黃智637


論藝術家的修養氣質和文化素養

摘要:

藝術修養是一個藝術家不可缺少的,

他也需要具有一定文化知識。

學識修養將會

幫助藝術家從整體上提高藝術創作的境界。

由於生活是豐富多采的,

藝術也必然

要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這樣,

瞭解生活的各個側面,

增加自己的學識就顯得

非常重要了。

文化修養是藝術家必備的素質。

從定程度上說,

文化修養制約著藝

術家的創作水準。

關鍵詞:

藝術家素質

修養

藝術家素質的高低決定著作品的藝術質量

,

因而要求藝術家要有深厚的思想修

養和藝術修養筆者概括提出了藝術家的素質結構

.

藝術家的素質由五個方面構

--

進步的世界觀和審美理想、

深厚的文化素養、

豐富的生活積累、

超常的藝術

思維活動能力

,

精湛的藝術技巧和表現才能

.

一個藝術家

,

不僅要有紮實的基本功

和穩重的功底

,

還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

,

不平凡的社會經歷

,

對事物獨到的見解

,

豐富的想象力

.

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

.

多觀察生活

,

善於發現生活中有意思的東西

,

多接觸新鮮的事物

.

一個藝術家應該大膽地創新

,

藝術品具備三個條件

,

難度

,

創性

,

情感

.

藝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創作出真正屬於自己獨特的東西

,

別人根本模

仿不來的

.

別人根本無法取代的

.

真正屬於自己的風格還得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

斷地學習

,

不斷地更新自己

,

不斷地進步

,

藝術是塊永遠都探索不完的聖地

.

是個

永不滿足的過程

.

藝術直接產生與創造它的主體

-----

人,

也就是藝術家,這是無可置疑的。

任何一個藝術家都是在一定的家庭,

一定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生活、

一定的民族文

化以及一定的世界潮流與時代精神等因素的影響與薰陶下逐漸成長起來的,

因此

每個藝術家的生活內容思想感情

.

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等無不打上這些方面的印

記。那麼對於藝術家來說,自身擁有的素養和藝術創作之間會產生怎樣的關係

呢?

藝術家通常是按照“學問要博,

生活要廣,

認識要深,

情感要真,

立意要新,

想象要豐富銳敏,

意象要包含意蘊,

形象要栩栩傳神”的審美要求和標準進行創

作的。

這些要求和標準都需要藝術家擁有深厚的豐富的個人素養,

那麼這些藝術

素養表現在哪些方面,又是怎樣與創作息息相關的呢?

我們都知道,

藝術來源於生活是對平凡生活中真善美的一種提煉以及深層次

的挖掘,

那麼對藝術家來說要創作出好的藝術作品,

豐富的生活積累是必不可少

的了!

豐富曲折的生活體驗是藝術創作的基本材料和前提條件。

對於一個有一定

創作能力的藝術家來說,

如果擁有豐富而有深刻的生活積累,

特別是自己親身經

歷的或與自己的命運發生聯繫的經歷的深切感受。

往往容易激發欲罷不能的創作衝動,

從而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地構思和創作出內涵深刻感人至身的藝術作品。

也就是說,

藝術創作的火花是藝術家深切的主體感受與社會生活的獨特事件相遇合,

相碰撞而產生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是一個很有才能的藝術家長時間遠

離了社會生活或是對要表現的對象不熟悉或體驗不深刻也是回失敗的,

著名劇作

家老舍以

《茶館》《駱駝祥子》

等名作著稱於世,但他卻談到創作《青年突擊隊》

失敗的原因,

認為是自己對勞動人民的生活知道的不多認識的不深,而又急於寫作

.....

並且指出作者的毛病即在以寫作的熱情代替了生活經驗的積累。藝術家

應該像一顆飽滿的富有生命力的種子那樣,

把自己的整個身心都埋在生活的土壤

中,

從中汲取養料化成自己的軀肉和靈魂,

才能對生活產生深刻的認識和真實的

感受,

從而由衷地生髮創作衝動。

黑格爾認為:“藝術家創作的依靠的是生活的

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的觀念的富裕,

在藝術裡不像在哲學裡創造的材料不是思

想而是現實的外在的景象。

所以,藝術家必須置身於這種材料裡,

跟它建立親切

的關係,他應該看得多,聽得多,而且記的多。他必須發生出過很多行動,得到

過很多經歷,有豐富的生活。

然後才能用具體的形象把生活中真正深刻的東西表

現出來。”“上帝創造了光,創造了世間萬物的色彩,

同時也創造了會使用這種光和色

彩的人。

梵高與畢加索彷彿就是上帝的兩個兒子。

只是世間的滄桑與艱辛,

生活

道路的坎坷與磨難使提前降臨人世的梵高經受著無比的辛酸與愁苦,梵高的作品

是偉大的,但世人是無知的,他們彷彿激怒了上帝,因此,小兒子畢加索好像從

一出生便被上帝賦予了被廣為人知的靈性和長達一個世紀的壽命,並使其享有無

與倫比的地位和榮耀,

上帝可能正是用此來彌補大兒子所遭受的屈辱與不公吧。

”摘自《梵高與畢加索對話》

梵高與畢加索都是世界繪畫大師,

從他們那高超的繪畫技術中,

我們也不難看出,他們彼此都有著很高的藝術修養,

藝術境界一定是很高的。

他們的每一張創作,都是對自己心境的一種表達,

所以讓我們在欣賞他們的作品時不禁會同事

聯繫到他們當時的生活,環境,就想是用畫在和他們溝通一樣。藝術就像骨頭中間的“精髓

”藝術所以有著巨大的誘惑力,

是因為它關聯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關係到人類的進化,關涉到每個人的成長。

一個人的一生可以疏遠數學,

可以不喜歡化學,然而絕不可以沒有藝術修養。

人類社會已經有了幾百萬年的歷史,

進入文明社會也有五千多年之久,

試看人類進化的每一步,

哪一步離過藝術呢?一個人出生後一睜開眼睛就看到了世界

的美麗,有了聽覺就感到了聲音的美妙。王子的情竇初開,少女扔翩翩起舞,壯

士去赴湯蹈火,

哪一件事曾離開過藝術的陶冶呢?沒有藝術巨匠們給我們留下來

的藝術

精髓

的滋補,我們肯定還會處在原始荒蠻的愚昧狀態之中。

唯有藝術,

能把我們的精神和生活裝扮得五彩繽紛。

享受藝術,

具備藝術的

修養,

不是藝術家的專利,

它和我每個人的一生都息息相關。

即使你不想做一名

藝術家,

但你至少是想做一位高尚的人、

一位有能力的人、

一位充滿著生機的人,

那麼你就應該接受藝術的陶冶!

——

《大眾素質書—藝術修養書》

藝術家是藝術生產的創造者。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藝術家,

必須具備一定的基

本素養。藝術家的基本素養是他們的生活歷練,它主要包括:豐富的生活經驗,

真性情與人格

發現的目光與獨到的體驗,

藝術技巧和文化修養,

尤其重要的是

創造精神。

一、豐富的生活經驗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

藝術是生活的反映。

離開豐富的生活經驗,

不可能有深刻的

藝術創作。許多偉大的藝術家,都有豐厚的人生閱歷。應該說,他們真正的藝術

搖籃,首先是生活。中國古代藝術家歷來主張現有生活,懂得生活,然後才能談

到藝術創作。否則,創作出來的東西只能是矯揉造作,無病呻吟。

二、真性情與人格境界

所謂真性情,是指人們對待世界的一種態度,它順其自然,真摯誠懇,不矯揉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