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你究竟對什麼不惑了?

我是星哥的Vlog


四十不惑,不是什麼事都明白了都不迷惑了,而是對不明白的也不想去明白了。好好做自己擅長的事,別整天瞎折騰,更不要去學什麼成功學,想著一夜暴富的事。因為四十歲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已不適合40歲以上的人了。


我拍給你看


昨天和朋友聊天,朋友感慨:

“話說四十不惑,我還惑的緊呢!”

我笑了,我說:“你當然惑,你不說我也知道你惑著呢。”

我說的這個推論是有原因的,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大家不要忘了這句話的第一個字“吾”。

孔子的意思是說他自己在四十歲達到了不惑的境界,

而不是說四十歲的人應該不惑。

孔子是什麼人?是聖人。

聖人方四十不惑,

更何況那個年代四十歲相當於現在最少五十歲,

咱們動不動就和聖人比較,

心氣也大得很啊。

不惑不是明理那麼簡單,

所謂的證悟,就是真真正正的瞭解到。

南懷瑾老師有一句話說的好:

“看的破,忍不過,想的到,做不來。”

我們知道抽菸不好,有時候就是戒不掉。

我們知道努力會有收穫,有時候就是偏偏偷懶。

有時候老大徒傷悲才知道年少努力的好,

是生活讓老大們證悟了……

這就是“明理”和“證悟”的區別。

我們大多數人都惑著,

這是毋庸置疑的。

來源於我們對自我價值和生活目標的懷疑。

金庸在《射鵰英雄傳》的誰是大英雄這一章裡就提到這個問題。

成吉思汗惑著,

成吉思汗在臨死的時候,

懷疑自己所作所為究竟對不對?

所以他問郭靖,自己是不是一個大英雄。

郭靖說“不是”

於是給可汗造成了一萬點傷害。

有時候,我們不禁懷疑,

這許多年,這許多路,

我們走的對不對,

我們走的值不值?

這個問題,到了不惑之年的時候,

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再問自己了。

因為或許覺得,

這年齡再思考這個本身就是對自我的否定。

不過,無論你懷疑與否,

惑是存在的。

敢承認自己“惑”的人,最起碼是真實的。

孔子被稱為聖人,

不是因為我們稱他為聖人而是聖人,

是他的確跨過了聖人的門檻。

這個門檻就是“不惑”。

孔子四十歲成為了聖人。

不僅儒家如此,佛家亦如是。

佛家有個果位稱為須陀洹,

又稱“入流果”,

而這個標誌恰恰也是“不疑惑”。

為什麼能不疑惑呢?

因為他們證悟到了實相,看到了世界和自我的本來面目。





點點滴滴平平淡淡


所謂四十不惑,就是人到了四十歲了,經歷了工作,生活,愛情的變故和轉折,思想有了成熟的想法,變的有了理智,不會和以前一樣的無理取鬧,感情用事,行為舉止也會顧及他人的顏面和感受。

要說究竟對什麼有不惑,還真是不好說清楚,就說點自己的感受吧,以前可以為了多掙錢,可以一天兩夜不睡覺,以前玩的很瘋狂,花錢,熬夜是常態。以前想做什麼事情,都是說幹就幹,不會猶豫不決,現在不會了,因為覺得沒必要,再說上有老下有小,是家裡的頂樑柱,要有責任和擔當,要有健康的體格和一定的經濟來源來保障家庭的辛福。

其實,要說不惑,也只是對一部分事情有點清楚而已,還有很多知識,需要不斷的學習,思考,總結,能做到在不惑之年道不惑之理真是不易!有些道理可能一輩子也不明白!

我們需要更努力些,看的更遠些,更明白些!



常笑36


有三層意識:欲神意識(自我)、識神意識(自我)、元神意識(超我)。

在這三層意識中,只有欲神意識與識神意識為主導的心智系統,才會產生「疑惑的意念」。因為欲神意識、識神意識為主導的心智體系,都是在已有記憶、認識的基礎上運行的,超出已有記憶、認識,就會有「疑惑的意念」產生。

而元神意識為主導的心智系統並不依靠已有記憶、認識運行,所以,元神意識即使遇到未知的事物,也不會產生「疑惑的意念」,只是靜靜地“看”……

如果,潛意識告訴了結果,就知之;不告訴結果,也不會著急、疑惑,一切順其自然。

這也就是《道德經》中所說的“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也”的道理。

當一個人的思維完全由元神意識主導的時候,這個人基本上就處在王陽明所說的“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狀態。

這種狀態也正是《中庸》裡說的“……至誠如神”。《道德經》中所說的“無為”也是這種狀態中的結果。

但是,一個人不可能馬上做到完全由元神意識主導思維。從由欲神意識、識神意識主導思維,到由元神意識主導思維,會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就會有“惑”。

孔子花了10年的功夫,從“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為我們印證了這一由“惑”到“不惑”的過程。

就像今天的科學家都不需要對「以前的科學結論」重新再做一遍研究一樣,我們今天同樣不再需要重新花十年功夫去印證“不惑”。

我們在學習「內思」之初,要知道為什麼要“不惑”的道理。

首先,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人不可知、無法知的部分。即使是如來佛,也存在著「其小無內」之內,「其大無外」之外的不可知世界,所以,作為一般人來說,存在著不可知、無法知的部分,這個太正常了。

在《量子論》得到實驗驗證之前,由牛頓經典力學所主導世界觀,認為人類對這個世界是完全可知的,不存在不可知的世界。在《量子論》得到實驗驗證之後,發現,人類可知的世界,只是完整世界中,非常小的一部分……

就連《養生主》一開篇也在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後世儒學受了歷史上儒家的誤導,以為“格物致知”是教人“求知”的、教人“窮理”的。其實,恰恰相反,孔子的儒學是教人“不惑”的。要剋制自己的「疑惑的意念」,要相信自己的元神意識,在疑惑中“不惑”。

這點,王陽明說得更明白“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其次,在用「內思」的過程中,也會因為元神意識建構





神愛世人以馬內利


四十不惑對於我來說是“焦慮”吧!四十歲經歷了從孩子到為人父母的過程,也經歷了從學校到職場小白再到競爭崗位的過程。有家庭要抗,有子女要上大學,有父母要贍養,多種因素夾渣再一起,造就了我的不惑!不惑也許是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性,也許更多的一種焦慮的心態!



小海居家


以下是我對四十不惑的見理解:

首先,你這句話不能單獨拿出來看,這是《論語·為政篇·第四》孔子對自己一生的概括: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愈矩。“

意思是:我十五歲時立志求學,三十歲時可以立身處事,四十歲時可以免於迷惑,五十歲時可以領悟天命,六十歲時可以順從天命,七十歲時可以隨心所欲都不越出規矩。

我們從頭看,孔子出身卑微,十五歲的時候就不能讀書了,但是他自己當時立下志向要求學,並且一生都在求學,學而不厭,一生都在求志,志於仁道,而仁道的表象在於“禮”,克己復禮。而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孔子早已成年,直到三十歲才“立”是不是有點晚呢?其實不是,因為出身卑微,他作為倉庫管理員,也做過牧場管理員,要立足需要有一些本領,而在周天子時代,很重要的技能就是“禮”,不懂禮是沒法立足的,所謂“不學禮無以立”孔子到了三十歲已經能充分掌握各種禮儀、禮節、禮貌,可以出來待人處事,踐行禮的過程也是追求自己的志了。

接下來要進入題主的問題了,四十不惑。其實人生到了這個階段,經過年少的無知,年輕的衝動,也飽嘗了社會的心酸和無奈了,這個時候應該是“大惑”的時候,因為不同於年少時,老師和長輩會給你答案,也不同於年輕時,執著於自己的堅持。開始發現社會非常複雜,人性很是難辨。

而《論語》中,其實比較明確提到迷惑的,有兩處:學生子張和樊遲都問孔子,如何辨別迷惑?

孔子回答子張:你愛一個人,希望他一直活下去;你恨一個人,希望他立刻死去;對同一個人又愛又恨不是迷惑嗎? 回答樊遲:一時的憤怒忘記了自己的安危,甚至讓父母跟著受累,那不是迷惑嗎?

孔子兩次回答迷惑。均提到了情感上的問題。這是,孔子已經發現了,人要求志,也就是理性的自己,但是人更有情感,常常因感性違背自己的理性做出許多自己都覺得不可理喻,懊惱後悔的事情來。這裡孔子就是告訴大家,萬物有因有果,所有的事情的發生均不是偶然。一個事情出現了,你仔細思考它的原因,推究它的結果,平衡自己的情感和理性,多學習,多瞭解,多觀察,就可以做到不惑了。

到此,題主的問題已經回答完畢了,後面三句就不解釋了。只是最後那句真的是大自在的境界,傾之慕之,可望不可即。




ZHUSHISHAN小朱朱


本人己知天命,己無所惑噢。


用戶6662738795297


體制內到四十歲的人,工作上基本定型了,更多的時間是亨受自己能安排的生活。


抽空旅行


四十歲的男人,經歷世事頗多 ,所以沒有多少心結,但也不盡然。

1.人生已過一半,前半部只知生不知死,後半段向死而生,徒然悲壯。

2.方才知道金錢是最重要的朋友,有了錢可以不要一個朋友 ,有一千個朋友但沒錢等於沒朋友。

3.方才知道你也逃不過父輩的命運和生活軌跡。

4.總想給世界留下一點有價值的東西。


大漠文哥


四十不惑,不惑的是心態。歷經心殤必定成長,經歷了歲月的風風雨雨,經歷了生活的坎坎坷坷,經歷了人情的世態炎涼,總於明白了一些年少時的懵懂,一些年少時的憧憬。真正懂得了錦上添花只是假象,雪中送炭才是真情。正真懂得了人要自立,必先自強。正真懂得了人生不易,還需珍惜,珍惜真實的友情、親情和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