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位將軍親自批准保定農民參軍,並由此產生了舞臺劇《攔不住》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講的是抗戰時期因為阜平縣參軍故事而衍生出的舞臺劇《攔不住》的故事。


1942年,一位將軍親自批准保定農民參軍,並由此產生了舞臺劇《攔不住》

積極參加的阜平人民


保定市的阜平縣有著悠久的革命傳統,在抗戰時期,這個當時9萬人的山區縣,有2萬多人參軍,成了當時的模範參軍、支前縣。由此,當時的八路軍部隊中,也有了著名的“阜平營”。


而在1942年,兩位阜平縣農民強烈要求參軍,由此還衍生出了一部著名的舞臺劇《攔不住》。


1942年,一位將軍親自批准保定農民參軍,並由此產生了舞臺劇《攔不住》

朱良才將軍


原來,1942年時,阜平縣下堡區一帶開始新一輪的徵兵,兩位17歲的當地青年農民強烈要求參軍,他們是顧連堂和賈強。


顧連堂的父母早年逃荒到了外地,留下孤零零的顧連堂自己生活。17歲時,他的父母回到了老家,但是骨瘦如柴,身體狀況非常不好。1942年徵兵開始後,顧連堂強烈要求參加八路軍,但是區裡的同志考慮到他傢俱體情況,不同意他參軍,希望他留在老家照顧父母。


1942年,一位將軍親自批准保定農民參軍,並由此產生了舞臺劇《攔不住》

江隆基


倔強的顧連堂親自跑到區裡的軍區司令部大院,在這裡一位30歲左右軍政幹部接待了他。瞭解到顧連堂的具體情況後,這個幹部親自批准了他的參軍請求。這位幹部就是當時的晉察冀軍區代理政委朱良才將軍(1955年上將軍銜)。


顧連堂投身革命後,兢兢業業,後來在1947年的清風店戰役中腳踝受重傷,而不得不退出部隊回到家鄉。1972年夏天,擔任了25年生產隊長的顧連堂在老家病逝,時年47歲。


1942年,一位將軍親自批准保定農民參軍,並由此產生了舞臺劇《攔不住》

沙可夫


而賈強的參軍過程,要比顧連堂更復雜。賈強父母早亡,只有一個姐姐和哥哥。他哥哥曾是村裡遊擊小組組長,作戰中負傷。姐姐怕賈強再去參軍,如果犧牲在戰場上自己沒法和故去的父母交代,所以不同意他參軍。


賈強則主動找到了在下堡區檢查工作的軍政幹部劉仁,表達了想參軍的意願。劉仁說共產黨參軍講求自願,希望他回去做通家人工作後再來報道。後來,思想開通的姐姐最終同意了賈強的參軍請求,並鼓勵他在部隊好好幹,不能當逃兵。


1942年,一位將軍親自批准保定農民參軍,並由此產生了舞臺劇《攔不住》

車毅


文化不高的賈強卻寫的一筆好字,後來他就留在了劉仁身邊,建國後曾擔任過北京鐵路分局黨委書記等職務。


顧連堂、賈強主動參軍的事蹟,在下堡區引起了強烈反響。以之為藍本,當地一位小學教師撰寫了戲本《攔不住》,這部戲由當地流行的絲絃曲調演唱。這部戲後來經過當時住在下堡的華北聯大的著名教育家江隆基修改定稿。之後,這部戲由著名詩人沙可夫、著名錶演藝術家車毅等人親自輔導排練,並在邊區第一屆英模大會上演出,引發了強烈反響。


1942年,一位將軍親自批准保定農民參軍,並由此產生了舞臺劇《攔不住》

年輕時的劉仁


這部戲堪稱是阜平縣老區人民積極投身革命,為人民解放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真實寫照。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佈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1942年,一位將軍親自批准保定農民參軍,並由此產生了舞臺劇《攔不住》

清風店戰役中的解放軍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