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种植水稻亩纯收入不足三百元,承包土地费用四百元,怎么干?

振道思芡62744334


除了种植水稻外,还可以种植别的经济作物,单一种植肯定是亏本,像我们那种植水稻,套养鱼


熊涛85


我承包10亩多一点水田种水稻,每亩租金一百斤杂交米,也就是200以内的租金,还是旱涝保收的放水田,离路又近。如果不是关系好,我还不要哩!我们组有近十亩抛荒田,分钱不要,白种,但没有人要,只好连年长草。我是以养羊为主,附带种二十亩水稻。


老胡种地的


水稻价格低,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很多农民把土地流转,外出打工了。我们当地的农民,70%已经全部外出打工了,土地只有少数人才种植了,平均每户一对夫妻承包100亩以上,全部采用机械化种植。人工种植现在已经没有利润了,一个人工要每天要200元,已经请不起人工帮工了, 农村都是老人和小孩子在家, 也找不到合适的帮工来帮忙了,所以,从播种到收割全部采用机械化了,一对夫妻全年平均出勤日只有100天。我们当地农民明白水稻种植,价格可能不会上涨,只能从内部挖潜,所以早在20年前就开始,采用直播技术,就是将水稻催芽“破胸”后直接撒到水稻田,减少中间栽插环节,降低了栽插成本。另外选择高产、优质新品种种植,这几年我们当地水稻产量年年提高,2017年我们当地水稻亩产1200斤,2018年我们当地水稻亩产1400斤,2019年我们当地水稻亩产1900斤,都是选择新品种种植,购买种子种植。每年我们当地农民,都种几亩新品种,产量高就在来年大面积推广。 我们当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我们当地水稻机械化耕作任务。水稻采用大型旋耕机旋耕,100亩水稻田只须3天就平整好了,直播也可以采用机械化直播,为了节省成本,我们当地农民都是采用人工直播,就是夫妻俩自己将水稻种子撒到水稻田里。另外我们当地承包大户已经从小农机时代,发展到现在大农机时代了,很多农民已经购买了大型轮胎旋耕机、收割机、播种机、运输机、机械喷雾机,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我们当地农民从机械化、规模化种植上尝到甜头,很多农民觉得承包100亩土地已经太少了,纷纷到外地去流转土地承包经营。,去年我们当地有几户农民去邻县承包了500亩水稻田, 不过都亏本了, 原因是没有机耕路,只能采取人工种植,没有灌溉或排涝设施,水稻田比较低洼雨季被淹了。 从我们当地水稻种植经验来看。水稻种植必须采取机械化、规模化种植,一家一户的传统种植,你就是亩产达到1万斤也挣不了多少钱。因此关于水稻怎么种?我认为还是搞规模化种植,将水稻田集中连片机械化种植,就是建设高标准农田,兴修小水利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使水稻田旱能灌涝能排,大型机械能开进田间地头。我们当地水稻田1000亩,只有8户人家 承包经营,每户只有一对夫妻在家种植管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机械化耕作,机械化喷雾打药 施肥,去年我们当地采用无人机喷雾,1000亩耕地只用一天时间,化肥也采用无人机撒施,水稻成熟后,采用大型联合机收割,然后用运输机运到米厂销售,不用晒,不用扬场。 去年我们当地水稻亩产1900斤,单价1.20元/斤亩产值2000左右,每亩纯收益1000元左右,平均每户纯收益在10万元以上。不过像2019年这样的年成很少,大部分年份种植水稻每年纯色收益在3万元至5万元左右。


干农业必须要有勇气、胆量,敢于投资、敢于下成本。我们当地农民有一句调侃的话叫“种水稻不下成本,就等于赌博不下注一样”,这句话虽然有点比喻不恰当,但也道出了干农业的真谛。过去农民干农业不挣钱,就是因为规模小,一家一户的传统种植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了,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市场化、企业化是当今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还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们当地农民水稻 从返青期到收获每隔7天——10天喷雾农药防治病虫害一次,从水稻返青期到水稻灌浆期追施返青肥、拔节肥、孕穗肥。水稻封行后, 还要“晒田”7天——10天,“晒田”后,还要追施穗肥,水稻扬花授粉期要避开高温时段,确保水稻田环境温度在35°C以内,能达到增产效果。水稻生长周期 每亩水稻追施尿素4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30公斤,氯化钾肥1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旋耕机费用每亩100元,播种机费用为每亩100元,收割机费用每亩100元,土地租金每亩250元,抽水费用每亩100元,农药费用每亩100元,销售费用每亩100元,合计水稻种植费用每亩1000元左右。几十年来我们当地农民每挣一分钱就投入到水稻种植上,购买农业机械,兴修农田水利设施,现在高压线已经下到田间地头,水稻田旱能灌涝能排,抽水灌溉都采用高压电抽水。因为不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稻就没法种植了,因为农村已经找不到人工种植了,只有投资购买农业机械,才能种植。如果前怕狼后怕虎,没有勇气去投资,去下成本种植,水稻是没法种植的。我们当地是一季水稻,一季小麦,小麦几乎只能保本,全年收入就只能靠水稻种植了,因此,我们当地农民千方百计地降低水稻种植成本,内部挖潜,提高水稻产量,才能确保水稻种植有较高的收益。如果我们幻想水稻价格能上涨,那也只能是幻想。目前我国水稻库存在1.3万亿吨以上,去年我国水稻产量在1.3万亿公斤。国际市场上,2020年大米产量预计略减0.16%,至4.98亿吨。2019年结余1055万吨,2020年大米需求量4.94亿吨,过剩4570万吨。到2020年期末库存继续提高2.6%。,至1.78亿吨,库存消费比36%,比上一年提高0.5个百分点。水稻价格上涨是不可能的,种植水稻我们只能在产量上下功夫,在内部上挖潜力,在降低生产成本上下功夫,才能种好水稻。


长江老农


现在种植水稻亩纯收入不足三百元,承包土地费四百元,怎么干?这个问题在农村比较常见也现实,下面说说个人看法。

一、扩大种植面积,争取国家补贴,在小编这边去年的水稻种植补贴标准是,连片水稻500亩以上,每亩可补贴三百元,这基本上可抵绝大部分的田租了。另外,在专用的农机方面也有一点的补贴。

二、提高种植水平,这个最主要的就是要增产增收。比如说别人种一季稻,而你种的二季稻,别人亩产量一千斤,你亩产量达到1400斤,比别人多种了季,产量也别人高,这个就是你的优势。又或者,可以引进一些种养相结合的项目在里面,比如稻田泥鳅、青蛙、王八、大闸蟹等等。

三、节约成本,这个又分为二个方面:

①节约种子、肥料方面的成本,这个都要经过精准的计算做规划,该用的不少用,不该用的绝不多用。

②人力方面的成本,这个主要是要多施行机械化操作,减少人力劳动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因为水稻种植目前亏本主要就是亏在人力成本方面,只有把这个成本降到最低,才能实现利润。

四、防敌害糟蹋,水稻成熟的时候,各种鸟类、老鼠都是糟蹋水稻的主力,严重的可导致水稻田减产十分之二,所以在水稻成熟季节要做的敌害的防护,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水稻种植利润低、田租高,是目前许多地方的现状。如果真的想在这方面长足的发展,一个就是要达到国家补贴标准(大面积种植),一个就是要提高种植水平,另外就是减少浪费节约成本,只有这样,你才可能会有微利。


坏男人说小龙虾


现在种植水稻亩纯收入不足三百元,承包土地费用四百元,怎么干?我给你靠谱回答,保准你今年种水稻能挣着钱!

地确正向小编提出的问题那样,种水稻价格低,承包费高。一亩地能挣个三头五百很不容易,那么怎样在水稻价格低的情况下,怎么干才能挣到钱呢?

当下种水稻专指靠买是不行的,因为现在种的粮食基本是传统做法,就是打的粮食买给粮贩子,粮贩子再卖给粮食加工厂,这中间一斤粮食已经被扒了两次,粮贩子送到加工厂每斤至少挣六分钱左右,如果遇上老实农民不知价,叫粮贩子忽悠了。恐怕贩子一斤水稻至少挣一毛左右。加工厂收的水稻加工成大米,再批发给粮米店,中间利润不说恐怕你也知道一二。

我的一个朋友种水稻一百余亩,承包费每亩300元,他的做法是打的水稻一斤不卖,全部走水稻深加工路子,他的十几万斤水稻加工成大米,春节前全部售出,而且供不应求。这样一斤水稻达到一元八左右。

所谓的深加工,就是把自产的水稻拉到水稻加工厂,自己加工大米并装袋,打入城里粮食批发市场。

那么,现在农民一家水田只有三五亩地,自己走深加工量太小,不成规模怎么办呢?各户必须联合,一起做,这样即有量也有规模,而且往外发大米成本也低,粮米店也易接收。

总的来说,走水稻深加工,销售是关键,应在城里有亲投亲,有友投友,自产大米打开城市粮食市场并不难,也以说非常容易。现在很多种地大户已经这样做了,而且效果相当不错。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沙尘暴5478


什么?承包土地种水稻还亏本?这个买卖被你搞砸了,你一亩水田还亏本1百元,你承包了多少亩?100亩?300亩?这样算来,你亏不起啊。


这个种植水稻,不赚钱,应该也不会贴本吧。现在水稻价格再便宜,也有1元多吧,一亩水稻田亩产也有一千斤左右吧,这样算来,一亩水稻田收入也有一千多啊,这还是一季,水稻田可以种植两季还是三季的吧。题主是不是只种一季水稻,然后把土地荒芜了,其实你种植一季按理来说是可以保本的,第二季第三季出了成本就是你赚的。这样看来,你承包土地,肯定自己偷懒了,没有把土地最大利用率使用起来,一年365天,土地也是可以利用365天的。


我从如下几个方面建议你:

1、首先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前面我也带过说了一下,土地种植水稻可以根据温度高低来确定种植几季,纬度越低,全年温度越高,热量光照充足,一年可以种植水稻三季。在我国海南、广西等地,就可以种植水稻三季。在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地区,可以种植两季水稻,再加一季油菜或者小麦,这样其实稻田也是被利用了三季。你一定要记住从土地里要效率,从土地里赚钱。

2、调整水稻种植结构。比如水稻你觉得转不了钱,你是否可以种植商品玉米。也就是种植一季水稻后,选择种植商品玉米,也就是说的新鲜玉米售卖。新鲜玉米论个来卖,一个几元钱,一亩产量也高,你可以考虑一下。

3、如果是亚热带长江流域,你可以种植两季水稻,在第二季稻收割后,你可以选择种植蔬菜。比如甘蓝包菜、白菜台、红菜薹这些蔬菜是冬季比较吃香的蔬菜,产量高,价钱也不错的。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众筹呀,提前把水稻订出去就好了



TXzheng


只要是和理搭配,水稻和蟹,鱼,虾都可以搭配养殖的。弄好了,效益真的很好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f4f2f3923b0c44a49c8521b17540012d\

为来的农业者


我国种植水稻,普遍亩产量能达到一千五百斤左右,看得出来种植水稻还是有利可图的,相对种植旱田收益就底了,但普遍收入也能达到亩净挣五百一四百块钱,现在农村都实行了机械化种收,节省了人力,物力,剩余的劳力可以外岀打工,生活水平还是可以的。


用户刘品峰


现在种植水稻亩纯收入不足三百元,承包土地费用四百元,怎么干?

这个问题村民小江来回答。

题主所说的这种现象,是种植成本大于收入。这样搞种植,就失去了种植增收本来的意义。这种现象使我们大多数的农民朋友很困惑。那么这个问题究竟怎么来解决,村民小江认为有以下几点要素是种植水稻增收的关键。


一: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如果在不改变水稻田地种植水稻的本质的情况下,要想增收其基本的要素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而要提高水稻产质量的具体措施是:优选品种;细化育苗(可根据各地域环境,及种植历史来选择播植的方法);做好水稻分孽前的除草工作;水稻肥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水稻杨花灌浆期的管理工作;水稻成穗期的水肥管理;及后期的适时收割工作等。


二:改变水稻的食品属性变为商品属性。

水稻本身是食品属性,其附加经济价值有限。为提高其经济价值,可以改变其本身属性。如商品属性。当然不管怎么变,其本质仍是食品。如:可以改作为种粮;可以进行粗加工(如,大米等),可以进行二次细加工(如,米粉等);可以进行商品包装等等。

三:改种其他经济型作物。

如果条件允许,可能的情况下在不改变土地使用的用途,可以改作作为其他经济型农作物。如一些蔬菜、水果、药草、花花卉、瓜果等等。


总结,虽然说现在一些种植传统型的农作物其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但是一般情况下种植传统型的一些农作物都是以量取胜。种植的地域广阔也就是种植的面积很大,微利积少成多。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当前正处于过渡阶段。要取得农业产值最大化,我们更期待于农村农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