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息室是常见胃病吗?怎么治?

再回首3817


食道憩室是消化系统疾病,并不是胃病。食管憩室是发生在食管的,是食管中的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向外膨出,形成一个腔室,就是食道憩室。这个腔室在食物经过时可能会有食物的残留,也可能会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所以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上图是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食管憩室的影像图像。

食道憩室根据部位不同,可以分为三种:

咽食管憩室、食管中段憩室、膈上憩室,实际上就是把食管分为三部分,上部的在咽和食管链接部位的就是咽食管憩室;在气管分叉附近的就是中断是食管中段憩室;下部分就是膈肌以上部位,叫做膈上憩室。为什么要说食道憩室,主要是因为这和治疗有关系。

食道憩室的治疗原则主要就是看有没有症状,会不会影响其他组织

如果有的话,那就需要治疗,如果没有症状,那就不需要治疗。很多人有一些特别小的憩室,偶尔有点食物滞留,但是一会就回自行排空,往往临床上没有什么特殊感觉,但是如果是比较大的憩室,经常有食物卡在憩室内,会形成慢性炎症,出现食道异物感,疼痛感。

前面说了食道憩室的分类,一般咽食管憩室症状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出现了食物经常性的卡在憩室中的时候,如黏膜水肿,引发局部炎症感染等,所以大部分的咽食管憩室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是需要手术治疗的;而食管中段憩室、膈上憩室大部分比较小的憩室,是没有症状的,不需要过多处理,如果引发炎症,以消炎药为主。

关于食道憩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如果不适合的手术的,如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则可以采用保守治疗。

对于不需要手术的,或者保守治疗的,平时要注意尽量避免食物在食道憩室残留,可在饭后饮清水,清洁食道,并且吃完饭以后不要立马躺着休息不动。


张浩医生


食道憩室是食管病变,不是胃部疾病。



食管憩室是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通的囊袋。分为牵引型(假性憩室)和膨出型两种。牵引型大多发生在气管分叉附近,多因局部淋巴结炎症或淋巴结结核感染后与附近的食管壁发生粘连及瘢痕收缩引起。膨出型多因食管内外有压力差,食管粘膜经肌层的薄弱点疝出而成,多发生于咽部和膈上5~10 cm处 。由于憩室发生的部位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所不同,下面,小克分别解释,供大家了解。

1.咽食管憩室属于膨出型假性憩室。 早期症状不明显,当憩室增大,会在吞咽时有咕噜声。若憩室内有食物潴留,可引起颈部压迫感。淤积的食物分解腐败后可发生恶臭味,并会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水肿和咽下困难、颈部质软肿块症状。巨大的憩室可压迫喉返神经而出现声音嘶哑。如果食物向上反流吸人肺内,可并发肺部感染。 这种憩室的诊断主要靠食管吞钡X线检查确诊。发生明显症状时需要手术治疗切除憩室治疗。假如一般情况不宜手术时,可以在每次进食时推压憩室,减少食物淤积,并在进食后喝温开水冲净憩室内食物残渣。

2.食管中段憩室大小一般在1~2cm,可单发,也可多发。憩室颈口一般较大,食物不易淤积,所以有时无症状,当憩室内发生炎症水肿时,在吞咽食物时会出现咽下梗噎感或胸骨后、背部疼痛感。这种憩室的诊断主要依靠食管吞钡 X线检查确诊。有时候需要食管镜检查排除癌变可能。 无症状时,不需要手术。若并有炎症、水肿时,可以应用消炎及解痉药物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如果并发出血、穿孔或有明显症状者,可需要手术治疗切除憩室。

3.膈上憩室多因贲门失弛症、食管裂孔疝等使食管内压力增高,粘膜膨出引起的。好发在食管下段后右方。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或上腹部疼痛。有时会出现咽下困难或食物反流现象。这种憩室的诊断主要依靠食管吞钡X线检查。有明显症状或食物淤积时,可以考虑切除憩室,同时处理食管、膈肌的其他疾病避免复发。

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