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農村過年,給來走親戚的小孩子多少壓歲錢合適?要不要區別對待?

農村老俗話


不要區別對待,應該一視同仁,中國講究禮上往來,這情分上的應該一樣的發壓歲錢。


贛南李哥


我小時候過春節父母從來沒給我一分錢的壓歲錢, 也沒有長輩給我壓歲錢。所以,我小時候對壓歲錢沒什麼印象,就象過春節沒有給“壓歲錢”這個傳統一樣。不過有一年非常例外,吃個團圓飯,父親突然給我們兄妹幾個發紅包,全部都是嶄新的,一分一分的紙幣, 或兩份兩分的紙幣,還有五分五分的紙幣。用紅紙包包好分發給我們。我當時有點受寵若驚,高興的睡不著覺,打開紅包一看,嶄新的一分一分,大概有100張一塊錢。 可是除夕夜一過,父親又把 給我們的“壓歲錢”收回去了,姐妹們的“壓歲錢”卻沒有收回去。害得我們男孩子空歡喜一場。


“壓歲錢”最初叫“壓祟錢”,是用來鎮兇化吉、驅邪避難的,是長輩對晚輩新年祝福和關懷。過去錢幣都是銅錢,農村人認為金屬能避邪,除夕夜幾枚銅錢用紅絲線串起掛在孩子床邊,或壓在小孩子枕頭下面,祈求晚輩全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幸福成長,無病無災。過去只有直系親屬才給晚輩紅包,比如父親給子女,爺爺奶奶給孫子孫女壓歲錢就行了,其他人 不用給紅包給晚輩。 可是,近幾十來這農村給紅包的範圍越來越大,紅包數目也越來越大。 已經遠遠超出了給紅包的實際意義了。 如今的紅包壓歲錢已經變味了,已經變成大人斂財的手段了,許多人為了把自己給出的壓歲錢收回來,想千方設百計帶著孩子去索要紅包,甚至為了紅包兄弟姊妹反目成仇。在農村給紅包還要一碗水端平,不能一個人給多了,一個人給少了,一碗水端不平兄弟姐妹即使不撕破臉皮內心也會產生裂隙,所以我很討厭現在農村給壓歲錢和紅包 。在我們當地,春節紅包每個小孩最低是500元,無論男女小孩,無論親疏,這是最低數目。 一般到了18歲就不用再給紅包了或者已經參加工作了,你也就不用給紅包了。


全國各地生活水平不盡相同,所以,春節壓歲錢的紅包啊,可能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一般有錢的人家可以多給一點,經濟條件狀況不太好的,可以少給或者不要去跟人家攀比。農村很多的禮尚往來,繁文縟節,都是互相攀比起來的,你給40我給80,你給100,我給200,就這樣把禮金、紅包給漲起來了。 現在農村給壓歲錢,也有親疏之分,直系親屬可能紅包給的多一點,旁系親屬可能要少一點,可能有一點區別對待。這就讓某些人看到不舒服,我給你家孩子1000塊你就給我家小孩500元,覺得自己吃虧了,弄得大家很難堪,很尷尬。 不過我們當地經濟比較發達,人們不缺錢用,所以也不在乎紅包多少,近幾年的紅包也沒有太大的上漲,仍然保持在500元左右以內一個紅包。 我們當地過年壓歲錢已經開始迴歸壓歲錢的本來含義,長輩對晚輩的祝願、關懷和愛護的氛圍多一點,斂財的目的少了一點,沒有人在意紅包的多少。因此我認為,紅包、壓歲錢,還是應該回歸當初的良好祝福上來,不能讓“壓歲錢”變成斂財的工具,因為誰都不是傻子,沒有錢才讓你去斂,不會白白的送給你紅包的, 春節紅包應該量力而行,不應該去攀比,非要略勝人一籌,去炫富、露富,掙面子。



到目前為止,我們當地都是父母給子女紅包,爺爺奶奶給孫子孫女紅包或者給外孫外孫女紅包。其他旁系親屬家裡孩子來不會給紅包的,而且當孩子年滿18週歲以後,都不會給紅包了。紅包只給未成年人,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良好祝願的表達,是長輩對晚輩愛護的一種表達,是親情的一種表達。春節已經來臨,農村春節壓歲錢大家千萬不要攀比,不要爭強好勝,要量力而行。錢多並不能表達什麼?錢少反而更挺能體現長輩對晚輩的關愛,讓晚輩自己去賺錢花更有意義。

以上純屬長江老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祝大家新春愉快,萬事如意,新年大吉!

長江老農


老家農村過年,給來走親戚的小孩多少錢合適?要不要區別對待?

首先這個問題因為各個地區,各個家庭情況不同,我只能發表一下我們那邊的做法,給大家借鑑一下~

1.翻看人情賬本。在農村作為一家之主,父輩們都有一本賬單,今天張三兒子結婚,明天李四女兒擺酒,紅白喜事每一筆支出收入都有收錄。給紅包的時候可以以這個作為依據。

2.農村其實特別講究禮尚往來,除了孝敬長輩或者幫補親戚,一般情況下都是送多少回多少的,紅包更多的是個形式,走個過場。像我小時候,我爸帶我去走親戚,我們帶幾斤臘肉,一包麥片,一瓶蜂王漿,或者白酒什麼的,人家一般會回一個等值的禮物或錢給我們。所以給紅包更多的是形式,給的基本都會迴流,金額方面不用太計較,適量就好。

3.看親疏關係和對方家庭情況。關係好的就多給些,面子也好過。比如外甥什麼的,500-1000不為過,一般的遠房親戚50-100也可以。如果對方家庭情況一般或者比較差,你又有心幫補一下,給的紅包就適量大一點,並且要偷偷的給,最好分成幾個,確保這個錢能給到他。當然這個過程可能要推推搡搡幾個回合,最後雙方面子都過的下去,最後也就勉為其難收下了。

4.如果是找人辦事或者給領導送禮,這個就不細說,問問送過的人就好~





廣西阿水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走親訪友小孩子給多少壓歲錢合適?

1、壓歲錢不能和以前相比了,早年拜年,給個十塊二十的,高興好幾天,現在稍微漲了(農村)。

2、農村和城市有差距的,農村的小孩兒給個100塊錢都已經算高的了,當然有的地方可能不一樣,我們這普遍20、50居多。

要不要區別對待?

1、區別對待要看對什麼人了,比如,家裡比較親近的人,多給一點兒,遠近要搞清楚。

2、壓歲錢也是心意,不給又如何!多少的無所謂吧。就像我小時候,姑姑們給我的壓歲錢是表弟表妹的一倍,沒什麼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吳小北


說到過年壓歲錢,明天就是除夕了。來說下我們這邊的壓歲錢是怎麼樣的多少錢?

我們這一般過年前會去送年,奶奶和父母家,其它親戚是過完年才去的,所以也就是自家姐妹或兄弟孩子給壓歲錢,會自己賺錢的大概17.18歲就不會再給了。最少100起,爸媽給孫子孫女的話是200多,要出頭不能整數比如120.160.180這樣吉利數字。我們給侄子侄女也是這樣。現在條件更好了,隨便包個紅包也不能少於100,自家人不能少於200。

想起小時候,每年到除夕夜晚上就會激動的睡不著了,雖然 幾塊錢,在那個時代也是等於現在幾百塊錢了。一塊錢都能買10包零食的時候,辣條超好吃的時候每次有幾毛錢都要去買辣條吃。姑姑來送年的時候都會給壓歲錢,五塊錢,10塊錢高興的不得了。小時候的壓歲錢那種樂趣體會不到了。時間過得好快,自己都有孩子了。





食尚小吃貨


豔陽是在農村長大的70後,從小到大我印象中第1筆壓歲錢是在我九歲的時候,大年初一去給奶奶拜年,奶奶給了5毛錢。那是我上小學一年級。心情特別好。然後就領著妹妹和小夥伴們挨家挨戶看新媳,開心幸福,熱鬧極了。

到中午的時候村裡來了走街穿巷的賣糖葫蘆的小販兒,年紀四十多歲,衣服是舊地,但洗的還算乾淨。騎著一破大金鹿自行車,後座上打了一稻草墩,墩上慢插滿山楂做的糖葫蘆。孩子們立馬圍上去,紛紛翻衣服兜買糖葫蘆吃。我和妹妹兜裡一共有2塊錢但是我們忍不住饞蟲,最後還是掏出一塊錢買了三根兒糖葫蘆。一人吃一根兒,多出一個拿回家給爸爸媽媽吃。回家,媽媽有點埋怨我亂花錢,爸爸說情,過年嘛,孩子也沒都花完,剩下的1塊錢就被爸爸媽媽收走了,說要攢著給我們賣鉛筆橡皮,買本子上學用。

後來,隨著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壓歲錢,一年一年也多了起來,從最初到5毛錢,漲到了一塊,後來10塊20塊的給我上高中的時候。爺爺奶奶給的壓歲錢最多是一百。十八歲以後就再也沒有收到過壓歲錢啦。

轉眼幾十年過去了,如今農村的人們生活水平也水漲船高,在我們山東地區,農村過年的壓歲錢可真是不少給。過年回老家,爸爸媽媽給孩子們的壓歲錢一開始是100, 200,後來,孩子上了大學,奶奶媽媽給了500。姥姥一千。

家裡同輩份的親戚朋友們基本就是倒換著給孩子壓歲錢,也就是換換手,孩子高興。要說是不是區別對待。那肯定的。自己家人給的多一些,遠方親戚意思一下,最少也得一百。天哪海北過大年的小夥伴兒,我聽說過年壓歲錢給發的最少的是廣東,人家叫利是。就是個意思。不會像我的老家這樣打腫臉充胖子。

我的一個同學在上海,兩口子過年回家一次,過年光分給親戚家孩子紅包就得三四千,沒有萬把塊錢都過不下去這個年。直言很是頭疼。小夥伴們,你們當地的農村過年給孩子壓歲錢是多少呢?也有區別對待嗎?


豔陽之美


說到過年壓歲錢,明天就是除夕了。來說下我們這邊的壓歲錢是怎麼樣的多少錢?

我們這一般過年前會去送年,奶奶和父母家,其它親戚是過完年才去的,所以也就是自家姐妹或兄弟孩子給壓歲錢,會自己賺錢的大概17.18歲就不會再給了。最少100起,爸媽給孫子孫女的話是200多,要出頭不能整數比如120.160.180這樣吉利數字。我們給侄子侄女也是這樣。現在條件更好了,隨便包個紅包也不能少於100,自家人不能少於200。

想起小時候,每年到除夕夜晚上就會激動的睡不著了,雖然 幾塊錢,在那個時代也是等於現在幾百塊錢了。一塊錢都能買10包零食的時候,辣條超好吃的時候每次有幾毛錢都要去買辣條吃。姑姑來送年的時候都會給壓歲錢,五塊錢,10塊錢高興的不得了。小時候的壓歲錢那種樂趣體會不到了。時間過得好快,自己都有孩子了。





農村三少


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過年的時候七大姑八大姨頂多給是十塊八塊的買糖吃就行了。要是一百的就被我媽給沒收了,說留著上學的時候用。結果就沒了。我已經離開N年了,前兩年聽叔叔家現在孩子壓歲錢也已經很多了,基本上都是200.少了也不好看。反正這個也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不要為了面子活受罪就好。條件好就多給點,條件一班就少給點,是那個意思就行。



貪婪伱的吻


我本人就在農村長大的,關於過年給孩子壓歲錢多少,估計各個地方經濟狀況不一樣,和親戚之間收入的多少,給的壓歲錢多少也不盡相同,我的老家現在給孩子的壓歲錢一般都是200到500之間,當然啦也有給比這個多的,不過畢竟還是少數的,至於給孩子壓歲錢要不要區別對待,別的地方我不瞭解,不過我們這地方多少還是有點區別對待的,如果是至親的孩子會比稍微遠房親戚孩子壓歲錢會多一些的,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


阿吳的百姓生活


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過年的時候七大姑八大姨頂多給個十塊八塊,買糖吃就很高興了,要是100的就被父母給沒收了,說留著上學的時候用,結果就沒有下文了。

前兩年聽叔叔家說,現在孩子壓歲錢已經很多了,基本上都是200,少了也不好看。反正這個也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不要為了面子活受罪就好,條件好的話就可以多給點,條件一般的話就可以少給點,只要意思到了就可以了。

我覺得給紅包沒有必要區別對待,打個比方,三個侄子,一個給400,另兩個給200,那麼那兩個給200的人家家長就會挑理。你還是不要區別對待的好,都是給一樣多的錢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