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些七十多的老人还在下地干活,到底是他们的儿女不孝,还是老人闲不住?

情感书生谈感情


在农村,70左右的老人下地干活,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一般不是由于子女不孝顺:

其一,经济条件普遍好了,老人的平均寿命延长,在农村,一些70岁左右的老人体格还是蛮好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还是余力的,我舅舅舅妈都70多了,不但种着4亩地,还养了一头牛,自己还磨豆腐卖(一天卖一个,40来斤的豆腐)。整天乐呵呵的。表姐表弟都劝他别干了,他说:我干点活儿,浑身有劲儿,吃的也多,让我闲下来,浑身难受。那一代人,吃苦受累,一路走过来,已经习惯了。


第二,现在农村,地里的活儿也少了轻了。我们这里,一般就是玉米小麦,收种都是机械,除草打除草剂,旱了浇浇地算是”大活儿”了。平时管理都没有多累的活儿。所以,体格好的老人,也能应付得了。




第三,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或干点生意了,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就是老人了。不是条件不好,也不是儿女不孝。老人们对土地还是有感情的,他们过日子有节俭,种地庄稼起码不用买着吃。他们都说自己有地,买着吃“眼酸儿

”。

我们邻居一老婆婆,78了,老伴儿早就去世了,两个儿子都在北京做生意,经济条件很好,接她去北京住,她待不住。自己在家种了各种时令菜,每天干点活儿心里踏实。地里还种了树,卖掉,还给俩儿子分钱呢。

所以说,现在农村,70多岁老人下地干活,一般都不是儿女不孝,被逼劳动。我了解的就是这样子。


子彬居士


'我有一个朋友两口子都廷孝顺,把在农村的老妈接过来一起过,那时老太太也就六十多岁。在农村一早起来浇浇小园打打酱缸,扫扫小院喂喂鸡喂喂鸭,一天忙活的有事干,一到城里原来的那些事都没了,儿媳妇舍也不让帮,有一天中午寻思帮着热点饭吧,没用过管道气把眉毛头发都燎了。孩子们还吓够呛。早晨起来站在阳台一颗一颗的抽烟望着外面发呆。半个多月后饭量减少皮肤也没了光泽。朋友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和我们这几个哥们商量,最后大家认为老人在家忙活贯了,没啥事做,不习惯。得给老太太找点事做,有点事日子才有奔头,让她觉得自已还有用,才能有精神头。朋友说老妈做的布鞋可好了,那就让老太太先给你俩做两双看看老人精神上有啥变化没有。俩口子和老太太说想穿妈做的千层底了,老太太特高兴,就让孩子找些旧衣服和不用的布糊袼禙做鞋,这其间状态非常好。没几天就做完了,老太太又没精神头了。那就接着做吧。后来就送给亲戚朋友。纳的千层底太硬都不愿意穿。后来就只做鞋垫。给小孙子做了几双小花鞋左邻右居的都说好看,老太太就做小孩鞋,做多了就拿个小橙在道边上和鞋垫一起买。收入多少不说老太太精神头足特高兴。今年都八十二了,前些曰子还看到老太太买自已做的小孩绣花鞋。人能有点事做就有个盼头。觉着我还有用还有人需要我,就不会心灰意冷。不管城里还是农村的老人只要他们身体充许愿意干高兴做那就顺着他们来,好多事和钱多少是没关系的。干点活不仅是生活需要更是精神需要。别把七十多岁的人干点活看成是儿女不孝,或社会不公。起码说明身体不错还能做动,心态不错还想做。大部分老人是因为习惯,就像我们哄孙子喊累嫌烦,小俩口带孩子出去玩十天,头两天觉得这下可请静了廷好。三天后就开始数日子,这过得咋这么慢哪。


春华秋实心


我们家老人也是七十多岁,每个月按时给他们生活费,生病的医药费也是我们出,平时我们还给他买七买八的。他们也种一点地,菜,权当锻炼身体,重的活都是我们回去帮着干。我们也欠债,但我们都是先以老人为重。这几年农村的青麻大涨价,老人就把卖青麻的钱存起来。这次老公弟弟生病没干活,公婆就把钱先给弟弟用了,生活费也不要他给,事先也没商量一下。我女结婚当爷爷奶奶的没有红包,我儿女经常有给老人钱,买衣服什么的,作为一个儿媳妇,公婆这样做,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做老人的也应该适当公平点才对!


今生有缘来相会


这个我来回答,五老爷90多了,五姥姥也八十好几了,儿子在省城,女儿在市里中学教书,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接他们去城里住,他们都回来了,在女儿家住的时候老两口每天出去捡破烂,女儿女婿都没说啥,这都不行没过多久非的回来,孩子没办法为了减轻负担把他俩中的地交回村里了,想着别劳累了,晃荡着就行了,谁知人家老两口又在离家门口不远的坡上开了块地每天种菜!十月一我回去时正赶上两口养的鸡被黄鼠狼弄死了几只,非的给我拿,我感觉是:1.老年人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为自己着想的已经很少了,能不给儿女添麻烦就不给儿女添麻烦.2.常年的劳动养成好习惯能不买就不买自己劳动的收获节省!3.多余出来的东西可以资助一下儿女,小姨每次回来都拿好多土鸡蛋回去,不拿他们就不高兴说家里有不用买!拿了他们好高兴的!所以我们也要考虑他们的感受,想做什么就做吧,不管做什么他们都开心就行,如果没做的病就来了!


明月道人1



期待一雨过天晴


七十多岁老人下地干话,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我与老伴都将近七十岁,老伴去打工,我种地。不是我们願意种地,也不是儿女不孝。是因为我们不想给儿女增负担,加压力。儿子大学毕业几年了,到现在没房,仍在租房住。虽然拼命打拼,可除去孩子辅养,除去房租,水费,电费,吃喝这些费用,还剩廖廖无几,他们个人都自身难保,再拿什么来管我们。我们不怪他们,是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父母的心里知道,孩子们在外不容易,.哪天都的花钱所以不能再难为孩孑。我们要靠自已双手自食其力,活到老干到老吧。


用户8351306935329


我爸爸67岁了也在外打工,不是我不孝顺,真的没能力呀,孩子上学我都很吃力,公婆也没钱还整天打针吃药,就因为穷我只生了一个女儿也不敢多养个孩子,因为孩子跟老人要照顾不能出去打工,我自己又心脏不好出不了大力,只能在家守着这几亩地过穷日子,真是有心无力。如果不是为了孩子都想早点死了才享福


好人好梦46181


这个因人而异,我老父亲七十六了,还住在离县城三公里的郊区,平房有自己的一处院子,有着退休工资,每年夏季都是种些菜,自己吃不完,拿到市场去卖,也有几千块的收入,让他们住楼房说不习惯,不能离开地气,干点活活动活动筋骨挺好,主要就是看他们自己心情,老年人开心就好


路在脚下87140034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农村老人,别说七十多,八十多、九十多岁的老人仍在劳作的也大有人在。干活的老人,确实都是勤快人。难道他们不做不行吗?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儿女条件有限,老人为减轻子女的负担继续劳作。如果说儿女不孝,比较牵强。因为儿女不赡养老人违法,政府会强制执行。无儿女的,有国家养老,可以免费住养老院。

另一种,就是老人闲不住,爱干活,找活干。我家就是典型。我的父亲92岁,母亲85岁,今年养了两头猪,还有鸡鸭鹅兔狗猫。家附近的几块地种上玉米红薯等农作物,用来养猪,他俩每天都不停在忙。

我不敢说父母多有钱,但与村里同龄人相比,存银行的钱一定是较多的。如今养老金、老党员补贴等加起来,从国家每年拿了两万左右。后辈每年孝敬的合计也有两万左右。当然,两老的开销也不小。药物都是成箱地买,过年一大家人聚会,给第三代第四代发红包都小一万了。农村生活成本低些,无论怎么算,两老都不缺钱,当然我们也不会让他俩缺钱花。

父母年迈还在自食其力,是作为儿女的我们不孝顺吗?从精神层面来讲,确实没尽到孝义。毕竟父母辛苦养大了我们,不是给钱就能报恩的。我常常为此愧疚与心酸。

我的父母比较好强,两老身体还好,心态也不错。特别是我母亲,从不言老,对生活很热情,充满了干劲。母亲名言:懒人死得快!父母亲特别自强不息,从来都是为儿女着想。总问我们缺什么需要什么,前天通电话,还说要寄猪肉给我,他们担心猪肉贵我少吃了。我的父母,从来不想增加儿女的负担。去儿女家住两天可以,常住就不答应,他们离不开那片故土。

老家山清水秀,吃绿色食品喝山泉水,空气无污染属天然氧吧。在老家养老也不错,父母相互陪伴相互照顾。种点菜自己吃,养些鸡生土鸡蛋,养一条狗一只猫做伴。可他俩是真的闲不住,去年没养猪,母亲就不习惯,连油水多点的馊水倒掉她也可惜。她养了一辈子的猪,对猪有很深厚的感情。所以今年春节后又买了猪仔,说一个不抢食还买了两个。悄悄地不说,等姐回家看到了,我们才知道。

作为子女,我们能怎么办?只好由着他们了。再心疼他俩,说不听没法。子孙满堂却逢年过节才相见,老人家也是寂寞了。按自己的意愿,在老家自在地生活,有益老人身心健康。感恩上天,高龄还能够劳作,是二老的福份,也是我们后辈的福份。愿我的父母,愿天下的勤劳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夜蓝


我在农村长大,农村熟悉,农村老人70多岁,80多岁只要能劳动就会劳动,闲不住,劳动是习惯,我老妈77岁了,忙时普通农活都做,冬天老家冷,我让来我小家住,家里暖气好,暖和,还不情愿,嫌我这闲的难受,她感觉干活舒服,我认为孝顺,要孝,也要顺,我要求老妈想做就做点轻松的,注意身体,安全,千万不要劳累,要注要吃饭,睡眠,保暖,想开心事,只要她开心就好!做为儿女常看,陪伴,注意老人的需求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