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拔罐後會怎樣嗎,有哪些注意事項?

用戶64542446993


你知道拔罐後都會怎樣嗎?有哪些注意事項?

拔罐是我們中醫裡面治療方法之一,主要是利用真空負壓將氣罐或者火罐吸附在機體經絡的一些穴位上,通過拔罐的方式,可以刺激我們人體的經絡穴位,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我們經絡通暢,行氣活血,促進我們機體的新陳代謝。


現在氣罐的產生,使我們很多養生愛好者也能夠自己在家操作了,一般來說,我們在拔罐後都會觀察到罐印的一些特徵,這些罐印的情況能夠反映出我們身體的體質情況,那麼具體都有哪些表現呢?


(1)罐印呈紫黑色

罐印為紫黑色一般反應患者身體局部供血不足,體內有寒,經絡不通暢。

(2)罐印有水汽,水泡或者出現水腫

一般多暗示患者體內溼氣旺盛,寒涼或者受寒潮溼而致病。一般罐印出現水泡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我們拔罐不當,拔罐時間過長引起的。

(3)罐印顏色灰白色或者沒變化,觸之不溫

很多人刮痧皮膚沒有什麼反應,刮再久都不會出痧,同時拔罐也是,幾乎沒什麼罐印。這多暗示患者身體氣血不足,血虛證,並且體內可能有虛寒。


(4)罐印呈現鮮紅髮豔

這樣的罐印一般暗示患者可能為陰虛火旺證,或伴隨氣血兩虛。

那麼拔罐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年老體弱的老人,小孩,還有孕婦都不要拔罐。

(2)禁止連續每天都拔火罐,尤其是同一部位,一定要等罐印完全消退後可再進行拔罐。

(3)建議一次拔罐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拔罐太久可能會導致出水泡。


(4)拔罐後不要迅速洗澡,最好在24小時之後再洗澡;因為這時候毛孔還處於張開狀態,並且注意不要吹風受寒,以免被寒邪入侵。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分享養脾乾貨!


脾胃範兒


拔罐是一種常用的中醫治療方法。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內負壓,使罐吸附於腧穴或體表的一定部位,以產生良性刺激,達到調整機體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拔罐具有溫經通絡、行氣和血、消腫止痛、祛溼逐寒的作用

那麼拔罐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拔罐時應注意室溫,室溫不能低於20℃,以防拔罐時感冒。

2、拔罐後出現水泡,不要刻意戳破,如水泡過大可用針從皰底挑破水泡,擠出水液,塗上紫藥水,預防感染;

3、出現出血情況,用乾淨的幹棉球吸乾血跡即可;

4、拔罐後毛孔張開,不能立即洗澡,非常容易感冒或皮膚髮炎;應休息數小時後再去洗澡。

5、拔罐後要注意保暖,拔罐處毛孔張開,易感冒。

拔罐有活血化瘀、調節神經系統、調節肌肉和血管功能、增強免疫力、吸毒排膿等許多好處,如果我們身體適合拔罐,不妨嘗試一下。#清風計劃#


兒童骨科姚京輝大夫


拔火罐是很多人聽過的一種中醫療法,主要是用罐子作為工具,然後用某些方法,比如點火等來產生一些壓力,讓火罐吸在人的身上,這樣會導致局部的淤血。拔火罐正是用這個原理來做到活氣血、通經脈。一般拔火罐之後,身體上就會留下很多的火罐印子。火罐的種類有很多,竹子、玻璃等做成的罐子都有,各種材質都有自身的特點。一般人拔罐都是為了治療某些疾病,那麼拔罐之後會對人體有什麼影響呢?

首先,拔罐之後我們的血管會擴大,會增加血液循環的速度,這樣就會加快人體新陳代謝的速度,我們體內一些髒東西,就會很快地被排出我們的身體,對於人體細胞也是有好處的。

第二,拔火罐可以讓我們疏解疲勞,減少肌肉痠痛。現在很多人去拔罐都是為了這個原因。當我們的肌肉疼痛的時候,拔火罐可以讓肌肉擴張,血液流動更快,這樣我們身體的疲勞感也會一掃而空。第三,拔罐有利於讓受傷的病人的傷口癒合,將體內的髒東西排出之後,會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這樣我們的傷口就會恢復得更好。第四,拔罐可以從整個系統地提高我們的身體的抵抗力。

拔罐雖然好處很多,但是壞處也有一些,比如拔罐不夠熟練可能引起事故;拔罐太久會導致皮膚受傷;拔罐之後容易引起感冒等。總之,需不需要拔罐,要看自己自身的情況,不要一味以為拔罐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案,只畢竟只是一種輔助治療手段。

擅長:推拿養生及治未病,尤其是頸椎病,腰椎病,四肢疼痛,經絡不通等疾病的康復理療。


醫聯媒體


拔罐後主要是為了治療身體疾病,有些時候身體有毒素無法排出,可以通過拔罐來吸出來。拔罐的好處你知道多少?

1、能夠牽拉肌肉,提高痛閾,緩解痠痛疲勞

當肌肉處於緊張狀態的時候,局部血液灌流量將會下降,以致於促使組織缺血,但拔罐中的走罐手法,能拉長肌肉,增加血液灌流量,提高局部的耐痛閾值,進而使肌肉舒張,重新儲備所需的能量。

2、吸毒排膿,促進傷口癒合

受到拔罐的負壓所吸引,將有助於局部膿液、細菌產生的毒素以及其他不利傷口癒合的物質排出體外,同時還可以刺激肉芽組織生長,以及收縮傷口,進而達到促進傷口癒合的目的。

3、調整免疫功能,增強自身抵抗力

由於拔罐所產生的瘀血殘留組織間隙,可適當激活身體的免疫力,以及對發炎物質具有清除能力,是一種良性的自身訓練。

4、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

這是由於拔罐能使血管擴張,讓局部血液循環變好,進而促使廢物、毒素加速排出體外,同時也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狀態,提供更多營養物質和氧氣到細胞。

5、循經感傳,調整人體內臟機能

這是利用經絡連結臟腑的理論,選取與臟腑相關的經絡沿線進行拔罐刺激,適合使用來回走罐、滑罐等手法,這些手法對呼吸道、胃腸道、心血管、婦科疾患等都能起到相應感傳,透過感傳刺激有助於達到內部機能的調整。

中醫中常講拔罐可以去溼氣,其實這種說法是片面的,不一定全對。對於表面有溼氣的人來說,倒是可以,但如果是內溼患者,拔罐是無法達到祛溼氣的作用,而且罐不是天天能拔的,在去溼氣上面有一定的限制。對於想拔罐去溼的患者,我這裡分享一個去溼氣的食療給大家,相信大家會喜歡這個健脾去溼氣的辦法。

老中醫總是叫我們去溼要吃薏仁,它可以說是去溼氣較為好的一種食物,不過夏天吃馬齒莧也不錯,當然當菜吃你肯定吃不了這麼多,所以要做成-馬齒莧薏仁茶

馬齒莧薏仁茶配方:馬齒莧、薏米仁、赤小豆、芡實,淡竹葉、槐米、綠茶

做法:薏仁要先炒一下,去一下寒氣,然後再跟赤小豆、芡實一起用熱水泡一下,然後所有材料一起下鍋,煮上半小時,代茶飲用。如果覺得麻煩,也可以考慮使用袋泡茶,飲用方便一衝就能喝。

馬齒莧、淡竹葉有著清熱去溼氣、利尿排毒之功效;薏仁、芡實、赤小豆健脾去溼、消水腫;槐米清肝下火、去熱氣多種成分結合,去溼氣效果非常好,還起到了健脾的作用。

去了使用此方去溼氣外,平時飲食也要注意哦,不要吃太多的快餐了,儘量飲食清淡一些。


聯軍慾望


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成書於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於後世的火罐療法。而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曾經盛行拔罐療法。

拔罐後的注意事項

1、拔罐完了後不要馬上洗澡

拔火罐後馬上洗澡,很多愛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說“火罐和洗澡,一個也少不了”。確實,溫熱的澡水和溫熱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可是這順序還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後拔火罐,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

拔火罐後,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由於皮膚處於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涼。所以拔火罐後一定不能馬上洗澡。

2、拔罐完了後不出現出血情況,用棉球吸乾就行了

拔罐後出現出血情況並不需要很緊張,而是應該用乾淨的幹棉球吸乾血跡就可以了。出血的原因是由於拔罐之後局部皮膚出現了紅暈或者是淤血,這都是正常現象,過段時間之後會自行小時的。如果淤血的情況比較嚴重,那麼這個位置不能夠進行再次拔罐哦,而是應該換一個位置。

3、拔罐完了後要注意保暖

這是拔罐後注意事項中重要的一條,拔罐之後患者的身體都會比較虛弱,並且全身的毛孔也是在大張的狀態之中。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注意保暖,令風邪入侵體內,不僅不能夠令身體快速的恢復健康,反而有可能令疾病加重,並且患上風寒感冒,這對於身體是非常不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