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時炊事班怎麼跟上大部隊?

白開水49796376


《亮劍》中曾有所交代,紅四方面軍紅25師第171團團長李雲龍在長征路上“縱兵搶糧”,結果因為嚴重違反紀律被降為伙伕,下放到炊事班背大鍋。抗戰時期老李回憶此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尤其是回憶起過草地遭遇冰雹的故事,更是樂得不行。



茫茫千里大草地那是無遮無擋,紅軍戰士們只好硬挺著挨澆埃砸,唯獨李雲龍急中生智把行軍鍋扣在腦袋上,風停雨歇,李雲龍探出頭來再看其它戰士們:“兄弟們個個鼻青臉腫”。這雖然是個故事,卻能基本反映我軍艱苦時期的行軍狀態。

一般而言,在全國解放前的三大戰爭中,我軍多在連級部隊設炊事班,並且在沒有正規後勤補給的情況下,炊事班編制也沒有定式,三五個人、六七個人都有可能。炊事班行軍時基本不攜帶武器彈藥,主要職責就是揹著行軍鍋、糧食、鹽巴等器具物資,在長距離行軍和轉移過程中,完全憑體力跟上隊伍。



因為當時的我軍還只是“輕步兵”狀態,騾馬數量亦不充足,所有輜重只能肩負人扛,最多有個“伙食挑子”。這一點《亮劍》中也有真實體現,李家坡戰鬥打響前,連炊事班的鍘刀都被借走了,而李雲龍一旦下達了全團發起攻擊的命令,炊事班舉著菜刀扁擔就上去了,確實沒有或者很少配備武器。

我軍的機動方式在歷史上經過了徒步、騾馬化、摩托化和機械化的四次變革,而直至解放戰爭後期才有條件基本實現騾馬化。 在此之前炊事班的戰士們完全要依靠兩條腿負重跟上部隊,否則乾糧耗盡後,到了時間不能讓部隊吃上飯,如何繼續行軍作戰?甚至到1949年追擊桂系敵人的衡寶戰役期間,許多部隊24小時只能吃上一頓熱飯。

(背行軍鍋的戰士們)

第四野戰軍還算是情況稍好的部隊,炮兵、輜重部隊和各級炊事班都配備了軍馬或者騾子,根據1949年2月野司後勤部門的估算,大軍南下需要的物資情況是:“四野按100萬人、14萬匹牲口一個月時間約需計:米5000萬斤 ,(馬)料3000萬斤,草4500萬斤”,可見四野每個軍至少配有10000匹以上的騾馬,保證每個炊事班能有一匹騾馬馱載還是可能的。

這種情況大約持續到80年代後期,由於汽車工業的落後,我軍在建國後的30多年裡仍然沒有完全實現摩托化,從日常拉練到兩次自衛反擊戰的行軍,炊事班還是用徒步和騾馬馱載的方式跟上部隊,所以“背大鍋”繼續成為訓練的一環。至於實現了摩托化以後就簡單了,一個炊事班的所有傢伙什,直接用一輛汽車就裝載完畢了。

(背大鍋訓練)

說到“野戰炊事車”,實際上早在二戰爆發前的1937年,美國人已經研製出半拖掛炊事車,,德國人不久也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輛單軸四輪炊事掛車,所以在二戰期間,這些工業化較強的國家已經在戰場上開始使用野戰炊事車,儘管數量並不很多,這就保證了炊事單位可以快速跟上部隊的開進。現代戰爭更是如此,比如海灣戰爭期間,美軍曾向德國的卡邱公司一次性購買了近400輛TFK250型野戰炊事車。

我軍炊事車的研製起步較晚,80年代初開始裝備了83型炊事車,它成為我軍第一代機動野戰炊事裝備,炊事班的裝備和行軍開始向車載化方向邁進。1997年又研製定型了XCT97A型炊事拖車,一個炊事班只需要四個炊事員,利用拖車上的設備一個小時就可以做150人標準定量的熱食(基本是一個步兵連的編制人數)。

(炊事班進攻)

炊事拖車既可以牽引也可以空運,從而使炊事班實現了與部隊的無縫連接,標誌著我軍“埋鍋造飯”歷史的結束。

但是炊事車輛畢竟受到戰場條件的多方限制,比如喪失制空權的時候,比如山地作戰的時候,因此在特定情況下炊事班仍然要使用最原始的辦法,人扛馬馱帶著炊具和物資跟上部隊的行軍節奏,從而保證部隊能夠吃上飯吃熱飯。所以“背大鍋”這個傳統科目還真是不能全部丟掉,它對於炊事兵的體力和耐力還是構成嚴峻的挑戰。

(東風炊事車)


度度狼gg


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了,因為我當了兩年半的炊事班長(偷笑15秒[大笑][大笑][大笑])。

這裡舉三個例子吧。

第一、徒步拉練。

部隊每年冬季都會組織徒步拉練,這個時候炊事班是最辛苦也是最舒服的時候。

辛苦是因為冬天野外做飯天氣冷,操作寄養單元困難,舒服的是不用徒步行軍,坐著保障車提前進入預訂留宿營地架鍋做飯。當然了,野外做飯都是提前一週準備好的。

第二、野營駐訓。

野營駐訓不可能所有炊事班都提前進入駐訓營地,因為營區的人也要吃飯呀。所以會選幾個炊事班提前進入駐訓地,保證所有設營人員的吃飯問題,等到大部隊帶著自己連(營)的炊事班進入駐訓地後,設營人員就各自歸建自己的單位,吃自己單位的炊事班做的飯。

第三、軍事演習(演練)。

2015年秋,本人還是炊事班長,跟隨大部隊按照預訂時間由華北地區星夜兼程進入東北地區進行演習。在這場演習中,炊事班如何保障大部隊吃飯問題,或者說,一場演習下來,如其說是檢驗一線部隊的戰鬥力,還不如說是檢驗後勤部隊的保障能力,這場演習是已經最大限度接近實戰了,具有很強的實戰指導意義。

這裡只談吃飯問題,部隊鐵路輸送過程中,在火車上戰士都攜帶足夠的乾糧,到了集結地域後,炊事班馬上開始架鍋做飯,大部隊開始休整。

演習開始後,大部隊上去參加演習,炊事班就留在後方做飯,注意!這個時候演習已經開始了,所有後方保障人員,包括炊事、醫護、通信等人員都要全副武裝的,防止滲透進來的“敵人”搞破壞。炊事班做好飯後,炊事班長(出納或者司務長)會通過通信設備告訴大部隊,飯已經做好了,然後用車把飯送上去,等大部隊吃完後再回後方繼續準備下一頓飯,如此循環。

從上面舉的三個例子來看,都是在履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古訓。


期期軍媒體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大家都知道紅軍曾經爬雪山過草地。

那麼,大家猜猜拍雪山過草地,死亡最多的是什麼士兵?

就是炊事班的士兵。

為啥?因為他們比普通士兵要辛苦的多。

長征中的普通步兵其實就非常辛苦了,他們帶著自己大約三四十斤的輜重,經常一天要走四五十公里,還都是山路。

基本上一天要行軍接近20個小時,睡覺和休息時間很短。

然而,炊事班比普通士兵要累的多。

每天普通步兵睡覺的時候,炊事班就得起床對米麵和蔬菜進行簡單的處理,隨後挑著擔子跟隨前衛部隊出發。

炊事班的負重比步兵大得多,一口行軍鐵鍋就有十幾二十斤的份量,米麵也都是很重的。

所以他們行軍速度較慢,必須提前走才行。

紅軍同當時中國農民一樣,一天只吃早晚兩頓,沒有午飯。

所以,炊事班出發幾個小時以後,必須立即埋鍋做飯。

一般飯剛剛燒好,自己的步兵們就急行軍趕到了。

步兵們蜂擁盛飯,吃飯就繼續趕路,一刻不停。

而炊事班的人等部隊吃完後,才刷鍋洗餐具,收拾好傢伙,然後草草吃上幾口,隨後必須再次加速行軍。一般部隊每天行軍都會有幾次長短不同的休息,然而炊事班不能休息,必須趕上走在隊伍前面,到晚飯時候重複上午做的事情。

好在吃完晚飯,炊事班就不需要再趕路,可以跟著戰士們一起行軍,直到第二天早上提前起來。

所以,炊事班雖不要作戰,但非常辛苦。長征的爬雪山過草地,炊事班犧牲率最高,因為他們負重太大,而且花費體力更多。況且,炊事班的官兵在那個年代要麼年齡偏大,要麼年齡偏小,總之是不適合打仗的士兵,體力本來就不是很好,所以更容易累死。

中央紅軍走到陝北吳起鎮,只剩下7000多人,其實炊事班寥寥無幾。

即便能夠走到陝北蘇區的炊事班,通常身體也累垮了,又多種慢性疾病。

當然,今天就完全不同了。

解放軍野戰部隊,各連依託野戰給養單元、自行炊事車等裝備實施伴隨保障,每個連隊自帶3日的攜行量。

炊事班很少步行,基本都是用車輛機動,甚至可以在車內進行食品加工,負擔小多了。


薩沙


七O年入伍,當時野戰部隊團級無一輛汽車,只有師級有少量解放汽車和抗美援朝下來的老舊蘇式汽車。

步兵連無任何現代炊具,炊事班仍是可以說還是,紅軍時期沿用下來人背行軍鍋。

72年至74年,瀋陽軍區施行冬季野外大拉練訓練,以連為單位,炊事班隨時埋鍋造飯,至於伙食質量,也就能吃上飯就不錯了。

至於怎樣能讓連隊到達指定地點,按時吃上飯,炊事班非常幸苦,往往他們提前行軍,如連隊七點出發,炊事班背上大鍋簡單炊具,及米菜5點多鐘就出發了,到達中午連隊到達地做飯,做飯吃飯,連隊在一個多小時完成,炊事班留兩人為連隊服務,其餘又提前行軍備晚飯。

現在回想起來,和平時期還行,打起仗來肯定不行。可能還要吃炒米炒麵啦。


用戶遼河人家


現在炊事班行軍不是問題,有專門的野戰炊事拖車負責運輸,不過老本可還真不能丟,真正野戰時,即使完全可以保證制炮製空,也無法保證野戰拖車可以使命必達,畢竟後勤保障類車輛目前還沒有達到全地形通過的水平,所以背鍋架子和幾副扁擔,還得留著,繼續在炊事班當革命傳家寶。我國部隊建設當中,炊事班也趕上機械化,需要到九十年代才開始有普遍意義,很多人也覺得建國後部隊炊事班騾馬化還是可以達到的,這是錯覺,我國大部分不靠近牧區的地區,騾馬化成本比養臺車都高,所以儘管建國後我們有條件,也有能力進行全軍騾馬化,實際上卻並未真的全軍騾馬化。九十年代全面機械化之前,還有個摩托化,也是同樣可以做到。


但實際上沒有真正去做,我本人在八七年,雲南路南下面一個鄉,偶遇一支拉練的大部隊,看規模應該是師級單位,那時有條昆明到建水的公路要修,我們在做道路,也不趕急,碰上部隊拉練還是挺好奇的,正好有個幹事要向我們買點米,搭話盤道居然還是老鄉,我們幾個小夥就跟隊上請假,跟部隊一起徒步前往米勒縣去玩,那位王幹事就安排我們跟著個炊事班一起走,那時不懂,也沒打聽,就見整支部隊兩頭看不到邊,都是徒步,沒見有軍車,到米勒縣見到幾輛北京吉普,綠帆布皮那種212。現在想來未必是真沒有車,應該是特地不用車。跟想象中不一樣,原本我以為炊事班背大鍋最累,其實不是,只不過大鍋很顯眼而已,那一年我看到的還是一口鋁鍋,不是半圓形,而是個桶形,大鍋本身真不重,綁背鍋架上時,鹽啊、味精啊什麼的佐料也打包塞裡面,才有點分量,聽班長說這次拉練是小意思,主食肉菜基本都是現買不用帶,燃料也是路邊樹林邊上收集枯柴即可,要不然糧食和菜,燃料都得有人挑著行軍,那就累了。

我看到的這回拉練,炊事班的真不累,沒什麼多的東西,就班長背大鍋,還有個人挑一對空桶,其他幾個基本空著手,一起走的半天裡,有個人替換過班長背鍋。所以我們一直在超別的連隊,哪些兵就累了,全副武裝,行李都揹著,聽班長說他們背的東西分量不夠還要塞磚頭湊。這次看到這個題目,感覺很多人也跟我一樣有認識上的誤區了,炊事班是後勤單位,要求不會比連隊更嚴格,儘量保證同志們吃上熱飯就行,這是正常情況下的要求,等真正戰時,炊事班也沒有必要追隨部隊頂到一線,只要一線戰線穩定下來,跟到二線開飯,有條件的話能把熱飯送到穩定的一線,就是好兄弟。
真的一線,打仗時誰敢指望炊事班?要是打穿插什麼的,都是戰地口糧,乾糧頂著。在朝鮮,就是一條條炒麵袋子,才支撐起李奇微所說的星期攻勢,那時要是每個連隊的炊事班都能跟上來,頓頓給同志們開熱飯,李奇微不得哭死在朝鮮?!


李三萬的三萬裡


最近去闊別30多年的老部隊參觀,看到部隊的後勤保障極大改進,炊事班都配備了炒菜,燒飯的保障車。

30多年前,炊事班跟部隊行軍拉練,基本上都乘坐連隊的最後一輛後勤保障卡車出發。他們都提前將大白菜,包菜,肉片洗好,切好。臨近中午吃飯時間,拉練車隊通常停放在空曠,不影響交通路段。

炊事班全體人員快速在河堤,溝渠邊,深挖兩個約80公分垂直深洞,在側面挖約30公分寬洞燒火,支放行軍鍋。每個班出一個幫廚公差,負責搬運隨車帶來的稻草,樹枝,燒火,搖鼓風機。

你40分鐘後,乾飯煮好,兩個菜燒好,一個湯出鍋。全連戰士們都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

平常看不起眼,稀稀拉拉的炊事班戰士,往往在行軍拉練中,有力的保障了戰友們吃飯補充營養的問題。令全年戰士們刮目相看。


雲中賞雲


打仗嘛,就是拼的士兵,士兵是要吃飯的,沒飯吃的士兵是不會替你打仗的,那麼這個問題就來了,在以前炊事班天天揹著那麼一口黑鍋,而且背了那麼多的柴米油鹽,是怎麼跟得上部隊的行進速度的呢?

簡單來講,士兵所攜帶的糧食不會像我們平常吃的那樣可口,而且好吃,很多時候都是出於攜帶方便儲存方便這兩條道理進行設計的!即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人也吃了好幾年的午餐肉,也就是現在的火腿腸,美國人吃的都快吐了,但那東西已經算得上是最好的東西了!

再舉個例子就是抗美援朝的時候,當時我們的志願軍士兵很多都是攜帶的炒麵,所攜帶的量也基本上只能維持一個星期,也就是俗稱的禮拜攻勢!

其實這些士兵攜帶這些糧食一部分也是為了減輕炊事班的負擔,所以十班不僅要負責做飯,而且需要攜帶資種糧食,(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行軍鍋已含有的時候,炊事班還有可能成為敵人的襲擊目標,所以各方面都必須給炊事班減負,否則人家不給你做飯,你在戰場上只能活活餓死!

但話雖如此,炊事班的事情還真的少不了,期望比起一般的士兵來講,他們所做的事情可能更繁雜一點!

在正規軍隊裡面,炊事班有自己的行軍路線,並且有專門的武器裝備,實在不行沒有車子拿個羅馬或者拿輛推車都行,但是在長征的時候,那個時候確實只是靠兩條腿走路,錘石斑所經歷的事情遠遠要比其他的時期所面臨的事情要更加艱苦一些!

在長征的時候,炊事班必須要先於大部隊快速出發,到達指定地方下鍋做飯,然後士兵緊隨其後,在吃完飯菜以後,炊事班吃完午飯之後,然後再把柴米油鹽行軍鍋背上,跟上大部隊的行軍速度,接著跟大部隊一起匯合,然後同宿於一個地方!

不同於我們現在一天吃三頓飯,長征的時候士兵只吃兩頓,早上一頓,晚上一頓,這也是為了配合炊事班的行軍規律。

當然長征的時代必將過去,可那個時候犧牲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英雄卻一直為人所銘記。包括這些不曾留下姓名的炊事班的士兵!

言歸正傳,我們說到解放戰爭解放戰爭的時候,當時的解放軍士兵雖然沒有什麼高科技的裝備幫自己攜帶那些只種糧食,但是有騾子和手推車這日子過得起碼要比在長征的時候要稍微好一些!比如說在淮海戰役的時候,當時就靠百萬民夫間推手扛運來的糧食,維持前線的軍隊的基本補給,而此時炊事班只需要把送過來的糧食進行加工成飯菜,然後直接給士兵吃就行!

到建國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我國的解放軍部隊大部分也是使用這種原始炊事班的形式。直到後來我國於美國等西方國家合作以後,才見識到了西方國家的基本的軍事化的限制制度,才瞭解到炊事班的技術水平也可以提高!

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個比較先進的東西,叫做炊事車,這個東西事實上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為一個移動的廚房,當然由於軍事化的需求,這個移動的廚房越野能力還有他的野外的生存能力,肯定是要更強一點兒,這玩意兒最早的是當時的美國人提出了這麼一個理念,後來德國人把這玩意兒給發明了出來,也不能說發明吧,算得上是一種組合,但是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形式卻出奇的好!


漩渦鳴人yy


行軍時,炊事班肯定是最艱苦的。以前部隊長途行軍,有一部解放牌卡車給後勤,特別是炊事班用,鍋碗瓢盆油米等等隨部隊一起走。短途行軍,也就是行軍拉練一天兩天的,炊事班就費勁了,這些東西就得自己揹著走,戰鬥班也許可以幫拿一部分,但大部分還得自己拿。關鍵是到了休息點或者宿營地,別人可以歇歇,炊事班就得趕快埋鍋生火做飯炒菜,動作稍微慢點,可能整個連隊一百多人都吃不上飯,因為休息時間有限定的。聽說現在有炊事車,在野戰條件下,我看不管用,因為汽車目標太大,不利於隱蔽,保密,敵人可能對這些大目標實施打擊,因此炊事班埋鍋做飯,恐怕是部隊的基本功。


寧死不979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後勤的供應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戰爭的勝負,炊事班作為後勤的一部分必須為部隊提供安全、及時、可靠、營養的飲食供應,否則部隊餓著肚子是沒辦法長時間找仗的。後勤如何與大部隊密切配合,及時有效地供應,實行無縫連接,確定是一個大課題,也是後勤改革的主要方向。

後勤在部隊中往往處於較為邊緣的地位,但衣食住行醫事事關係戰爭成敗,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以往連隊都是按照小而全進行配置的,每個連配置有炊事班,負責全連的伙食供應。在部隊遂行任務時,配置在部隊隊尾行進,到部隊休息時便埋鍋做飯,按照三餐供應部隊需求,這種模式好處是靈活便利,但存在效率較低,保障規模不大的缺點。

為了提高辦伙的質量和保障水平,後來出現了營辦伙、甚至團辦伙,按照一定規模進行伙食集中保障,連隊只負責軍事訓練。隨著軍事變革的不斷推進,現在都變成了機械化行軍,不再是原來的人挑肩扛,馬拉牛拖了,所以現在炊事班完全可以根據行軍計劃預設地點進行機械化行進與操作。

再有,現在的伙食保障有一種大後勤的思路,實行軍民融合式保障,即依託地方單位進行伙食伴行保障,走到哪裡,由當地送到哪裡,走時只要結算一下就行了,這樣部隊就省了很多力氣,這也是一種保障的趨勢,這種保障主要是和平時期,戰時則侷限性不很明顯。

俗話說,兵無常法,後勤保障也是一樣,不可能只有一種形式。即要有軍隊的集中供應,也有分隊級的自我供應,還要有單兵的自我保障,同時也要有地方的伴隨式保障,多種形式,相互補充,才可能完成多樣化的軍事任務。


華豎


炊事班在古代又叫火頭軍,在古代交通不算方便的時候,為了加快行軍打仗的速度,火頭軍往往都是先行上路的,這也就所謂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而對於高強度的戰爭需要,每一名士兵身上往往都是攜帶幾天的乾糧,而這個時候也就不需要火頭軍的跟隨了,這是火頭軍主要的就是在後方持續的為大部隊供養。


而現今的炊事班又是如何跟上大部隊的呢?

事實上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要履行的一點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進行駐軍的時候,炊事班都是需要提前進入駐軍營地的,只不過現在交通以及各項技術的發達,而且炊事班的效率也遠遠高於古代,所以在炊事班進入營地後能夠迅速的為軍隊提供補給。

而且對於需要高強度的野外作戰的時候,這個時候可定也不會要求炊事班跟隨,而且正在進行作戰的時候每一名士兵身上都是攜帶有三天的軍糧,帶到耗盡時才返回駐軍營地進行修正補給。

雖然現在有交通方面的便利,但時對於炊事班的要求也是更為嚴格的,經常要進行負重練習,野外拉鍊,確保能夠在交通不便的情況下負重奔襲幾十公里。而且由於炊事班不用一線戰鬥,所以只需要跟隨著大部隊的後方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