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跟白垩纪有什么区别?不都是恐龙时代吗?

天下没有高低贵贱


通俗的说,侏罗纪与白垩纪就像是我国古代的明朝和清朝一样,都是封建社会,也都是君主制的时代,而侏罗纪与白垩纪也是一样,从宏观上看,这两个时期都是恐龙统治地球的时期。那么,侏罗纪和白垩纪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01 时间段不同

这是两个时期最大也是最明显的区别。侏罗纪是介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中间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持续大约在一亿九千万年前到一亿四千万年前。而白垩纪则是从侏罗纪结束之后一直持续到了6600万年前。也就是像上面咱们说的那样,它们与清明两朝是一样的,只是时间段和时间跨度不同。

02 两个时期的动物差别

虽然侏罗纪和白垩纪都有恐龙,而且恐龙是当时地球的主宰者。但是,侏罗纪是恐龙和其他生物繁衍生息最鼎盛的时期。三叠纪是恐龙和其他生物开始的时期,而侏罗纪则是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是几乎所有的恐龙种类共存的一个时期,而且这个时期也是昆虫的发展期,各种各样的昆虫开始繁衍生息。

而白垩纪则不同,经过了三叠纪和侏罗纪的发展和进化,到了白垩纪,许多大型的恐龙和一些蛇类以及小型的哺乳动物开始出现,而且在这个时期被子植物开始繁衍。

03 两个时期的地质也不同

其实,“纪”的划分就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地质来决定的。比如泥盆纪就是因为有一层红色的砂岩沉积才得名的。而侏罗纪和白垩纪也是如此,侏罗纪是有一层灰岩沉积,而白垩纪则是有一层白垩沉积(白垩沉积是指碳酸钙的沉积物),而正是白垩沉积是最早的粉笔的原材料。

(白垩沉积)

(灰岩沉积)

综上,我们现在所谓的“纪”实际上是现代的人们为了区分远古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地质的一个单位,而在不同“纪”,除了地质有区别外,动物的种类包括形态大小都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什么时代造就什么样的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和地质的变化,不能适应新环境的物种或进化或被淘汰。


猎奇动物社


侏罗纪与白垩纪都是地质年代划分下的产物,根据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划分的。两者共同属于更大的一个单位 中生代 。


时期不同

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约1亿9960万年前的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结束于约1亿4450万年前,持续了大约5410万年。

白垩纪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于约1亿4450万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持续大约8000万年。

环境不同

在侏罗纪的早期,地球上的陆地分布与今天有着很大的不同。那时候的陆地还是一块被称为“盘古大陆”的地方。在侏罗纪的后期,“盘古大陆”分裂为南北两块,北边的被称为“劳亚大陆”,南边的被称为“冈瓦那大陆”。总之,那个时代想要周游世界甚至是可以不同船和飞机的。



得益于海水温度的想到稳定,侏罗纪时期全球气候比较平稳,总体较为温和,没有极端的差距。但是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热带、温带。

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生气的生存,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仅仅是昆虫就有1000多种,而且其中的大部分还延续到了现在。当时的哺乳动物的演化也达到了巅峰,据科学家估算侏罗纪中期哺乳动物演化速度达到了平均值的13倍。这个时期的裸子植物达到了空前繁茂,到处可见它的身影。

白垩纪有比现代更高的温度,大约高4摄氏度。有着更丰富的氧气含量,大约是现代的15倍,简直就是一个大氧吧。当然,这只是一个概括性的说法,在中高纬度的地方已经出现了寒冷的趋势,甚至后期在高纬度地区已经有了冰河。但是在低纬度湿热程度较侏罗纪更严重,之后密集的火山爆发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得这样的气候变得更加不友好。

这个时期陆地上的植物还是主要以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为主,但是经过一个侏罗纪后的被子植物的规模也不容小觑。


生物种类不同

侏罗纪时期是恐龙生存的鼎盛时期,无论是在陆地、海洋还是天空都有它们存在的踪迹。陆地上有体型庞大的食草类恐龙,凶残的双足类肉食恐龙。天空有翼龙和始祖鸟(应该不算是恐龙)自由翱翔。海洋里更是藏龙卧虎,各种“海底巨兽”统治者地球上最大的区域,例如蛇颈龙、短龙、鱼龙。在更深的海域更是有着众多未知的秘密。

白垩纪的恐龙种类上达到了极大,体积上也无可比拟。先前侏罗纪时期的恐龙早已不复存在,新的恐龙种类持续称霸这个星球。这个时候最为著名的恐龙是霸王龙。


科小白X


侏罗纪和白垩纪都是地球地质年代的一个名称。我们从一些科普知识中知道了地球有46亿的历史;知道了地球在不同的时期产生了不同的物种。我们还知道了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的地球是恐龙的天下。科学家又是怎么知道地球过去的事情的呢?

图示:侏罗纪时期的恐龙

很简单,科学家是通过一本记录地球历史的“书”得知这一切的。这本记录地球历史的书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岩层。可以说这还是一本以石头组成的书。地球上的岩层就像书的页面,一页一页的记录了地球每一段历史。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具有不同的特点,里面含有的动植物化石也不相同。地质学家通过对地球不同时期的岩层的解读,还原出了地球不同时期的风貌。

侏罗纪和白垩纪就是这本记录地球历史的“石头书”中的两个章节,并且是中生代的最后两个章节。侏罗纪和白垩纪有什么区别呢?侏罗纪要早于白垩纪。侏罗纪是介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的一个地质时期。侏罗纪开始于距今2亿年前,结束于大约1.46亿年前。

图示:地球百科全书,岩层

如果说地球历史上的二叠纪和三叠纪这两个篇章是记录了地球生物的灾难史,那么侏罗纪这一篇章中,地球上的生物开始告别苦日子,迎来了新生活。地球上的生物在侏罗纪中开始恢复元气,特别是出现了恐龙这一新的物种。恐龙家族在侏罗纪发展日渐昌盛,最终称霸地球。因此侏罗纪也被称为恐龙时代。

时间飞快的流逝,长达4400万年之久的侏罗纪这一章最终也翻了过去。地球历史的下一个时期就是白垩纪。白垩纪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白垩纪这一章一共延续了8000万年的时间。白垩纪虽然也是恐龙极繁盛的时期,但是也是恐龙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白垩纪恐龙的盛世狂欢被一颗小行星的到来画上了句号。

图示:白垩纪时期的恐龙

白垩纪结束了,地球又翻开了新的一章——古近纪到来。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时代到来。古近纪结束后,地球在新近纪迎来了新的主人——人类。


兔斯基聊科学



我们知道的大多数恐龙都来自白垩纪末期。但是恐龙很可能生活在恐龙时代的三个时期:侏罗纪、三叠纪和白垩纪。人类在另外两个时期没有发现那么多恐龙,因为那个时期的岩石在我们观察过的地方不在地表附近。人类知道白垩纪的恐龙比其他任何时期都多。那只是运气,因为那时更多的岩石现在便于挖掘。仅在恐龙时代的最后2500万年,人类就知道大约175种恐龙。这大约是它们存在的1.65亿年中总数的一半。



三叠纪是一个单一世界大陆的时代,第一只翼龙开始飞行,恐龙和许多其他动物一起进化。侏罗纪时,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都变得巨大。世界分成了两大洲。白垩纪,开花植物和许多昆虫进化而来,鸭嘴恐龙和有角恐龙得以发展,霸王龙统治着恐龙时代。



考古学家根据恐龙所处的岩石年龄来判断恐龙生活的时间。通过已经知道的植物和动物的化石来判断岩石的年龄。如果是火山岩,可以通过化学测试来判断它的年龄。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区别是名字不一样啊!

开玩笑啦,作为中生代的两个纪元,尽管在某种意义上都属于恐龙时代,但是侏罗纪和白垩纪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时间不同:

侏罗纪的时间是距今2.01亿年前至1.45亿年前

白垩纪的时间是距今1.45亿年前至0.66亿年前



大陆板块

侏罗纪是一个分裂的时候,原来所有大陆板块相连的泛大陆开始分裂,特提斯洋的海水涌入北美洲与非洲和南美洲之间狭窄的裂缝当中,形成了墨西哥湾和中央大西洋的雏形。在北方的劳亚大陆中部,一条海峡将北美洲和欧洲分开。当进入侏罗纪中期,特提斯洋的海水淹没了欧洲的西部的许多地区。位于南半球的非洲、南美洲与南极洲、印度及澳大利亚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海洋最终在侏罗纪晚期将原本一体的冈瓦纳大陆一分为二。纵观整个侏罗纪时期,海洋面积不断扩大,海平面比今天要高,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侏罗纪末期的海侵事件,海侵导致了泛大陆的进一步分裂。

图注:侏罗纪时期的地球(1.5亿年前),图片来自网络


白垩纪是一个陆地持续分裂的时期,泛大陆自侏罗纪时期开始的分裂根本停不下来。在北半球,北美洲向西北方向移动,与欧洲的距离越拉越大,两个大陆之间的海洋成为今天的北大西洋。在南半球,冈瓦纳大陆上长期抱团的各陆块彻底分开,侏罗纪晚期被海水侵占的缝隙不断扩张成为新的海洋,其中就包括了将南美洲与非洲分开的南大西洋和将非洲与南极洲、大洋洲分开的印度洋。到白垩纪结束时,印度板块和马达加斯加岛已经远离非洲被海洋包围,南美洲、澳大利亚也与南极洲脱离了最后的连接。

图注:白垩纪时期的地球,图片来自网络



气候

侏罗纪时期大气中的含氧量为26%,同时二氧化碳浓度很高,比今天至少高出4倍,这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强烈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性的升温,平均气温比今天高5℃到10℃。高温和降水,使得侏罗纪的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雨林从赤道向两极一直延伸到50至60°。

图注:侏罗纪时期的生态环境,图片来自网络


白垩纪的气候与侏罗纪不同,经历了从降温到升温的过程。白垩纪早期,两极冬季温度降到了零度迪,出现了降雪。但是随着白垩纪晚期温度的上升,两极回温,并且生长着大片的温带森林。

图注:白垩纪时期的生态环境,图片来自网络



恐龙等物种

侏罗纪被称为“巨龙时代”,因为经历了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之后,恐龙才真正崛起,称为地球霸主。在这个过程中,恐龙的体型不断增大,出现了像雷龙、腕龙、巨极龙、中加马门溪龙这样的大家伙,此外兽脚类、剑龙类及小型鸟脚类是侏罗纪的主要恐龙类群。在恐龙家族中出现了一群长羽毛的家伙,比如近鸟龙、始中国羽龙、始祖鸟等,古生物学家认为最早的鸟类在侏罗纪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图注:脖子长长的马门溪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背上长有骨板的剑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凶猛的食肉恐龙异特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长着羽毛的近鸟龙,图片来自网络


白垩纪时期恐龙依然占有优势地位,但是出现了更多的类型,比如长着头盾的角龙家族,披着骨片的甲龙类,脑壳很厚的肿头龙类,扁嘴巴的鸭嘴龙类,还有更巨型的巨龙类。即便是食肉恐龙家族之中也更大的分异,比如小型的阿瓦拉慈龙类、驰龙类、伤齿龙类、窃蛋龙类,大型的鲨齿龙类、暴龙类、阿贝力龙类,还有完全素食的镰刀龙类等。除了恐龙,白垩纪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变得更多更多样化,同时被子植物开始兴盛,取代了裸子植物的地位。

图注:霸王龙捕食三角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属于鸭嘴龙类的埃德蒙顿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属于驰龙类的犹他盗龙正在捕猎,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生活在白垩纪的古鸟类,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区别是很多的,上面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作为中生代的两个纪元,侏罗纪和白垩纪见证了地球生命最辉煌和壮观的时刻!



古生物探索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侏罗纪和白垩纪的时期不同。

侏罗纪(Jurassic)是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公元前1亿9960万年

(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

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

白垩纪(英语:Cretaceous Period)是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于1.45

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历经7900万年。是显生宙的最长一个阶段。

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生物情况不一样。

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

各类恐龙济济一堂,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迷惑

龙、梁龙、腕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

侏罗纪的昆虫更加多样化,大约有一千种以上的昆虫生活在森林中及湖泊、沼泽附近。

除原已出现的蟑螂、蜻蜓类、甲虫类外,还有蛴螬类、树虱类、蝇类和蛀虫类。这些昆

虫绝大多数都延续生存到现代。

白垩纪是最大的恐龙出现时期,许多新的恐龙种类开始出现,恐龙仍然统治着陆地,翼

龙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统治着浅海。最早的蛇类、蛾、和蜜蜂以及许多

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出现了。被子植物也出现于此时期。

侏罗纪和白垩纪的气候环境不一样。

侏罗纪这时候全球各地的气候都很温暖,涌入裂缝而生成的海洋产生湿润的风,

内陆的沙漠带来雨量。气候较现代温暖和均一,但也存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区别。

早、中侏罗世以蒸发岩、风成沙丘为代表的干旱气候带出现于联合古陆中西部的北美南

部、南美和非洲。

中国南部,早侏罗世时处于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中晚侏罗世逐渐变为炎热干旱环境;中国北部,早、中侏罗世气候温暖潮湿,晚侏罗世温暖潮湿地区缩小。环太平洋带的强烈构造变动与太平洋板块向周围大陆板块的俯冲密切相关。

白垩纪的海平面变化大、气候温暖,显示有大面积的陆地由温暖的浅海覆盖。白垩纪是

以欧洲常见的白垩层为名,但在全球其他地区,白垩纪的地层主要由海相的石灰岩层构

成,这些海相石灰岩层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形成。

在白垩纪中期,海洋低层的流动滞缓,造成海洋的缺氧环境。全球各地的许多黑色页岩

层,即是在这段时期的缺氧环境形成。这些页岩层是重要的石油、天然气来源,北海便

是如此。

气温上升的原因是密集的火山爆发,制造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中。中洋脊沿线形

成许多热柱,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大陆地壳的许多地区由浅海覆盖着。位在赤道地区的

特提斯洋,有助于全球暖化。


江水趣谈


侏罗纪与白垩纪是中生代地层当中的二个地质年代,都是时间名词,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果有区别的话,也就是有先后关系,我们看下图:

上图中地层是一层层沉积的,先沉积的年代早,后沉积的晚,如果我们把地球历史压缩成一年的话,2019年相当于地质年代里的显生宙,8月相当于中生代,白垩纪与侏罗纪相当于5日和4日。

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中生代有三个纪,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纪就是白垩纪与侏罗纪,因为恐龙繁盛于这个年代,这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

侏罗纪白垩纪要早,两个地层年代相邻,侏罗纪距今2.05亿年前,结束于1.37亿年前,白垩纪始于距今1.37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

从地壳活动来看,中生代不同于古生代一个鲜明特点是地壳趋于稳定,世界上很多地方陆地初步形成,大部分地区为浅海环境。中生代气候湿润,降水量丰沛,植物繁茂,生长着高大的裸子植物,如银杏、苏铁、蕨类植物,这就为中生代生物孕育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环境,而恐龙的出现恰恰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应运而生,也是地球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侏罗纪与白垩纪虽然都是恐龙时代,但它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侏罗纪上面的年代是三叠纪,恐龙实际上在三叠纪就已经开始孕育出现,到了侏罗纪达到鼎盛时期,并开始发展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各类恐龙种类繁多,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迷惑龙、梁龙、腕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

侏罗纪的昆虫更加多样化,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热带雨林环境,大约有一千种以上的昆虫生活在森林中及湖泊、沼泽附近。除原已出现的蟑螂、蜻蜓类、甲虫类外,还有蛴螬类、树虱类、蝇类和蛀虫类,这些昆虫绝大多数都延续生存到现代。

白垩纪是在侏罗纪基础上恐龙向纵深发展阶段,很多物种经过自然的选择,逐渐保留下来,出现了最大的恐龙,又诞生了新的恐龙物种出现,生命向更高一级进化,新物种逐渐摆脱水的控制,转变为肺呼吸,胎生,慢慢出现早期的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中生代的侏罗纪与白垩纪,经历了约1.5忆年,是地球上各种生物最辉煌时期,虽然没有高级的生命

出现,但为新生代人类出现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我们人类目前才经历200万年左右,相比较恐龙时代生命历程还非常遥远,珍惜吧,我们的地球!


地理纵横


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恐龙,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这属于两个不同的地质年代。

1、时期不同

侏罗纪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公元前1亿9960万年(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

白垩纪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历经7900万年。是显生宙的最长一个阶段。

2、生物情况不一同

(1)、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各类恐龙济济一堂,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迷惑龙、梁龙、腕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

侏罗纪的昆虫更加多样化,大约有一千种以上的昆虫生活在森林中及湖泊、沼泽附近。除原已出现的蟑螂、蜻蜓类、甲虫类外,还有蛴螬类、树虱类、蝇类和蛀虫类。这些昆虫绝大多数都延续生存到现代。

(2)、白垩纪是最大的恐龙出现时期,许多新的恐龙种类开始出现,恐龙仍然统治着陆地,翼龙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统治着浅海。最早的蛇类、蛾、和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出现了。被子植物也出现于此时期。

3、气候环境不同

(1)、侏罗纪这时候全球各地的气候都很温暖,涌入裂缝而生成的海洋产生湿润的风,内陆的沙漠带来雨量。气候较现代温暖和均一,但也存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区别。早、中侏罗世以蒸发岩、风成沙丘为代表的干旱气候带出现于联合古陆中西部的北美南部、南美和非洲。

中国南部,早侏罗世时处于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中晚侏罗世逐渐变为炎热干旱环境;中国北部,早、中侏罗世气候温暖潮湿,晚侏罗世温暖潮湿地区缩小。环太平洋带的强烈构造变动与太平洋板块向周围大陆板块的俯冲密切相关。

(2)、白垩纪的海平面变化大、气候温暖,显示有大面积的陆地由温暖的浅海覆盖。白垩纪是以欧洲常见的白垩层为名,但在全球其他地区,白垩纪的地层主要由海相的石灰岩层构成,这些海相石灰岩层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形成。

在白垩纪中期,海洋低层的流动滞缓,造成海洋的缺氧环境。全球各地的许多黑色页岩层,即是在这段时期的缺氧环境形成。这些页岩层是重要的石油、天然气来源,北海便是如此。

气温上升的原因是密集的火山爆发,制造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中。中洋脊沿线形成许多热柱,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大陆地壳的许多地区由浅海覆盖着。位在赤道地区的特提斯洋,有助于全球暖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