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考研与本科没有关系的,基本是在耍流氓

同样的分数一个双一流名校的考生,一个非重点高校的学生,如果你是老师,请问,你PICK谁?


毕竟仅通过一个考研初试加一个时间极短的复试面试,很难看出二者的真正实力。再者,重点学校本科生,学业任务繁重,复习时间没有普通学校的多,这也是大家的共识,一个相同的分数,很难否定别人本科四年在重点高校所培养的学习能力。

所以,说考研与本科没有关系的基本是在耍流氓。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本科学校不好,考研会有一定的劣势影响。接受这个事实,并尽可能把这个影响降到最低。

网上有这么样的一个例子:故事的主人公从三本学校考到了西安交大,如下,是某研友记录的她们复习的一些细节。

我们同时开始复习,几个月过后,当我数学还没有看完一遍的时候,她已经过了两遍,并开始刷题了,厚厚的笔记本上全是每一轮复习画上的密密麻麻的记号。

到了暑假,我正发愁是留校复习还是回家,用不用报个班,时间怎么安排,回头看她,她早已把每天的复习时间精确到小时安排的满满当当。每天,刷微博,看杂七杂八的时候,总能看到她的打卡。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考研后期准备政治的时候,那时,铺天盖地的政治资料,五花八门的押题卷在我的桌子上堆的满满当当,自己背书的进度远远赶不上买书的速度。她,挤时间把所有老师押题卷上的知识点总结整理成了一个word分享给了我们,并说出了一句经典的话:最后阶段,各大老师的绝招肯定都会放到自己的模拟卷里,重合的地方,一定是今年的重点,我们优先把握,胜算更高。看来,她不仅仅是努力,就连复习的方法上也已经超越我们一筹了,最后,不出意外,她高分考上了西安交大。”

逆袭的背后永远是努力地拼搏,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逆袭成功!就像前几天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克罗地亚作为一个1991年建国,1998年才实现名义上的统一,这么一个人口不足北京1/5的小国,在本届世界杯赛程里他们表现得足够优秀,三场加时赛,这对于并不年轻的他们来说并不容易,最后支撑他们的就是意志力,在面对年轻的法国队之前,他们比年轻的法国队多打了90分钟比赛,并且少休息一天,但就是这样,他们依然没有放弃。

33岁的莫德里奇其实也害怕自己终有一天会追不上时光,即使他已经化作拉满的箭,惆怅在眼泪和沉默中隐晦地表露。人生翻盘的机会,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相对四年一次的世界杯,相对33岁的莫德里奇,他经历过生死之后可以坦然以对生活里的荆棘,却无法从容面对岁月的迁移,他曾在梦想的天平上,让饱受战争坎坷的过去归零。

说考研与本科没有关系的,基本是在耍流氓

有时候,我们会过多的关注冠军的光芒,其实,对于克罗地亚来说,对于莫德里奇来说,遗憾获得亚军或许也是另外一层意义上的成功。

都说考研很苦,但其实不外乎“低头”和“抬头”两件事:

1.埋头苦干。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至少在你这个小圈子里,你得是最努力的那个。

2.抬头思考。除了努力,平时也要善于琢磨,能总结一些别人看不到却对考研有帮助的方法。当然,只要上一条做到了,这条顺理成章,努力程度不到位,总结方法只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一个心理安慰。

除了上面说的这2点,分享上文中的学姐总结的3个心得给大家。

01、高分是王道

与其说考研是公平的不如说考研的卷子是公平的,只要学的足够好,就能考高分。对于本科学校不占优的我们,比起双一流毕业的学生而言复试是肯定吃亏的!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复试可能吃的那些亏,初试尽量给它弥补,考出一个尽可能漂亮的分数。充分利用好比重点学校的竞争对手多出来的复习时间,努力看书学习,少干两把王者吃鸡,多看几遍书。努力到这样的程度:上厕所的时候,别人打开微信在刷朋友圈,而你打开微信,在学习打卡。

02、重视复试

复试如何提前准备?

第一,复试的时候英语口语一定要练好,哪怕只是自我介绍也要说得标准且流畅,这是复试面试的第一步,也是拿下关键印像分的一步。

第二。自信!给老师营造这样的印像:高考没发挥好,并不意味着我上不了名校。

03、平和心态,别想太多

出身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再怎么样它也改变不了了,所以为什么还要想自己本科如何,成绩怎么样,有没有得过奖学金,复试会不会因为这样比别人差,事已至此,愁也是徒劳。不如多做两套真题纸,多背两个单词,好好把聚英复习全书和历年真题吃透!

总结一句话,分数才是王道。考虑其他问题都是在耍流氓。

最后一句话,鄙视链总是存在的,不能站在顶端,也要向顶端靠近。与君共勉,祝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